你會以為你知道誰有罪,誰沒罪。——那你就錯了。
一開始看到《陪審員》的書名,很難不讓人想到1957年的美國電影《十二怒漢》,而在書腰上的宣傳文字,更會令人期待其中的轉折,與可能出現的道德困境。儘管如此,《陪審員》中的情節卻還是比想像中的更加難以預測,不僅止於法庭內辯論的橋段設計,也讓它展現出比《十二怒漢》更多變且複雜的面向。
比《十二怒漢》更多變且複雜的法庭故事 以一般的法庭、法律相關小說而言,挑戰大眾對於「有罪」的概念與道德界線,恐怕是絕對不能欠缺的元素;藉由書中因殺人未遂的主角瑪麗亞,以及背後原因的探討,原本看似顯而易見的表象,也漸漸開始崩塌。然而,《陪審員》的高明之處,則是在於它使用了角色之間的對照,藉由在法庭之外又重現類似的場景,不只讓書中的陪審員能夠更加「切身」了解被告的感受,就連讀者也會因此感受到更大的衝擊。
「起初都是小事。妳沒認出那就是在控制妳,可是事實上就是,只是用讚美和有禮的建議包了起來。不知不覺中,妳做了自己想都沒想過的改變,而從頭到尾妳還一直告訴自己是因為妳愛他。其實是妳不想失去他,因為到那個時候,妳已經不太和朋友見面了。妳不理會家人的忠告,因為妳不想被別人笑妳是笨蛋。」
雖然被歸類在「法庭驚悚小說」,但《陪審員》所探討的,絕對不僅僅於法律、道德,而是藉由巧妙的設計,觸碰到受害者心理、女性主義、家務勞動與權勢性侵等範疇,彷彿重合了《十二怒漢》、《82年生的金智英》、《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等著名作品。而出場角色充滿反轉的個性,或許也反映了作者在擔任律師的過程中,所看到眾多人性的多變與黑暗。
跳脫「有無罪」的二分法框架 如同主角從一開始侷限在「有無罪」的框架,到最後開始看見背後更深層、無法以簡單的二分法來判斷的處境,作為《陪審員》的英文書名,「Degrees of Guilt」或許更切合整個故事的主軸:比起有罪與否的判斷,作者呈現的更像是「罪惡是有等級之分的」。而在陪審團及相關制度開始成為主流後,這想必也將是所有「幸運兒」們,都將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