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並非可有可無,它不是一種選擇,不是生活中可捨去之物,而是生理需要。」
為什麼要戀愛:情愛、孤獨與人際關係
Wired for Love: A Neuroscientist's Journey Through Romance, Loss, and the Essence of Human Connection
作者:史娣芬妮.卡喬波 Stephanie Cacioppo
出版社:天下文化
因為新書宣傳意外物色到這本《為什麼要戀愛?》,台灣版的書封和標題看起來類似致敬天下文化的另一本暢銷書——《為什麼要睡覺?》。這本書是學者結合社會心理學、神經科學以及自身的戀愛經歷,從實驗研究的角度討論愛情如何對人帶來種種影響。對於我來說,閱讀心理學書籍,總是特別重視作者背景經驗及論述的方式,以避免過度簡化或妄下定論的扭曲,而作者在這方面則帶給我很多驚喜和滿足,開拓了一些以前未想過的視野和知識。
另一方面,本書的特色在於作者自己研究愛情,但在很長的時間其實都沒有談過戀愛的經驗,直到在研討會上遇到另一位研究孤獨的學者(而這位學者還與他差了二十幾歲),兩人擦出的火花才讓他第一次深刻經驗到他研究裡面的那些感受,讓人讀來生動,不會太充斥著知識論述而枯燥。不僅兩人相愛的過程與章節的貫穿,也包含兩人後來因故分離的歷程中,作者將自己失去摯愛的痛苦書寫出來,談到心碎與離別的主題,這些經驗很觸動我的感受,也讓書中的內容豐富而深刻,著實是今年我讀來收獲量多且非常滿意的書!不知不覺就做了許多紀錄,以下整理一些讀了這本書後,個人覺得很有趣及有收穫的一些部分,並用自己的方式分類寫出。(再度寫到大爆字數的心得)
(註:以下標題為個人感想,非書中標題,若對其中的研究有興趣,歡迎直接閱讀本書)
親密關係不僅影響內心,也影響生理
一般在討論愛情時,我們總是特別重視心理感受、情緒和思想上的理解與影響。從作者的角度來看,愛這個現象應被視為一種更廣泛的概念,且從認知和生理上亦是如此。本書著重在討論浪漫愛情(romantic love)之愛,從腦科學的角度討論為何健康的愛情和食物及運動一樣對人有重要影響。在作者的觀點裡,與他人建立關係不是浪費時間也非偶然,而是人類作為物種存在的原因之一,演化專門塑造了人類的大腦和身體,來建立長久的親密關係,並從中受益,而戀愛是可以充分發揮大腦認知潛能的強大社交活動。
「人類因為愛而演化,也不斷的演化去愛人。」
社交對於人來說是一種拓展心智的重要行為,研究指出大腦皮質的特定區域(額葉、顳葉、杏仁核等)與個人的社交網絡大小息息相關。作者用大腦損傷的案例,讓讀者了解與重要他人的正向聯繫是可能有助於活化並改善損傷的情形的。不同研究指出,光是促發所愛之人的名字,在任務作業的表現甚至閱讀速度上都可能有正向的影響。
吸引力與愛情激素
我們是否會受到一個對象吸引幾乎是透過瞬間就被決定,但並非出於純然的衝動。很有趣的是作者提及人們常受到與自己外表相似的對象吸引(即使大多數的人未曾覺察),在氣味與氣候上,也有一些意識未曾注意的要素,影響著我們選擇伴侶的結果。與自己相似的共通點是互相吸引的重要指標,而這與鏡像神經元也有關聯。常被討論的要素——外表也是愛上某人的關鍵,然而成為彼此的愛侶之後,外表的吸引力就沒那麼重要。
從生物學、演化學和社會心理學研究結果來看,浪漫愛情是普世文化,存在於各個人類社會之中,而非現代文明的產物,不是某種以文化為媒介的社會建構,而是根植於人性的普遍特徵。作者提到無論一個人的性傾向如何,若有個人對我們而言很重要,就會用一樣的方式點亮我們大腦的愛情網絡。作者描繪墜入情網時人們會如何進入所謂的狂喜狀態(euphoria),讓我們在生理上釋出一連串激烈的情緒。多巴胺會進入感受良好的腦內迴路;正腎上腺素會使我們狹隘眼光並扭曲對時間的感知。我覺得很有趣的是作者提到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的提升,是很多人在約會時感覺時間流逝特別快的原因。而我們的血清素、催產素等其他激素則分別影響對於細節、焦慮和關係建立等各方面的反應。
母愛、友誼之愛、浪漫愛都會活化大腦的重要區域,但強度和模式有差異。其中母愛在催產素和血管加壓素的差異,除了有助於建立人際連結和同理心,也與抑制疼痛有關。作者提到或許表示愛孩子伴隨喜悅之外,也許這段經歷也有它特別的難處和痛處,需要天然的止痛藥,這樣的生物連結讓我感到特別有趣。
愛與性—沒有肉體吸引力的愛能長久嗎?
在討論性與愛的篇幅中,作者指出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愈關注愛與慾望之間的分野,兩者間的界線就愈模糊。慾望是愛情不可或缺的要件,然而這種慾望的重點其實在於肢體接觸而非性行為。愛和慾望可以分開體驗或共同經驗,愛和慾望會刺激大腦互補的區域,因此有可能彼此互相影響並發展。愛刺激大腦前端偏向抽象思維與內省的意識,而與肢體接觸相關的慾望涉及腦後端當前的具體知覺與感受反應。作者譬喻愛是一種抽象表徵,反映著慾望代表的內心感受,提醒讀者與所愛的人感情聯結是需要認知及身體反饋的聯繫。
為何激情之後會暈船?
這段也是我覺得很有趣的部分,作者提到身體經歷的愉悅和人墜入愛河時,身體大量產生的神經化學物質相同(多巴胺到催產素),以至於很多人可能會愛上自己曾以為只有肉體關係的對象的原因。肢體的親密接觸,不僅有助於我們與伴侶建立情感連結,也讓人領略自己身體的重要。
眼神交流之必要
人們很少意識到自己的目光和注意力,其實常不自覺受到感興趣的對象吸引。眼神的接觸是伴侶間的重要愛情指標,研究指出當人在戀愛時,相對於對方的身體部位更會將眼神集中在人的臉部。而伴侶之間的互相凝視會影響對戀愛關係很重要的神經迴路的活動。
在關係中的個人期待
針對遠距離相較於天天見面的伴侶研究指出,儘管遠距離伴侶只能透過訊息或是訊交流,但擁有更有意義的互動反而讓他們的情感比天天見面的伴侶更深刻。
人的許多社交經驗都與期待有關,研究指出人對於最初設定的期望值與實際結果之間的落差,是預測幸福程度的指標,而最終贏得的實際結果反而不是。作者認為社會或傳統認定的幸福有時候可能只是某種思維陷阱,甚至有時候永遠難以實現,或達到之後也無法快樂。聽起來好似不期不待、對愛的回報越沒有期許越有可能感覺幸福?實際上,設定合理的期許的確有助於提升對於關係的滿意感。
但作者也提醒,調整個人的期許不代表就要降低自己的期待,而是不要受社會壓力所困。有時候人並不一定真正了解自己想要或需要什麼,甚至自己不需要什麼。此時便容易因為受到社會壓力影響而追求不切實際的期望。除此之外,當我們希望放下期待以滋潤關係時,重點要放在讓自己感覺那是一種寬懷的行為,是對另一半展現信任而非犧牲,否則那種為了伴侶放棄自己重要事務的心情容易讓自己心生怨懟,甚至對關係帶來更嚴重的危機。
中二病可能是前額葉還沒長好,但我的長好了嗎?
前陣子網路上很流行一句梗是:「他的前額葉還沒長好,但我的長好了」,諷刺對方還沒成熟,以安慰自己不要過度生氣。而這本書提到,其實人類的前額葉皮質其實要一直到二十五歲左右才會發育完全,而這也解釋為何有些人在這之前會做一些十幾年後的自己回顧肯定不想再做的傻事。
另外前額葉皮質是個很需要維持中庸之道的區域,如果完全關閉不運作,人就會被衝動支配而失控,無法情緒調節也無法完成對於未來的計畫。但太過受前額葉皮質限制,則可能會使人過度反芻思考,讓人反覆出現消極思維、過度自我聚焦甚至強迫。
戀愛的認知益處是否能擴及至其他社會關係?
在本書中提到兩個觀點,一個是有助於心智化能力的發展,而另一部份則是自我拓展。自我拓展是指能體驗到別人的自我認同像是自己的經驗,在戀愛關係中,當「我」變成「我們」的經驗,也是我們在自我中納入他人的過程。而這點亦解釋為何有些人會被某些特質的人所吸引,那些特質可能是自己想擁有的特質,而是一種個人對於理想化自我的追尋過程。
另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是作者提到角腦回,除了談戀愛會被激發並用以處理隱喻和語言能力之外,角腦回的刺激還會讓人有種靈魂出竅的體驗,讓我覺得有種從科學角度解釋身心靈體驗的感覺。
和伴侶的關係品質決定了你是否能享受愛情帶來的健康好處
社會神經科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顯示,愛能讓人強壯,且不限於情感、認知的層面,在生理上也是。本書介紹的部分包含對關係品質滿意度,生命方面的各個跡象也會越好(如:心血管系統、血液中催產素含量、免疫系統及發炎反應的狀況等)。有愛情的伴侶陪伴不僅可以使傷患得到實質上的照顧,也有助於生理上協助緩解壓力和加速傷病的復原,甚至透過刺激腦部酬賞的釋放出有助於鎮痛的激素。想要發揮效果其中一項方法就是透過肢體接觸,但有趣的是,這必須建立在良好的關係品質上。研究指出若和伴侶的關係有問題,即使有肢體碰觸也會讓人覺得孤立無援、隻身一人。更是提醒了我們關係品質的重要性。
孤獨雖然痛苦,卻是為了幫助人們而存在的警報系統
「人的自我認同不僅來自工作,我們還必須去愛人,才能持續在世上生存。」
隨著科技進展,現代人在尋求愛情的方式已經與過去方式有更多不同。在社群網站上人們包裝自我價值且被使用和消費的過程,可能會引發使人受創的疏離感。遭受太多被無視或對方消失的情形,更可能讓追愛之人挫折。作者區分獨身(being alone)和孤獨(loneliness)的區別,非自願、因環境使然而獨身的人更容易孤獨。然而,有很多選擇的人,也可能會因為選擇超載(choice overload)也可能經歷無所適從的感受。
作者後來相遇的另一半約翰是一位研究孤獨領域的學者,或許也因此,他在書中也花了很多篇幅討論孤獨對於人的影響。孤獨本身是一種個人對自身孤立程度的主觀衡量,當一個人對關係有所不滿,或對社會關係的期望與本身認知的現實有落差時,就會出現孤獨感。有趣的是,與其他慢性健康風險,社經地位對於孤獨帶來的傷害不具有任何保護作用,無論身處何種社經背景都可能經驗孤獨帶來的傷害。而慢性孤獨對於健康會造成嚴重的威脅,例如加速老化、影響心臟健康、增加中風風險,甚至能實際改變免疫細胞的DNA轉錄,而可能會影響接種疫苗的效果等。
慢性孤獨之所以使健康產生諸多風險,是因為人體在感受到孤獨時會切換成生存模式,以利於短期的自我保護,而非長期的健康反應。類似於腦內的警報系統故障並整天警鈴大響的反應,讓人體內充滿壓力荷爾蒙,導致睡眠時間縮短、且睡不安穩,也會觸發腦內偵測危險的其他區域,讓人對潛在的社交有更高的警覺性。長期處於這樣的情形之下會造成損害。
孤獨的悖論
孤獨提醒的是人的社會身體所遭受的威脅和傷害。孤獨感主要期待增加我們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動力,大腦在提醒我們正身處於社交風險之中、處於團體邊緣,需要受到保護、包容、支持和關愛。孤獨的痛苦最終的目的是幫助人去尋找有意義的社交關係,但諷刺的是也讓人對於社交威脅保持高度警覺。作者指出孤獨的麻煩之處在於孤獨不僅會自我強化,還會自我實現。當人覺得自己孤獨,孤獨感也就越容易更深刻。
孤獨的人比不孤獨的人更容易注意負向社交詞彙,也可能更自我中心,並更遠離對於社會現實的掌握。此外,孤獨也可能會讓人迴避或過於仔細審視本身所渴望的社交接觸。研究證據顯示影響孤獨者的健康並非受到從事危險行為影響,而是感受到孤獨本身就會影響人的健康與大腦的化學物質,孤獨者如何看待自己的關係與是否缺乏關係是更重要的。
要對抗孤獨,必須先承認自己的孤獨
當人感受到孤獨的時候,作者提醒我們別忘了這時刻我們可能會更不願意相信別人,且更低估自己可以從社交關係中受益的程度。在對抗孤獨時,我們需要先承認自己的孤獨感,不要忽略自己對於關係或社交的不滿感受,也不要輕易相信孤獨的心智。
作者提及對於社交互動的低估,可能會讓人也同時低估與陌生人交談帶來的意義和快樂而自發減低與他人交流的行動。然而,大腦真正需要的是建立並聯繫與其他人事物豐富而互惠的關係。因此,人們也必須了解孤獨是一種選擇,即使感受上不一定如此覺得,但理解對於孤獨是否適應取決於自己的心態是很重要的一步。
社會情緒選擇理論——人看待生活滿意度的方式會不斷變化
心理學家卡斯滕森的社會情緒選擇理論(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提醒人們面對年齡增長或面臨危及性命的疾病時,會影響我們看待生活滿意度的方式。想到Yalom對於面臨死亡在存在主義中如何大幅影響一個人的生命的討論,也讓我連結到這個理論。卡斯滕森理論讓我們知道年輕還沒感受到生命的威脅與有限時,能使我們擱置對於死亡的想法,認為自己還有時間,進入一種蒐集模式並認為自己的未來充滿遼闊與開放感。然而當人老化或健康出問題時,便會轉而重視情緒平衡,更加注意令人感覺滿意的重要關係和經驗,對於當下的重視也會比對於未來的規劃更感興趣,從搜集模式轉為重視體驗。
分手與幾年之癢
從不同層面來看,關係的衝突和斷裂會影響個人的身心。有社交孤立感的人,大腦與社交相關的關鍵區域裡灰質和白質較少。若持續深陷孤獨,容易一連串影響神經系統並反映到身體上,而慘遭分手的心痛等社交帶來的痛苦會活化對於身體疼痛有反應的大腦區域。
作者指出關於分手通常可以歸結兩大類型:(1)社交報償—與伴侶缺乏親密感或情感連結;(2)社交威脅—感受到被伴侶拒絕或背棄。研究指出以這兩種因素主導的分手而言,缺乏社交報償對於關係的存亡有更大的影響。經歷無預期的分手,會使大腦負責報償的區域變得過度活躍,讓人變得比起還在交往時更愛對方、不斷追尋那個不再繼續在身邊的人,且會不斷追求曾經與他有所聯繫的正向感受。涉及反芻的腦區也會受到刺激,讓人反覆思索伴侶關係中哪裡做對或哪裡錯誤。而疼痛反應的腦區也會被活化,觸發的腦區甚至可能與哀悼摯親時觸發的區域類似,使分手的悲傷如同親人死亡的傷痛。有趣的是作者也提出對於心碎和大腦影響的作用,也帶給我們或許可透過腦電圖機來跨越分手傷痛的未來。
另一個討論是關於瓶頸期,如同前面篇幅所寫,愛情會讓人分泌許多影響感受和覺知的激素物質。研究顯示關係最初兩年的某個時間點,許多人受到多巴胺影響的腦袋會慢慢清醒過來回到現實,而此刻也是關係較容易出現瓶頸的時刻。
反思「做自己」:我們與伴侶那流動的自我
從大腦的角度來看,自我其實是一種流動的概念,沒有所謂固定的自我。我們是什麼樣的人,腦部不同區域甚至會有互相矛盾的資訊。因此,我們可以從一種動態發展的概念來看待自我,而非靜態的。
愛情是由兩個自我組成,作者認為可想而知,當兩個流動的自我互相影響勢必更加複雜,然而,這也是許多人會忘記的一點。因此,作者提醒我們別忘記自己和伴侶的自我,都是一直不斷在成長與改變的。無論我們與伴侶在一起多久,永遠別忘了要時時刻刻去進一步認識自己的伴侶,不斷地去調適。同時,也別忘了我們真實面對當下的自己,就能更顯現真實的自我。當我們積極去面對當下的考驗和變化,不斷重新調整立足點,伴侶關係也會因此更加堅定。
自我揭露與愛情的選擇
「愛是一種選擇」的想法,有助於正在尋找愛情或對關係不滿意的人,進一步理解對現況不滿時,我們其實可以採取行動做出改變。作者提及這樣的行動可能會帶來:(1)有助於伴侶關係變得更加堅定,或(2)意識到自己不應該繼續這段關係中。
研究指出親密關係中能揭露自我的程度越高,關係滿意度也會越高。然而,抱怨關係不夠親密的伴侶常常較少自我揭露,這有一體兩面的影響,也讓伴侶容易受到孤獨的風險。有趣的是孤獨感和關係中肢體接觸的品質無關,但與自我揭露的缺乏有高度關聯,當伴侶中對於真實自我越少揭露,卻可能帶來負面且長久的影響。
失去摯愛的悲傷
在本書後半段的篇章,作者描寫發現摯愛罹癌後對於彼此帶來的衝擊,以及失去摯愛後帶來的衝擊感與調適的歷程。在閱讀這些章節時,對於重要他人死亡議題一直覺得很難承受的我非常觸動也相當難過,同時,也很感謝作者分享這段重要的經歷,讓我在閱讀的歷程中也有一些新的體悟。
「哀痛欲絕的人最不想聽到的話便是:時間會治癒一切。然而,讓傷口癒合的不是時間,而是行動、認知、以及與他人的互動。」
作者提及摯愛的死是人所能承受的一種極巨大壓力,這種壓力會反映在我們的身體。一個人痛失摯愛所帶來的衝擊會提升心臟病發的風險,這類的悲傷對身體和大腦都有負向傷害。經歷悲傷時杏仁核會過度活躍,讓我們持續處在戰或逃的狀態,使身心失調;而前額葉皮質會活動不足,讓人無法好好思考甚至完成簡單的任務。
人在面對悲傷時,我們會從自己的立場看待失去,鏡像神經元也會促使我們從失去的人的角度來思考,想向當事人會對自己的死亡有什麼想法或感受。這樣的悲傷反芻(grief rumination)會讓人一遍又一遍的思考「為何是他?為何我們遇到這種事?」,也可能會想「如果當初做或不做,什麼會不會有所不同?」。作者提及這樣的歷程會讓我們不斷在腦海裡重新經歷死亡和失去,有如非自願分手的歷程,也會不斷觸動flashback和自傳式記憶的腦區,讓人重複回顧過去一起經歷的回憶後,再次走向悲傷的結局。
複雜性悲傷
「孤獨告訴我們必須與他人重新建立關係,才能生存;而悲傷則是幫助我們面對失去的創傷。」
有固定的哀悼流程或許能幫助我們經驗悲傷的歷程。然而在文化中缺乏哀悼的儀式,可能會使人感到混亂、無助、失去方向。悲傷如同孤獨,在作者的觀點裡,也是一種保護機制集演化上的生理適應。健康的悲傷使人想到哀悼的對象時,同時理解那是追憶,也理解故人已經不在的事實。陷入複雜性悲傷的人,則會強烈無法接受重要他人的逝去,會不斷期待能再次感受到他們存在於身旁。經驗複雜悲傷的人可能會透過迴避的方式以避免想起重要的人,雖然迴避本身是種有效協助人們管理痛苦的因應機制,但過度依賴時更可能會消耗更多精神,讓人更焦慮或忽略生活的面向。
「我深切明瞭,恐懼如同快樂,都由大腦合成,儘管我們無法控制發生在身上的事,但可以控制自己如何看待這些事,即使知易行難。」
在作者的經驗中,廣為人知的悲傷五階段理論在他的經驗裡不管用。最後反而是一位友人提醒了他:「若我覺得再也分不清自己是誰,無法相信自己的心智,那麼我應該相信自己的身體。」作者分享有些人在悲傷的時刻居然更可能需要被修理一頓的經驗。在經驗漫長的悲傷歷程後,讓作者重新體會到自己出現快樂感受的,反而是被朋友們逼去跳降落傘的極端經驗。
「人生若有如搭雲霄飛車,那麼,受困最深的人,便是那些無法接受自己被綁上車的人、那些無法理解自己控制不了起伏跌宕的人。我發現,面對無情的恐懼,睜開眼尖叫、緊抓住朋友的手臂、或甚至請陌生人坐在身邊握住你的手,都好過試圖控制無法掌控的情況。」
讓我也頗為受用的經驗,也包含作者提到比起咬牙壓抑自己,發出聲音尖叫、表達自己的痛苦,其實更有助於人的大腦接受疼痛不適、讓人更能專注當下,並且釋放腦內啡。尖叫不僅是一種發洩的溝通形式與遇到麻煩的訊號,且是一種自然緩解痛苦的重要方式。
「那一刻,我明白了,如果我想將約翰繼續留在生活中,就必須面對回憶他的傷痛,試圖接受他已不在人世的哀傷。一旦我做到了,面對了自己的恐懼,便會發現約翰無時無刻不在我身邊。
這是我人生最終要學會的一課:在一個人離開之後繼續愛著他,意味著更貼近他,以心智、以最接近內心深處的方式,來記憶他。」
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分享,鼓勵讀者即便遇到種種低迷的時刻,也別忘記我們永遠有新的角度和方式可以去建立連結。透過他對於愛的研究及體悟,也與我們分享堅持去愛有多難,放手有多難,以及失去愛帶來的受傷。真正投入愛情將涉及我們的心智、內心和身體,雖然有很多部分即使理解,但也讓人知曉實踐時常也是困難的。這份分享讓我從中獲得一些被鼓舞的勇氣與智慧,也提醒自己在許多艱難的時刻,我們並不是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