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走過的錯路,你/妳們都不會走到。
以下介紹自己料理時的小技巧:
- 多用刨刀代替菜刀。使用刨刀可以增加表面積,簡短煮熟的時間,省時!
- 善用剪刀代替菜刀。一來可以少練刀工,二來少洗一個砧板,三來不易受傷。
- 一次準備多餐食材。因為是一人份便當,但在買食材的時候通常包裝分量不會太少,我就會做變化。
菜:一次洗三或四天份的菜,洗完放保鮮盒,之後就能快速準備。在煮的時候,份量就隨自己心情,通常最後一天就會做將各種菜都放進去(用一鍋到底法)。
肉:因為一次買肉通常會吃兩到三天,我就會一半用K方法準備(單純蒸或炒/煮),一半用L方法(在肉上塗味噌或咖哩等醬料,再用肉片包配菜、配菜包肉片等方法,增加變化性,剛好放個幾天也能讓肉入味)
以下介紹自己在煮的過程中常遇見的問題:
便當看起來很空怎麼辦?
可以準備常備菜,如涼拌小黃瓜、涼拌木耳;也可以準備一些便食,如:冷凍毛豆、榛果、梅子、罐頭等。當便當有空缺的時候就可以馬上塞入撐場面。
便當看起來很暗淡怎麼辦?
高招的人在選食材時就會注意配色,像是茄子是紫色,配上高麗菜是白色,再配上空心菜是綠色,肉又是另一種顏色,顯得五彩繽紛。但通常用蒸的,食材色澤都會變暗淡,又或是料理的菜的顏色都是綠色,顯得呆板,這時就可以利用:
- 可以放亮色的食物,像是番茄、青蔥、紅蘿蔔等。
- 改變食材擺放方法,像是將水煮蛋切片,露出黃色的蛋黃,增加色彩,
- 使用亮色系做搭配調味料(如:番茄醬、美乃滋、莎莎醬等)。
新新新手怎麼做?
如果真的不知如何下手,建議先從冷凍食品下手。去超市買青菜,使用冷凍且已調味過的肉,把米一碗、菜一碗、冷凍肉類一碗,用大同電鍋蒸,一定能吃。
或是製作湯麵。先將麵煮熟,放旁邊(包裝上有說明書)。再起一鍋水,將所有食材依烹調時間放入。當差不多熟之後(將食材都戳看看,能用筷子戳穿的通常都是熟了),再調味(後述),最後將放在旁邊的麵倒入鍋中,就完成了。因為是煮湯的關係,就不會有巴鍋或是燒焦的問題。算是我認為最簡單的料理方法。
調味方法:分成三種湯頭:醬油、味噌、咖哩。
醬油:若用市售的單一醬油,不是死鹹就是沒味道。建議購買多種類的醬油,如醬油膏+醬油+柴魚醬油等,增加層次感。
味噌:先用乾的湯匙挖一匙味噌到小碗裡,再從鍋中盛些滾水到小碗,將味噌拌散、變稠,再倒回鍋中。通常市售的味噌都調味過,就不需再多加其他調味料。
咖哩:可用咖哩粉或咖哩塊。依喜好加入鍋中,攪拌均勻。就是這麼簡單www
心路歷程分享
最一開始我也什麼都不會,想說用炒飯的方式,全部炒一起,最簡單了。但我發現在放入便當盒的時候,會發現非常凌亂,賣相不好,也因此文章未曾提及炒飯或炒麵的料理方法。當然還有因為「炒」很費時,油的份量也使用較多,較不健康,這些都違背我的初衷,所以才不推薦。
在料理過程中會發現,能用的器材越多(像是烤箱、微波爐),以為會更省時,沒想到會發現要熟悉器材、事後花時間整理、料理時的先後順序安排等,都違背我的初衷,所以也不推薦。
以上是花了一年左右所鑽研出的心血。
從最一開始因為食材切太大塊導致沒熟的紅蘿蔔,只能餓著肚子再重煮一次;或是吃到燒焦的鴻喜菇,要知道這個食材本身就會出水,要能煮到燒焦想必對火侯的控制一定差到極點;亦或是外面熟裡面微生的雞肉,那次因為煮完太餓想著應該還好,結果隔天拉了個爽;還有因為不了解食材熟的時間,結果有的燒焦有的微熟,又亂調味,那難以下嚥的一餐還歷歷在目;藉由我不屈不撓的努力,再加上各種經驗累積,彙整出這兩篇文章(上篇在
這裡),希望對讀者有幫助。
如果對料理或便當菜有任何想法或問題可以留言,也可以在留言處貼連結給我,大家一起切磋,一起往健康邁進。
註:文章僅做經驗分享,請審慎服用。
有機會再寫篇擺盤技巧分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