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選劇|「誰來看見真正的我?」──從《我推的孩子》一窺日本影劇生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其實早在《我推的孩子》動畫化之前,就已經聽聞多次對於漫畫原作的推薦,只是當時一直對於「轉生為偶像的孩子」這種超現實設定提不起勁,直到本次製作團隊動畫工房驚人地推出長達 90 分鐘、直逼電影規格的動畫第一話,我才終於入坑。不看則已,一看便對雲霄飛車一般難以預料、瘋狂急轉直下的劇情進展深深著迷。
年僅 34 歲,曾經憑藉《輝夜姬想讓人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獲得第 65 屆「小學館漫畫賞」一般向部門獎的原作作者赤坂明,特別擅長設計吸引眼球的故事開頭,本次在《我推的孩子》更是火力全開,轉生、復仇、推理、偶像文化、真人實境秀、影劇圈生態⋯⋯等元素全部用上。雖然目前仍在連載中的漫畫中途有一大段劇情變得混亂,許多轉折處也顯得粗暴僵硬,但不論如何,這次動畫化的範圍仍是原作最為精彩的篇章,毋庸置疑是 2023 年日本動畫的必看之作。
※以下有劇情雷,尚未看過漫畫 / 動畫的讀者請慎入※
《我推的孩子》漫畫

完美體現動畫優勢,具有獨立生命的改編之作

漫畫與動畫是截然不同的表現媒材,各有其強項,後者由於具備顏色、動態效果、配音演繹,觀者的想像空間變少了,但若詮釋手法得宜,更容易帶來沈浸且渲染力強大的體驗。在「偶像」這個五光十色的題材上,動畫顯然更能發揮優勢,而《我推的孩子》也是我認為動畫改編顯著優於漫畫原作的作品。
《我推的孩子》劇照
舉例來說,故事的引子,也就是主角阿奎亞與露比的偶像母親星野愛,在原作吸引人的程度遠遠不如動畫。原作與動畫的劇情其實完全一致,不過關於愛的迷人之處,對於讀者而言只是單純的角色設定,難以在閱讀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被愛擄獲,但動畫完美地堆疊出愛的魅力。
除了聲優高橋李依的演出功不可沒之外,製作方更找來人氣正盛的創作團體 YOASOBI,將赤坂明以愛所屬的 B 小町團員為視角撰寫的短篇小說〈45510〉改編為片頭曲〈アイドル(偶像)〉,劇情編排則是選擇將原作約 10 話的劇情一氣呵成濃縮為第一集,在同一集內讓「迷上愛」與「失去愛」同時發生,將愛推上了更具神話性的偶像位置。
星野愛只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其餘《我推的孩子》動畫優於原作的呈現,真是數也數不清,甚至還發生了漫畫只有單格分鏡,動畫卻擴充為一整隻 MV 的瘋狂事蹟。有趣的是,本次改編範圍裡的劇情,剛好也觸及了「原作改編」議題。劇中劇《今天吃甜甜》被設定為串流平台製播,改編自人氣少女漫畫的真人版日劇,這部低成本、短集數的日劇打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捧紅特定的男性模特兒而生,因此除了女主角具備紮實演技以外,絕大部分演員的演技都太過拙劣,只能仰賴製作團隊的運鏡、剪輯包裝成一部勉強能看的作品,漫畫原作老師也無奈到幾乎不忍直視。
如同《今天吃甜甜》,現實當中,改編遜於原作的背後可能原因太多,也太常見了,但《我推的孩子》幸運地遇上了對原作非常有愛的製作團隊,讓動畫改編甚至有了獨立於原作之外的生命。
《我推的孩子》劇照

「養成失敗」的童星與他們的掙扎

前面所提到的劇中劇《今天吃甜甜》女主角,實際上是在《我推的孩子》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角色之一:有馬加奈。圍繞在她身上的劇情,可說是日本影劇圈的童星縮影。
童星出身的她,從小就被譽為「能夠十秒落淚的天才演員」,引人目光的魅力雖然是她與生俱來的優勢,使她在踏入影劇業界後有極佳的開局,卻也讓她養成了跋扈、強勢的性格。加上母親替她安排工作的斡旋手法容易招惹反感,在「關係」比什麼都重要的圈子裡,在討喜的「兒童」身份隨著時間消散之後,加奈的演員之路便走得極其艱困,不只難以接到適合自己的角色,更不斷承受著「長歪了」、「養成失敗」的尖酸批評。
有馬加奈人物圖
加奈所面對的這一切,充滿既視感。雖然每個國家的影劇圈都存在童星,但潛藏於日本文化裡對「可愛」的迷戀與執著,幾乎可說是一種變態的牢籠,一旦童星的成長──尤其是外貌的變化──不符大眾期待,便會遭到加倍無情的奚落。近年因為《Silent》《初戀》裡的純熟演技而廣受好評的夏帆,就曾經歷過這般慘痛的歷程,然而夏帆甚至已經算是幸運的案例,還有更多童星仍在轉型的泥淖裡掙扎,例如《藝伎回憶錄》中飾演章子怡童年時期的大後壽壽花,以及與蘆田愛菜同期出道的谷花音。
在《我推的孩子》裡,加奈為了在影劇圈生存,除了放軟身段,也調整了演技,從曾經的鋒芒畢露,改為以配合他人為優先的詮釋方式。這樣的變化有兩層意義,一是反映了加奈在不健康的演藝生態中的自信全失與委屈求全,另一則是引導觀眾思考,「好演員」到底該是什麼樣子?該具備哪些要素?
《我推的孩子》劇照
我們通常傾向將具備深厚演技實力,能夠將自己的角色表現得入木三分者視為「好演員」,但從動畫第一集開始,作者便藉由五反田導演之口,提出了另一種「好演員」的詮釋:身為演員,最重要的不是演技實力,而是溝通能力。理解導演的意圖,掌握導演心目中的畫面想像,做出恰如其分的表演,就是一名好演員。
藉由加奈的故事線推進,觀眾更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演員並不是一種能夠恣意 SOLO 的生物。不論電影或戲劇,都是一種集體創作,演員的演出必須座落於劇本的框架之中,更必須考量共演的其他演員。如果只顧著展露自身的鋒芒,而不顧及他人是否跟得上、接得住球,最終只會暴露演技的差距,讓整部作品徹底失去平衡,難以下嚥。
《我推的孩子》劇照

「真實」與「人設」,後者才是演藝圈的必須

在《我推的孩子》與有馬加奈形成微妙對立關係的黑川茜,則是用以映射日本演藝圈的另一種黑暗──戀愛實境秀,以及因刻意打造的虛實難辨而加倍激化的網路霸凌。
黑川茜是戀愛實境秀《從現在開始認真戀愛》的參與一員。相比其他早早就參透「人設」重要性的出演者,本業為舞台劇演員的她對於這種綜藝型態極為陌生,很快地淪為可有可無的存在。受到經紀公司的壓力以及本身認真性格的驅使,她向製作團隊尋求建議,卻因為一連串被後製惡意裁剪出的不討喜情節捲入炎上風波,甚至一度因為無法承受壓力而試圖結束生命。幸而在男主角阿奎亞後續的一連串精心操作下,成功扭轉輿論風向。
黑川茜人物圖
故事裡這段情節,固然是太過理想化的 Happy ending,但也並不意外原作赤坂明如此書寫的用意。如果說有馬加奈的角色設計是提取日本童星的普遍性困境,那麼黑川茜很可能就是直接指涉特定節目與事件──曾經紅極一時的《雙層公寓》東京篇,2020 年 3 月底播出了一名出演者將摔角選手木村花的摔角服洗到縮水,而遭到木村花斥責,並被動手拍掉帽子的畫面,隨後立刻引來觀眾對木村花排山倒海的謾罵。事隔 2 個月後,木村花自殺身亡,生前與友人的訊息透露了拍攝過程不時遭到工作人員煽動,被要求將程度僅有 1 的事件炒到 100 的痛苦。
「如果那時有阿奎亞」、「如果當時的輿論風向有機會扭轉的話」⋯⋯這些如果,恐怕是知曉木村花事件的人在看畢《我推的孩子》之後,無法不浮現的念頭吧。
〈Idol〉/YOASOBI
在黑川茜的劇情線當中,我特別喜歡阿奎亞和劇中知名 Youtuber MEM 對於網路霸凌的側面剖析:越是「真誠」的人,越無法承受;越是「認真」的人,越容易崩毀。如果事先替自己定義好「人設」,那麼至少被評價的、被炎上的,都不是真實的自我。將自我與鏡頭前的姿態切割,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歷經波折後重返實境秀的黑川茜,最終選擇以星野愛為模板,在鏡頭裡呈現明媚活潑的姿態。諷刺的是,這個「全新的黑川茜」獲得網路一面倒的好評,紛紛稱讚她變得開朗、活潑、討喜好多。《我推的孩子》並沒有再針對這點加以延伸,但我不禁在想,當世界在你的「真實」與「人設」間選擇了後者,你又到底該如何肯定「真實」的價值?
MEM 人物圖

結語:想像的投射

最後,特別想談動畫第一季最後一集,製作團隊可能是基於動畫敘事流暢度,以及與第二季舞台劇篇的銜接性的考量,而選擇移除了一段漫畫原作劇情。
在加奈、露比、MEM 三人初次登場的偶像祭,另一個當時已經頗有名氣的偶像團體的成員因為在休息室裡發現了可愛的她們,興沖沖地決定去看演出。注視著在舞台上散發著迷人光芒的新出道的偶像,長久以來蟄伏在她心底、不斷被壓抑的迷惘頓時破裂開來。那一刻,她決定不當偶像了。
《我推的孩子》宣傳圖
選擇進入演藝圈的人們,都懷抱著「被看見」的渴望,然而恐怕只有踏入其中之後才能深刻明白,台下、鏡頭外、螢幕外的觀眾所想要看見的並非真實,而是一種想像的投射。「滿足想像」於是成為了一種不得不的宿命,字斟句酌每一個謊言,算計每一張笑臉的上揚弧度,直到就連自己也看不清自己真實的模樣。
「誰來看見真正的我?」是《我推的孩子》裡的集體吶喊,不過這樣的聲嘶力竭,又有誰聽得見呢?
《我推的孩子》劇照
全文劇照提供:JUMP 官網漫畫官方推特《我推的孩子》官方網站動畫官方推特、IMDb、TMDB、YOASOBI 官方YouTube
責任編輯:張硯拓
核稿編輯:黃于真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選之人—造浪者》裡的總統大選,是一場以台灣為背景的烏托邦大選──沒有民生及經濟的問題需要討論、沒有能源及資源的浩劫需要焦慮、更沒有外交及國際局勢需要擔憂。但為何抽去了左右國家命脈的重大議題,仍然引起許多觀眾認同,《人選之人》說的就是「台灣政治」?
老了與長大了的我們之間,生活圈越來越疏遠,興趣嗜好、思維邏輯、身處的環境氛圍都隨著世代變化,有著不可避免的鴻溝,而料理是我們和媽媽現在少數擁有的共同話題,同時也是從過去延續到現在,串結我們的生活的、唯一不曾消失亦不曾改變的存在──媽媽所做的,每一道普通卻好吃的料理,就是編織起我們這一家日常的繩結。
韓劇《造后者》與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下稱造浪者)都以選舉作為題材,「我方」陣營推出的都是女性候選人,幕僚都是「造后者」,兩邊都有性別議題。但我想特別談的是──它們都處理了「在大局面前,守護那些很小的事」。
說到被譽為「細節控」的漫畫家,石黑正數必定是大家會提起的作者,新作《天國大魔境》以後末世為題材,近期由 Production I.G 改編成動畫,在原作如此優秀的情況下,改編動畫是否能掌握其精髓便是讀者最在意的事。
這是一部我已經等待太久的劇。在台灣民主轉型之路開展了數十年後,我們終於迎來了一齣如此具有當代性,同時又富有在地文化特色的作品,將「政治」以如此貼近常民的形態呈現,讓人們意識到從政者也有著人性化的糾結,更得以重新省思劇中帶出的各種辯證及現象,不論是議題或價值取捨。
雖然遙望對面的《造后者》大灑狗血、激情四射,但轉頭看《人選之人》是如此溫柔地接住每一個對於人生、對於社會、對於理想追逐過但也墜落過的人們,享受《人選之人》追劇的滿足感是無法化約為一句競選口號那麼簡單的。世界觀眾的胃口怎樣我們或許不知道,但台灣人看《人選之人》絕對能夠得到共感。
《人選之人—造浪者》裡的總統大選,是一場以台灣為背景的烏托邦大選──沒有民生及經濟的問題需要討論、沒有能源及資源的浩劫需要焦慮、更沒有外交及國際局勢需要擔憂。但為何抽去了左右國家命脈的重大議題,仍然引起許多觀眾認同,《人選之人》說的就是「台灣政治」?
老了與長大了的我們之間,生活圈越來越疏遠,興趣嗜好、思維邏輯、身處的環境氛圍都隨著世代變化,有著不可避免的鴻溝,而料理是我們和媽媽現在少數擁有的共同話題,同時也是從過去延續到現在,串結我們的生活的、唯一不曾消失亦不曾改變的存在──媽媽所做的,每一道普通卻好吃的料理,就是編織起我們這一家日常的繩結。
韓劇《造后者》與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下稱造浪者)都以選舉作為題材,「我方」陣營推出的都是女性候選人,幕僚都是「造后者」,兩邊都有性別議題。但我想特別談的是──它們都處理了「在大局面前,守護那些很小的事」。
說到被譽為「細節控」的漫畫家,石黑正數必定是大家會提起的作者,新作《天國大魔境》以後末世為題材,近期由 Production I.G 改編成動畫,在原作如此優秀的情況下,改編動畫是否能掌握其精髓便是讀者最在意的事。
這是一部我已經等待太久的劇。在台灣民主轉型之路開展了數十年後,我們終於迎來了一齣如此具有當代性,同時又富有在地文化特色的作品,將「政治」以如此貼近常民的形態呈現,讓人們意識到從政者也有著人性化的糾結,更得以重新省思劇中帶出的各種辯證及現象,不論是議題或價值取捨。
雖然遙望對面的《造后者》大灑狗血、激情四射,但轉頭看《人選之人》是如此溫柔地接住每一個對於人生、對於社會、對於理想追逐過但也墜落過的人們,享受《人選之人》追劇的滿足感是無法化約為一句競選口號那麼簡單的。世界觀眾的胃口怎樣我們或許不知道,但台灣人看《人選之人》絕對能夠得到共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驀然回首》除了流露藤本樹的細膩情感,也展現動畫團隊在畫面及選曲上的用心,這部輕巧卻也沉重的58分鐘電影,除了帶領觀眾體驗創作者之間,那些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感,也讓人看見成長在幻滅之後,帶給人的不是絕望,而是更具使命感的精神指向,這種殘酷與美好之間的平衡,或許才是《驀然回首》能夠撞進每個人心扉的原因。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都不是會看漫畫的人,但在電影上映前朋友強力建議我應該先把漫畫看過,於是乎花了半小時就看完漫畫了(一百多頁而已,大家可以嗑完再去看)。當時想法是這麼短篇卻後座力好強,分鏡圖也真的好神,在雨中雀躍的主角之一藤野超級浪漫、超級可愛!
Thumbnail
失憶投捕/京吹3/GBC/腦筋急轉彎2/蜘蛛人新宇宙/黃色臉孔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城市獵人】我算是喜歡的,我喜歡它對於原著的尊重和熱愛,主角鈴木亮平出乎我意料的成為好看的主因,電影版對於漫畫作品的還原有其情懷,某些小地方的改編和設計,也符合了現代都會樣貌。至少,它讓我有重新閱讀北条司原著漫畫的衝動,這一點,基本上電影的改編就算是成功了。
Thumbnail
「現在我明白了,世上哪有完美的人啊。他究竟是怎麼樣的人,對我已不再重要,因為更重要的是喜歡他的過程。」吳洗娟是這麼認為的。無論是曾經迷戀過偶像、或是迷戀仍是現在進行式的粉絲們,《那一天,我追的歐巴成為了罪犯》像是一片鏡子,真誠地照出了身為粉絲在這段單戀過程時的各種情緒。
寫故事的時候,會想著角色是什麼樣的人,像是模樣和個性,一邊想一邊寫,有些是沒有,一開始主管姐姐和小傢伙是沒有明確原型的,但最近在我腦海裡有出現了兩個日本藝人的樣貌。 我其中一篇的兩位主角原型本尊就是清原果耶和 南沙良,另一篇的兩位主角原型是高畑充希和河村花。 筆下的主角們永遠都是我的理想型
Thumbnail
2024最新!偶像動漫推薦,包含〈我推的孩子〉〈後街女孩〉〈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佐賀偶像是傳奇〉〈普通女高中生要做當地偶像〉,偶像動漫必看,分享給你偶像動漫神作清單!讓你可以找到下一部動漫追番去。
Thumbnail
去年無意間聽說了《我推的孩子》,當時只覺得,怎麼好像到處都聽到這個名字?查了一下發現是漫畫,也有改編成動畫,而當時我先找了漫畫來看,看了前面一部分。 以下有《我推的孩子》微雷,請斟酌觀看。 當時漫畫我大約是看到主角家裡的經紀公司要找人來組偶像團,找了從小結識的天才演員有馬
Thumbnail
改編自柊葵所創作的日本同名少女漫畫的真人電影《心之谷》講述了一對從小相識的情侶,兩人因受到彼此的影響而設立各自的人生目標,亦成為在追夢道路上互相鼓勵的夥伴。跟原著漫畫及吉卜力改編動畫的最大不同(也是本次的最大賣點)在於,這回的真人化改編則多了兩位主人公長大後並踏入社會及面對遠距離戀愛的原創劇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驀然回首》除了流露藤本樹的細膩情感,也展現動畫團隊在畫面及選曲上的用心,這部輕巧卻也沉重的58分鐘電影,除了帶領觀眾體驗創作者之間,那些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感,也讓人看見成長在幻滅之後,帶給人的不是絕望,而是更具使命感的精神指向,這種殘酷與美好之間的平衡,或許才是《驀然回首》能夠撞進每個人心扉的原因。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都不是會看漫畫的人,但在電影上映前朋友強力建議我應該先把漫畫看過,於是乎花了半小時就看完漫畫了(一百多頁而已,大家可以嗑完再去看)。當時想法是這麼短篇卻後座力好強,分鏡圖也真的好神,在雨中雀躍的主角之一藤野超級浪漫、超級可愛!
Thumbnail
失憶投捕/京吹3/GBC/腦筋急轉彎2/蜘蛛人新宇宙/黃色臉孔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城市獵人】我算是喜歡的,我喜歡它對於原著的尊重和熱愛,主角鈴木亮平出乎我意料的成為好看的主因,電影版對於漫畫作品的還原有其情懷,某些小地方的改編和設計,也符合了現代都會樣貌。至少,它讓我有重新閱讀北条司原著漫畫的衝動,這一點,基本上電影的改編就算是成功了。
Thumbnail
「現在我明白了,世上哪有完美的人啊。他究竟是怎麼樣的人,對我已不再重要,因為更重要的是喜歡他的過程。」吳洗娟是這麼認為的。無論是曾經迷戀過偶像、或是迷戀仍是現在進行式的粉絲們,《那一天,我追的歐巴成為了罪犯》像是一片鏡子,真誠地照出了身為粉絲在這段單戀過程時的各種情緒。
寫故事的時候,會想著角色是什麼樣的人,像是模樣和個性,一邊想一邊寫,有些是沒有,一開始主管姐姐和小傢伙是沒有明確原型的,但最近在我腦海裡有出現了兩個日本藝人的樣貌。 我其中一篇的兩位主角原型本尊就是清原果耶和 南沙良,另一篇的兩位主角原型是高畑充希和河村花。 筆下的主角們永遠都是我的理想型
Thumbnail
2024最新!偶像動漫推薦,包含〈我推的孩子〉〈後街女孩〉〈神推偶像登上武道館我就死而無憾〉〈佐賀偶像是傳奇〉〈普通女高中生要做當地偶像〉,偶像動漫必看,分享給你偶像動漫神作清單!讓你可以找到下一部動漫追番去。
Thumbnail
去年無意間聽說了《我推的孩子》,當時只覺得,怎麼好像到處都聽到這個名字?查了一下發現是漫畫,也有改編成動畫,而當時我先找了漫畫來看,看了前面一部分。 以下有《我推的孩子》微雷,請斟酌觀看。 當時漫畫我大約是看到主角家裡的經紀公司要找人來組偶像團,找了從小結識的天才演員有馬
Thumbnail
改編自柊葵所創作的日本同名少女漫畫的真人電影《心之谷》講述了一對從小相識的情侶,兩人因受到彼此的影響而設立各自的人生目標,亦成為在追夢道路上互相鼓勵的夥伴。跟原著漫畫及吉卜力改編動畫的最大不同(也是本次的最大賣點)在於,這回的真人化改編則多了兩位主人公長大後並踏入社會及面對遠距離戀愛的原創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