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1|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K歌情人】2007

前幾天寫了篇【WHAM!渾然天成】,又湊巧看了一遍2007年的【K歌情人】,這部由休葛蘭和茱兒芭莉摩主演的電影,電影中,休葛蘭飾演一個八十年代的偶像明星,很明顯地將八十年代的「Wham!渾合唱團」或「杜蘭杜蘭Duran Duran」,當成電影裡「POP小子」的造型與歌路典故出處,特別是喬治麥可George Michael單飛後,被世人遺忘的另一個團員安德魯呂基里Andrew Ridgeley。

於是將這篇【K歌情人】挖出來,看看是否有所過時。

在浪漫愛情之外的想法


導演:馬克勞倫斯Marc Lawrence

演員:休葛蘭、茱兒芭莉摩、海莉班奈特

【K歌情人】電影講的是男主角亞歷克斯(休葛蘭 飾),他是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偶像團體成員,多年來靠著版稅過日,偶而到遊樂園唱小場子渡日,用著他那101招扭腰擺臀的動作,吸引師奶們的歡呼;直到有天,當紅的小天后卡蘿柯曼指明要跟這位年少時「啟發」過她的亞歷克斯合作,在短短的兩三天內,這位只會寫曲不會寫詞的人,要交出一首轟動樂壇的大作;這時亞歷的生活中,出現幫他澆花的女子蘇菲(茱兒巴莉摩 飾),她隨口哼出的歌詞,比當紅的作詞者更能激發亞歷克斯的靈感,這兩位詞曲創作者,能否在最短的時間內,交出令大家滿意的作品之餘,順便完成男女主角的愛情大業,就成為【K歌情人】劇情的主軸。

「旋律,就像看到某人的第一印象,是肉體的吸引力,但是要瞭解了一個人,那就是歌詞了,有人的故事和真實的面目,完美結合旋律與歌詞,才能讓歌曲產生魔力。」【K歌情人】基本上是部浪漫愛情電影,藉由音樂人創作的過程,將外表比喻成旋律,將內在形容是歌詞,休葛蘭和茱兒芭莉摩從認識磨合、產生嫌隙到功成圓滿,完成一首「Way Back Into Love」的三幕劇起承轉合都銜接的不錯,基本上,電影好看,兩位演員的化學效應也有,作為一部浪漫愛情電影是合格的。不過,在這樣的表相之外,劇本的弦外之音也蠻耐人尋味。


現實的娛樂產業

因為拍檔單飛,紅極一時的偶像團體拆夥,【K歌情人】很明顯將八十年代的「Wham!渾合唱團」(或「杜蘭杜蘭Duran Duran」),當成電影裡亞歷原來的「POP小子」的造型與歌路典故出處,特別是喬治麥可George Michael單飛後,被世人遺忘的另一個團員安德魯呂基里Andrew Ridgeley。

就像安德魯呂基里也出過一張乏人問津的專輯,電影裡,亞歷個人專輯也擺在唱片行多年,他天天去唱片行檢查那片個人專輯CD是否有人購買。流行音樂產業是現實的,不紅的人沒有說話的權力,除非願意淪落到上實境節目去玩拳擊,換取打歌機會。

流行娛樂產業這麼多年,有太多人紅極一時,至今無人聞問的「過氣藝人」例子。這是件可悲的事嗎??更多時候,這種現象是被當成娛樂產業生態的一部份,而被正常對待。每每在電視上,看到許多老藝人出現,不復當年意氣風發的光彩,不管是回憶往事的感慨,或是日落西山的表演方式,總會讓人不勝稀噓。


一不小心就過氣的偶像

另一方面,【K歌情人】也提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此刻當紅的人是否就真的貼近音樂近一點?那可不一定!電影裡的小天后卡蘿柯曼,賣弄自以為是的東方宗教哲學,以超齡性感的舞台表演著稱,喝著小麥草汁的素食主義者,這個角色可以舉出一打現在西洋流行樂壇的女偶像歌手名單,來對號入座。偏偏這樣的小女生,掌控著流行音樂的生殺大權,歌曲被她唱到就可以雞犬升天。

將男女主角的抒情歌曲,變成「印度禪風」的煽情編曲舞蹈,究竟該為五斗米折腰,還是堅持原來的創作意圖,就成為電影裡男女主角愛情生變的爆發點。雖然所有的情節是為愛情故事服務,但是電影裡,蘇菲因為不滿自己的創作,被改成四不像,決定向卡蘿攤牌,這時她說了一句:「我一定要跳舞,上張專輯只有拿到排行榜第二名,如果不跳,後面夏奇拉就會追上來。」不願放過東山再起機會的亞歷,對比活在深刻恐懼即將過氣的卡羅,這兩個相差二十年的不同世代歌手,要面對的仍舊是紅與不紅的考驗,多少有著無力感下的諷刺。

流行音樂界就是這麼回事,音樂從來不會只是被當成音樂對待,每一首歌背後,關係到銷售量多少張?有沒有曝光率?閱聽人口有多少?能不能上排行榜?可以帶來多少金錢的宣傳價值??即使許多堅持音樂理想的作者/作品,一碰到商業機制,總是會潰不成軍,進行著病態式的淘選過程。聽起來蠻讓人無力,但事實是:它很難被改變。


當青春的旋律響起

電影裡,有個很有趣的畫面,就是蘇菲的姐姐知道,亞歷克斯要來她們家吃晚餐,中年熟女臉上出現了異樣的光彩,年輕的記憶還是有著動人的力量。當然,【K歌情人】還是一部愛情電影,不用負擔流行音樂的演進史,及揭發娛樂事業幕前幕後真相的責任;有時候看好萊塢已經被類型化的愛情文藝片,為了符合Happy Ending的結局,來來去去總不脫固定模式,公式化的結果,常會令人生厭,不過在研究包裝的故事背景後,看以窺見時/世代的改變痕跡,常會挖掘到原本電影外的樂趣。對我來說,也就足夠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