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捲與反內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類學家進行原住民部落的的研究時,發現隨著時間過去,部落內生活儀式本質上並不會有太大形式的跳躍改變,僅是在相同型式下變得複雜化而已,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原住民的文化圖騰,會覺得極其繁複,甚至覺得壯觀,但若仔細觀察,可能都是某些圖案做更精細的組合重複罷了,並沒有更加創新的東西,歐洲巴洛克式繁複的建築裝飾,也類似於這類情況,這便是「內捲」。

另外農作研究領域的學者也會使用「內捲」一詞,意指農業發展在一個階段後便沒有質變的產生,只是往更精細的農業發展,所謂沒有質變產生的意思指的是「它並沒有跳高一個層次,從農業變成發展工業」,這也是「內捲」。

由上述歸納,可知所謂「內捲」就是不斷在同一種形式裡重複,或許展現形式略有不同,但本質上是大同小異的,若將此概念放在企業、團體、個人成長上來看,重複,必導致停滯,一旦停滯便無法跳脫既有的生活框架、思維的玻璃罩,基本上就是一灘死水,所謂一眼望到頭的人生大抵如此。但除了這樣的概念外,中國清華大學騎自行車打報告的畸形拚命,也被稱為「內捲」,認為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不是你上就是我下,為了往上卡得好位置,必須無止盡的鞭策自己投入競爭。

這個概念和前述其實並不能說全然無涉,可以說是一種必然延伸的關係。就是因為原始的「內捲」有停滯的意義,所以陷入內捲的人便如井中的青蛙,以為天地就是眼中所見的小圈圈,不曾嘗試跳出來,或是沒有能力跳出來,自然見不到廣闊的藍天碧海,因而產生資源、位置所有一切都是有限的,被拿走一分就少一分的想法。因此內捲的原始義、延伸義都與”限制”有關。

也因此,若要反內捲,我們就必須不斷不斷地嘗試拿掉邊界,無論是行動上的、思維上的、任何層面上,可能阻礙我們的,都必須試著突破。那麼具體該如何做呢?我想就是在生活中保持覺察,多問自己”真的是這樣嗎”、”只能這麼做嗎?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要不要試一試呢?”並對各種人、事、物保持好奇、開放的態度,留給自己天馬行空幻想的時間,試著將天馬行空的發想簡單記錄下來,變成靈感隨身碟之類的資料庫,我想,這不僅是反內捲的方式,也是當黑天鵝出現時,能夠彈性因應變化的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當代中國與臺灣社會中盛行的「內捲」現象,揭示了其起源、表現形式及對年輕人的影響。透過分析教育體系、職場文化及房地產市場的競爭,加深理解兩地年輕人面對的壓力與挑戰。此外,本文也提出了應對內捲的可能方法,包括教育改革、職場文化調整及多元價值觀的建立,以協助年輕人走出競爭的困境。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探討現代社會中的人心與自省的重要性,反映出生活中的困難與心靈的迷失。透過雷聲的隱喻,揭示出在表面繁華背後,許多人面對自身的懷疑與矛盾。強調在這快速變動的世界中,重新找回心靈的智慧與內省的重要性,以免成為無知的猿猴,淹沒於世俗的利益與恐懼之中。
Thumbnail
心理學提到每個人的腦袋里都住著一隻即時享樂猴,是人們最愛享受當下、及時行樂的天性,當目標像是緊箍咒一樣束縛這只猴子,當即時行樂的渴望被意識壓制和不被允許時,它將會遁入到潛意識里。
Thumbnail
內卷是經久不息的現象和議題。6 月 24 日,北京大學教授姚洋受新京報與今日頭條邀請就當下的教育制度、工作就業等問題進行討論。新京報與今日頭條發佈的訪談視頻中,他奉勸年輕人不要躺平,不是得卷。他說,『 年輕人還是不能躺,得跟著去卷,只有卷,才能出成果,才能成功。你躺平幾天,會發現這個世界離你遠去,
  在這樣的實踐可能性之下,我們必須要去創造一種公民社會,必須要去創造一種能夠抵禦「人與人彼此踩踏」的保護力量,去維護一座每個人願意做為捕手接住彼此的麥田,去建立一個破碎之後的舒適圈仍能重新被亡羊補牢的世界。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內耗,是一個現代詞語,指一個人反覆陷在內心的漩渦裡。內耗型的人,有大部分也是高敏感型人,他們的情緒較為敏感,對事情和情緒的解讀稍微更多一點。內耗的人,很容易被環境事情和負面情緒影響,內心的小劇場豐富,會對過去的事情反覆糾結,也會預設未來,反覆演習。
Thumbnail
中國網路近年流行兩個用語:「內捲」和「下沉市場」,前者指稱過度惡性競爭,後者原本指中國三到六線的鄉鎮消費者,人口眾多但消費能力有限...
Thumbnail
不是老天喜歡整人, 所以倒了一拖拉庫的無常來整你。 無常,就像是天賜的疫苗。 當你碰到壞的事情,是無常,會過去。 好的事情也是,是無常,會過去。 保持「無常」的思維,你的心才不會被困住,你才能把握當下。 苦也好、樂也好, 人根本的問題在於「思維」, 我們一輩子的主導,就是自己的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當代中國與臺灣社會中盛行的「內捲」現象,揭示了其起源、表現形式及對年輕人的影響。透過分析教育體系、職場文化及房地產市場的競爭,加深理解兩地年輕人面對的壓力與挑戰。此外,本文也提出了應對內捲的可能方法,包括教育改革、職場文化調整及多元價值觀的建立,以協助年輕人走出競爭的困境。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探討現代社會中的人心與自省的重要性,反映出生活中的困難與心靈的迷失。透過雷聲的隱喻,揭示出在表面繁華背後,許多人面對自身的懷疑與矛盾。強調在這快速變動的世界中,重新找回心靈的智慧與內省的重要性,以免成為無知的猿猴,淹沒於世俗的利益與恐懼之中。
Thumbnail
心理學提到每個人的腦袋里都住著一隻即時享樂猴,是人們最愛享受當下、及時行樂的天性,當目標像是緊箍咒一樣束縛這只猴子,當即時行樂的渴望被意識壓制和不被允許時,它將會遁入到潛意識里。
Thumbnail
內卷是經久不息的現象和議題。6 月 24 日,北京大學教授姚洋受新京報與今日頭條邀請就當下的教育制度、工作就業等問題進行討論。新京報與今日頭條發佈的訪談視頻中,他奉勸年輕人不要躺平,不是得卷。他說,『 年輕人還是不能躺,得跟著去卷,只有卷,才能出成果,才能成功。你躺平幾天,會發現這個世界離你遠去,
  在這樣的實踐可能性之下,我們必須要去創造一種公民社會,必須要去創造一種能夠抵禦「人與人彼此踩踏」的保護力量,去維護一座每個人願意做為捕手接住彼此的麥田,去建立一個破碎之後的舒適圈仍能重新被亡羊補牢的世界。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內耗,是一個現代詞語,指一個人反覆陷在內心的漩渦裡。內耗型的人,有大部分也是高敏感型人,他們的情緒較為敏感,對事情和情緒的解讀稍微更多一點。內耗的人,很容易被環境事情和負面情緒影響,內心的小劇場豐富,會對過去的事情反覆糾結,也會預設未來,反覆演習。
Thumbnail
中國網路近年流行兩個用語:「內捲」和「下沉市場」,前者指稱過度惡性競爭,後者原本指中國三到六線的鄉鎮消費者,人口眾多但消費能力有限...
Thumbnail
不是老天喜歡整人, 所以倒了一拖拉庫的無常來整你。 無常,就像是天賜的疫苗。 當你碰到壞的事情,是無常,會過去。 好的事情也是,是無常,會過去。 保持「無常」的思維,你的心才不會被困住,你才能把握當下。 苦也好、樂也好, 人根本的問題在於「思維」, 我們一輩子的主導,就是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