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與家人的最後一程做好準備:《瀕死的慰藉》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很多人無時無刻都在思考,該如何活得更好;

卻很少人提早思索,怎麼樣可以不要死得那麼糟。

過去傳統讓人們避諱談論死亡,而隨著家庭規模不斷縮小,曾目睹過一個人從病重到死亡的人也越來越少,家中一旦有一個人患了絕症,總是全家驚慌失措,由於缺乏經驗,生物臨終前的自然進程,看起來都是那麼陌生,那麼令人手足無措,因此即便已經幾乎沒有痊癒可能,這些生命之火即將熄滅的病人依然一次又一次地被送入醫院,接受著意義不明確的藥物及管灌飲食。而在醫療環境每況愈下的現在,只有部分幸運的人能到安寧或一般病房,其他人只能在慌亂嘈雜的急診室嚥下最後一口氣,我想不可能有人在意識清醒時,會親口表示最希望的離世地點是這種地方,但這樣的劇情就是急診的日常。

如果有人讀到這裡,認為絕不能讓自己或家人的最後一哩路這麼狼狽,這本《瀕死的慰藉》很適合作為起步改變的第一本書。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玉置妙憂,畢業於日本專門大學法律系,後來因為兒子過敏症嚴重的關係轉職護理師,之後又在陪伴罹癌的丈夫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後,決定剃度出家成為僧侶。欽佩台灣臨床宗教師制度的她,現在主要在安寧病房從事護理工作及靈性照護活動,同時也擔任「大慈學苑」的代表人。

精華內容

書的前三分之一大致在說明臨終的知識與經驗,也是對一般人來說最有幫助的部分。以癌症或其他大致可預期的不治之症來說,平均在死亡前三個月時就能看到病人的一些轉變,比如說「對於外界失去興趣」,畢竟人生已快到盡頭,世界末日又如何?他們通常會比較愛聊關於自己的事情,常常回憶當年勇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作者建議家人不要硬要求病人出外散心,或是對於同樣的話題感到不耐煩,盡量尊重並包容病人真實的渴望。

接下來會逐漸食慾降低,畢竟肉體來日不多,攝取再多營養也是徒然,食量下降與身形逐漸消瘦都是很合理且常見的狀況,但現在還是很多家人擔心病患「餓死」,一直要求病患進食,或帶來醫院想打營養針、鼻胃管灌食、或是做胃腸造口。到了這個階段就算再怎麼積極給予營養,情況也很難「好轉」,太積極要求病患進食往往只是徒增壓力,現代人應該努力破除過往的迷信。

嗜睡的狀況也會越來越頻繁,就想老人常常一天要睡好幾次一樣,臨終前更是會不斷入睡又醒來,有些人也很常做夢。這個階段能睡著應該是是幸福的,若不是做惡夢,大多數的夢境應該也比醒來更快樂,夢到往事通常也能洋溢幸福感,就連健康的人有時也想活在夢中,來日無多的人每天沉浸美夢不也是一種救贖?

大概剩一個月時,生命徵象會比較不穩定,心跳和血壓可能會高高低低,大多有認真記錄血壓數據的家人,都會在此時叫救護車把病人送醫。然而很多時候,到急診檢查後也找不到什麼明確原因,重病患者本來一些數據就有異常,此時的檢查報告也不見得相差太多,生命徵象不穩定就只是臨終前的正常現象而已。可惜還是很大部分的家屬出於擔心會要求住院,醫生通常也不會拒絕這樣的要求,而其中一些人住院後就再也沒有回家的機會。

生命剩一兩周時,有時會發現痰音變得很大聲的狀況,除了真的被病菌感染外,有時候只是因為氣管纖毛運動減弱,痰沒辦法順利排出的關係,若病人並沒有太明顯痛苦的神情,不見得需要頻繁抽痰或是送醫,很有機會在數日後又逐漸改善,反而有時候住院打點滴又提供了更多水分可以送到氣管,徒增抽痰的頻率與痛苦。

到了最後幾天,有些病人會產生一些幻覺,也有人的精神會突然好轉,前者可能會被緊張的家屬再次送醫,後者則讓一些家人誤以為病情即將好轉。其實這大都只是生命尾聲的常見現象,身為家人反而可以考慮把這樣的情況,視為即將過世的訊號,將一些事情提前作準備,或讓想來探望的親友盡早抽空前來。而等到看見眼睛半開、潰嘆式呼吸、無尿或是失禁,就真的是時候到了,還有想說的話就快把握機會說出口吧。

上述的內容,或許醫療業同行不見得能全盤接受,但考量到醫學本身就充滿不確定性,台灣與日本的醫療系統也有很顯著的差異,應該沒有太值得批評的內容或建議。並且,在疾病已無法治癒、或是老化已無法逆轉的時刻,我們能做的事本該轉為支持病人與家屬的心靈,只要離開的人能少點痛苦、留下來的人能少些遺憾,我認為都相當具有價值。

其他也值得一讀的部分

書的後三分之二,則記錄了她走向這條道路的前因後果,及陪伴罹癌丈夫到最後的點滴種種,並探討日本與台灣在臨終療護這一塊的異同等等,也都是很值得一讀的內容。

 

《瀕死的慰藉》,推薦給大家。

avatar-img
44會員
120內容數
每個月精選至少六本各種領域的書籍,完整讀完後的心得分享與作品介紹,內容也同時發布於Facebook粉專《這書,有讀》,以及instagram ID: ialreadyreadthisbook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少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宇多田光的同名歌曲貫穿整部戲的日劇:《First Love》,在2022年底上映時浸濕了無數人的眼眶,雖然多數人都將焦點放在也英與晴道奇蹟似的重逢與相愛,但應仍有不少心思細膩的觀眾,有注意到這部戲想表達的社會現實與殘酷。
只有最好,才是夠好(Only the best is good enough) 象徵樂高精神的這句話,熱愛樂高的玩家們應該都耳熟能詳,但可能很少人知道,這句話成為公司座右銘的緣由,是創辦人奧爾.科爾克於約莫九十年前,在德國的博覽會中,碰巧看見的泰迪熊廠商標語:「對孩子而言,只有最好,才是夠好。」
當許多人都給某本書一致好評時,若實際看完覺得「還不錯!」,那也很難說不是從眾心態的緣故; 但當周遭的人都大力盛讚某本書超棒時,若實際看完仍覺得「超好看!」,那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神作。  《明日,明日,又明日》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人生中很多事情,都要等到親眼目睹,我們才會認真思考,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該如何面對,尤其是老化、失智、以及死亡。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申昭潾,是一位四十多歲的韓國女性,有著機械設計與教育學背景,有感於國民對「死亡」認知的不足,於韓國成立了「終身教育學院」,做的是死亡教育的推廣。
這本《強風吹拂》,即是知名小說家三浦紫苑,於2006年推出的箱根驛傳題材作品,2008年曾有初版中譯本上市,終於又在去年推出了第二版,才讓我有機會朝聖這本經典之作。
雖然我應該不算是個電影迷,但追蹤《葉郎:異聞筆記》這個談電影的粉專應該也好幾年了。即使我是個外行人,仍很常對葉郎的文章感到驚艷,怎麼有人能對電影產業這麼瞭若指掌?
以宇多田光的同名歌曲貫穿整部戲的日劇:《First Love》,在2022年底上映時浸濕了無數人的眼眶,雖然多數人都將焦點放在也英與晴道奇蹟似的重逢與相愛,但應仍有不少心思細膩的觀眾,有注意到這部戲想表達的社會現實與殘酷。
只有最好,才是夠好(Only the best is good enough) 象徵樂高精神的這句話,熱愛樂高的玩家們應該都耳熟能詳,但可能很少人知道,這句話成為公司座右銘的緣由,是創辦人奧爾.科爾克於約莫九十年前,在德國的博覽會中,碰巧看見的泰迪熊廠商標語:「對孩子而言,只有最好,才是夠好。」
當許多人都給某本書一致好評時,若實際看完覺得「還不錯!」,那也很難說不是從眾心態的緣故; 但當周遭的人都大力盛讚某本書超棒時,若實際看完仍覺得「超好看!」,那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神作。  《明日,明日,又明日》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人生中很多事情,都要等到親眼目睹,我們才會認真思考,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該如何面對,尤其是老化、失智、以及死亡。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申昭潾,是一位四十多歲的韓國女性,有著機械設計與教育學背景,有感於國民對「死亡」認知的不足,於韓國成立了「終身教育學院」,做的是死亡教育的推廣。
這本《強風吹拂》,即是知名小說家三浦紫苑,於2006年推出的箱根驛傳題材作品,2008年曾有初版中譯本上市,終於又在去年推出了第二版,才讓我有機會朝聖這本經典之作。
雖然我應該不算是個電影迷,但追蹤《葉郎:異聞筆記》這個談電影的粉專應該也好幾年了。即使我是個外行人,仍很常對葉郎的文章感到驚艷,怎麼有人能對電影產業這麼瞭若指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臨終階段時,病人通常會經歷消化功能下降、睡眠時間增加和呼吸逐漸變化的自然生理過程。這些現象並不代表痛苦或拒絕治療,而是身體逐步放鬆、自然「關機」的方式。家屬可以理解並接受這些變化,無需強迫進食或過度干預,而是提供舒適的陪伴,讓親人平靜地走向生命的終點。以愛與理解陪伴,是家屬能給予的最佳支持。
在醫院與大學的知識巨塔間,郭文華以專業經驗與學術訓練自然地跨域流動,隨著衛生政策的轉折穩步前行。不管是他參與過的臨床實務、還是正在推動的素養培養、亦或持續追蹤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法,這段研究如何成就完整,沒有遺憾人生的修行之道,其實才剛啟程。 ⠀ 而未來都將離開人世、走向此生盡頭的你我,都在路上。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害怕死亡,禮儀師應該是教育業,打造一個讓人不害怕死亡的世界。本書為讀者提供對生死議題的思考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介紹了善終的態度和安寧療護的觀念,鼓勵人們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Thumbnail
ㄧ直很關心跟老年的相關議題,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日本有1位年輕的作者,因從事遺物整理師及特殊現場清理的工作的關係,目睹過很多死亡現場,其中,有很高的比例,都是死亡後1~3個月,因味道或害蟲增加,才被鄰居發現。於是,她透過製造及展示孤獨死現場模型屋,希望能讓大家更正視這個問題….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在急診室當值班醫師,有一次我問他,當有海外遊客在急診病危時,病患的第一考量是什麼? 沒想到,他的答案令我感到心酸。 因為,大部分的海外患者,一旦意識到自己有生命危險時,第一個想法,就是: 想要回到家鄉就醫,就算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故鄉。 當這個願望無法達成時,他們就會希望家屬可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文/晨光暖果醬   你曾想過死了會去哪嗎?有想過未來的某一天,終於老到困難去聽、困難去看,或許也困難去走了,那麼,還支撐自己的盼望是什麼?假如你突然生病,將要離開,你想過留在世上的有什麼嗎?   在以前的我,常常希望自己無聲無息的離開。或許一不小心出個意外,就離開了,那就好了。因為我不想面對,看
臨終階段時,病人通常會經歷消化功能下降、睡眠時間增加和呼吸逐漸變化的自然生理過程。這些現象並不代表痛苦或拒絕治療,而是身體逐步放鬆、自然「關機」的方式。家屬可以理解並接受這些變化,無需強迫進食或過度干預,而是提供舒適的陪伴,讓親人平靜地走向生命的終點。以愛與理解陪伴,是家屬能給予的最佳支持。
在醫院與大學的知識巨塔間,郭文華以專業經驗與學術訓練自然地跨域流動,隨著衛生政策的轉折穩步前行。不管是他參與過的臨床實務、還是正在推動的素養培養、亦或持續追蹤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法,這段研究如何成就完整,沒有遺憾人生的修行之道,其實才剛啟程。 ⠀ 而未來都將離開人世、走向此生盡頭的你我,都在路上。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害怕死亡,禮儀師應該是教育業,打造一個讓人不害怕死亡的世界。本書為讀者提供對生死議題的思考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介紹了善終的態度和安寧療護的觀念,鼓勵人們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Thumbnail
ㄧ直很關心跟老年的相關議題,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日本有1位年輕的作者,因從事遺物整理師及特殊現場清理的工作的關係,目睹過很多死亡現場,其中,有很高的比例,都是死亡後1~3個月,因味道或害蟲增加,才被鄰居發現。於是,她透過製造及展示孤獨死現場模型屋,希望能讓大家更正視這個問題….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在急診室當值班醫師,有一次我問他,當有海外遊客在急診病危時,病患的第一考量是什麼? 沒想到,他的答案令我感到心酸。 因為,大部分的海外患者,一旦意識到自己有生命危險時,第一個想法,就是: 想要回到家鄉就醫,就算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故鄉。 當這個願望無法達成時,他們就會希望家屬可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文/晨光暖果醬   你曾想過死了會去哪嗎?有想過未來的某一天,終於老到困難去聽、困難去看,或許也困難去走了,那麼,還支撐自己的盼望是什麼?假如你突然生病,將要離開,你想過留在世上的有什麼嗎?   在以前的我,常常希望自己無聲無息的離開。或許一不小心出個意外,就離開了,那就好了。因為我不想面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