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一般推理解謎、連續殺人的犯罪小說,這次受害者不再是因為感情、債務、復仇,或無辜的路人遭殃,而是大家有志一同、拍手叫好的犯人終逃不過天理昭彰報應來了。但是,犯人是誰、為什麼這麼做、為何會成為犯人、怎麼做到的、受害者哪裡委屈了?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採片段訪談及當時情境模式的雙敘事手法說明案件經過,混淆第一人稱是何人的手法,牽引讀者繼續往下探索劇情的展開。
以就業活動為核心,一路從5000人中過關斬將的六人將有機會進入頂尖知名IT企業工作,進入面試最後一關,是希望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公司議案,集結眾人的智慧與所長,贏得良好的評價與內定,大家都有獲錄取的機會。聽聞如此好消息,大家無不使出渾身解數見招拆招,一個月的期間不斷磨合、蒐集資料、羅列方向、專案規畫等,對彼此的能力與個性情投意合,佼佼者們合作無間,眼看這份眾人稱羨的工作將要手到擒來之際…
原本說要集體錄取或否的全有全無承諾,就在一則簡訊通知後豬羊變色,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一通電話、電話不如高層老闆一句話,深切反映朝令夕改的恐怖。霎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自己的舉手投足都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博愛座都無法隨意落坐,理由無他,因為最終試驗就是互相推選出最值得進公司的對手。如此矛盾又不合理的安排怎麼想都不明所以,感覺就像是自願放棄錄取資格,當聖人般送機會給對手一樣,如何表現出自己的能力及受他人肯定的同時,不失禮數的批判同儕才不會招人生厭,讓筆者想起中華一番小當家「是麵非麵」的料理競技中,除了要主張自己的真材實料,還要技巧性的褒貶參賽成品,過與不及都會產生無法挽回的後果,這番操作還全程錄影錄音,真能體現公司遴選人才的惡意。
其實本案並沒有真的殺人或有人被殺,而是在最終階段的團體小組討論中,互揭瘡疤導致彼此社會性死亡,設定像桌遊的狼人殺、動畫現播到第二季之《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彈丸論破》與《詐欺遊戲》部分劇情等。藉由定時的投票與輪番發言,盡可能拉攏票數,或操作棄保影響結果,可以將人性的卑鄙與劣根性盡收眼底。
封底有六人的履歷表附錄應該放在序章讓讀者先行過目,有助於了解人格特質與過往所為,有點社會經驗的人可以在隻字片語中大致看得出誰慣性撒謊或誇大其詞、誰矯揉造作或心口不一,撰寫履歷與寫作文是完全不同的事,現在亦有很多公司有向校方或前雇主查核,甚至徵信的目的使用個資,若不是當場才看資料的面試官,基本上對於預計選誰心有定見。不然為了人事室績效KPI或符合政策制度(比如說面試不到新人來才可申請外籍勞工etc),花時間多階段海選恐無法對公司帶來實際效益,諸多公股銀行面試也是集體的方式進行,回答內容如何幾乎無關緊要,重點是應對進退、口條長相,第一印象幾乎就道盡一切,金融界、航空界、乃至於教育界皆然。
不知誰帶來的信封裝有對競爭者不利的爆料,像潘朵拉的盒子被逐一開啟,若是打從開始不予理會事情也不會愈演愈烈,但有如核彈連鎖反應一般,被爆料者已經沒啥好失去的,不如來個魚死網破、同歸於盡,畢竟總不能自己吃悶虧而其他人隔岸觀火吧?弔詭的是,若是出面阻止可能被抹上就是犯嫌的可能性,不阻止則野火總會燒到自己身上,藉故推諉無法改變事態白熱化,像極了選舉期間,互相抹黑、抹紅,進入烏賊戰、口水戰,掌握發言權後無關對錯更有博版面出線的機會。
重點是兇手目的動機何在,姑且不論是否潛藏為六人中一人,或創新公司故意審視誠信為之,前者可由爆料內容真偽與大小鎖定犯嫌,後者更值得摸清大夥底細以保擇優人選適性。從彼此信賴關係演變成挖坑訐譙,在錄影帶重播中發現幕後黑手,形勢一度大去不復返,即便受託於人也難逃被追究的命運,就像是在機場幫人帶行李結果是毒品,罪證確鑿人贓俱獲,再多的辯解也無濟於事。而真兇的城府不只如此,看準時機的臨門一腳讓案情丕變,標準的先把人捧上天再重重地摔落,帶來的打擊效果十分顯著,即便間接證據的不在場證明僅供參考,尚不能否定有無共犯的存在,但多數人寧可相信眼前的選項,導致錄用資格失之交臂。
被當時犯人指名自己才是真兇的人,被其妹妹找到公司來說有遺物交代,這是一窺當初未能啟封的個人爆料信機會,亦可質疑為何他當初自認、及事後發現自己是真兇原因。八年後的訪談紀錄,還原了當時的討論內容,每個人心裡不再有疙瘩、侃侃而談的蛛絲馬跡間,無意透露出作者釋放的伏筆,包含不明原委便暗自曲解事件始末真意、個人經歷的造假司空見慣、沒辦法一時片刻間洞察人性、惺惺作態戴上假面只為迎合他人等,都成為書中作者一直詬病說教之處,並抨擊當前的用人唯才社會體系瑕疵,抱有疑惑不安卻無力改變。
經過多次翻轉,迎來的只有惆悵妥協,年輕人常有自己的想法不安於室,可見驚人的作為企圖瓦解不公、對抗權威,殊不知終究螳臂擋車、蚍蜉撼樹。劇末透漏了一些彩蛋,收尾也有個承先啟後的意涵,相信可讓初入都市叢林的新鮮人見識到資本主義的社會現象。
經專業編輯潤稿後之首發原址如下:https://news.readmoo.com/2022/10/14/221014-six-job-seek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