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0|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走揣臺中二二八|劉存忠宅邸

raw-image

劉存忠(1906-1991),黃埔軍校四期生,曾任中國國民黨黑龍江省黨部指導員、軍糧局長,戰後奉派至臺灣任臺中州接管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存忠剛到臺中、彰化不久,即因貪腐的行徑讓古瑞雲、何集淮、蔡懋棠、吳崇雄等年輕人感到不齒。1946年1月11日,劉存忠接任臺中縣長,彼時的臺中縣除臺中市、彰化市為省轄市外,下轄大屯、豐原、東勢、大甲、彰化、員林、北斗、南投、新高、能高、竹山,行政區幅員遼闊,但劉存忠上任不久後,即因財政困難拖欠公教人員數月份的薪給。

此時劉存忠為將臺中縣政府的辦公廳舍撥給七十師駐用,不顧縣參議會的反對,獨斷將臺中縣政府從臺中市區遷往員林,林連宗、張煥珪、張文環等人為此曾北上面見陳儀,表示遷移費用過鉅,此時農村建設極需經費,希望暫緩遷移縣址一事,而謝雪紅也在臺中市婦女會臨時大會上批評此事,要求將遷縣的冗費移作臺中港築港的經費,最後臺中縣政府仍於9月14日開始陸續遷至員林公學校校址辦公。

1946年11月11日發生「員林事件」,劉存忠非但沒有究責臺中縣警察局的違法妄為,更對記者言明要追究臺中地方法院相關人員的責任。最後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行政長官公署於12月13日發布人事更調,劉存忠遭到免職,由宋增榘接任縣長一職。臺中縣參議員蔡先於等人曾請林獻堂幫忙說項,但林獻堂認為:「余若受其所請出為留任,實大有損余之人格也。」極力拒絕這項請託,後劉存忠轉調警備總司令部少將高級參謀,等候他調。

遭到免職的劉存忠遷出臺中縣長官邸,並另在臺中專賣局附近覓居,而該處宅邸也是「臺中三二事件」其中一個衝突現場。1947年3月2日,臺中市民在臺中戲院召開「市民大會」,會後民眾展開遊行,並接連接管臺中市警察局、專賣局臺中分局的武器,分局長趙誠、科員劉青山逃往位在專賣局臺中分局附近的劉存忠宅邸,劉宅內人員與包圍民眾爆發衝突,一人當場遭到擊斃,二人受傷。憤怒的民眾原想透過消防車載運汽油火攻劉存忠的宅邸,但被附近的居民勸阻,缺乏武器的民眾無法攻入劉宅,雙方一陣僵持,最後由謝雪紅獨自進入劉宅,勸說眾人交出武器以保性命。

劉存忠隨從楊忠民:

「十點多,這些暴民就圍住我們的住處,並要劉先生出面說明專賣局一事,由於當時情勢危急,我在慌亂之中,僅穿長袖衛生衣,下著中山褲,就趕忙陪著劉先生外出。沒想到,那些人根本不管劉先生的說明,大聲鼓譟喊打,混亂之間,我被一位市民開槍擊中右手,劉先生也被人毆打,因此,我們便退回官邸。約莫到了五點多,位在臺中公園旁的大華酒家老闆謝雪紅女士便率人開著四輛消防車到官邸來保護我們,因我常陪劉先生在外應酬,所以認得謝女士。謝女士接劉先生到警察局的二樓會議室休息,而我則由消防隊張分隊長陪同到醫院去治療槍傷。」

劉存忠等人在繳械後,被帶往臺中市警察局的陽臺上公審,根據當時新聞報導,民眾在劉存忠宅邸搜出八箱鈔票,質疑劉存忠甫剛卸任臺中縣長不久,即有這麼大量的現鈔,認為貪污罪證確鑿,當即毆打劉存忠出氣。為洩民憤,《大明報》記者何鑾旗於眾人面前掌摑劉存忠,而專賣局科員劉青山也被痛毆,後因傷重不治,於3月7日逝世於臺中醫院,公審結束後,劉存忠等人遭收押於臺中監獄。

1948年的香港會議上,省工委會領導人蔡孝乾曾將謝雪紅沒有讓民眾當場打死劉存忠一事提出,以此責難謝雪紅,但謝雪紅認為:1. 若當場打死劉存忠,一部份的群眾可能會因此不願意再參與鬥爭;2. 如果讓憤怒的群眾當場打死劉存忠,他們可能會認為起義的目的已經達成,而不利於展開接下來的鬥爭;3. 其他在場的意見領袖也不同意在貪污罪證未明瞭前,讓民眾當場打死劉存忠。楊克煌晚年在閱讀《法蘭西內戰》後,也有感認為不當場把俘虜打死,是符合馬克斯思想的。


徵引書目
1. 「呈為本府遷址業在準備」,〈台灣光復案專輯〉,《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檔號:5018230601/0034/002.6/4010.2/011/086。
2. 「呈報二二八事變損失調查表各一份請核備」,〈二二八事變有關案卷〉,《臺中市政府》,檔號:A376590000A/0036/192.5-10/1/5/009。
3. 「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職員錄乙冊」,〈台灣省警備總部現職錄(三十七年)〉,《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檔號:B5018230601/0037/305.7/4010/001/024。
4. 「為二月廿八日事變外省在台商旅人等受害損失限日申報憑核」,〈二二八事變有關案卷〉,《臺中市政府》,檔號:A376590000A/0036/192.5-10/1/3/021。
5. 「何君內亂案件」,〈內亂案件判決〉,《臺灣高等法院》,檔號:A504000000F/0039/簿/24/1/029。
6. 〈決遷員林〉、〈娼妓廢止後的她們公署將撥款救濟〉、〈員林籌備歡迎,縣址遷治〉、〈台中縣遷治順利〉、〈劉縣長大罵各方〉、〈各縣市長部份更調,劉啟光辭職,劉存忠免本職等…〉,《民報》,1946年。
7. 〈臺中清算汚吏 搜查劉存忠家中 發見臺鈔八大箱〉,《人民導報》,1947年。
8. 古瑞雲,《臺中的風雷——跟謝雪紅在一起的日子裡》。
9. 林木順編,《台灣二月革命》。
10. 林獻堂著、許雪姬編註,《灌園先生日記(十八)一九四六年》。
11. 賴惠敏,〈劉存忠〉,收入《臺中縣志(續修)人物志》。
12. 許雪姬訪問,丘慧君記錄,〈楊忠民先生訪問紀錄〉,收入《高雄市二二八事件相關人物訪問記錄(下)》。
13. 楊克煌遺稿,楊翠華整理,許雪姬校訂,《台魂淚(二)我的回憶》。
14. 楊克煌、謝雪紅遺稿,楊翠華整理,許雪姬校訂,《台魂淚(三)我們的遭遇》。
15. 鍾逸人,《辛酸六十年——二.二八事件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回憶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的歷史書寫與城市走讀,若有文章授權或活動合作需求,請洽中部共生青年組合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chung228。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