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給新世代的時代啟發:二二八,拾回我們的歷史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昨天我在soundclub玩的時候遇到一位專門聊哲學的朋友,花了兩小時的時間在討論哲學相關的論述與回應一些對哲學好奇的聽眾的提問;過程中,其實我根本沒說過什麼話,但因為我是最早唯一入房的聽眾,於是講者就把我拉上來陪她小說一下話;後來,房間陸續有聽眾進來提問,我也試著提一些想法,來幫助講者有話可講,結果這間哲學房就這麼一路進行到半夜快兩點才結束。

在這篇文章我想要說的東西,其實跟上面提的事沒有太大關係;只是,我在聽的過程中意識到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講者所談的哲學內容,其實都是我很久以前看哲學、社會學、政治學的朋友們在聊哲學時會拋出來的論述。講者與聽眾對談的內容幾乎跟我當初聽到的東西根本一模一樣。

同一套論述,像笛卡爾,像尼采,即使過了再久的時間,都會有人好奇、會有人想要認識,也會有人像是發現新大陸一樣,興高采烈地想要分享它、討論它;在我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這就是一種思想的傳承與延續,它過去曾被討論,現在被討論,未來也依然會一直被討論。就好像寫小說,我們寫奇幻,有時候思想就是被魔戒、龍與地下城、克蘇魯神話那樣受影響,然後承襲下來──

然而臺灣人會像這樣討論屬於臺灣的歷史嗎?長達四百年所堆疊起來的島嶼故事,至今又曾被多少人傳頌過呢?

會這樣提起歷史,是因為我想起過去,我們在求學生涯對臺灣歷史的認識其實非常有限;礙於課業與成績的要求,我們鮮少有餘力去懷疑本土歷史的傳達是否足夠全面,更別提主動好奇沒能寫在課本裡的歷史真相──過去的人會說這是一種悲哀,因為當時國民黨的教育、政治策略,確實都在引導年輕一輩輕視、遺忘歷史;現在看來,我則會說是一種遺憾。因為這種輕視已經自然而然延續下來,使眾人誤以為「無視歷史,才是合理的」。

不過,隨著臺灣民主奇蹟地越發成熟,歷史的探究挖掘也變得越明朗;就好比說,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便是旨在還原歷史真相、平復司法不公、開放歷史檔案以及追究不當黨產等問題;或許在許多人眼裡,促轉會或者像共生音樂節這樣公開談論白色恐怖的作為好像很沒必要、認為過去的東西就是過去了,有什麼好談的?

但其實,它確實該談。

今年過年的時候,我一位來自母親家族的長輩就在閒談時聊起了一段他親身經歷的白色恐怖:

小時候我在宜蘭就遇過,隔壁有一戶人家裡的弟弟半夜的時候被那些軍人抓走;隔天人沒有回來,因為人直接在野外被開槍打死了。

這段故事非常簡短,但是在1945至1991年間的臺灣,卻是偶可聽聞的悚然事件。只是在當時的社會氛圍,沒有人敢說,沒有人敢多談。因為大家都很害怕下一次那槍口會對準自己,或者家人,親屬,朋友;在如此戰慄冰冷的時代氛圍下,很多所謂的歷史真相因為缺乏紀錄,我們僅能透過剎然點止的話語,遺留箱櫃的歷史照片,時代衝擊下所剩不多的記憶,以及刻意遮掩躲藏真意的歌曲、文學等遺留物,來逐步揭發那份僵制人心的恐懼。

由衛城所出版的《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就詳實描寫了白色恐怖受難者的親族對「失落者們」的嘆息與遺憾;而那些印刷在書頁裡,一封一封發黃的遺書,也反映了那些被捕入獄的政治犯們對家人的思念,與永遠無法相見的絕望。


《宜蘭頭城二二八 遺孀郭林汾的三國人生》一書,就揭露了該書作者郭勝華、母親郭林汾,在其擔任宜蘭醫院院長的丈夫、也就是郭勝華之父郭章垣因為參與二二八事件處理組織委員會,被陳儀下令抓捕。三月十八凌晨兩點,郭章垣被國民黨士兵帶走;十九日,郭章垣遭到殺害。

宜蘭地方是很平靜的。後來,台北有組織處理委員會。不久,陳儀向全島廣播,說要各所在組織處理委員會......;後有人說,陳儀要地方的人士出來組織,處理委員就是黑名單,有計劃要消滅臺灣菁英......;
那些土匪兵就打破玻璃門進來,直接到阮住的房間,立刻以槍抵住我們,隨手抓了一條領帶綁(蒙)住他雙眼。在整房內翻箱倒櫃,要找武器,但是什麼也沒尋著......;後來,我拿他的大衣給他披在肩上,就這樣被架走了。
19日上午,有人來病院說,在頭城媽祖廟前,有人被槍殺,要我準備去認屍。


或許你會問:政治犯之所以會入獄,不就是因為他們「確實想幹什麼」嗎?

是呀!回望當今的臺灣社會,每一位投入政治與社會運動的思想家,不都是在為了這塊土地做一點付出嗎?

但,現在的我們不需要面對恐懼,不需要害怕家人被恐嚇,也不需要擔心待在身邊的人是威權政府所指派的眼線,隨時準備舉報我們,將我們抓捕入獄,只因為我們有「思想」。

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們所面對的是揮灑殺戮與鐵血的威權國民政府。光是談及一點理想,你都有可能被指控反動叛國。對準你的,是絕對的司法指控,以及冷血無情的子彈。

這,就是1945年到1991年間,臺灣人所經歷的悲慘時代。

《無法送達的遺書》一書裡所提及的這些遺族家屬,是一直到當年的小孩長大了,而痛身經歷逝去的家人老了、離世後的十幾年後,才終於收到當年這些政治犯在獄中寫給他們的遺書;而《宜蘭頭城二二八 遺孀郭林汾的三國人生》的郭林汾、郭勝華婦女,直到這本書於2019年出版為止,都還在討那紙郭章垣的死亡證書。

歷史的悲哀,不僅讓這些家庭永遠分隔,就連一丁點試圖遺留下來的字屑,都得花上數十年的時光才終於遞到後代的手上。而至今為止,臺灣不知道還有多少政治受難者家屬未能得到平反與真相。

討論二二八,討論白色恐怖,討論曾經在臺灣人心中缺席的歷史,為的並不是要製造仇恨、煽動對立;我們都該學會理解,很多我們不以為然的歷史問題,卻是這些家屬心中一輩子的困苦與傷痛;轉型正義所追求的,是重新讓這段塵封在臺灣的歷史陰霾逐漸釐清、被重新檢視,並且作為未來自我的警惕,讓歷史的悲難絕對不再重現於這塊土地。

願所有人都能夠誠心面對、好好認識我們的臺灣歷史。


〈關於Moonrogu〉

嗨,我是Moonrogu!一位奇幻小說家,你可以叫我村長。從2018年加入方格子並持續寫作至今,已累積數百篇極短篇小說創作以及三篇長篇奇幻小說的連載;而除了小說,我也寫我的寫作觀點,並發展成付費專題「奇幻寫作事」。如果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透過追蹤、訂閱,隨時follow最新的文章資訊!另外,誠摯邀請加入vocus Premium,閱讀我的Premium限定創作!

FB粉專-Moonrogu的奇幻村莊 噗浪Plurk-Mokayish

經營出版專題:

拍手五下,輕鬆支持我繼續創作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14.8K會員
2.0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2024/12/04
昨天晚上突然傳出南韓宣佈戒嚴,不僅震驚台灣社會,也讓國際一片訝異;因為在此之前,南韓並無任何需要進入戒嚴的態勢與徵兆,如此倉促的戒嚴令,一時之間實在令人們摸不著頭緒。 而在這次戒嚴中,南韓總統尹錫悅使用的理由為「清除親北韓勢力」;這與當前臺灣國會極其相似的情勢,也牽動了不少關心臺灣政治現象的民眾
Thumbnail
2024/12/04
昨天晚上突然傳出南韓宣佈戒嚴,不僅震驚台灣社會,也讓國際一片訝異;因為在此之前,南韓並無任何需要進入戒嚴的態勢與徵兆,如此倉促的戒嚴令,一時之間實在令人們摸不著頭緒。 而在這次戒嚴中,南韓總統尹錫悅使用的理由為「清除親北韓勢力」;這與當前臺灣國會極其相似的情勢,也牽動了不少關心臺灣政治現象的民眾
Thumbnail
2024/05/25
「走,去立法院。」 身在中部,已不能像以前住在北部時那樣說走就走,但心裡的自然機制也冒出了這麼一句話;而值得慶幸的是,有相同想法的人在,他們代替我展開行動,而我則是積極替他們轉發各項資訊。 沒有人會想到這一切都是這麼突然,也是如此相似。
Thumbnail
2024/05/25
「走,去立法院。」 身在中部,已不能像以前住在北部時那樣說走就走,但心裡的自然機制也冒出了這麼一句話;而值得慶幸的是,有相同想法的人在,他們代替我展開行動,而我則是積極替他們轉發各項資訊。 沒有人會想到這一切都是這麼突然,也是如此相似。
Thumbnail
2021/12/19
在一夜激情之後,我想也許可以趁著冷靜的情緒來續聊這次的公投。
Thumbnail
2021/12/19
在一夜激情之後,我想也許可以趁著冷靜的情緒來續聊這次的公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現在能有這個平台讓大家能在這裡自由發表、創作,是件多麼得來不易的事情!在過去的二二八及白色恐怖的台灣史(如果想了解更多學校不會考的內容的話,推薦可以看臺大開放式課程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之一系列課影片)中,大多是以「誤抓」、「誤殺」等角度訴說威權體制的惡。但當我看完《無法送達的遺書 增訂版》後...
Thumbnail
現在能有這個平台讓大家能在這裡自由發表、創作,是件多麼得來不易的事情!在過去的二二八及白色恐怖的台灣史(如果想了解更多學校不會考的內容的話,推薦可以看臺大開放式課程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之一系列課影片)中,大多是以「誤抓」、「誤殺」等角度訴說威權體制的惡。但當我看完《無法送達的遺書 增訂版》後...
Thumbnail
有人說,只有「遺忘」,才能為自己和身邊的人們建立新的未來;但我說:只有傾聽、耐心、和誠懇,才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新的、同時也是延續自過往的未來。
Thumbnail
有人說,只有「遺忘」,才能為自己和身邊的人們建立新的未來;但我說:只有傾聽、耐心、和誠懇,才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新的、同時也是延續自過往的未來。
Thumbnail
4月底在線上參與了鄭南榕基金會的講座,在談白色恐怖時代的記憶與「後記憶」,找來兩位在文學領域深耕的學者兼作者黃崇凱和湯舒雯。中間湯舒雯講了一段她自己的體悟,我聽到的當下,被這段話著實地打通了某個思想上的通道,鑿開有光。
Thumbnail
4月底在線上參與了鄭南榕基金會的講座,在談白色恐怖時代的記憶與「後記憶」,找來兩位在文學領域深耕的學者兼作者黃崇凱和湯舒雯。中間湯舒雯講了一段她自己的體悟,我聽到的當下,被這段話著實地打通了某個思想上的通道,鑿開有光。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我阿嬤講人家壞話都會瞬間降低音量,以前想不透旁邊又沒有外人,為什麼要這麼小聲,現在想起來,應該是戒嚴時養成的習慣,畢竟他們完整經歷過這個時期,而且30年前我家地下室有很多阿兵哥來來去去,說話當然要很小心,喔,那些阿兵哥其實是趁放假會來家裡賭博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我阿嬤講人家壞話都會瞬間降低音量,以前想不透旁邊又沒有外人,為什麼要這麼小聲,現在想起來,應該是戒嚴時養成的習慣,畢竟他們完整經歷過這個時期,而且30年前我家地下室有很多阿兵哥來來去去,說話當然要很小心,喔,那些阿兵哥其實是趁放假會來家裡賭博
Thumbnail
隨著臺灣民主奇蹟地越發成熟,歷史的探究挖掘也變得越明朗;就好比說,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便是旨在還原歷史真相、平復司法不公、開放歷史檔案以及追究不當黨產等問題;或許在許多人眼裡,促轉會或者像共生音樂節這樣公開談論白色恐怖的作為好像很沒必要、認為過去的東西就是過去了,有什麼好談的? 但其實,它確實該談。
Thumbnail
隨著臺灣民主奇蹟地越發成熟,歷史的探究挖掘也變得越明朗;就好比說,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便是旨在還原歷史真相、平復司法不公、開放歷史檔案以及追究不當黨產等問題;或許在許多人眼裡,促轉會或者像共生音樂節這樣公開談論白色恐怖的作為好像很沒必要、認為過去的東西就是過去了,有什麼好談的? 但其實,它確實該談。
Thumbnail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 然而要開啟不同立場者之間的思辨與對話,在有限的歷史真相與當前社會對立的環境中,實屬不易,而文學與藝術確實以其自身的力量提供新的提問跟想像。
Thumbnail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 然而要開啟不同立場者之間的思辨與對話,在有限的歷史真相與當前社會對立的環境中,實屬不易,而文學與藝術確實以其自身的力量提供新的提問跟想像。
Thumbnail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是一本由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集結台文、台史領域的青年研究者與創作者而完成的一本「非虛構作品」。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收錄八篇與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相關的受難者,包括施儒珍、郭琇琮、曹永和、施朝暉、張李德和、陳澄波、林忠、楊勵、鄭南榕、林茂生、林宗義……
Thumbnail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是一本由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集結台文、台史領域的青年研究者與創作者而完成的一本「非虛構作品」。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收錄八篇與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相關的受難者,包括施儒珍、郭琇琮、曹永和、施朝暉、張李德和、陳澄波、林忠、楊勵、鄭南榕、林茂生、林宗義……
Thumbnail
「人類對威權的抗爭,就是遺忘對記憶的抗爭。」-米蘭.昆德拉《笑忘書》 為什麼方芮欣「不要忘記」就打敗了大魔王? 張明暉老師又要魏仲庭記得什麼? 和方芮欣忘記或害怕想起來的事一樣嗎? 《返校》的第四課-歷史課,上課囉!
Thumbnail
「人類對威權的抗爭,就是遺忘對記憶的抗爭。」-米蘭.昆德拉《笑忘書》 為什麼方芮欣「不要忘記」就打敗了大魔王? 張明暉老師又要魏仲庭記得什麼? 和方芮欣忘記或害怕想起來的事一樣嗎? 《返校》的第四課-歷史課,上課囉!
Thumbnail
關於白色恐怖,我們不該只讓事件相關人將陰影留在心裡; 即便是解嚴後出生的孩子,若能對這段歷史有些了解,我們就能將未竟的故人事,吟唱成未來歌。
Thumbnail
關於白色恐怖,我們不該只讓事件相關人將陰影留在心裡; 即便是解嚴後出生的孩子,若能對這段歷史有些了解,我們就能將未竟的故人事,吟唱成未來歌。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一個台灣人不願去說,甚至是不知如何開口訴說的一個傷心往事。對現一代的小孩,228不過就是放假的日子,但是對老一輩的人,那是一段不堪形容的過往,發生這種事,我們似乎更是要好好了解這段歷史,從中習取教訓。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一個台灣人不願去說,甚至是不知如何開口訴說的一個傷心往事。對現一代的小孩,228不過就是放假的日子,但是對老一輩的人,那是一段不堪形容的過往,發生這種事,我們似乎更是要好好了解這段歷史,從中習取教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