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父母】逆向親子關係觀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感謝,而孩子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

十六歲時,我第一次坐在父母面前,理性的討論他們教養我的方式。
我是第一次當小孩,而他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我們都會犯錯,都會讓對方失望或不滿意。

父母真的是過來人嗎?

即便是小我一屆的學弟妹,與我使用的課綱和學制就完全不同,聽了好幾次都沒有明白 108 課綱底下的分組、選課制度。那麽和我距離 20 多年的父母,又如何理解我的學生時代呢?

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如今出生的孩子都是智慧型產品的原住民,許多孩子比起幼稚園老師,更早接觸的是 Youtube 或抖音等創作者的言論。即便是與我的童年相比都大相徑庭,那麽和我距離 20 多年的父母又會怎麼理解我的思考呢?

但父母的生命經驗就毫無價值嗎?

不是的。這邊僅是想強調父母和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時代與人生,在尊重父母生命經驗的同時,孩子獨一無二的人生也需要被尊重。

孩子為什麼不理解父母?

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一如孩子不能理解父母。

人的生命中往往有許多遺憾,有的人怨嘆當年沒有學習才藝的機會,有的人怨嘆當年沒有發奮唸書⋯⋯所以有能力的父母提供了他們所遺憾的機會,希望孩子不要活在懊悔中,也因此出現了「你以後就會懂了。」這句每個孩子都嫌惡的經典名言。

後悔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經歷過、錯失過。然而擁有獨立生命的孩子並沒有經驗過這一切,也因此不理解、不後悔。而父母為了避免未來的他或她後悔,拚了命的想讓孩子接受。

不過誰又能確認孩子真的會後悔,
而後悔又是不好的嗎?

生命的價值不只在成功,也在遺憾。雖然父母有所遺憾,但有時父母的不遺憾反而會成為孩子的遺憾。

我認識了許多明星高中的人,除了會讀書之外也具備各種各樣的才華。有的人擅長電子電路,有的人擅長模型設計,各個都是令人讚嘆的技能。在我讚嘆聰明人的多才多藝時,有人這樣跟我說:

第一志願不是學霸的聚集地,而是人才的聚集地

學霸只是他們的附帶條件。有許多同學被要求讀好書才能做其他事,因此為了自己的興趣或專長,需要先做好附帶的條款。或許現在看來他們同時做好了兩件事,但值得思考的是,什麼才是他們更想要的生活呢?是盡心盡力做自己擅長且想做的事,還是只能在升學的夾縫中忙裡偷閒呢?

生命的歷程百百種,除了社會為大家鋪好的筆直道路,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經歷可以去實現。如果完全照著父母的安排與希望走,沒有一分一毫源自於孩子的自我抉擇,那麽未來當孩子過上自己不滿意的生活時,也只能埋怨父母給的道路,等著父母給自己一句道歉。

當然我只是個孩子,或許有許多需要討論跟改正的地方,
但我相信親子關係中最重要的便是理解和溝通,孩子其實很聰明、懂很多,
傾聽雙方最真誠的想法,才是真正愛對方、減少遺憾的選擇。

紀錄一些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雜思和手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七歲的我總以為學校很遠,總是在校門口等待外婆騎腳踏車的身影,或是在家中催促著要去學校上社團課。被抱下娃娃座椅的我總是急著離開,回到有厚重電視機的家裡,或是有新鮮玩意的課後社團課,鮮少回頭對你說一聲「掰掰」。直到換我留在原地送你離開,才執意不斷的說明天再見⋯⋯
結果是,我從來沒有想過要用這個方法提升成績。 如果成績對我很重要,打從一開始我就會去讀書,或是把只有小說的抽屜和其他同學一樣塞滿課本。 或是說,能夢到的都不是我會去改變的數學成績。數學自從出現角錐體面積後就再也不是我能負荷的東西了,也就是這樣我才會在一所交成績單就可以申請到的高中。 「要是讓我夢到國
你想要預知未來嗎? 我伸出手,抓住前面同學手上的考試卷。因為他沒有放手,所以我輕輕扯了扯,提醒沒有回過頭的他可以放手開始寫考卷了。 「有沒有這麼急著看題目啊⋯⋯」手上嘗試撥開黏在一起的考試卷,嘴裡低聲嘟噥著。 剛印好的紙張黏在一起,我不想割傷手,小心翼翼地搓著紙的角落。 曉玟,快點傳啦!」後面的同學
七歲的我總以為學校很遠,總是在校門口等待外婆騎腳踏車的身影,或是在家中催促著要去學校上社團課。被抱下娃娃座椅的我總是急著離開,回到有厚重電視機的家裡,或是有新鮮玩意的課後社團課,鮮少回頭對你說一聲「掰掰」。直到換我留在原地送你離開,才執意不斷的說明天再見⋯⋯
結果是,我從來沒有想過要用這個方法提升成績。 如果成績對我很重要,打從一開始我就會去讀書,或是把只有小說的抽屜和其他同學一樣塞滿課本。 或是說,能夢到的都不是我會去改變的數學成績。數學自從出現角錐體面積後就再也不是我能負荷的東西了,也就是這樣我才會在一所交成績單就可以申請到的高中。 「要是讓我夢到國
你想要預知未來嗎? 我伸出手,抓住前面同學手上的考試卷。因為他沒有放手,所以我輕輕扯了扯,提醒沒有回過頭的他可以放手開始寫考卷了。 「有沒有這麼急著看題目啊⋯⋯」手上嘗試撥開黏在一起的考試卷,嘴裡低聲嘟噥著。 剛印好的紙張黏在一起,我不想割傷手,小心翼翼地搓著紙的角落。 曉玟,快點傳啦!」後面的同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