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用大人教會他的方式在回應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俗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這句話,不曉得刻劃在多少人心中,以致變成了某些大人們的萬用擋箭牌。
因為似乎只要打著這句話,就能夠將曾經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傷害,全都擋下;而這股迴力標,會再次射進孩子心中,讓孩子覺得:「是自己的錯,我有這些不舒服的感覺是不正常的…爸媽們沒有錯,爸媽們一定都是為了自己好…」
慢慢地,孩子會越來越否定自己的存在:「我不在,是否對大人來說比較好?」
慢慢地,孩子會懷疑自己的存在:「我是不是不該活在這世上?」
慢慢地,孩子會徹底不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是什麼?「我為什麼要活在這世上?」
於是,孩子開始不回應了;對於父母親的任何作為與情緒,都沒有感覺了。
正確來說,是「喪失感覺了」!
然而,拿著擋箭牌的父母親,卻開始以為,孩子終於懂事了!
因為不吵不鬧了,只是茫然的生活著。
直到哪天孩子大了,用當時同樣的方式對待漸入年邁的父母親時,卻得到了「大逆不道」或是「忘恩負義」的罪名…
而這些種種,除非有人跟孩子說:不是這樣的,或是自己發現之前,否則可能會一輩子就用這樣的觀念生活下去。
然後,不斷地延續到下一代…
-----------------------------------------------------
這樣的故事,可能發生在任何家庭、任何人身上。
已經長成大人的您,若意識到這件事正在悄悄的發生,且正在影響親子關係,那麼我們可以停下來想想:
👉這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接下來,我可以從哪邊開始改變?
👉我是否願意跟孩子談談這一路的歷程?
👉如果願意,孩子是否準備好了?
倘若真的覺得有哪邊卡住,不妨找尋專業資源幫助,修通卡住的地方,讓彼此有「重新認識對方的機會」。
但是,事情有時候可能不是那麼順利,那麼我們可以回到內在,問問自己:
👉我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我可以從哪邊開始,找回自己是誰?
👉我可以從哪些軌跡或地方,感受到「活著的意義」?
如果,感到十分茫然,那麼我們不妨找個人,跟我們一起探索、發現:原來,生命可以不只是這樣!
#希望我們都能培養覺察的能力
#一切的療癒都始於覺察
#覺察帶來轉變
#轉變才可能帶來改變
#心理師跟您談關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過年期間,習慣來摸個幾手、試個手氣。 也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到一些人性的微妙狀態 #到底是想贏 #還是想證明自己不會輸 在牌桌上,可以觀察到,會一直輸下去的人 ,似乎有個很明顯的氛圍,就是越打越生氣、越生氣就越打不好,越打不好就越想贏! #兩者的心態對自己產生不一樣的認同
倘若孩子在原生家庭接收到的教育,或應對思考的空間相對侷限時;這時,孩子們的困境可能就會出現了。 而這樣的困境裡,便有了一個讓我們這些大人可以進一步省思的空間:「我們是如何用著自己,去影響或教育我們的孩子?」
【創造良性互動,不忘覺察4型態】 關於伴侶或父母親,如何創造良性的互動方式,或許以下幾點可以讓我們停下、看見: 1、失去耐心與不耐煩 2、生活步調亂了章法 3、留意孩子言行反應 4、使用資源是另種能力衍伸
過年期間,習慣來摸個幾手、試個手氣。 也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到一些人性的微妙狀態 #到底是想贏 #還是想證明自己不會輸 在牌桌上,可以觀察到,會一直輸下去的人 ,似乎有個很明顯的氛圍,就是越打越生氣、越生氣就越打不好,越打不好就越想贏! #兩者的心態對自己產生不一樣的認同
倘若孩子在原生家庭接收到的教育,或應對思考的空間相對侷限時;這時,孩子們的困境可能就會出現了。 而這樣的困境裡,便有了一個讓我們這些大人可以進一步省思的空間:「我們是如何用著自己,去影響或教育我們的孩子?」
【創造良性互動,不忘覺察4型態】 關於伴侶或父母親,如何創造良性的互動方式,或許以下幾點可以讓我們停下、看見: 1、失去耐心與不耐煩 2、生活步調亂了章法 3、留意孩子言行反應 4、使用資源是另種能力衍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與其成為了不起的人,不如當個善於思考、做決定、為自己負責的人! 作者是一位92歲的日本阿嬤,也是一名幼兒園園長,她融合蒙特梭利與阿德勒心理學的理念,60年間培育過2800名以上的學童。作者呼籲父母不要被育兒標準或成功育兒法所困擾,及如何培養出具有幸福能力的人格。
Thumbnail
想讓孩子在家中體驗一場五彩繽紛的科學魔法嗎? 今天我們將介紹一個充滿趣味與色彩的科學實驗——牛奶彩虹,用簡單的材料就能在牛奶中創造出流動的彩虹,並學習到表面張力的科學原理!這是一個既簡單又充滿驚喜的實驗,家長和孩子都能一起享受。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Thumbnail
在幾次的禱告服事中,我發現童年被忽視的經驗,經常深深地影響一個人的自我形象,在他們的心中,經常有一個謊言在對他們說:「我是不重要的。」當我們邀請聖靈啟示受傷的源頭時,經常發現父母在不經意的情況下,所說的話有關。這提醒我,有時候身為權柄,我們所說的話,經常比現實的處境,更有殺傷力。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對著父母大聲說出的夢想嗎?還記得那晚面對自己的興趣與課業的抉擇嗎?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改變了主意?又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持著他們尋找自己喜歡和適合的工作? 透過實際上街訪問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們,暸解他們選擇背後的原因,也領悟到如何面對轉變的調適以及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好像自從USB隨身碟修復的文章分享出來之後,陸陸續續接到一些苦主,把各式各樣的USB裝置送過來處理。除了最常見的隨身碟,接著還有收到各式各樣的USB裝置,這回收到的最特殊,是一台很特別的NFC卡片讀取器,可以讀取一些小朋友的故事音樂。 這台小機器,有個TypeC接頭,這個功能主要是用來充電,孩子不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與其成為了不起的人,不如當個善於思考、做決定、為自己負責的人! 作者是一位92歲的日本阿嬤,也是一名幼兒園園長,她融合蒙特梭利與阿德勒心理學的理念,60年間培育過2800名以上的學童。作者呼籲父母不要被育兒標準或成功育兒法所困擾,及如何培養出具有幸福能力的人格。
Thumbnail
想讓孩子在家中體驗一場五彩繽紛的科學魔法嗎? 今天我們將介紹一個充滿趣味與色彩的科學實驗——牛奶彩虹,用簡單的材料就能在牛奶中創造出流動的彩虹,並學習到表面張力的科學原理!這是一個既簡單又充滿驚喜的實驗,家長和孩子都能一起享受。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Thumbnail
在幾次的禱告服事中,我發現童年被忽視的經驗,經常深深地影響一個人的自我形象,在他們的心中,經常有一個謊言在對他們說:「我是不重要的。」當我們邀請聖靈啟示受傷的源頭時,經常發現父母在不經意的情況下,所說的話有關。這提醒我,有時候身為權柄,我們所說的話,經常比現實的處境,更有殺傷力。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對著父母大聲說出的夢想嗎?還記得那晚面對自己的興趣與課業的抉擇嗎?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改變了主意?又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持著他們尋找自己喜歡和適合的工作? 透過實際上街訪問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們,暸解他們選擇背後的原因,也領悟到如何面對轉變的調適以及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好像自從USB隨身碟修復的文章分享出來之後,陸陸續續接到一些苦主,把各式各樣的USB裝置送過來處理。除了最常見的隨身碟,接著還有收到各式各樣的USB裝置,這回收到的最特殊,是一台很特別的NFC卡片讀取器,可以讀取一些小朋友的故事音樂。 這台小機器,有個TypeC接頭,這個功能主要是用來充電,孩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