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
作者:小倉廣 Ogura Hiroshi
譯者:楊明綺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與同為阿德勒心理學又暢銷一時的《被討厭的勇氣》相較,這是一本淺顯易懂的書,《被討厭的勇氣》充分解釋阿德勒心理學的論述,使讀者在其中千迴百轉,不斷反省、思辨;《接受不完美的勇氣》則是以金句摘錄的方式,詮釋阿德勒心理學在生活與社會的應用方法,極適合閱讀過《被討厭的勇氣》,腦中充滿抽象的理論基礎卻不知如何連結至日常生活的讀者。
這本書將100句金句分為十個主題,帶入阿德勒關於自我決定性、自卑感、生活型態、情感與人際關係、教育、共同體感覺、課題分離等理論,由生活中的實例回推並解釋阿德勒的論述,因其清楚簡潔的分類,此書也可作為工具書,在人生遭遇不同困難時可針對對應章節翻閱,獲得啟發。
It is less important what one has than what one does with what one has.
這個章節闡述阿德勒提出的「自我決定性」,此論述強調個人的選擇對於整體人生的重要性,書中提到「當下的人生不是取決於『命運』和『過去』的創傷,而是自己的思考方式。」也就是說,人們有權選擇如何面對創傷與挑戰,也能自己決定是否接受,不應以生命的傷痕為藉口逃避自己的人生課題,甚至將所有負面的影響都歸咎命運的捉弄或他人的不諒解,只有起身行動才有可能扭轉人生。
「自我決定性」也和阿德勒另一個主張「目的論」相關,他認為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限制一個人朝向自己決定的「目的」前進,且我們都擁有隨時改變的權利。因此若能重新思考並決定改變未來的目的,任何問題都可能解決,此為自我決定導向的結果。而經常困住人們的「逃避」即是不相信或不使用「自我決定性」的行為。
如今,阿德勒的「自我決定性」與「目的論」已取代佛洛伊德的「因果律」(兩者的主張正好相反)成為現代心理學的顯學,但我們仍深受因果律的影響,對此,書中一句話極好作為這個章節的總結「過往的原因就算能作為『解釋』,也無法成為『解決之道』。」
Ask not whence but whether.
此章節主要透過情感闡述「整體論」,當然,「目的論」仍持續存在於每個論述中。阿德勒認為,意識與無意識、理性與感性看似矛盾,其實是相輔相成,幫助人們朝向同一個目的前進,此即為「整體論」。舉例來說,「減肥的人敗給慾望而吃零食」便是理性與感性共同推動的結果,因為腦中判斷吃零食才是有利益的選擇,所以慾望出現,完成「吃」的目的。除了此例,書中還有許多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例子,用以佐證多數人利用情感(我認為比較接近情緒)支配自己達成目的,亦即情感並非無中生有,而是有目的地出現。
根據上述結論,若要改變自己,便不是依靠控制情感。阿德勒反對情感能被操控的說法,他認為情感僅是人們認知的排泄物,改變的整體核心在於人們對事物的理解方式,若能調整自己對事物的認知,便能改變因為此認知產出的情感,進而改變自己。
There is one single and essential point of view which helps us to overcome all these difficulties; it is the view-poi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feeling.
「共同體感覺」是阿德勒心理學的中心思想,他認為「共同體感覺」由三個要素構成:人們會向我伸出援手(信賴別人)、我對人們有貢獻(信賴自己)、我在共同體中找到安身之地(歸屬感)。信賴他人與信賴自己具有承接關係,人們通常先感受到其中一項,才能勇於達成另一項,若同時無法感受到兩者便從自己開始,建立良性循環。
阿德勒提出將「共同體感覺」高低與活動力高低分為四大象限,將人們分成對社會有貢獻者、支配者、掠奪者和逃避世事者四個種類,如下圖:
共同體感覺低的支配者、掠奪者,以及逃避世事者的共同問題是「焦點在自己身上」,其行為根據活動力高低有所不同,但出發點都是和社會缺乏共感導致。阿德勒認為,犯罪者、精神疾病者、酗酒等的根本問題是缺乏共同體感覺,他們感受不到他人的支援,將所有焦點都放在自己身上,對社會沒有歸屬感,因此若能幫助他們發展共同體感覺,困難便得以解決。
How you feel is up to you.
過去,我曾深受來自人際關係和自我認同的困擾而陷入低潮,是《被討厭的勇氣》將我拉回世界,告訴我能夠選擇自己的模樣。阿德勒心理學的特點在於面對自我與人際關係的積極性,有些論述乍看之下也許不近人情,但就是因為將難以量化的情感進行理性分析,不否認也不縱容,才能達到其獨特的正向能量。那些關於「自我決定性」、「課題分離」、「自卑感」的論述深烙在腦中,更於往後每個艱難的日子裡,帶給我無盡的力量。六年後,我再次因為新的生活與新的人際關係陷入茫然,閱讀《接受不完美的勇氣》後,我更加明白自己六年來對理想、對生活、對每個當下的熱愛源自於什麼樣的信念,也清楚看見自己獲得重生後,如何努力揮灑生命的色彩。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使用較淺顯易懂的方式提煉阿德勒心理學的重點,並利用生活中可見的案例來示範如何實踐這個思考模式,適合沒有太多時間研究阿德勒著作,卻希望藉由閱讀獲得一點力量的族群閱讀。然而由於內容簡化,因此若是閱讀此書後出現疑問,便需要更深入了解阿德勒與其學術論述所出現的時代脈絡,才能更全面的認識阿德勒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