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小編,我們都不是一個人-聊聊為什麼我會進入基金會當小編(上)|NGO小編還在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很少在網路公開平台講出自己的職涯經驗,覺得超級害羞我的天(抖)

不過隨著在方格子爬文的過程,我看見好多真誠的分享,無論那是不是成功的故事。我很喜歡、很有陪伴感,在某些段落也感到深深被理解與接住。

原來有人跟我一樣,可能在相似的年紀、或有相似的職涯路線,有著相似的傷心與挫折,但卻有勇氣與足夠的組織力,能把這些心路歷程化為文字,寫給自己看、也寫給未曾謀面的人看。

「也許在某個時刻,就不知不覺就溫暖了誰的心,或讓他知道-你真的不孤單 ❤️ 」至少這就是我在過程中得到的。雖然我還不太擅長寫文章,也覺得自己不算是個有觀點的人,寫出來可能會很糗,但好像可以先試試看,頂多刪掉假裝不是我寫的麻~哈哈哈 Let's Go:)


曾在第一線工作,想幹大事後來深感無力


大學畢業後,我曾經在基金會當一線同仁,雖然職稱不是社工,但很多時候要和社工伙伴們一起去訪視,也會有我和個案1-1的時候。

多數時候我都很懷疑自己,雖然我相信陪伴的力量,但我不相信自己。好多時候我都好懷疑,自己到底能為個案做什麼。雖然有定期的個督,處遇面的討論都沒什麼問題,但這個感覺仍然揮之不去。直到某年評鑑的時候,一個審查員戳進了我的心。

「從你的紀錄裡,我看不到身為一個心理系的學生有什麼專業」老師說

這句話直接壓垮我,但不是因為被批評,而是因為...

「對!!!我也這樣想的!果然連老師也這樣覺得啊!你看!!!」

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專業,覺得自己的付出根本對個案沒幫助,個案的每個進步,反正肯定是因為學校老師、或是孩子自己長大了,甚至是因為他搬家等巴拉巴拉,總之就是與我無關拉 --- 啊啊啊啊我真的做的爛死了。

反正後續就是我離職了 XD ( 打起來整個覺得好鬧😆 )


再也不當社工,個案掰掰,我要為自己而活!


忘記這個念頭到底從何而來,但當時的我想「吼!我再也不要為別人而活!」我要放棄助人工作、放棄社工這類的角色、我要為自己而活,不要為個案而活!( 哈哈哈哈哈好中二 )

加上覺得應該要有個一技之長,不然怎麼生活 ~ 所以很跳 tone 的進到電商當行銷實習生,我的天真的好跳,根本是腳踏車跟高鐵的速度差異,雖然以結果來說這不是一個美好體驗,但在爭取過程中我又活過來了,畢竟透過超級努力然後得到offer,整個歷程就是有很明確、顯而易見的回饋感,對比於社工工作簡直是奢華體驗 XDD


喔不!!原來我還是很在意「人」阿阿阿夭壽


好景不常(哈哈哈哈)總之在高鐵般的電商 + 完全不懂的行銷領域 + 離鄉背井脫離所有舒適圈,雖然表現有被主管肯定,但很快又水土不服了。硬要補充一下 :當時有 5 個同期,一個進來後馬上走了,一個撐了幾週,我撐到 3 個月試用期過,但身體真的扛不住就放棄了( 雖然還是爛草莓,但我可以勉強算有努力的爛草莓吧!!到底在求誰認同 XDDD )

但當時我也曾覺得「喔喔喔純商業好沒有溫度喔、一心只想要賣東西是不是很 bad」這些拉扯對當時的我來說,真是挫折極了,原本以為我再也不想為「人」而做,但我竟然又因為太不「人」而靠北,真的很衝突阿阿阿,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


其實助人不只有一種方式,可以選自己喜歡的!


只能說生命自有出路(?)總之峰迴路轉、莫名其妙下,我居然被新工作找到了,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服務領域,但也是個助人者角色、也會有個案1-1,也會有寫不完的個案紀錄哦哈哈哈哈哈哈。

其實當時在找工作的時候,我就發現自己滑著 104 超級無感,會讓我稍微停下來、點進去的工作,其實又是老樣子「跟助人有關」。

這份工作給了我一個新的體悟:「助人不是只有一種領域」,服務受暴家庭是助人、提供大學生職涯探索當然也是助人、服務老人是助人、服務臨終病患也是助人,有些族群可能很難改變,有些要做的可能也不是改變,有些則是相對看得見改變。

我想幫助別人,可是我可以選擇相對不會消耗掉我整個人的,我可以選擇我更喜歡的族群、更喜歡的助人型態。兜兜轉轉好幾年,我終於比較放得下枷鎖了...

在這個工作中我獲得很多養分,雖然有好幾個月也曾加班時數超過法定的 46 小時,雖然也有很生氣很挫敗的時候,但我也在這個旅程中慢慢相信「我是有某些能力把事情做好的」、「我是有能力透過我會的事,在工作之餘再另外去幫助別人的」,抱著這樣的念頭意外點開工作外的小小行銷專案,也意外幫助我後來進到 NGO 當小編又是一個神奇故事了

----


欸欸欸是不是有一點長,這真的會有幫助嗎,或者真的會有人想看嗎?🤣

我知道在方格子要留言好像滿不容易的,如果你也好奇接下來的故事,可以至少點個愛心讓我知道嗎(有留言的話我會非常感恩 ❤️ 也可以給我一些建議唷 ~ 例如廢話太多哈哈 ),下集真的會講到進入NGO當小編的部分了啦,如果有下集的話 XDDD


---

嗨,我是一名 NGO 小編還在學,立志成為 NGO&NPO 小編們的快樂夥伴 🧡 接下來想寫在非營利組織做行銷的點點滴滴跟學習。或許我們資源少人少,但我相信,我們做的都是很有力量的事,一起加油你不孤單!歡迎留言和我分享討論,喜歡這些內容別忘了追蹤我的 IG&粉專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GO 小編還在學 | Happy NGO Partner的沙龍
7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您好,我是就業輔導員。 前幾天服務到一位個案,個案為30幾歲的女性,法律學系畢業, 大學時期非常活躍於各個社團中,也很熱衷於當社團中的核心人物。 出社會之後,從事工作皆是法律事務相關行政工作一職,但個案非常積極多角化學習各式各樣的課程。 所以案主具有演員訓練班證照、也有導遊相關證照。是一
Thumbnail
您好,我是就業輔導員。 前幾天服務到一位個案,個案為30幾歲的女性,法律學系畢業, 大學時期非常活躍於各個社團中,也很熱衷於當社團中的核心人物。 出社會之後,從事工作皆是法律事務相關行政工作一職,但個案非常積極多角化學習各式各樣的課程。 所以案主具有演員訓練班證照、也有導遊相關證照。是一
Thumbnail
在先前生日回顧的文章中有提及,雖然我助人的初衷一直沒有改變,但當初促使我來經營粉專、成為自由接案的助人工作者的原動力卻是來自「不甘心」; 而上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其中一個「不甘心」,是關乎過去我與Mentor之間的糾結,以及我個人在乎「付出與回報能否平衡」的特質;
Thumbnail
在先前生日回顧的文章中有提及,雖然我助人的初衷一直沒有改變,但當初促使我來經營粉專、成為自由接案的助人工作者的原動力卻是來自「不甘心」; 而上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其中一個「不甘心」,是關乎過去我與Mentor之間的糾結,以及我個人在乎「付出與回報能否平衡」的特質;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有提到,最近我突然意識到,雖然我助人的初衷一直沒有改變,但當初促使我來經營粉專、成為自由接案的助人工作者的原動力卻是來自「不甘心」; 而這個「不甘心」涉及幾個面向,包含我過去與Mentor的關係糾結、對於身心靈服務發展的看法等等,讓我對自己有更深入的覺察;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有提到,最近我突然意識到,雖然我助人的初衷一直沒有改變,但當初促使我來經營粉專、成為自由接案的助人工作者的原動力卻是來自「不甘心」; 而這個「不甘心」涉及幾個面向,包含我過去與Mentor的關係糾結、對於身心靈服務發展的看法等等,讓我對自己有更深入的覺察;
Thumbnail
『開始創作你的精彩內容....』 當我看到方格子上面這段話時候,我是瞬間空白的, 因為我想一下我自己的『精彩內容』我想不出甚麼可以分享的。 那就簡述一下我自子現在的狀況, 我是一位就業輔導員,顧名思義,就是幫人找工作, 為甚麼我會接觸到這行業,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曾經是『被服務者』。 我也曾
Thumbnail
『開始創作你的精彩內容....』 當我看到方格子上面這段話時候,我是瞬間空白的, 因為我想一下我自己的『精彩內容』我想不出甚麼可以分享的。 那就簡述一下我自子現在的狀況, 我是一位就業輔導員,顧名思義,就是幫人找工作, 為甚麼我會接觸到這行業,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曾經是『被服務者』。 我也曾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最近認識了一個社工妹妹,他讓我由衷的敬佩,也讓我知道認真的去愛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上個月我接了一個四天的工作,因為沒有問清楚,對方單位希望我除了帶團體還必須要寫紀錄,其實這在心理師的工作當中是很常見的啦,但我自己基本上只要要寫紀錄我就不會接(對,我傲嬌),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最近認識了一個社工妹妹,他讓我由衷的敬佩,也讓我知道認真的去愛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上個月我接了一個四天的工作,因為沒有問清楚,對方單位希望我除了帶團體還必須要寫紀錄,其實這在心理師的工作當中是很常見的啦,但我自己基本上只要要寫紀錄我就不會接(對,我傲嬌),
Thumbnail
很少在公開平台講自己的職涯經驗,超害羞(抖)在方格子爬文,我看見好多真誠的分享,無論是不是成功的故事。原來有人跟我一樣,在相似的年紀、或有相似的職涯,有著相似的傷心挫折。 把這些化為文字,寫給自己、也寫給未曾謀面的人「也許不知不覺就溫暖了誰的心,讓他知道-你真的不孤單 」至少這是我在過程中得到的
Thumbnail
很少在公開平台講自己的職涯經驗,超害羞(抖)在方格子爬文,我看見好多真誠的分享,無論是不是成功的故事。原來有人跟我一樣,在相似的年紀、或有相似的職涯,有著相似的傷心挫折。 把這些化為文字,寫給自己、也寫給未曾謀面的人「也許不知不覺就溫暖了誰的心,讓他知道-你真的不孤單 」至少這是我在過程中得到的
Thumbnail
兩年前在職場遇到瓶頸,老實說這不是第一次,幾年前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簡單說就是跟主管處不來。從事公職10年以來,身體不斷發出警訊,但上帝幫我關了一道門,同時也幫我打開一扇窗。從會計世界的非黑即白,轉換跑道到跟人工作後的沒有任何標準答案,我真的走上第二條路了,這條我想都沒想過的路...
Thumbnail
兩年前在職場遇到瓶頸,老實說這不是第一次,幾年前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簡單說就是跟主管處不來。從事公職10年以來,身體不斷發出警訊,但上帝幫我關了一道門,同時也幫我打開一扇窗。從會計世界的非黑即白,轉換跑道到跟人工作後的沒有任何標準答案,我真的走上第二條路了,這條我想都沒想過的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