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自我覺察〕為什麼不想繼續當社工?(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一篇文章中有提到,最近我突然意識到,雖然我助人的初衷一直沒有改變,但當初促使我來經營粉專、成為自由接案的助人工作者的原動力卻是來自「不甘心」;

 

而這個「不甘心」涉及幾個面向,包含我過去與Mentor的關係糾結、對於身心靈服務發展的看法等等,讓我對自己有更深入的覺察;

 

今天就透過書寫的方式,陪我一邊探索、一邊覺察這個議題吧。

raw-image

 

意識到這件事情的當下,腦中浮現的是過去在當社工的時候,我與Mentor進行個人督導的場景;

 

(個人督導就是社工與主管或外聘老師進行一對一會談,討論社工本人的工作及身心狀況,請主管針對卡關的部分給予建議或協助,類似社工個人的心理諮商)

 

不太記得當時跟Mentor討論的主題,或許是談到因為工作壓力大、想要離職,Mentor問我:「那離職後你要做什麼?」

 

當時我就提到想要藉由經營自媒體的方式,去推廣一對一諮詢服務,並透過這樣的方式收費、賺取收入;

 

我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在累積了好幾年與個案會談、陪伴個案慢慢改變的經驗之後,我相信自己的會談是具有力量的;

 

但社工的工作除了與個案會談之外,還要辦理講座、工作坊等等,另外還有大量的文書工作,包含個案紀錄、各種統計報表、成果報告等等,工作量非常龐大;

 

另外還有機構的任務(像是為了在機構的宗教性活動中表演而練唱詩歌),以及我當時服務的是比較複雜、需要密切聯繫的親密關係暴力受害者,因此加班可以說是常態;

 

再加上個案工作本身的壓力,長期下來使得生活品質不佳,我覺得自己付出的時間心力完全沒有獲得應有的薪酬,因而產生強烈的人生被剝奪感;

 

這樣的工作狀態讓我一直處在burn out的邊緣,而且因為工作時間被瓜分,我經常力有未逮覺得自己無法好好服務個案,到最後甚至懷疑自己當社工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但其實我還是喜歡一對一跟個案互動、服務及陪伴個案的,只是體制的種種要求容易讓社工累到失去熱情;

 

我希望自己寶貴的時間跟精力可以百分百運用在個案工作中,不需要浪費在無謂的行政工作跟機構任務上,因此我想要脫離體制、成為自由接案的助人工作者;

 

而當年在我提出這個想法後,得到Mentor無情的否定,他認為經營自媒體是非常困難的,甚至認為我做不到;

 

我當然也知道要在茫茫網海中被看見、被信任、讓人家願意付費諮詢是困難的,但是在這個工作待得越久、內心不平衡的被剝奪感就越嚴重,看世界的眼光都變得憤世嫉俗;

 

而且正因為被對我很有影響力的Mentor潑冷水,我內心的反骨整個被挑起,我不甘心被如此看扁;

 

另外我認為自己的能力值得更好的工作環境跟薪酬待遇,不甘心一直待在體制中被役使,因此內心默默下定決心,總有一天一定要離職去挑戰成為自由接案的助人工作者。

 

 

這是我現在在這裡的其中一個原因。

 

只是我本來以為自己只是單純不甘心被Mentor看扁,但在今年學習了占星之後,我突然深入看懂自己更核心的個人特質;

 

那就是「我希望自己的金錢、時間、精力等資源都可以花費在我喜歡、認為有價值的人事物上,並且能夠獲得相應的回報」;

 

這個特質從占星角度來看的話,那就是因為我是上升處女座,處女座由水星守護,代表我是水星人,而我的水星在天秤座0度,並且落入第二宮的宮頭;

raw-image

水星是一個擅長文字跟數字的行星,而天秤座是會在意公平、公正、需要平衡的星座,兩者結合起來我的解讀就是我會在意自己的付出是否獲得相應的回報;

 

而第二宮是從第一宮代表「我」的命宮延伸出來的,因此可視為是我的錢財、收入與花費、價值觀、擁有的資源等,因此我認為個人的時間、精力也屬於二宮管轄;

 

以上兩者結合起來就會「讓我在意我在工作中付出的時間精力,是否有獲得相應的薪酬」,尤其水星落入第二宮的宮頭,使得水星對於二宮的影響更明顯、更錙銖必較;

 

有了這個自我覺察之後,對於現況似乎不會有太大影響XD但至少我可以從「想要證明給Mentor看」這樣追求他人認同的枷鎖中解套;

 

我可以回歸自身,知道我是為了讓自己身心更平衡、將有限的時間精力都投入在喜歡的人事物上,才會選擇離開穩定的社工工作、努力成為自由接案的助人工作者;

 

希望這樣的意識可以讓我更清楚自己成為自由接案的助人工作者的初衷,也能夠更有動力持續經營推廣下去!

 

 

今天的〔日常自我覺察〕就分享到這裡,希望透過這次的內容,可以讓大家更了解我;

 

而如果你目前也有遇到傷心難過的事情、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的困擾,歡迎來預約【知心尋己─自我覺察陪伴諮詢服務】的免費體驗方案;

 

讓我陪你梳理情緒、整理情境、擬定行動方案,希望最後能夠讓你逐漸走出陰霾、展露一絲微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好喜歡這篇~好真誠、真實的描述,身為也曾當過類似社工角色的我好有共鳴XD期待下集:D
秀慧-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25
NGO 小編還在學 | Happy NGO Partner 謝謝你的欣賞及回饋:)
avatar-img
秀慧的沙龍
53會員
131內容數
秀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不管是正面或負面標籤,我們都會討厭被貼標籤的原因來自於「被要求必須如此的不自由感」; 而這次接著要分享,我當年如何因為「社工」這個身份產生了對自己形象的標籤,甚至如果發現自己不符合標籤還會自我懷疑。
Thumbnail
不管是正面或負面標籤,我們都會討厭被貼標籤的原因來自於「被要求必須如此的不自由感」; 而這次接著要分享,我當年如何因為「社工」這個身份產生了對自己形象的標籤,甚至如果發現自己不符合標籤還會自我懷疑。
Thumbnail
在先前生日回顧的文章中有提及,雖然我助人的初衷一直沒有改變,但當初促使我來經營粉專、成為自由接案的助人工作者的原動力卻是來自「不甘心」; 而上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其中一個「不甘心」,是關乎過去我與Mentor之間的糾結,以及我個人在乎「付出與回報能否平衡」的特質;
Thumbnail
在先前生日回顧的文章中有提及,雖然我助人的初衷一直沒有改變,但當初促使我來經營粉專、成為自由接案的助人工作者的原動力卻是來自「不甘心」; 而上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其中一個「不甘心」,是關乎過去我與Mentor之間的糾結,以及我個人在乎「付出與回報能否平衡」的特質;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有提到,最近我突然意識到,雖然我助人的初衷一直沒有改變,但當初促使我來經營粉專、成為自由接案的助人工作者的原動力卻是來自「不甘心」; 而這個「不甘心」涉及幾個面向,包含我過去與Mentor的關係糾結、對於身心靈服務發展的看法等等,讓我對自己有更深入的覺察;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有提到,最近我突然意識到,雖然我助人的初衷一直沒有改變,但當初促使我來經營粉專、成為自由接案的助人工作者的原動力卻是來自「不甘心」; 而這個「不甘心」涉及幾個面向,包含我過去與Mentor的關係糾結、對於身心靈服務發展的看法等等,讓我對自己有更深入的覺察;
Thumbnail
這個專題預計從2021年8月開始,每月預計至少2篇文章。 1999年8月退伍之後的我就在台中找工作,一開始本來沒有打算找社工的工作,但是經過三個多月的求職不順之後,最後還是認清自己其實是沒有賺大錢的能力與本事的,只好放棄了賺大錢的夢想,為求溫飽還是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這一趟旅程現在已經超過了20年
Thumbnail
這個專題預計從2021年8月開始,每月預計至少2篇文章。 1999年8月退伍之後的我就在台中找工作,一開始本來沒有打算找社工的工作,但是經過三個多月的求職不順之後,最後還是認清自己其實是沒有賺大錢的能力與本事的,只好放棄了賺大錢的夢想,為求溫飽還是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這一趟旅程現在已經超過了20年
Thumbnail
很少在公開平台講自己的職涯經驗,超害羞(抖)在方格子爬文,我看見好多真誠的分享,無論是不是成功的故事。原來有人跟我一樣,在相似的年紀、或有相似的職涯,有著相似的傷心挫折。 把這些化為文字,寫給自己、也寫給未曾謀面的人「也許不知不覺就溫暖了誰的心,讓他知道-你真的不孤單 」至少這是我在過程中得到的
Thumbnail
很少在公開平台講自己的職涯經驗,超害羞(抖)在方格子爬文,我看見好多真誠的分享,無論是不是成功的故事。原來有人跟我一樣,在相似的年紀、或有相似的職涯,有著相似的傷心挫折。 把這些化為文字,寫給自己、也寫給未曾謀面的人「也許不知不覺就溫暖了誰的心,讓他知道-你真的不孤單 」至少這是我在過程中得到的
Thumbnail
在另一方面我也提到,我曾經擔任社工督導,但在我得知主管隔年想要賦予我額外的繁重工作任務時,我覺得自己身心無法再負荷,因而選擇逃避的經驗。今天就要來說說這個「克服害怕的失敗經驗」,以及其中帶給我的自我體悟。
Thumbnail
在另一方面我也提到,我曾經擔任社工督導,但在我得知主管隔年想要賦予我額外的繁重工作任務時,我覺得自己身心無法再負荷,因而選擇逃避的經驗。今天就要來說說這個「克服害怕的失敗經驗」,以及其中帶給我的自我體悟。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提到安頓自己的第二種指引是:透過自我覺察練習看見並接納真實的自己; 另外我也提到當我們面對人生或職涯轉換的挑戰、感到挫折或壓力沉重時,其實是一個我們認識自己很好的機會,因為我當我們一帆風順時,並不會去想太多,而當遇到挫折或阻礙的時候,我們才會停下來思考及探索自己;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提到安頓自己的第二種指引是:透過自我覺察練習看見並接納真實的自己; 另外我也提到當我們面對人生或職涯轉換的挑戰、感到挫折或壓力沉重時,其實是一個我們認識自己很好的機會,因為我當我們一帆風順時,並不會去想太多,而當遇到挫折或阻礙的時候,我們才會停下來思考及探索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