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崔鶯鶯也#metoo——以性平觀點談元稹〈鶯鶯傳〉

閱讀時間約 27 分鐘

前言

現行課綱「核心古文」有杜光庭〈虬髯客傳〉這篇,同樣是唐傳奇的元稹〈鶯鶯傳〉則基本上不會在高中國文教材中看見——舊綱時代,也有少數版本會編列為「補充教材」(如舊綱三民版);新綱時代則多半以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搭配——鑑於〈虬〉、〈諫〉二文的交集都是有關唐太宗這號人物,加上〈諫太宗十思疏〉曾是舊綱的核心古文,倒也不是不能理解出版社編輯補充教材的選文邏輯。

現在的國文課堂上對於〈鶯鶯傳〉就變成只在講唐傳奇國學常識時,作為一個故事可能被老師稍微帶到;或許聊一聊大概劇情、或許稍微點到作者元稹這個人,但具體內容議題應該很難展開來談,更遑論細讀分析。這其實是有些可惜的,畢竟故事核心其實很有教育(警世)意義,也很能透過現代觀點重新詮釋。

因此,本文擬從性平教育觀點分析〈鶯鶯傳〉,提供讀者參考——若是教師,可參酌一些性平教育或性平事件防治的說明;若是學生,可以視本文為性別觀點的懶人包或大補帖。以下內容都是中宜對元稹〈鶯鶯傳〉的分析與詮釋,相關理論或法條如果有援引疵誤也歡迎斧正。

故事大意

元稹〈鶯鶯傳〉(又稱〈會真記〉)原文請參看維基文庫,以下是中宜簡述的版本,下文如果有需要的話也會適時引用原文。

唐朝貞元年間有一位名叫張生的書生,外表非常俊美,但謹守禮節,與朋友們遊玩時都不會亂來,二十三歲了也不輕易親近女色。有些人好奇,他回應道自己其實是真的好色之人,只是尚沒有機會遇到真正的尤物。
沒多久,張生出遊寄住在蒲州普救寺,剛好遇到自己嫁到崔家、現已守寡的姨媽鄭氏,帶著崔家眾人要返回長安,也寄宿普救寺。這時蒲州軍閥內部暴亂,因為張生跟地方軍隊有老交情,協助保護了崔家的老弱婦孺,鄭氏很感激。
於是鄭氏舉辦宴席感謝張生,並讓自己的兒子歡郎、女兒鶯鶯出來拜見表哥張生。鶯鶯起初不願意,出來宴席上時神色哀怨,張生對鶯鶯一見鐘情,問鶯鶯幾歲。鄭氏說今年就要滿十七了。
接下來幾天張生為鶯鶯魂不守舍,時不時委託鶯鶯的婢女紅娘送禮物、道情意。紅娘被張生的表白嚇到,張生本來後悔,但沒過多久紅娘就問,如果張生真的那麼欣賞鶯鶯,兩家又是表親關係,何不趁機求娶鶯鶯。張生說自己對鶯鶯魂牽夢縈,求娶的程序要拖好幾個月,自己在那之前就會相思而亡了。紅娘就出主意,說鶯鶯喜歡詩詞,讓張生寫情詩。張生照做,之後就得到鶯鶯的答詩,篇名是「明月三五夜」,詩中有「待月西廂下」等語,張生就在十五月圓之夜,爬樹翻牆進到鶯鶯所住的西廂。
豈料鶯鶯來見他時,竟將張生數落一通,說他仗著護佑崔家的功勞,竟利用無禮的奴婢私傳情詩。鶯鶯若隱瞞下來,是幫著張生做壞事;若向母親告狀,則有愧張生的恩情。因此故意寫答詩看張生會不會來,來了的話正好表明自己的態度:希望雙方可以謹守禮節來往,而非私下往來。張生被罵了一通,只好放棄了。
過了幾天,張生睡覺時忽然被人驚醒,原來是紅娘抱著鶯鶯來到,兩人共度一夜。期間鶯鶯只有不斷地哭泣,不曾說過什麼話。後來隔了十幾天都沒有消息,讓張生懷疑那是一場夢,寫了〈會真詩〉作為紀念,剛好遇到紅娘,就讓紅娘拿去。這之後張生又開始有機會出入西廂,與鶯鶯幽會近一個月。張生偶爾探問姨媽鄭氏的看法,只有模稜兩可的話。
有次張生有事去長安,先用一番情話安頓鶯鶯。後來又回來蒲州與鶯鶯在一塊。鶯鶯精通琴棋書畫,但無論張生怎麼求,鶯鶯都再也不寫詩給張生,也不彈琴給張生聽。直到張生要去考科舉了,臨行前只在鶯鶯旁邊長吁短嘆,但再也沒講情話了。鶯鶯說自己明白要被張生始亂終棄了,她只有希望張生可以負起責任,臨別之際彈奏一曲,但演奏到一半鶯鶯就傷心痛哭到演奏不下去、匆匆拋下琴就回房了。隔天張生就遠走了。
隔年,張生沒考上科舉,就寫了封信給鶯鶯,鶯鶯回信,說謝謝張生隨信的禮物(髮飾、口紅)以及他的關心,自己這陣子以來一直傷心恍惚、思念張生,她明白自己與張生訂下私情是不守禮的行為,只希望張生可以給她承諾、許她一輩子。並回贈玉環、頭髮等禮物。
張生把鶯鶯給他的信公佈出去,於是很多人都知道了,文人紛紛賦詩談論此事,元稹還幫張生寫完〈會真詩〉。張生的朋友們都覺得他做得太絕,張生回應道:所謂尤物像商紂王喜歡的妲己、周幽王喜歡的褒姒,都是動輒導致亡國的紅顏禍水,崔鶯鶯如果遇上富貴了都不知會變成怎樣。張生自己是降伏不了妖孽的,只好忍心斷情。
再過一年多,鶯鶯與張生各自婚嫁,張生剛好經過鶯鶯家,就託鶯鶯的老公傳訊,說表哥想要見一見、敘敘舊。鶯鶯一直拒絕不見,張生因為被拒絕多次顯得很不高興,鶯鶯得知後寫了詩,勸他「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此後就再也沒有彼此的消息,當代的君子都認為張生擅長彌補過錯。

情感教育觀點

鶯鶯與張生這一場戀情悲劇,需要先回到當時社會背景理解:古代社會對未婚男女的接觸防範嚴密、講求婚姻應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張生與鶯鶯是隔了比較遠的表兄妹,古時候還是可以結婚的。)
而鶯鶯在這段戀情中,既有勇於主動之處、也有看走眼下錯棋之處,考量到鶯鶯是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少女,現代讀者多半不會對她過於苛責,放在古時候鶯鶯可以算閨譽有損、幾乎可說是身敗名裂了。

交往雙方的需求

鶯鶯其實沒有背棄傳統價值觀,像是她起初謹守禮節不願出來會客,可知她明白母親鄭氏讓自己去面見外男的不妥;透過紅娘暗示張生求娶,其實表達了鶯鶯的需求就是合於禮節規範的婚姻——而張生連幾個月的婚嫁手續都等不起、說自己都要相思病亡了,實則是只求短期慾望的滿足,並沒有意願付出長遠的承諾。
從此處現代讀者就可以取為警惕:交往的對象是否與你有共識,讓這份關係更長久?即使是如今這個快世代,不論男女與性傾向,如果彼此共識都只是短期「玩一玩」也就罷了;總有人是所謂「玩不起」、或者他/她渴望的目標不一樣。渴望長期婚姻的鶯鶯看走眼,愛上只想要短期慾望滿足的張生,〈鶯鶯傳〉其實就是個「遇上錯的人」的悲劇。

後頭鶯鶯總是不寫詩、不彈琴給張生,其實也有很符合古代語境的言外之意。一方面鶯鶯要避免自己的詩流到外面損傷她的閨譽,一方面也是鶯鶯在保護自己的心。古時候彈琴不單純只是娛樂,而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的一種文化心靈交流,鶯鶯總不彈琴給張生聽,就是不想被膚淺地看扁,也知道雙方其實在心靈高度上是沒有共識的。鶯鶯送別張生時彈琴彈到崩潰,既是被拋棄的痛苦,也是心靈受傷的反應。
現代讀者可以想想:與交往對象有哪些交集?那些交集對自己而言重要嗎?共同的興趣愛好、共同的處事價值觀,看上去這些精神層面的東西好像很虛,其實比會衰老的青春肉體更能抵禦時間的考驗。當肉體的激情淡化、消亡,有沒有什麼是讓雙方還能維繫長久關係的?不管要不要進入婚姻、孕育下一代,設想與男友/女友能不能再撐個五年、八年、十年、二十年?到時候要聊什麼?如果想不了那麼長遠,也可以反思一下跟對象有什麼可以長遠發展的共通點,或者即使不是雙方一起投入、也可以互相包容的。比如一個人喜歡登山,另一人爬不動但總是願意等對方回來、聽對方聊登山話題,這也是一種可以長遠的相處模式。如果沒有共同的需求,激情燃燒完很快就會相看兩厭了。

決定自己的底線

鶯鶯下錯棋的地方就在於,她雖知張生沒有求娶的意願,卻仍冒險與對方在一起,「貢獻」了自己的身體;用「貢獻」這個詞雖然不妥,但可能的確是鶯鶯的思維,鶯鶯天真地以為這樣可以讓張生喜歡、並負起責任。為什麼初夜之後張生隔了十幾天都沒有鶯鶯的消息,直到傳了〈會真詩〉鶯鶯才重新與他幽會?這十幾天鶯鶯必然是又悔又愧,同時還抱著稀微的希望,希望張生可以醒悟然後求婚——所謂「先上車,後補票」嘛。但等十幾天的結果是〈會真詩〉⋯⋯「會真」就是「遇仙」,古代文人作春夢或是幻想與神女幽會的用詞,從後面元稹為張生續完的〈會真詩〉原文可知,這對於女性其實是很不莊重的,等於用文學包裝將兩人的性事傳揚開來。鶯鶯一步錯步步錯,詩也接了,只得繼續和張生相處,看能否動之以情、再改變張生的決心。
現代讀者可能可以考慮一下,如果自己是鶯鶯的話該怎麼辦?不論男女,談戀愛遇到對方是個人渣的情況是很常見的;即使所謂「付出身體」在現代比較不嚴重(有時候對女性會比較殘酷,畢竟有避孕壓力與懷孕風險;也可能自己或下一個對象有「處女情結」導致受更多心靈的傷),但是要到什麼時候「及時止損」呢?或許在談戀愛之前,每個人都可以先想一下自己的底線與原則何在、為自己設一個警鐘,看什麼情況絕對要「揮淚斬情絲」,不要像鶯鶯一樣被沈沒成本拖累而回不了頭。

談判分手的話術

交往期間張生兩次出遠門,第一次是去長安,尚且用甜言蜜語安撫鶯鶯;第二次他要去考科舉,只有長吁短嘆而沒再講情話了,聰慧的鶯鶯也明白這是要拋棄她的意思。本文中張生是沒有負責任的意願的,所以兩次離開都沒有說「回來我就跟你結婚」這種話,這也是古代社會中男女關係通常由男性主控的緣故。張生可以自己明暸自己的行程、人生規劃,第一次暫離還能回來,還可以繼續與鶯鶯的關係,所以講點好聽話安撫鶯鶯;第二次就自己知道去考科舉會是人生的轉捩點,考上的話就會留京等待選官赴任或者迎娶高門淑女打通官場人脈,無論如何對鶯鶯就只是短暫「玩玩」的戀曲,裝作莫可奈何的愁歎模樣,貌似要等鶯鶯自己開口說分手,其實已經不打算留戀了。
(隔年張生沒考上,還沒有結婚機會,所以又寫信給鶯鶯——這就好像分手後還想保留肉體關係的前男友,真的很渣!)
在現代語境中,可能因為資訊交通的發達,年輕人比較不忌諱所謂遠距離戀愛,有的可能很俐落地分手、有的可能只要有保持聯繫就心安,到了成家立業壓力較大的三十幾四十幾歲,遠距離可能就會是很多情侶對關係維持的重要考量。但不管怎麼看待遠距離(怎樣的距離算遠?會維持多久?見面相聚的頻率與方式為何?)如果關係要維持的話,一定是雙方都有一個共識,看彼此想要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鶯鶯很明顯想要的結果是婚姻,但張生沒這打算,所以他是裝作無奈等鶯鶯開口。鶯鶯訴說完心聲後彈琴崩潰,其實是承認自己的真心錯付了。
有時候,「由誰開口說分手」變成現代人談戀愛的一把雙面刃,好像開口的人是罪人般,但很多時候那些劈腿、變心的人把開口這件事交給對方,彷彿想藉此免責似的。如果一對情侶的關係即將結束,但其中一人還有留戀,怎麼談分手、無論誰開口都會很傷人。只能說,奉勸任何人都看清自己與對方的需求,勇敢開口也勇於接受,保著感激與祝福就此別過就好。
鶯鶯與張生沒有額外的物質羈絆,現代的話很多時候分手分不乾淨也包含物質因素——共同買的東西或者對方送的禮物要不要退還?有沒有保險或者借貸的關係?下一代的撫養權或者共同養的寵物怎麼辦?同居的話誰搬出去?這有種種可能。

分手之後的來往

現代婚戀也有「分手後能不能做朋友」這類議題,這都隨各種情況有各種發展。張生則算是渣男的標準典型,他科舉沒考上後再寫信給鶯鶯,原文無從知曉他的信寫些什麼(只有「貽書於崔,以廣其意」)——大概就還是些甜言蜜語情話那種,而鶯鶯則驚喜觸動、寫了很真心的信回覆,仍在表達她的深情與渴望。
順帶一提,二人通信所交換的禮物也看得出來雙方情感的落差:張生送「花勝一合,口脂五寸」,就是很便宜的髮飾跟不值錢的口紅⋯⋯我們鶯鶯還差那點東西嗎!髮圈蝦皮就買得到!XP鶯鶯送玉環跟自己剪下來的頭髮,那都是很慎重、很深情的許諾。
這裡就是細節看人品的地方了。鶯鶯的回信剖析了自己的真心,連自己思念成病都說了,也在表達自己心聲時提到自己「貢獻」身體的不守禮、希望可以一輩子在一起(古時候的一輩子,就是「結婚」的換句話說啦)。大致上鶯鶯對於自己做過的事都是很坦誠的,對張生的無情也基本上是幽怨但沒有嚴詞激烈的指責;張生卻不一樣了,他不但把信公佈出去,引來眾多人討論,甚至連私下與朋友聊天時都在貶斥鶯鶯是「尤物」、紅顏禍水。在古代嚴男女之防的社會,人們更多會譴責鶯鶯「不貞」,明明鶯鶯才是被拋棄的受害者,男方還帶頭檢討她。
這段情節的警示意義就在於,分手後怎麼描述對方?俗話說讓時間治癒傷痛,最好雙方是就此「一別兩寬,各自歡喜」,片言隻語也別提到對方即可。不過現代社會總常見看不開的、或者純粹人格卑劣或報復心強的,會透過社群媒體等等方式,把明明是私下來往的訊息公開出來,讓親朋甚至根本不相干的陌生網友都一起起鬨。
防範在前的方法,自然還是交往之初就要留意好對方的人品;如果交往過程中有機會,也不妨側面瞭解對方會怎樣描述自己的前任——對方怎樣說前任,當自己也成為前任後,對方也就會用同樣的話對付自己。比如男生會說前女友是「劈腿的『破麻』」,不論他前女友劈腿之對錯,會用「破麻」形容女生,也有機會在分手後形容現女友。如果分手鬧得很難看,我們還是留意保護自己,不論己方還是對方發起輿論罵戰什麼的都會很難堪,對於當初的戀情也只會留下難堪的印象了。

至於分手許久、時過境遷之後,是否還會再往來,自然也因人而異。不過鶯鶯曾經被張生傷得很深、影響閨譽甚至也可能有影響到她婚姻的選擇,我是鶯鶯的話都把張生當仇人看待了。張生在彼此婚後還找上門來、還想用「表兄妹」這層關係見面,那就真的是人格鄙劣了——哪有前任當著現任找上門的道理?是想破壞鶯鶯現在的婚姻嗎?不管張生的目的為何,他的行為都十足地無禮。
換作現代情境,我們帶入鶯鶯丈夫的角度思考,伴侶的前任忽然出現還想要見面,是想跟我的伴侶重修舊好嗎?我的伴侶還是覺得前任好嗎?怎麼想都會很不舒服吧!更何況張生還有將兩人情事公佈出去的前科,鶯鶯的丈夫如果此前都不知情,現在看到那些描述張生與自己妻子性事的艷詩,應該整個人都會氣炸吧!張生的出現,都可以造成鶯鶯現在家庭的家庭危機了。

回顧感情的成長

原文中作者描述鶯鶯在婚後有為張生寫兩首詩,暫且援引如下:

其一:
自從消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不為旁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其二:
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第一首呈現了鶯鶯的深情,寫在鶯鶯得知自己拒見張生、張生不滿之後;第二首寫出了鶯鶯的祝福,寫在張生離去、彼此永別之時。——想到世間傳聞〈鶯鶯傳〉的故事可能本自元稹與自己表妹的一段初戀,真不敢想那位表妹會被人非議成什麼模樣。雖然第一首的確有癡心棄婦的婉轉心聲,然而放在文本內的鶯鶯、或是聯想到現實中作者元稹的表妹,都顯得⋯⋯愛得很卑微?倘若又被張生/元稹公佈出去了,世人會怎麼議論鶯鶯/表妹?「這個女的被拋棄了仍然對男的癡心深情」,是真的可能會被嘲諷貶損得很難堪。就鶯鶯而言,她說自己「羞張生」,可以說她羞於見張生、也可以說她以張生為羞,不過「不為旁人羞不起」,表示鶯鶯其實並不懼怕外人的嘲諷;換句話說,鶯鶯其實很勇敢,能直面過往戀情的錯誤,不管她還愛不愛張生,都已經決定不再見面、且以現在的家庭為重了。也因此第二首詩裡有時過境遷,勸彼此珍重的意味。

換在現代,一段戀情結束後要花多久時間走出來那是因人而異,不論是否要再與前任見面來往,或許能夠與第三方談起、拉開一段距離或提高一層高度去回顧過往的戀情,是每個人都可能需要經歷的成長。我們不知道鶯鶯會如何與丈夫描述自己的那段初戀,而從這兩首詩就可以明白,鶯鶯或許也已走出怨懟、走出過往,懂得珍惜當下。我們可以從鶯鶯身上學到,不必再為前任所作所為心傷,「過去了就過去了」,曾經有的熱情就拿來珍重現在的伴侶即可。——希望大家不要學張生,「渣人者人恆渣之」XD,自己的戀情沒必要公告天下、不要做有損彼此名譽,以及傷害感情的事。

性平事件觀點

感情這回事有時的確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捱,但撇除情感因素,犯法的事情也還是要防治。本文準確來說其實就是個「無知少女被渣男騙上床」的警世故事,而非法律案件,所以以下只是從當代的各種可能性發想,作為現當代社會的讀者的參考。

1.張生翻牆至西廂與鶯鶯深夜相會

原文中,張生與崔家一行人都是寄宿在普救寺,古時佛寺的確也常有類似提供寄宿的功能,換在現代社會可以當作一般的飯店,那麼張生跟鶯鶯就都是飯店的旅客。原文中鶯鶯與張生第一次私下相會,是張生依紅娘的建議寫了情詩給鶯鶯,然後鶯鶯回詩〈明月三五夜〉,具體段落援引原文如下:

張大喜,立綴春詞二首以授之。是夕,紅娘復至,持彩箋以授張曰:「崔所命也。」題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詞曰:「待月西廂下,近風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張亦微喻其旨,是夕,歲二月旬有四日矣。崔之東有杏花一株,攀援可逾。既望之夕,張因梯其樹而逾焉,達於西廂,則戶半開矣。紅娘寢於床,生因驚之。紅娘駭曰:「郎何以至?」張因紿之曰:「崔氏之箋召我也,爾為我告之。」

所以的確可以說鶯鶯有邀請張生來的意思;不過張生「梯其樹而逾焉」爬樹翻牆進來,其實也間接暗示張生是個「不走正道」之人。
在現代,即使是住在飯店,如果未經同意、無故闖入人家房間,也依然適用《刑法》第306條「侵入住居罪」。或者如果張生當場色心大發、行為不軌,雖經同意進來、但未遵照鶯鶯要求離開,那也還是可以適用此項法條。
後面紅娘抱鶯鶯來與張生相會,準確來說張生也可以提告對方。侵入住居罪是告訴乃論,就看雙方是否有經過對方同意。

做個文學補充:張生「梯其樹而逾焉」,也化用了《詩經・鄭風・將仲子》詩句:「將仲子兮、無踰我墻、無折我樹桑。」不過這裡詩人的態度就比較堅定,所以「無踰我墻」也有「女子拒人求愛」的意思。後面鶯鶯寫信給張生時說「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無投梭之拒」其中「援琴之挑」用司馬相如「琴挑文君」的典故,「投梭之拒」用謝鯤「投梭折齒」典故,就是在說張生求愛而鶯鶯沒有拒絕的意思。

2.紅娘「捧」鶯鶯來會張生

原文中的「捧」其實意思很隱晦,可以是「攙扶」或者公主抱,比較正面的解釋是鶯鶯打算「獻身」張生所以羞答答的,需要紅娘攙扶;換到現代語境,我們還可以去質疑鶯鶯為什麼會虛弱乏力到需要人協助行動。不過我們可以先分成以下幾種情境:

(1)鶯鶯的意願:合意性行為

現行《刑法》中,如果性行為發生時其中一方未滿16足歲,不論是否合意,一律視為性侵害,適用刑法227條「對幼年男女性交罪」,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

原文對鶯鶯年齡的說法是:「今天子甲子歲之七月,終於貞元庚辰,生年十七矣。」查唐德宗在西元784年年號興元元年是甲子年,西元785改年號貞元,貞元庚辰即是貞元16年;換句話說,鶯鶯出生在784年七月,鶯鶯與張生見面且發生性行為是在貞元16年(西元800年)二月到三月間,所以鶯鶯用現在法律看的話其實是15歲,尚未滿16歲。(原文是古人用虛歲的算法,所以會說鶯鶯今年要十七歲了。)

現代社會遇到青少年性侵性騷事件,第一個動作都是查出生年月日,歲數都是用實歲去算。用今年減去受害者出生年,過了生日就滿十六歲、沒過生日就是未滿。《刑法》227條是很絕對的,不論是否合意,對未滿16歲的少男女都叫性侵害,所以這一條也有個小變化型,《刑法》第227-1條暱稱叫「兩小無猜條款」——未成年的青少男女如果發生性行為,雙方都會視為犯了此法。

小結之,換在當代的法律,即使鶯鶯是自願的,張生都是犯了《刑法》227條,而且是「非告訴乃論」。(除非張生未滿18歲,才是「告訴乃論」;但本文中張生已經23歲了。)
不過,我們這裡是硬要「以今律古」,主要還是提供讀者當個參考;不然課文中虬髯客隨身帶著一顆人頭趴趴走,豈不是通緝在逃的殺人犯。XD

換作鶯鶯他們當年的背景的話,《唐律》沒有對強制性交的年齡做出什麼具體的條款,違反意願的強姦的話罰男方加害者,不罰女性受害者;實際上,張生跟鶯鶯也只是未婚男女朋友的戀情,《唐律》建立了所謂「無夫姦」觀念,所謂「沒有丈夫的婦女與人通姦」——「無夫」之人,通常有1.未嫁的少女、2.養在外面的情婦、3.失婚的寡婦、4.尼姑女冠,這四類型——實則是以道德上的貞操觀念要求婦女(啊無妻子的男性跟人通姦為什麼沒有額外的要求?為什麼男性不用保護自己的貞操?= =),是古代父家長社會的建構,鶯鶯的情形也會算「無夫姦」,只不過唐代社會對無夫姦還算比較寬容,家長通常也不會鬧上法庭罷了,到了禮教觀念比較森嚴的明清,「無夫姦」就越來越苛刻。
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有句:「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其實也是這個父權社會形成過程中的一種反映,〈井底引銀瓶〉這首新樂府描述一位女子為愛走天涯、與情郎私奔,婚後卻因此被夫家瞧不起、終至休棄,走投無路。

(2)鶯鶯不願意:強制性交

上面我們說的是原文中鶯鶯合意的情況,以下開始以故事為本,自由發揮一下XD,假設鶯鶯其實並不願意的可能。

假設鶯鶯滿16歲、成年了,但被紅娘這樣「捧來捧去」,期間也沒有「積極同意」發生性行為(原文中描述她「嬌啼婉轉」就是一直在哭;「終夕無一言」就是始終沒有講話),會不會有可能鶯鶯其實不是自願的呢?而鶯鶯力不能支,始終要紅娘攙扶才能行走,會否是酒醉?乃至下藥?!那麼就會有以下兩種處置:

針對成年人的話,如違反其意願則為性侵害,適用刑法221條「強制性交罪」,可處3-10年有期徒刑;
以二人以上共同犯之,以藥劑犯之等,適用刑法222條「加重強制性交罪」,可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這就是我們用比較負面的觀點解釋紅娘「捧」鶯鶯來會張生的情形,以上都是「非告訴乃論」,(只有配偶間的強制性交罪是告訴乃論)呼籲大家可以一人一信送張生進監獄了⋯⋯開玩笑的。重點是受害者還是需要保存證據,趕緊報警、驗傷。

3.張生曝光二人性事

原文中有說張生在與鶯鶯初夜後寫了〈會真詩〉三十韻,後面再用元稹的名義將此詩具體引出;還有原文中也用列舉的方式提及有文人得知後賦詩,如楊巨源作〈崔娘詩〉、李公垂作〈鶯鶯歌〉等。基本上就是他們一票混同一個圈子的人都知道了,這事實上真的挺過分的,其中最誇張的是元稹自己的手筆,甚至描述到二人性行為期間鶯鶯的神態之類的。雖然也可以用風流倜儻來解釋這類文人寫豔詩的文學活動,然而想到鶯鶯是被始亂終棄的無辜少女,仍然很為她心疼。

楊巨源的〈崔娘詩〉是原文也有引出的:「清潤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李公垂就是李紳,是作者元稹與白居易他們那一群小夥伴之一。就如白居易與陳鴻為唐玄宗楊貴妃分別作〈長恨歌〉與〈長恨歌傳〉那樣,元稹的〈鶯鶯傳〉與李紳的〈鶯鶯歌〉其實也是姐妹作,只不過李紳〈鶯鶯歌〉世已不傳,只偶爾有些片段,看上去也很像〈長恨歌〉那樣是七言長篇歌行。元稹寫〈鶯鶯傳〉並不是為了科舉溫卷,純粹就是文人才子的圈內遊戲,元稹把自己的經驗包裝後進行創作產出,〈會真詩〉題目本身就有男女情事的文學意象,詩中的句子如「鴛鴦交頸舞,翡翠合歡籠」用了傳統意象,「氣清蘭蕊馥,膚潤玉肌豐」、「無力傭移腕,多嬌愛斂躬。汗流珠點點,髮亂綠蔥蔥」就很具體寫出女性性事後的樣態,雖然也很豔麗啦,但也把對方的隱私都曝光出來了。

如果換到現代情境,以文學藝術形式表達自己與情人之間的事,或許也時有發生;流行歌曲什麼的,還不一定是壞事,像是美國流行天后Taylor Swift總有歌寫給前男友(歌詞是沒有涉及性行為啦),有反對者也有人樂見,美國很多大學院校還會開設Taylor Swift的專題研究課呢。

我們假設現代社會比較不能接受的情境的話,可能就是性影像了。2023年臺灣#METOO運動最早的一個引爆點,就是網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中的相關情節——王淨飾演的「張亞淨」受到職場性騷擾,向上司「翁文方」(謝盈萱飾演)傾訴她曾經與大學教授婚外情、被拍攝性影像,形成她的心理陰影,時時忍不住上AV網站想確認自己的性影像沒有被曝光。

張生到處去說自己與鶯鶯的情事,乃至有〈會真詩〉之作、形成文人才子們的共同題材,換在現代可能就是行為人吹噓自己的性事、用性影像散播乃至重製。
鑑於鶯鶯在原文中尚未滿18歲,「兒少性剝削」這一條是跑不掉的;另外《刑法》第28章之1:「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的《刑法》319條有各種量刑機制;《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的「犯罪被害人保護命令」和《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都可以要求平台把性影像下架。政府也有建立「性影像處理中心」網站,提供被害人了解如何處理性影像問題,建設了被害人可以線上要求平台下架性影像的機制。

4.張生評論鶯鶯是「紅顏禍水」

雖然有點噁心,我們還是引用一下張生的原話:

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於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貴,乘寵嬌,不為雲,不為雨,為蛟為螭,吾不知其所變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據百萬之國,其勢甚厚。然而一女子敗之,潰其眾,屠其身,至今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是用忍情。

以上這段話中,張生用「尤物」、「為蛟為螭」的典故兼比喻、「殷之辛,周之幽」的典故、「妖孽」等語來形容鶯鶯,算是分手後還把對方講得很難聽的那種爛前任。

不要看當代蠻常有人形容美女叫「尤物」就以為是個好詞,此語典出《左傳》——「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義,則必有禍。」「尤」其實就是「罪」的意思,這段話就是古時候形容知名女性是「紅顏禍水」的所本,後面張生也用歷史上的著名女性如妲己、褒姒來比擬。而「蛟」比「龍」少一趾、「螭」比「龍」少了角,都是「非真龍」,也就是次等於龍,原文是說崔氏子如果有機會飛上枝頭,可能也會成為君主愛妾寵妃的意思,但當然不是偏向可以「變鳳凰」、「母儀天下」那種正向的解釋,所以後面用「妖孽」來呼應。

換在現在,基本上張生就是用檢討被害人、蕩婦羞辱似的態度形容鶯鶯,可看出他完全不以自己的行為為恥,他利用鶯鶯的天真無知誘拐人家上床、爽完拍拍屁股就走,享受父權紅利的同時還極盡羞辱一個真心痴情愛過他的單純少女,鶯鶯的初戀是這種人真是她的不幸。張生的這些用詞也可以構成「公然侮辱罪」。真希望鶯鶯可以去把張生告到破產。XDDD

5.張生於婚後上門糾纏

至於原文中提及二人分手隔年張生去考科舉、再隔年各自婚嫁,而張生還想要用表哥身份上門來見鶯鶯,除了真的是人品問題外,放到現代情境就是糾纏不放的煩人前男友。由於二人過去的確算是情侶關係,也可以適用《家庭暴力防治法》申請民事保護令,禁止恐怖情人的騷擾、跟蹤或者非必要的聯絡行為。如果不是曾有親密關係的陌生人,則可以用《跟蹤騷擾防制法》請警察開書面申誡、保護令限制對方的糾纏。

總之,不論男孩女孩,我們不能保證自己一定不會遇到張生這樣的渣對象,必要時還是要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權益。

結語——給當代少女的啟示

除了「如何把當代張生告到死」這種啟示之外XD,〈鶯鶯傳〉這個故事仍然充滿啟發。以往的詮釋,也會憐惜故事中的鶯鶯,她其實不過是個渴愛的少女,只不過遇人不淑,但最後也擁有了家庭,成為萬千芸芸眾生中的其一。鶯鶯在文學史上的形象,有強自維持禮儀的矜持、也有熱烈追求愛情的獨立、更有敢於好聚好散相忘於江湖的勇氣。雖然我們可能會鄙夷元稹那種父權沙文的思維,也不得不承認他把鶯鶯塑造成文學史上獨一無二的形象。

重要的是,縱然現代的我們已經不太可能遇到鶯鶯當年的限制,比如現當代對於追求愛情是鼓勵、開放的,沒有禮教的壓抑與規範,但會遇到什麼樣的對象、會得到什麼樣的過程與結果,仍然有千百萬種可能。我們不必因噎廢食,因為怕像鶯鶯一樣被始亂終棄就不敢邁出腳步;也不用矯枉過正,怕自己成為張生或鶯鶯就給自己的愛情設限、不敢付出。

在當代生活的我們,已經有比較多手段和方法可以保護自己,也有比較多的文學藝術故事讓我們觀摩種種愛情的樣貌。〈鶯鶯傳〉這個故事核心其實是渴望真愛的女主遇到只求感官刺激的男主,在對的時間遇到錯的人,這種事改頭換面之後也仍會在現代社會上演,我們也還是可以當作一種警示:在不知何時會來到自己生命中的對象,有時你/妳不是他/她的、他/她/不是你/妳的最適合的人,那又如何呢?想愛就學鶯鶯的勇敢、要分開也學鶯鶯的灑脫吧!

以上,推薦這個故事給大家。

avatar-img
182會員
79內容數
針對高中國文課內、課外文學作品,深入細讀、分析寫作手法與內涵,分享中宜師的教學見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貝冷絲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泛談白先勇《臺北人》小說集中,〈冬夜〉一篇與所謂「五四精神」的關係。
本文泛談《史記・魏公子列傳》中,「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的相關事件與歷史評價。
本文分析《史記》一書,將戰國時期的屈原與西漢時期的賈誼二位歷史人物,合併為同一篇列傳的緣由。
本文描述史書中「李陵事件」的經過,並分析此事件對司馬遷撰作《史記》的具體影響。
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注釋、賞析。
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注釋、賞析。
本文泛談白先勇《臺北人》小說集中,〈冬夜〉一篇與所謂「五四精神」的關係。
本文泛談《史記・魏公子列傳》中,「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的相關事件與歷史評價。
本文分析《史記》一書,將戰國時期的屈原與西漢時期的賈誼二位歷史人物,合併為同一篇列傳的緣由。
本文描述史書中「李陵事件」的經過,並分析此事件對司馬遷撰作《史記》的具體影響。
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注釋、賞析。
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注釋、賞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Emma 在波蘭首都華池的家中,她剛剛用筆電追完電視劇《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Emma 對李清照這位北宋佳人產生了一絲好奇,她敲著鍵盤打下“李清照”三字,螢幕顯示出這位才女的生平… 「唉!這就叫嫁錯人了,趙明誠軟蛋一個。老母叫納妾就納妾,納了還不是孵不出蛋來;說有多愛?不過就是欺負李清照娘家
Thumbnail
「西南偏西,晨獨缺日,九五失六,李白逝求,其身領兵,歹員齊行」 「止少日勿土欠位,十口時石自迎陽,任劍一平水中水,來去仗運亦仗風。」一個沖雲派普通女弟子古冰亦的江湖奇遇從一個行蹤成謎的女子成亦非,牽扯出了偌大的江湖恩怨、刀光劍影。「性格決定命運」以及「生命自會尋找出路」,乃古今箴言。刀光劍影、恩怨
Thumbnail
讀《舊唐書.后妃傳》至肅宗張皇后,覺得頗有幾點可說。
Panai唱柯智豪所寫的〈入漿〉。我曾經問柯董aka柯大aka豪神aka豪大大,歌詞裡的「花收變硬,免閣美麗,甘願入漿,我是你的,白漿飽穗, 不再花開。」是不是一種情慾描寫,他耐人尋味的表示,只要你願意,每首歌都可以情慾解讀,話是四兩撥千斤,表情倒是很興奮。 今天突然想起,「情慾的暗示」這件事,
Thumbnail
武俠小說作家喜歡讓多位女性喜歡一個男主角,如陸無雙、程英、郭襄、公孫綠萼或多或少都喜歡楊過,趙敏、周芷若、小昭都愛上張無忌⋯⋯
"看來張叔叔比較了解妳" "可不是嗎?懷南總是不相信我的方法" "我想不是不相信,而是不想妳參與,這裏面很複雜" "可能吧"赤霞的臉上有一些哀戚 張其光完全說對了,事情反正說開了,赤霞根本就完全不在乎秦懷南的反應。秦懷南為了瘟疫早出晚歸,回到家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就算想和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紅杏奪回手,道:「能有誰呢?我是王爺心尖上的青鶯奶奶的大丫鬟,多威風哪。」
Thumbnail
「雙股為釵,單股為簪。怎麼說拆,就拆了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Emma 在波蘭首都華池的家中,她剛剛用筆電追完電視劇《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Emma 對李清照這位北宋佳人產生了一絲好奇,她敲著鍵盤打下“李清照”三字,螢幕顯示出這位才女的生平… 「唉!這就叫嫁錯人了,趙明誠軟蛋一個。老母叫納妾就納妾,納了還不是孵不出蛋來;說有多愛?不過就是欺負李清照娘家
Thumbnail
「西南偏西,晨獨缺日,九五失六,李白逝求,其身領兵,歹員齊行」 「止少日勿土欠位,十口時石自迎陽,任劍一平水中水,來去仗運亦仗風。」一個沖雲派普通女弟子古冰亦的江湖奇遇從一個行蹤成謎的女子成亦非,牽扯出了偌大的江湖恩怨、刀光劍影。「性格決定命運」以及「生命自會尋找出路」,乃古今箴言。刀光劍影、恩怨
Thumbnail
讀《舊唐書.后妃傳》至肅宗張皇后,覺得頗有幾點可說。
Panai唱柯智豪所寫的〈入漿〉。我曾經問柯董aka柯大aka豪神aka豪大大,歌詞裡的「花收變硬,免閣美麗,甘願入漿,我是你的,白漿飽穗, 不再花開。」是不是一種情慾描寫,他耐人尋味的表示,只要你願意,每首歌都可以情慾解讀,話是四兩撥千斤,表情倒是很興奮。 今天突然想起,「情慾的暗示」這件事,
Thumbnail
武俠小說作家喜歡讓多位女性喜歡一個男主角,如陸無雙、程英、郭襄、公孫綠萼或多或少都喜歡楊過,趙敏、周芷若、小昭都愛上張無忌⋯⋯
"看來張叔叔比較了解妳" "可不是嗎?懷南總是不相信我的方法" "我想不是不相信,而是不想妳參與,這裏面很複雜" "可能吧"赤霞的臉上有一些哀戚 張其光完全說對了,事情反正說開了,赤霞根本就完全不在乎秦懷南的反應。秦懷南為了瘟疫早出晚歸,回到家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就算想和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紅杏奪回手,道:「能有誰呢?我是王爺心尖上的青鶯奶奶的大丫鬟,多威風哪。」
Thumbnail
「雙股為釵,單股為簪。怎麼說拆,就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