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生活化的道路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全文刊載於綠雜誌2011年06月號
台灣20m以下的道路,也就是一般通稱的「巷道」,是和我們最息息相關的道路空間,舉凡小朋友步行上下學、爸媽出門買菜、爺爺奶奶吃完飯後散步、鄰居遛狗串門子、同學下課後玩球,都是發生在這個空間。只是在台灣,隨著機動車輛的增加,巷道不知不覺變成了汽機車的停車場,或是想要避開塞車的汽機車繞道的捷徑,白天一輛接一輛汽機車在巷內高速呼嘯而過,晚上爸媽下班回來找不到停車位,只能一直在社區的巷子裡頭繞,大量的外來車輛剝奪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空間,反而讓巷道變成社區最不生活化的地方。
為了恢復巷道原本鄰里聯絡的功能,讓道路空間更為生活化,城市的道路應該要進行較明確的分類,確定哪些道路是以提供「車輛通過」的功能為主,定位為主要道路;那些道路則是以提供「生活逗留」的功能為主,定位為次要道路。
圖 1是柏林一角的街道圖,圖中可看出市區道路被分成兩種類型,黃色的道路是「主要道路」,作為市區各大區域連結的重要通道,這類型的道路,設計上是以「交通性」作為主要考量,注重的是車流(包括大眾運輸、汽車、腳踏車、行走的行人)的順暢。在路口會透過號誌或優先通行權的標誌,讓駕駛知道相交道路的優先等級,而在行駛動線交織時,明確知道通行的順序。主要道路的速限,通常在市區不分車種一律為50km/h。
被黃色的主要道路框起來的區域,則視為一個一個的小社區,裡頭白色的道路均被定位為「次要道路」,作為社區內部各種生活機能設施(如住家、學校、超市、公園)的聯絡通道,以及區域內通往主要道路的車輛行駛路徑。這類型的道路,設計上是以「生活性」作為主要考量,注重的是行車速度的管理、停車位的供給、行人與腳踏車的安全、以及住宅周遭的安寧。在這個區域內的次要道路,均視為相同的優先等級,到了路口一律遵循「左方車讓右方車先行」的行車規則。這些次要道路依照周邊的土地使用方式,而有不同的設計型態,速限也有不同的規定,但是一律在30km/h以下。
接下來就來看看次要道路包括那些設計型態,他們的特點及適用範圍又為哪些。

1. 住宅區道路

圖2為德國的住宅區道路,管理上稱為「速限30公里區」。當駕駛者從速限50km/h的主要道路轉進來後,進入眼簾的馬上是照片右上大大的速限30標誌。這個標誌是在提醒駕駛已經進入住宅密集的地區,從現在起經常會有車輛停車、行人穿越、或是兒童嬉戲的情況,為了安全起見,行車速度必須降低成30km/h以隨時應變。
問題是人不可能這麼守法,即使是德國人也不例外,所以必須透過交通工程的設計,讓駕駛人明顯地感受到道路環境的改變,而採取適當的駕駛行為。常見的設計手法,是在住宅區道路的路口透過路面抬高(圖 3)、道路彎折(圖 4)、路緣外伸(圖 5)、地磚鋪面(圖 6)等設施,來達到引導駕駛人減速的效果,有時這些設施也會結合配置。
在住宅區道路的路段上,為了避免車輛通過路口後重新加速而超速,道路設計上,會把車道寬度縮減為「讓設計車種必須降低速度才能交會的最小寬度」,透過車子會車時不得不的減速行為,達到自然降低路段行駛速度的效果。圖 7即是常見的交通工程設計手法,德國有許多三到四層樓的老房子,這些房子當初蓋的時候都沒有挖地下室,所以跟台灣一樣,也產生住宅區停車位嚴重不足的情況,他們的作法是在路寬許可的情況下,透過斜角停車的方式,增加停車格的數量,同時讓中間的車道寬度變窄,但是又不至於到無法會車的程度,同時達到抑制路段車速的效果。
如果次要道路的交通量很低,使得會車的次數不多,那縮減車道寬度所造成的抑制速度效果可能不夠顯著,行駛的車輛可能會自然而然快起來,這時候就要透過其他降低速度的裝置,例如交錯配置斜角停車與平行停車的位置(一下子斜角停車在左手側,一下子在右手側,形成道路彎曲效果)。
為了避免社區道路的停車格位被外車佔用,柏林透過申請分區停車證的方式,讓沒有自家車位的住戶,購買該區一季或一年的停車證,而沒有停車證的車輛,原則上禁止停放該區的停車格。但是考量到有些住商混合地區,白天常常車位是空的,但是卻有開車來此地上班,或是來附近超市購物的人需要停車位,這時則允許外車停放,但必須繳交路邊停車的費用。
住宅區道路的路口設計,一律以「簡單化」為原則(圖 8),也就是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不設置交通號誌、標線與標誌。依前所述,住宅區內部的道路均視為相同優先等級,因此當兩輛車同時進入路口時,必須依照「左方車禮讓右方車」的規則來運作。行人穿越住宅區的道路時,也不需要號誌或人行道,只要在過馬路前看看有無來車,就可以直接穿越馬路。
而在住宅區道路的出口,與主要道路相交的路口處,必須設置「速限30公里區解除」的標誌(圖 9),以及停或讓的標誌,提醒駕駛者速限的限制已經解除,回到主要道路之後,可以重新依照市區速限50km/h的速度行駛,但是在匯入或穿越主要道路時,必須注意主要道路方向的車流(包括同方向的行人與腳踏車)的優先通行權。
一般而言,速限30公里區的道路是採用「人車分離」的原則加以設計,也就是路旁必須設置足夠寬度的人行道,確保人車通行彼此不受干擾,可是如果道路不夠寬怎麼辦?這時就必須考慮設置成「交通寧靜區」。

2.交通寧靜區

許多人以為在馬路上裝設駝峰或減速墊,使車速降低,就叫做交通寧靜區,所以曾經被問過一個經典問題,他說:當車子經過駝峰的時候,明明會「碰碰」兩聲,為什麼還叫做交通「寧靜」區呢?
其實交通寧靜的德文原文,指的是交通的舒緩、抑制(Verkehrsberühigung),原本是道路的設計概念,希望透過景觀與交通工程設施,使道路的交通性降低、生活性提高。從這個觀念,衍生出的道路型式,包括「速限30公里區」、「兒童遊戲街道區」、「行人徒步區」、與「速限20公里商業區」四種,這個名詞引進台灣後,交通寧靜區不知不覺變成兒童遊戲街道區的專屬代名詞。在接下來的敘述中,也統一用「交通寧靜區」來表示「兒童遊戲街道區」。
有別於速限30公里區「人車分道」的概念,交通寧靜區希望把車道從「車輛專屬」的交通空間,變成「人和車子共同使用」的共享空間。在這邊,人和車子的地位是平等的,行人可以使用完全的道路空間,而不必像30公里速限區那樣,被侷限在道路外側的人行道上,而當車子開進來停車的時候,也必須尊重行人(或是把自己當行人),以合理的速度前進。
要達成這樣的目標,首先就是要進一步改善住宅區路網的結構,更精確地分隔出穿越性與地區性車流。以圖 10的格子狀路網為例,較粗的線條是主要道路,較細的線條是次要道路,由主要道路所圍起來的大社區,如果內部的次要道路是暢通無阻的話,就常常會有鑽小巷的車流四處流竄,而大幅影響社區的生活品質。這時候可以透過單行道、死巷、交叉口路阻等設施,將大社區分隔成不同的小社區,阻隔目的地並非該社區的穿越性車流,讓真正進入這些小社區道路的,是與兩旁住戶有關的當地車輛。交叉口路阻可以利用矮柱、植栽等設施,設置在路口的中央,讓車輛只能轉向而不能穿越,但是在路阻的中央設置開口,使得行人與腳踏車的動線不受影響。在緊急情況下,交叉口的路阻也可以拆除,讓救護車與消防車可以快速穿越。
隔絕掉大部分的穿越性車流之後,就是道路空間本身的再造了,透過地磚來提升道路空間的品質,以及提醒駕駛者適當的駕駛行為,是經常採用的方式(圖 11),不同的地磚顏色或材質,可以有效地區分道路空間,但又不是那麼強制,保留使用上的彈性。像照片中左側紅色是人行空間,中間是車行空間,右側的停車彎規劃作為停車空間,雖然有大致上的區分,但是仍然保留相當大靈活運用的可能性,有時社區可能要辦活動而必須佔用全部空間,有時某一戶搬家需要同時佔用車道與人行道來裝卸家具,保留這種使用上的彈性,在需求錯綜複雜的住宅區內,尤其重要。
當然,人是不可能永遠守法的,這時候就要靠一些交通減速設施來誘導車輛以較低速度行駛。像圖 12中的S形車道,透過路旁外推的植栽,迫使直行的車子必須減速繞過,達到降低速度的效果。兩個植栽的距離,將影響到減速的效果,而此處的減速設施,也可以同時提高照片遠端路口的安全。
交通寧靜區有一項很重要的措施,就是降低「交通的元素」,也就是減少主要道路上常見的、主要針對汽車而設置的標誌、標線、號誌等設施。透過去除不必要的交通設施,讓馬路看起來不像馬路,而比較像給行人使用的帶狀空間或廣場,使車輛駕駛人感覺到:「這可能是一個行人活動很頻繁的環境」,而自動採取比較謹慎的駕駛行為,達到行人與汽車共享空間的目標。
圖 13是典型的台灣次要道路,道路中央有分隔標線,到了路口除了減速標線之外,地上還漆有「慢」標字,這些交通工程設施,一般是設置在主要道路上,在次要道路,應該儘量減少,才能讓駕駛明顯感受環境的改變。根據實務上應用的經驗,透過空間塑造所達成的駕駛行為改變,遠大於交通工程設施所達成的效果。
交通寧靜區,是在道路寬度有限的限制下,以「人車共享道路空間」的基本概念,把車輛行進、車輛停放、行人步行、穿越、逗留、遊戲的需求,透過景觀與交通設施妥善的配置,讓道路不像道路,反而像社區的鄰里公園,使道路空間與每天的生活更緊密。
圖 14是放假的時候,鄰居主動來清掃交通寧靜區的標誌牌的情形。可以看到隔壁的媽媽也牽著腳踏車、推著娃娃車來湊熱鬧一下。這是台灣失去已久的鄰里關係,不曉得有沒有重新恢復的一天呢?
透過道路的等級分類、速限的降低、行人與停車空間的增加,可以使得道路變的更人性化,與我們的生活更貼近。這時候,推著娃娃車的陳媽媽可以跟提著菜籃的王媽媽在路口的聊天,旁邊賣早餐店的李先生可以搭個遮陽棚,下頭放著餐桌椅,讓吃早餐的人悠閒的邊喝咖啡邊看報紙,順便看著小朋友背著書包走過巷子到學校。沒有污濁的廢氣、沒有擾人的噪音、沒有呼嘯而過的汽機車、不必擔心小孩被車撞而每天騎機車接送。這個由大馬路圍成的小社區,是居民自主的生活空間,和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這就是生活化的道路。
上述道路分類的觀念與措施,其實在台灣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在次要道路的設計上,卻始終擺脫不了主要道路的影子。外國的月亮不一定比較圓,他們的都市環境也不見得等同於台灣,不過他們在改造道路空間上的努力與經驗,仍然可以給我們做個參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52內容數
從德國留學經驗,檢視台灣交通,分享個人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存在著行人道、騎樓利用和無障礙環境等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考驗,更是我們社會價值觀的反映。我們應該為他人、為家人、為整個家庭多考慮一下。不僅要關注自己的便利,還要顧及他人的需求。開慢一點,給予他人讓步的空間,不僅是交通上的禮讓,更是一種社會共融的表現。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混亂且危險,主要原因是荒謬的道路設計。道路設計的歷史背景、寬車道設計、人行道佔用情況、權責破碎、民意影響交通規劃、以及汽機車數量過多等因素均影響著交通流暢與安全。原因分析指出,需要全面且深入的思考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臺灣最近被批評成行人地獄,引起了許多抗議。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觀念錯誤。他強調人在道路上是最重要、最大的,並呼籲各種交通工具都必須禮讓行人。最後,他支持最近的交通法規修改,強調行人路權優先。
Thumbnail
本篇你應該學會: ■「地段」就是指生活機能,共享生活機能就是「生活圈」 □優質的「替代地段」要符合兩個條件:■遠距共享相同生活機能,或是本身有類似完整生活機能;□單位價格要有一定落差,最好兩成以上 ●「南七期」核心地段為「文心森林公園」 ○步步探索,惠文路及公益路二段交會口是最佳「替代地段」
Thumbnail
在還沒有汽機車、甚至腳踏車也不普及的時代,走路是唯一普遍且多數人皆可選擇的交通方式。過去的街道、城鎮規劃,多是以行人的尺度與行走的品質作為依據,相較於近代以汽機車為主的都市規劃方式,因應汽機車的交通而拓寬道路甚至徵收道路用地,除了改變了以行人為尺度的空間,在追求更快更便利的交通方式之外,相較於自然天
Thumbnail
20世紀興起的現代主義影響了全世界的城市發展,以效率為導向的城市設計,使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停留空間嚴重遭到侵蝕。隨著70年代歐洲社會運動開始,歐洲各城市首先將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回到人群本體,這些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可以成為未來城市規劃中的參考,特別地在新興城市的建設上。
Thumbnail
  本系列文推薦給非路工專業或是剛入門的土木夥伴,台灣的道路規範不同其他土木領域,很多內容十分簡化,在閱讀及引用的過程中,往往顧此失彼,筆者以目前約5年之路工設計經驗,就目前台灣之規範及相關設計手冊,逐步撰寫設計心得,並衷心期待各位先進指教。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遇到了許多問題,尤其是事故率高和不合理的道路設計。新政府提出了以人為本的道路交通規劃政策,希望能夠提高用路安全和舒適度。本文分析了人本交通的理念和八大目標,以及新政府針對交通問題提出的政策。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存在著行人道、騎樓利用和無障礙環境等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考驗,更是我們社會價值觀的反映。我們應該為他人、為家人、為整個家庭多考慮一下。不僅要關注自己的便利,還要顧及他人的需求。開慢一點,給予他人讓步的空間,不僅是交通上的禮讓,更是一種社會共融的表現。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混亂且危險,主要原因是荒謬的道路設計。道路設計的歷史背景、寬車道設計、人行道佔用情況、權責破碎、民意影響交通規劃、以及汽機車數量過多等因素均影響著交通流暢與安全。原因分析指出,需要全面且深入的思考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臺灣最近被批評成行人地獄,引起了許多抗議。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觀念錯誤。他強調人在道路上是最重要、最大的,並呼籲各種交通工具都必須禮讓行人。最後,他支持最近的交通法規修改,強調行人路權優先。
Thumbnail
本篇你應該學會: ■「地段」就是指生活機能,共享生活機能就是「生活圈」 □優質的「替代地段」要符合兩個條件:■遠距共享相同生活機能,或是本身有類似完整生活機能;□單位價格要有一定落差,最好兩成以上 ●「南七期」核心地段為「文心森林公園」 ○步步探索,惠文路及公益路二段交會口是最佳「替代地段」
Thumbnail
在還沒有汽機車、甚至腳踏車也不普及的時代,走路是唯一普遍且多數人皆可選擇的交通方式。過去的街道、城鎮規劃,多是以行人的尺度與行走的品質作為依據,相較於近代以汽機車為主的都市規劃方式,因應汽機車的交通而拓寬道路甚至徵收道路用地,除了改變了以行人為尺度的空間,在追求更快更便利的交通方式之外,相較於自然天
Thumbnail
20世紀興起的現代主義影響了全世界的城市發展,以效率為導向的城市設計,使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停留空間嚴重遭到侵蝕。隨著70年代歐洲社會運動開始,歐洲各城市首先將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回到人群本體,這些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可以成為未來城市規劃中的參考,特別地在新興城市的建設上。
Thumbnail
  本系列文推薦給非路工專業或是剛入門的土木夥伴,台灣的道路規範不同其他土木領域,很多內容十分簡化,在閱讀及引用的過程中,往往顧此失彼,筆者以目前約5年之路工設計經驗,就目前台灣之規範及相關設計手冊,逐步撰寫設計心得,並衷心期待各位先進指教。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遇到了許多問題,尤其是事故率高和不合理的道路設計。新政府提出了以人為本的道路交通規劃政策,希望能夠提高用路安全和舒適度。本文分析了人本交通的理念和八大目標,以及新政府針對交通問題提出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