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8/2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情緒去脈絡之後:《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情感的物質性〉

raw-image

前陣子讀#金草葉 的短篇,一直對〈情感的物質性〉這篇印象很深刻。故事大致上就是說一家文具公司,發明了一種實體的情緒。比如說「憂鬱體」、「平靜」與其衍生的產品如香皂、巧克力、香水等等。只要使用這些產品,便能體驗到那樣的情感。主角起初原以為是偽科學,直到某次和女友吵架,發現女友竟然買了「憂鬱體」。令他很不解的是,為什麼人會想要擁有「實體的」情緒?又為什麼會想擁有「負面的」情緒?


首先是實體的概念,小說裡藉後輩的台詞說到了:其實擁有實體比想像中的還誘人。比如說演唱會、電影票根,實體的照片(拍立得)和數位照片⋯⋯。因為該物品是實體,也就不容易被機械複製,而保有更多原真性。此時人們所消費的早已不是物品本身,而是該物品被賦予的意義。此外,實體還有一個好處是它「一直都在」,就算轉移視線也不會消失的安定性,某方面給予了消費者一種信任。

再來是負面情緒的問題,小說裡其實有延續了這個問題,我就直接節錄一段:

「我覺得一直把消費看成購買快樂的行為很奇怪。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消費也是為了擁有情感。比如,一部電影總是會給你帶來快樂嗎?恐懼、寂寞、難過、孤獨、痛苦⋯⋯即便是為了這些負面的感情,我們也會心甘情願地付出代價。所以說,這難道不是我們平時一直在做的事嗎?」


這個問題就有好幾個層次可以討論了。其一是上述提及實體物品之所以有意義,人之所以能從中獲取意義,是因為物品背後可能有一段故事。但在小說當中,物質情感其實是被去脈絡的,那這樣純粹的、無意義的情感是否有追求的意義?

其二,小說中舉電影為例就很精神分析,但就先不扯什麼觀影環境很像子宮、鏡像理論那些。純粹就說在觀影或是閱讀作品時的「共感」,觀眾/讀者在觀看時,其實是渴望從這個過程中獲得更完整的自我,進而與片中角色的某些情緒進行連結。而負面的那些情緒總是更令人印象深刻,也更令人共感。

最後一點,也是最近被當頭棒喝的一個觀念。或許在體驗負面情緒的時候, 人是能夠隱約從負面情緒中獲取一些滿足感。最近剛好讀到Demoralization去除士氣的概念,它鼓勵人去「沈浸」在負面情緒中(也因此誕生很多EMO作品),然而越是沈浸、肯定這些負面情緒,這樣的結構就越牢固。當然,我不認為負面情緒就都是壞東西,因它的確是一種更令人共感、更幫助人拼湊自我的工具。但當這樣的結構被鞏固,似乎就變得有毒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