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童心

近來每於永和四號公園散步,就不自覺步行至兒童遊戲區。聽聞兒童歡聲笑語,觀察兒童豐富的肢體語言及無牽無掛的模樣。這樣不自覺的憶起兒時情景,猶記童年因託養關係,寄住在萬華的奶媽家中,當時萬華ㄧ帶仍是日式平房,「榻榻米通舖的家居`巷弄間追逐的遊戲`着開擋褲的奔跑」,情景依稀浮現。但畢竟童年已遠無多少能復憶了。只有些許印象還能追憶,而童年回憶。聖嚴師父在《法源血緣》ㄧ書中也曾記載「我重溫了童年的生活情趣。我家曾飼過豬、養過羊、畜過鴨、餵過雞。我在蘆葦叢裡所見童年往事,是母親正在斗笠下流汗的笑臉,我也看到了父親在河底挖泥時撿起了粗壯粉嫩的蘆根,我一邊啃著蘆根,一邊高興得直呼「好甜」。

似乎生命中有ㄧ股力量,要人們憶起童年生活的點滴,返樸歸真找回童心。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經常掩飾了自己的真實情感,以適應社會的期望,亦迫於生活壓力變得老成事故。問問自己已多久沒有開懷大笑了。已多久沒有心滿意足了。就知道自我封閉有多麼嚴重了。

這樣遮蔽了純真的童心,我們已無視圍牆上的蝸牛,不再追逐飛舞的彩蝶,路遺了小徑的野花,懶得回應陌生人的微笑,周遭世界變得毫無生氣,靈性與天地的聖靈毫無交集,晚年的歸真也變的遙不可及。

但人一生無論你多富有,保有些童心是必要的。因為那是人的原初,那是對生活不可或缺的熱情,那是讓我們持續能保留希望而期待幸福的依憑。當風燭殘年時還有向陽的希冀。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稟諸童心的熱情,在文殊菩薩指導下参訪53位善知識。《大方廣佛華嚴經》

「善哉!善哉!汝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欲親近善知識,問菩薩行,修菩薩道。善男子!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具ㄧ切智最初因緣,是故於此勿生疲厭」文殊菩薩鼓勵善財童子勇猛精進於参訪中勿生疲厭。

且在《妙華蓮華經》中稱

「善財童子是諸佛世尊唯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佛!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

而善財童子参訪53位善知識的目的,是為了要利益眾生的大事,欲令開起佛的知見。因此正念童心,有著無比的力量,令善財童子求得佛智,升起無上正等正覺的解脫心,即菩提心。

如是童心是好的,是一種動力,令枯木得以重生,使晚年再生活力,充滿朝氣。善於生活的人,能時刻保有ㄧ顆純真童心,不斷的去探索未知,正念善良的愛護蒼生。下ㄧ次路過公園不妨佇足遊戲區,感受童真,找回童心。

註:善財童子,「善財」是指他除了擁有世間的財富外,還熱愛真理,關懷民間疾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