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作者:羅伯.狄保德 Robert de Board
▪️譯者:張美惠
▫️出版:三采
📚簡介:
這本老少咸宜、令人愉悅的作品,角色取材自英國經典童話《柳林中的風聲》,作者將心理治療過程運用在動物主角們身上:主角蛤蟆先生因為憂鬱症而離群索居,好友河鼠、鼴鼠和老獾擔憂他可能會做傻事,大力慫恿他去找心理諮商師蒼鷺。蒼鷺運用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協助蛤蟆先生面對內在小孩和成人,學會分析自己的感覺,發展情緒智商。到了書末,他恢復了以前的開朗,展開全新的旅程。
故事中涵蓋憤怒、潛意識、自我審判、兒童的自我狀態、父母的自我狀態、成人的自我狀態,適應性兒童、挑剔型父母、共謀、情商等心理學理論。將心理知識巧妙融入故事情節,解析20多個心理學專業名詞、可說是展現心理諮商療程的標準範本。
📚心得:
你有嘗試去理解過自己,與自己的內心對話過嗎?心理生病時,我們或許會覺得那僅是「心情不好」,甚至有些人不想認定情緒出了狀況,但那其實是很難察覺的事,感到自己很低落、很悲傷、不自覺就哭了出來,有時很容易生氣,睡眠品質變得很不好,想睡也睡不著、睡著後可能又變得很嗜睡,鏡子裡的自己微笑著,不想笑著,看起來很不好,是最近太累了嗎?我「怎麼了」?
當旁人越是告訴你要加油、別想太多、振作起來,很神奇的,這些話反而會像巨石般將你壓向情緒的沼澤,因為你明明努力過了,明明那麼努力卻找不回原來的自己。
蛤蟆先生也是這樣,在莊園內不知所措的落下了淚,他覺得自己狀態很不好,卻不知道怎麼辦,幸好朋友們是讓他去找心理諮商師蒼鷺,而不是告訴他:你要加油。
蒼鷺在與蛤蟆的第一次面談時,他請他回答為什麼會來到這邊。
「心理諮商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商師和當事人都必須出於自願,只有當你是為自己而不是為了取悅朋友們才想諮商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合作。」
「合作」這兩字的意義代表蛤蟆必須積極參與,比起直接告訴他答案,引導他在過程中一起摸索,找尋原因與自我,這方法更為適合。
每一次的面談,他溝通分析了三種自我狀態:
1.兒童自我狀態:由童年殘留的遺跡所構成,包含經驗過的所有情感,基本情緒類似紅黃藍三原色,調和一起會產生色調與色差,情緒反應會逐漸個人化。
2.父母自我狀態:從父母那裡所學到的價值觀與道德觀,包含對人生的評判標準,處於這個狀態時,行為會像童年時受到父母的言行舉止產生的影響。
3.成人自我狀態:在這個狀態下,能夠計畫、考慮、決定與行動並表現理性且合理的行為,所有的知識與技能都能立刻派上用場,不被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不被童年的感覺淹沒。
藉以讓蛤蟆去明白自己正處於什麼狀態中,並讓他自己思考,看起來成年的自我狀態是最重要的?但在成功人生裡,這三種狀態都是不可或缺的。
關於心理地位的解析:
1.我好,你也好。
2.我好,你不好。
3.我不好,你好。
4.我不好,你也不好。
代表人的行為態度,當「我不好,你好」時,對自己的評價低,認為別人都比自己好。
這些是攸關一生的心理地位,在童年決定了何種態度,會一輩子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這些態度和觀點,變成存在的根本基礎。
雖然困難,但若能讓自己處於第一點的「我好,你也好」,認為自己好,相信別人好的狀態,也能真正去接受生活。
真正能夠擺脫那個狀態的人,只有自己。心理諮商只是輔助,唯有自己真心想要脫離那個狀態,才能真正走出來。
看完這本書後,就像是跟著蛤蟆的視角接受蒼鷺的心理諮商,也試著去理解自己處於何種狀態,當能夠真正去透過情緒學習時,對自己也會更近一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