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是一本關於自我覺察及自我療癒的故事。書中的動物角色皆取自膾炙人口的英國童話《柳林風聲》,故事敘述了蛤蟆先生在經歷低落與無助的情緒後,決定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整個故事圍繞在蛤蟆先生的心理諮商過程。
與《被討厭的勇氣》相同,採用對話形式的寫作手法,透過角色之間的互動帶領我們認識背後的心理學理論,而故事中的蛤蟆先生和心理諮商師的蒼鷺進行了一連串的對話,逐步揭開蛤蟆內心的困惑和壓力,幫助他理解自己的情緒、調整看待事物的方式。蛤蟆在心理師的溝通引導下,學會如何處理情緒、面對真實的自己,在故事的最後恢復以往的開朗,並踏上嶄新的旅程。
兒童自我狀態(child ego state)
所謂的兒童自我狀態指的是兒童時期就有的情緒,像是快樂、悲傷、憤怒、恐懼等自小就能夠表現出來的情緒,他們就像紅、黃、藍三原色,對所有人來說幼年時期都會具備這些基本的情緒,在我們長大的過程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個人化情緒,就像從原本三原色,逐漸調和成不同的色彩一樣。
佛洛伊德:「凡是本我所在之處,自我必相隨」
這些情緒都是來自童年時期留下的痕跡,與生俱來的情緒加在一起就會構成「自然型兒童」,當我們吃到好吃的東西會感到快樂;被被別人冒犯會感到憤怒,並對此生氣地做出回應;當自己喜愛的玩具被人搶走會難過得大哭;被父母斥責時會感到恐懼。每個人對於情緒的表達都會以不同的形式呈現。
就像蛤蟆先生在故事中內心覺得憤怒時會以「鬧彆扭」的方式表達,內心明明對此感到憤怒,但以往的經驗告訴他,憤怒沒有用,因此自己必須學習調整自己的行為,來因應這個狀況。
父母自我狀態(parnet ego state)
兒童時期價值觀的形塑會受到父母的影響,然後展現出來的模樣,我們小時候或多或少都遇過,父母跟孩子相處時,往往認為自己是正確的,言語中會透露出批評與挑剔的言詞,這便是所謂的「挑剔型」,被人挑毛病或者大聲斥責 ,容易讓人陷入自我懷疑,陷入自我批評、自我懲罰的惡性循環中,在無意識中和批評自己的人「共謀」玩了一個叫做PLOM(Poor Little Old Me)的遊戲。
即使刑罰不重,譴責和懲罰也可能伴隨一生,變成無期徒刑
除了批評外,還有所謂的「關愛型」,這類型的人往往以關愛的名義說著:「我這麼做內心比你更痛」、「我這麼做是為你好」等話語,將價值觀強加到他人身上,讓你產生愧疚感,覺得自己辜負他人的好意。
成人自我狀態(adult ego state)
兒童自我狀態下我們能夠體會到童年的感受,不論是好、是壞,你可以重演過去的情況,體會過去曾體會的情緒,但你卻無法從中學到新東西;父母自我狀態下,我們會接受來自父母的價值觀,你會想要別人接受你的觀點,但同時你也將無法接納新的知識或者他人的觀點,當就有的價值觀或之是越是牢不可破,你就會越執著自己的觀點而無法改變。
唯有處於成人自我狀態才能夠對自己有新的了解,在這個狀態下我們能以理性、合理的方式思考並評估自身當下的行為,或是傾聽他人的想法且不立即駁斥,不會受到童年時期的經驗驅使、不被父母的話語影響,不將自己的不順遂怪罪於外在環境或他人,而是主動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如此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
成長的本質就是逐漸減少倚賴,最終切斷倚賴關係
但卻很少人能夠達到這一點,很多人可能會一輩子處於這種倚賴關係之中。
故事中蒼鷺跟蛤蟆先生提到的這三種狀態,其中兩種狀態或許對我們產生負面影響,但在人生裡,這三者缺一不可,我們都擁有這些狀態,關鍵只在於,能選擇要待在那個狀態多久以及隨時切換狀態的能力。
雖然故事中蛤蟆先生透過心理諮商擺脫低潮的狀態,但心理諮商只是引導你自我覺察的過程,它並不是特效藥,也不能立刻治癒我們的內心。
這聽起來也許有些殘酷,蛤蟆,能幫助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我們得以透過蛤蟆先生的視角,了解對話中的深刻意義,能夠在它的身上找到我們的影子,且與我們相似或重疊的部分,因為我們的價值觀會受到父母的影響,我們毫無自覺,卻已經在無意識中抗拒改變而裹足不前,小時候都會否定甚至對接受父母的價值觀感到厭惡,但曾幾何時我們卻成為了自己厭惡的模樣。
跟自己對話時要避免用父母自我狀態(parnet ego state)來批評或懲罰自己;而是切換到成人自我狀態,與自己好好對話,好好深入了解自己,直面自己不願面對的憤怒、恐懼、悲傷等情緒,學會如何好好愛自己,與自己的情緒連結,而不是刻意的壓抑它、忽視它。
而我們不應只是默默等待他人能夠幫助我們脫離痛苦,而是該靠自己摸索出脫離痛苦的方法,或許痛苦的過去無法改變,但我們卻能為過去的記憶賦予不同的意義,從而治癒我們受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