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愛無能的世代:追求獨特完美的自我,卻無能維持關係的一代》讀後感

長大後,我發現我愛的人其實是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每當我想到這一點,心情都會變得非常複雜。我所愛的似乎是我自己幻想中的理想形象,或者是遙不可及的自己。有可能我從來不真正了解愛,也不曉得如何被愛。

「 我們活在一個自戀的社會裡,而自戀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自戀的人誇張膨脹自我形象,刻意忽視自己所有的缺陷和弱點。這種自我表現需要不斷得到他人對自己優點的肯定。自戀的愛,是對一面善意的鏡子的渴望,這面鏡子所呈現的鏡中影像永遠賞心悅目,讓人自我感覺良好。自戀的我不會渴望看到自己的缺點,自戀的我渴望的是得到肯定與認同 。我將一幅自己想看到的畫像投射到另一個人身上,最後愛上一個再適合自己也不過的假象,而這個假象實則和對方是誰絲毫無關。」

勇敢的愛勇敢的離開,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至少現在的我還做不到吧,我害怕對方覺得我在無病呻吟,我害怕自己成為麻煩的人,因為太害怕離開的痛苦了,所以不敢投入愛。我試圖理解為什麼如此害怕。或許是因為過去的回憶。令人難過的回憶總是那麼清晰,而那些讓我快樂和舒適的瞬間卻幾乎被我遺忘了。這也許是塑造我個性的一部分,我開始思考,為什麼那麼多曾經讓我快樂的時刻似乎都消失了呢?因為進化心理學: 進化心理學的觀點認為,人類的大腦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可能更加關注潛在的威脅,以提高生存機會。隨時戒慎恐懼成為了我生活中的首要焦點,以避免遭受侵害。

「 韓炳哲說,『愛情需要高度投入,但我們卻一直小心避免這種投入,因為它會帶來傷害。』 有能力並且願意經營一段關係,也表示要有承受痛苦的能力。但是現代人日益不願受苦。」

我希望自己能賺更多錢,變得更優秀,也變得更漂亮。但我發現,即使過上了好生活,我仍然感到不快樂;甚至當我過著普通的生活時,也難以感到快樂。這是因為我一直對自己的價值感到困惑。或許好生活只讓我保持在零分的快樂感,而普通生活則使我陷入負分。我認識到這種困惑是因為我並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和快樂是什麼。好像我一直試圖通過不斷提升自己來彌補這種內在的痛苦。但不斷變得更優秀的過程並無法解決內在價值的不一致。

「『實現自我似乎成為唯一的人生目的』,生活和工作不分的原因,在於沒有任何一代人像我們這一代一樣,從小到大一直被要求要竭盡所能地成為一個特別的人。沒有任何一代人對自我實現的渴望像我們這麼巨大。我們處在一種持續自我優化的狀態中。我們知道一切都可能變得更好,直到完美為止。問題只在於,我們永遠不可能達到完美的地步。『體制教導我們必須自我成長,而不是過得幸福』。我們的體制需要的不是滿足的人,更不是幸福快樂的人,它需要的是感覺内心空虚而必須拚命填補這份空虚的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