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搭火車去看海的日子:藍皮文博號攝影旅行

2023年的台灣文博會即將於9月下旬在台北舉行,由舊台北機廠用地轉型的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也將作為此次文博會的主展館之一。為了替活動暖身,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特別和臺鐵與雄獅旅行社合作,將限定於南迴線行駛的藍皮普快車拉到北部開行「藍皮文博號」專列,一連九天帶著大家回到過去看海的日子。

為了替文博會暖身,鐵博、台鐵與雄獅旅行社特別推出專列帶著大家搭著藍皮去看海

為了替文博會暖身,鐵博、台鐵與雄獅旅行社特別推出專列帶著大家搭著藍皮去看海

不論是通勤或是旅行,藍皮普快車過去是臺灣各地藉由鐵道移動的第一印象,晚近才電氣化並全面空調列車化的宜蘭線也是如此。1983年上映的國片《看海的日子》改編自宜蘭作家黃春明的同名小說,片中便對藍皮列車行經濱海的宜蘭線鐵道留有許多珍貴的歷史畫面。因此在為文博會暖身的同時,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臺鐵與雄獅旅行社籌劃的「藍皮文博號」便希望藉由電影與在地歷史,帶著乘客走進宜蘭線的特色城鎮,閱讀其中的人文故事。這次專列活動自9月9日至9月17日一連九天,除了第一天的去程專列僅供長官與媒體搭乘外,每天均開行對外售票的南港至宜蘭來回行程,單程票價為450元,除了導覽費用與車資外,也包含即將於文博會現場販售的特色便當。

電力機車加上藍皮的組合是在宜蘭線的末期印象

這次能夠請來藍皮車廂已是相當不容易,再說藍皮列車的旅行體驗才是重點,因此不同於南迴線指定使用藍色柴電機車的方式,本次活動並不指定使用的機車。依台鐵的安排,前七天是復刻宜蘭線電氣化初期使用的電力機車加上普快車的編組,後兩天則是使用橘色柴電機車R174號牽引。儘管網路上對於不指定機車一事有出現不同聲音,但雄獅旅行社一開賣專列行程仍是造成網路大當機。不過,對於我這個休假日不固定的上班族社畜來說,宜蘭線鐵道擁有山、河、海、平原等多樣的景色,到心中的想拍攝的地點捕捉藍皮的身影都來不及了,根本騰不出時間去搭車。因此,我選定了其中三天來安排追車行程,最後兩天的柴電機車本務只能趁著早上去上班途中在樹林拍攝了。

縱貫線的往返回送

雖然是由南港到宜蘭的來回專車,但活動期間列車是放在七堵機務段內過夜。加上臺北地下段列車班次密集、機車不好調車的關係,列車通常是早上還不到六點就從七堵機務段回送至樹林調車場,經機車調車之後再從樹林調車場出發前往南港。地下段的攝影相當考驗器材與技術,因此大部分的人多半只能選擇捕捉進出樹林的畫面,但樹林站內股道相當多,每次調度員安排進出車站的路線都不一樣,同好們常常得在發現不對勁時拔腿狂奔到適合的角度。雖然在樹林拍攝的挑戰很大,但過程中最有趣的莫過於許多平常不會見面的朋友都齊聚在這裡,甚至還有當研究助理的朋友被老師當場抓包的情形。如果不想和調度員對賭,直接來到樹林調車場路線西側的圍牆邊拍攝,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

回送車每次進出樹林的動線都不太一樣,走對路線才容易捕捉到令人滿意的畫面

平常不對外開放使用的南港第三月台是這次活動專列的專用月台,站方也特別圍出動線區隔一般旅客,想進去拍攝的話當然得先是參加行程的乘客才行。不過對於免費仔來說,從第二月台仍可以捕捉「南港」站名與藍皮同框的畫面。不禁令人感嘆上次通勤型普通車停靠南港站是不是還沒地下化的時候呢?

上次無空調藍皮停靠南港是什麼時候的事了呢?

穿越高山 越過小溪

一進入宜蘭線,火車就沿著基隆河上溯

從八堵到福隆,鐵道穿梭在基隆河與雙溪之間,時而沿溪而行,時而穿山過河,時而經過大片河岸濕地。專列安排去程停靠猴硐,回程停靠瑞芳,因此若想在此一趟拍攝兩個攝影點,就只能以這兩站為分界。在猴硐以前的攝影點我選擇了八堵暖暖間的基隆河畔,以及琉榔路觀光步道附近的電塔。過去因應煤礦的開採與運輸,礦場多分布在基隆河沿岸,大正年間開闢的宜蘭線鐵道也順應這項需求沿溪而建。列車甫從八堵進入宜蘭線路段便沿著基隆河而行,不論搭火車、公車或是開車都十分易達,站點可以選在河岸步道,也有人直接步入河中構圖,可說是不少人的攝影首選。

要如何同時表現列車穿越宜蘭縣眾多的隧道與橋梁,由《鐵道情報》古庭維總編輯推薦的琉榔路觀光步道附近的電塔或許是最佳註解。琉榔路觀光步道的前身是往返瑞芳與九份的伏地索道,在公路開闢後不久就遭到廢棄,並在近代重新開闢成觀光步道。在通過路線上唯一的一座隧道後不久,右側有一條通往台電高壓電塔的保線路,從電塔的基座上便能俯瞰從瑞芳市區到第二基隆河橋的景色,十分能夠代表宜蘭線隧道與橋梁相間的特色。

火車在河川與山腳間穿梭,十足的宜蘭線氛圍

到海邊看海的日子

經由草嶺隧道穿越雪山山脈,車窗外的海面上漂浮著龜山島,看到這片風景就知道火車來到了頭城鎮的濱海路段。不論是最北端的石城,抑或是到經典不敗的北關海潮公園拍攝單面山,又或是聚集眾多近海漁船的大溪漁港,海景是這段鐵道的必備元素。電影《看海的日子》裡就有在石城附近的取景點,可惜的是三十多年來地景變遷,不少取景點只能仰賴空拍機重現,不變的還是窗外的那隻大烏龜。

經典的北關海潮公園的單面山風景,曾是包含我在內鐵道迷們的追車入門景點

在斷崖下的大溪漁港是東北角的重要漁港之一,也是許多人搭火車來看海的地方

不同於福隆以北有里程較短的基福公路可以選擇,這段鐵道沿線只有台2線並行,加上往返草嶺隧道南北還得繞行三貂角,成為追車的一大障礙。專列在此段去程停靠大里,回程則停靠頭城,因此,單程頂多只能選擇一個拍攝點,想多拍還得和猴硐至草嶺隧道間的攝影點取捨。

蘭陽平原與小城風景

過了頭城之後進入蘭陽平原路段。不同於大都市的高樓大廈與寬大馬路,城鎮中的鐵道風景和居民生活更為貼近,可能是一條巷弄的生活切片,也可能是到市場購物的歐巴桑,成為不少攝影者試圖捕捉的題材。

市集就在鐵道邊,庶民的生活離鐵道就是這麼地親近

走出了市鎮,寬闊田園風光則是我對宜蘭的第一印象。不論是從北宜公路上往下俯瞰,或是在二城與四城一帶的陸橋,抑或是直接走在田邊小路,都能找到合適的構圖。

秋冬季節準備放水的宜蘭農田與回程的藍皮列車

藍皮還會再回來嗎?

小時候我與普快車的記憶只有一次,印象中那天中午家母帶著我們兄弟要搭火車回家,碰巧來的是沒有空調的普快車。在地下的台北車站,車內十分悶熱難耐,更令人崩潰的是午餐還是滾燙的麵線。對搭習慣通勤電聯車的我來說,真的難以想像會有這樣的火車。然而,當火車駛出地面,沿著回到家前這段大漢溪河岸行駛,舒服的涼風從車窗流入,悶熱難耐的感覺一掃而空,反而讓我對普快車的印象改觀。

搭著藍皮沿著大漢溪而行是我對藍皮的第一印象

電力機車加上普快車的組合,正是縱貫線普快車末期的樣貌。在活動結束之後隔天,這列記憶中的列車從七堵出發經由縱貫線回到潮州的路途中,正好就經過了我與普快車初相遇的大漢溪河岸,真的沒想到還有機會從車外看著年幼的自己搭著普快車走過這段河岸的樣子。雖然有人覺得藍皮配柴電機車才對,但藍皮在臺鐵超過五十年的歲月裡,走過的路、搭配的機車種類何其多,每個人都對藍皮的旅行經驗有所共鳴,同時,每個人對藍皮也都有不一樣的回憶。

這次的藍皮文博號不指定使用機車的做法,甚至跳脫南迴線來到北部,正是因為藍皮不是專屬於南迴線穿山看海的記憶,也不是專屬於非電化鐵道的鈍行列車,而是屬於不分世代、地域的所有人,是最為貼近臺灣庶民生活的火車。不過,臺鐵與雄獅的合約卻只延續退役前的運行模式,將藍皮列車綁在南迴線上,藍皮也因此從以前說走就走的那般親近,變成難得才有機會來一趟的長途旅行。場長在此希望承辦的雄獅旅行社和臺鐵都能注意到藍皮與庶民文化的緊密連結,讓藍皮有機會到處走走,相信在這段旅程中會有更多的生活故事被發掘出來,更加深化藍皮的品牌價值。


探訪時間:2023.9.
完稿時間:2023.9.
本文同步發布於時光土場Blogger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