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Umav如何了!EP87 訪談司黛蕊 Teri J. Silvio2023TIEFF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策展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走進中央研究院,也沒想過居然會是為了錄播客而過來。堂堂「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的策展人」、「中研院人類學者」、「主持多場國際會議」這樣的資訊之下,終於見到的Teri老師本人,超級親切,而且萌萌的!


「我一看到楊麗花就決定留在台灣了」

「巷口那間好吃的刀削麵,再也吃不到了會哭耶」

「我們審片審很久,有時候要跟自己最愛說拜拜」

「我中文超不好⋯(然後接著解釋新自由主義下的資本主義社會觀點分析,用中文)」

欲知詳情,拜託點擊收聽。聽完你會更有興趣親自去一趟台北真善美劇院看看這些民族誌電影。

EP87 Umav如何了!訪談 Teri J. Silvio,2023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策展人

Sound on https://reurl.cc/DoZeWm

Spotify https://spotify.link/alQoUGv6bDb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edmn0M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TIEFF 🚀🫶🏼🫶🏼

raw-image


雖然TIEFF是一個歷史超過20年、而且是全亞洲辦最久、也最大型的跨國際民族誌影展,一定是赫赫有名的活動,但我知道很多朋友跟我一樣,可能最近才剛開始認識什麼叫民族誌,甚至第一次聽到這個影展。


所以這次影展找我合作採訪,真的是踏出彼此的同溫層!也謝謝Teri老師真性情、又超專業的分享!


【2023 TIEFF |策展人 Teri J. Silvio】

♦♢♦♢♦♢♦♢♦♢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 TIEFF

🚀【2023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TIEFF feat. Umav如何了 】宇宙首發!夢幻聯動!本屆影展主題是「記憶/媒介」,Umav將訪談策展與審片團隊,並由學者與影像工作者介紹豐富的影片單元與民族誌議題。


請鎖定「 Umav如何了!」

收聽系列訪談~

https://solink.soundon.fm/umav

✨ ✨ ✨

The 2023 Taiwa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TIEFF) has partnered with the "What's Up! Umav(Umav如何了!)" podcast to conduct 11 guest interviews, introducing the festival's themes.


This is the longest-running and largest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in all of Asia. 2023 TIEFF themed as “Memory/ Media”, led by curator Professor Teri J. Silvio.

avatar-img
41會員
115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Umav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哇原來現在播客可以跑來跑去錄了喔!」 「對呀!」 金馬導演陳潔瑤Laha Mebow來啦!她的作品總是讓我們思考社群與身分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今年她是「TIEFF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的影展大使,來談談劇情片跟民族誌影片的差別是什麼,還有影像工作的幕後心路歷程⋯⋯
9月18號論壇的這題有點專業⋯⋯但白話講,「教育」就是跟原住民學子青年切身相關的議題。 在「原住民族科學教育」的理念裡面,希望能夠培植目前尚非常少稀缺的原住民科學人才。而支持與正視多元升學政策和處境,也是一種破除族群刻板印象和迷思的方法! ●你知道嗎,根據統計餐旅及民生服務學門、醫藥衛生學門
Asiyan 是屏東三地門鄉賽嘉村的排灣族青年,也是民族小學的老師;她前陣子去司馬庫斯,最有感觸之一是不同族群或不同部落的孩子,可能有很不一樣的成長歷程。 察覺「不同」才是同理心的開始。 最近真的太多沈重,因此這集沒有批判跟悲憤,而是思考著自我覺察的議題,更準確來說是跟阿嘟沒有壓力的隨便聊聊
「網路媒體的社會溝通與公民行動」   雖然自媒體是用來營造同溫層,即使是小眾,也有帶動影響到其他群體。希望社會能夠看見更多元的來自原住民族的觀點,而這樣的視角也總是必須刻意訓練的。   ▪「所謂的『族群主流化』絕對不是表面上你有看到原住民就好,而是在每個議題、每個政策、每個新聞事件,你必須『
教會需要全民原教嗎?絕對是需要的。教會要推動歷史與族群轉型正義嗎?其實早從國際到台灣都有正在進行的工作,甚至有些教會是帶頭在走的。 雖然歷史以來在教會裡原住民被扁平化或再殖民的問題恐怕不在少數,但你的合一不是我的合一,你的順服是叫我接受壓迫⋯⋯這些都必須有意識的檢視和反省宗教與文化與政治的關係
原住民族人口數最高是花蓮縣,但你知道第二高是桃園市嗎?桃園的原住民族人口數截至112年5月底統計有8萬多人,已經超越台東成為全台灣原民人口數第二高的城市。 桃園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發行的雜誌《桃原期刊》,關注都市原住民處境,也致力族群與文化議題推廣。 順便說(以,其實是重點)這期有採訪U
「哇原來現在播客可以跑來跑去錄了喔!」 「對呀!」 金馬導演陳潔瑤Laha Mebow來啦!她的作品總是讓我們思考社群與身分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今年她是「TIEFF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的影展大使,來談談劇情片跟民族誌影片的差別是什麼,還有影像工作的幕後心路歷程⋯⋯
9月18號論壇的這題有點專業⋯⋯但白話講,「教育」就是跟原住民學子青年切身相關的議題。 在「原住民族科學教育」的理念裡面,希望能夠培植目前尚非常少稀缺的原住民科學人才。而支持與正視多元升學政策和處境,也是一種破除族群刻板印象和迷思的方法! ●你知道嗎,根據統計餐旅及民生服務學門、醫藥衛生學門
Asiyan 是屏東三地門鄉賽嘉村的排灣族青年,也是民族小學的老師;她前陣子去司馬庫斯,最有感觸之一是不同族群或不同部落的孩子,可能有很不一樣的成長歷程。 察覺「不同」才是同理心的開始。 最近真的太多沈重,因此這集沒有批判跟悲憤,而是思考著自我覺察的議題,更準確來說是跟阿嘟沒有壓力的隨便聊聊
「網路媒體的社會溝通與公民行動」   雖然自媒體是用來營造同溫層,即使是小眾,也有帶動影響到其他群體。希望社會能夠看見更多元的來自原住民族的觀點,而這樣的視角也總是必須刻意訓練的。   ▪「所謂的『族群主流化』絕對不是表面上你有看到原住民就好,而是在每個議題、每個政策、每個新聞事件,你必須『
教會需要全民原教嗎?絕對是需要的。教會要推動歷史與族群轉型正義嗎?其實早從國際到台灣都有正在進行的工作,甚至有些教會是帶頭在走的。 雖然歷史以來在教會裡原住民被扁平化或再殖民的問題恐怕不在少數,但你的合一不是我的合一,你的順服是叫我接受壓迫⋯⋯這些都必須有意識的檢視和反省宗教與文化與政治的關係
原住民族人口數最高是花蓮縣,但你知道第二高是桃園市嗎?桃園的原住民族人口數截至112年5月底統計有8萬多人,已經超越台東成為全台灣原民人口數第二高的城市。 桃園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發行的雜誌《桃原期刊》,關注都市原住民處境,也致力族群與文化議題推廣。 順便說(以,其實是重點)這期有採訪U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星期天,與受訪者相約北車大廳會面。每次踏進這裡都再次提醒我:台灣是個移民社會。從 1990 年代跨國婚姻與工作普及,東南亞移民、移工人數至今已步入近 80 萬人,無疑成為台灣 人的一分子。雖然東南亞的移民的議題獲得愈來愈多關注,但是一般民眾看見的卻大多是新 聞中的社會案件,那些「台灣人」觀點的詮釋。
Thumbnail
《泰雅精神文創劇場》由「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製作,繼2023年首演後,再次於2024南國表藝節演出,以黑色幽默喜劇,引導觀眾思考當代原住民生存、文化傳承困境。監視者、傳承者(被監視者)及外來者,一場權力網絡的形構展開,「泰雅精神」又到底是甚麼?
Thumbnail
2024/05/15看了最長的電影,廖克發導演的新電影《由島至島》。導演延續過往關心東南亞華人的議題,用290分鐘,講述了二戰時期,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人們及國家,怎麼去記得這場戰爭?以及作為當代人,我們怎麼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
Thumbnail
今年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很精彩,我恰巧有空看了開場第一場《自畫像:47公里2020》,一部長達190分鐘。導演用二十四節氣講述中國農村的生活,以及回觀自己的成長,還有所謂家鄉的內涵。
Thumbnail
從《平行世界》、《由島至島》到《一座桃花洞》,私密如母女日記,宏觀至國族史觀,同時關照正發生的現況奇觀──我們在這些紀錄片中宛如多一份視角,使望見的事物更加立體,從中接近真實,也「再見」真實的各異樣貌。
Thumbnail
TICFF台灣國際兒童影展,是亞洲首創專為4~12歲兒童設置的電視電影展,2024第十一屆影展將從3月29日起於信義威秀舉辦實體影展,4月15日起在公視+進行線上影展。
Thumbnail
豆比很感恩又有機會參與如此盛大的研討會,二度參與 台灣手語翻譯協會第三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手語研討會 的簡短心得分享如下: 1.看見各個手語、特教領域的專家的分享,再次深深認為台北的手語資源真的好多元豐富,讓人欣羨,但這樣巨大的北中差異也讓豆比想要努力在台中注入更多資源。
臺南國際攝影節(TIFF)即將於02/28結束,展區集中在南門路沿線一帶。文章以藝文愛好者角度分享觀展感想,包括攝影節策展概念、南門路沿途的展覽體驗,最後造訪憫堂書店完美結束臺南小旅行。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星期天,與受訪者相約北車大廳會面。每次踏進這裡都再次提醒我:台灣是個移民社會。從 1990 年代跨國婚姻與工作普及,東南亞移民、移工人數至今已步入近 80 萬人,無疑成為台灣 人的一分子。雖然東南亞的移民的議題獲得愈來愈多關注,但是一般民眾看見的卻大多是新 聞中的社會案件,那些「台灣人」觀點的詮釋。
Thumbnail
《泰雅精神文創劇場》由「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製作,繼2023年首演後,再次於2024南國表藝節演出,以黑色幽默喜劇,引導觀眾思考當代原住民生存、文化傳承困境。監視者、傳承者(被監視者)及外來者,一場權力網絡的形構展開,「泰雅精神」又到底是甚麼?
Thumbnail
2024/05/15看了最長的電影,廖克發導演的新電影《由島至島》。導演延續過往關心東南亞華人的議題,用290分鐘,講述了二戰時期,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人們及國家,怎麼去記得這場戰爭?以及作為當代人,我們怎麼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
Thumbnail
今年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很精彩,我恰巧有空看了開場第一場《自畫像:47公里2020》,一部長達190分鐘。導演用二十四節氣講述中國農村的生活,以及回觀自己的成長,還有所謂家鄉的內涵。
Thumbnail
從《平行世界》、《由島至島》到《一座桃花洞》,私密如母女日記,宏觀至國族史觀,同時關照正發生的現況奇觀──我們在這些紀錄片中宛如多一份視角,使望見的事物更加立體,從中接近真實,也「再見」真實的各異樣貌。
Thumbnail
TICFF台灣國際兒童影展,是亞洲首創專為4~12歲兒童設置的電視電影展,2024第十一屆影展將從3月29日起於信義威秀舉辦實體影展,4月15日起在公視+進行線上影展。
Thumbnail
豆比很感恩又有機會參與如此盛大的研討會,二度參與 台灣手語翻譯協會第三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手語研討會 的簡短心得分享如下: 1.看見各個手語、特教領域的專家的分享,再次深深認為台北的手語資源真的好多元豐富,讓人欣羨,但這樣巨大的北中差異也讓豆比想要努力在台中注入更多資源。
臺南國際攝影節(TIFF)即將於02/28結束,展區集中在南門路沿線一帶。文章以藝文愛好者角度分享觀展感想,包括攝影節策展概念、南門路沿途的展覽體驗,最後造訪憫堂書店完美結束臺南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