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化眾生的次第要求|天善緣|活在娑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和大家講講度人的要求。 大家一定要記住,我們是修行者,我不希望輪回去坑害或污染我們的任何功德,所以我還是要求大家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包括我對一些學生的要求就會比較嚴格一些,就會多說一些,但是大家去度化眾生的過程中可千萬不能這樣。 度化眾生,一定是「次第增長」。 度化,並不是說我們將一個壞人一下給他度化成佛,那是做不到的。 其實度化挺簡單的,因為度化功德有很多方面。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對眾生要求呢? 對壞人,我們要求的是不作惡,咱先不做壞事,這就是度化了; 對待壞人,我們就跟他說因果循環的事,讓他產生敬畏之心,他就不做壞事了。 對一般的人(不好不壞的人),我們要求的是開始行善,也就是做點好事一起去利益眾生; 哪怕他行善時心中是有所念的,可能是希望兒子能考上大學、希望家裡越來越好、希望老公越來越愛她……他有所念,都沒關係。 因為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不能一下就要求那麼高,需要次第地去要求他。 我們想讓他馬上做到心中無念、以完全的慈悲心去做這件事情,那估計夠嗆。 說白了,如果做不到大善人,那就做陳光標吧,人家做好事喜歡大肆宣傳,他喜歡圖名就讓他圖名,至少他做了善事就可以了。 我再舉個例子,比如說寺廟組織放生之類的,有的人為什麼一定要去乾這件事情呢?他的確是有所念。 但是他的教化對象是誰呢?就是普通大眾,沒想出輪回、只是希望自己變得越來越好的那些人。 那麼參加這種善行善事就可以了。 以前我也特別不理解這事,我就覺得這種行善做不到「無住」,是有漏功德,那為什麼還要讓眾生去做呢? 但後來,我就發現眾生的確需要按次第去教化。 對於一些老頭和老太太,我們要是跟他們講「無住」,他們一下就傻了。 說白了,就是他能聽得懂的,我們再跟他講;他聽不懂的,我們就帶著他們一塊去做好事。 哪怕就像旅遊似的,他跟著一塊做了,一塊去念念經,一塊去幫助孤寡老人,一塊去放生,這也挺好的。 對真正的修行者,我們要求的是無住行善,也就是要求: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天善緣,公眾號:活在娑婆從《金剛經》看佛法修行的根本原則 所以,度化別人,一定要以次第去要求。大家千萬別一上來就直接跟人說不能起心動念,那人家一下就傻了。

avatar-img
8會員
18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善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通透心。 「心靜光」凝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出現「通透心」。 天善緣,公眾號:活在娑婆通透心 以前給大家簡單說過一下通透心的作用和怎麼產生的。今天我再具體說說這是怎麼修出來的! 其實在20年以前,也沒感受到通透心對我有多大的幫助,但後來我就發現了。
在前面的課里我們說了「天人合一」,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無為而無不為」,關於這個,在道德經上一共提到這麼幾句話。 第一句: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第二句: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第三句: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看到這幾句話,大家肯定會覺得這
何為修行?為何要修行?修行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如何修行?修行哪些東西才算是真正的修行?怎麼確定自己修行是正確的?用什麼方法才能知道? 能夠回答出以上問題的,說明你真的在修行當中。但是你處於修行當中的什麼位置呢?那就得看你理解到有多深,有多廣,有多準確。 關於這個問題,接
從《金剛經》看佛法修行的根本原則(古文經典課 2022/05/18 知識點)。 若是拋開修行的次第(階段)來說,修行佛法最標準的要求(最終的要求),基本上還是來自於《金剛經》。因為《金剛經》畢竟是整個佛教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基本上就在《金剛經》。我們得按正規的東西去要求自己,具備按照這些修行
何為修行?為何要修行?修行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如何修行?修行哪些東西才算是真正的修行?怎麼確定自己修行是正確的?用什麼方法才能知道? 能夠回答出以上問題的,說明你真的在修行當中。但是你處於修行當中的什麼位置呢?那就得看你理解到有多深,有多廣,有多準確。 關於這個問題,接
【自在命運課堂】 「輪回污染法則」以及抵擋方法(修行課 2022/05/12 本課內容) 在這篇里,何謂修行?我們簡單說過修行要福慧雙修,修行時要沒有我念。這是修行上的概念,但具體要怎麼做?其實有的人還真沒有想明白。 具體怎麼做這事,其實佛祖在《金剛經》里就有一句:「以無我、無人、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通透心。 「心靜光」凝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出現「通透心」。 天善緣,公眾號:活在娑婆通透心 以前給大家簡單說過一下通透心的作用和怎麼產生的。今天我再具體說說這是怎麼修出來的! 其實在20年以前,也沒感受到通透心對我有多大的幫助,但後來我就發現了。
在前面的課里我們說了「天人合一」,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無為而無不為」,關於這個,在道德經上一共提到這麼幾句話。 第一句: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第二句: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第三句: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看到這幾句話,大家肯定會覺得這
何為修行?為何要修行?修行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如何修行?修行哪些東西才算是真正的修行?怎麼確定自己修行是正確的?用什麼方法才能知道? 能夠回答出以上問題的,說明你真的在修行當中。但是你處於修行當中的什麼位置呢?那就得看你理解到有多深,有多廣,有多準確。 關於這個問題,接
從《金剛經》看佛法修行的根本原則(古文經典課 2022/05/18 知識點)。 若是拋開修行的次第(階段)來說,修行佛法最標準的要求(最終的要求),基本上還是來自於《金剛經》。因為《金剛經》畢竟是整個佛教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基本上就在《金剛經》。我們得按正規的東西去要求自己,具備按照這些修行
何為修行?為何要修行?修行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如何修行?修行哪些東西才算是真正的修行?怎麼確定自己修行是正確的?用什麼方法才能知道? 能夠回答出以上問題的,說明你真的在修行當中。但是你處於修行當中的什麼位置呢?那就得看你理解到有多深,有多廣,有多準確。 關於這個問題,接
【自在命運課堂】 「輪回污染法則」以及抵擋方法(修行課 2022/05/12 本課內容) 在這篇里,何謂修行?我們簡單說過修行要福慧雙修,修行時要沒有我念。這是修行上的概念,但具體要怎麼做?其實有的人還真沒有想明白。 具體怎麼做這事,其實佛祖在《金剛經》里就有一句:「以無我、無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想要度一個人,希望對方得度,能夠修身養性使福緣進門,可是度一個人不容易,我們自己必須擁有德性之外,還要有智慧才能成就。每個人的習性不同,面對五個人就有五種習性,要如何說動他們戒除習氣就是一門艱深的功課。總之,自度度人,度別人之前,自己要先上船,而且要知道如何掌舵,判斷氣候、風向,以及航線的安危。
Thumbnail
學佛一事,原須克盡人道,方可趣向。佛法,雖為出世間法,實在世間法中做出。見三編復周伯遒書。良以佛教,該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故于父言慈,於子言孝,各令盡其人道之分,然後修出世之法。譬如欲修萬丈高樓,必先堅築地基,開通水道。則萬丈高樓,方可增修,且可永久不壞,若或地基不堅,必至未成而壞。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善事與惡行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們在做善事時可能走向錯誤的方向,並提出了對於宗教法會的反思。作者引用了佛教概念,探討了善惡的交錯與對社會的影響。
原罪如果要消滅,次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惡的念頭全殺,善的念頭就不是根本,是不是很怕?不用怕。只要原罪和次功合一,就是人。有人動念:消滅原罪、惡念全殺,不做最好的人,做最好的和尚。願意被人殺的和尚也不殺人。不願被殺的人,願自我防衛。這就是最好的和尚和最好的人之分別。 善惡到頭終有報?和尚真的願意被人
Thumbnail
當修學密咒乘之後,就必須知道正確的觀修次第,一切的本尊是由上師而生。所以壇城的主尊就是金剛上師。如果一個密乘的行者毀謗金剛上師,這種罪業就是很難清淨的。《密集金剛》典籍也講:「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想要度一個人,希望對方得度,能夠修身養性使福緣進門,可是度一個人不容易,我們自己必須擁有德性之外,還要有智慧才能成就。每個人的習性不同,面對五個人就有五種習性,要如何說動他們戒除習氣就是一門艱深的功課。總之,自度度人,度別人之前,自己要先上船,而且要知道如何掌舵,判斷氣候、風向,以及航線的安危。
Thumbnail
學佛一事,原須克盡人道,方可趣向。佛法,雖為出世間法,實在世間法中做出。見三編復周伯遒書。良以佛教,該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故于父言慈,於子言孝,各令盡其人道之分,然後修出世之法。譬如欲修萬丈高樓,必先堅築地基,開通水道。則萬丈高樓,方可增修,且可永久不壞,若或地基不堅,必至未成而壞。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善事與惡行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們在做善事時可能走向錯誤的方向,並提出了對於宗教法會的反思。作者引用了佛教概念,探討了善惡的交錯與對社會的影響。
原罪如果要消滅,次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惡的念頭全殺,善的念頭就不是根本,是不是很怕?不用怕。只要原罪和次功合一,就是人。有人動念:消滅原罪、惡念全殺,不做最好的人,做最好的和尚。願意被人殺的和尚也不殺人。不願被殺的人,願自我防衛。這就是最好的和尚和最好的人之分別。 善惡到頭終有報?和尚真的願意被人
Thumbnail
當修學密咒乘之後,就必須知道正確的觀修次第,一切的本尊是由上師而生。所以壇城的主尊就是金剛上師。如果一個密乘的行者毀謗金剛上師,這種罪業就是很難清淨的。《密集金剛》典籍也講:「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