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無為而無不為|天善緣|活在娑婆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在前面的課里我們說了「天人合一」,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無為而無不為」,關於這個,在道德經上一共提到這麼幾句話。 第一句: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第二句: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第三句: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看到這幾句話,大家肯定會覺得這聽起來好奇怪啊,這「無為而無不為」,或者「無為而無所不為」看著就跟繞口令似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到底是乾了還是沒乾呢?有時候外國人就不怎麼好理解我們中國的文化,就覺得它很奇特,這英文譯本譯得一塌糊塗。 我記得當年在大學有個哲學講座,當時那講師就講道德經,因為有現場的翻譯,所以我那選修課上的西方古哲學課的外國老師也來了聽,但我看她聽了一會就聽不下去了,因為這中文都不知道在講什麼,更別說英文了。 很多人不理解,那是因為沒有明白天道的運行。所以我們就需要分成幾個境界來解釋「無為而無不為」,給它抽絲剝繭,這樣才能更好的去理解這個「無為而無不為」。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首先,「下德為之而有以為」這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比如說,像陳光標行善捐了很多錢,他的確是乾了非常多的慈善,真金白銀的,實實在在的捐錢。但是他就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他自己乾了好事。這個就叫做「下德」。 也就是說,你做了好事,你還要讓人家知道,這就是下德。 這個其實很常見,也是大家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並且經常會去做的事情。但是,你如果看過《金剛經》就會明白,行善法是不用有各種念想的。 而一些大púsà以上級別的人做事情,或者是他們的轉生,就屬於是我做了事情,我幫了你,但是我不想讓你知道這是我做的。這就是屬於是「無為而無不為」。 其實也就是屬於不同層次的做法。就好比,我認為我沒做什麼好事,我也不想讓你知道,而你也不知道我做了什麼,但是事情的的確確又是做了的。 簡單的說: 「無為」就是我做了,但我認為自己沒做,也不讓對方知道; 「無不為」就是大家以為沒做的事情,其實是做了的。 就像我們的一些學生去利益眾生,幫助他人,幫助完了以後,如果對方沒有表示感謝,可能馬上就會很生氣,想要得到別人的誇獎、認可。或者有的學生,在幫助完人之後,會計較自己有沒有收益,有沒有得著。這些其實就是下德。 就像我們自己在家打掃完,也希望得到家人的誇獎鼓勵,有時你不獎勵不表揚好像還不好了。尤其是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好不容易乾完事,總得表揚表揚給個獎勵吧。 而這些也是下德。也就是我做了以後,其實我還想讓你知道,讓你認可這件事,讓你給我報酬或者報答。 所以還記得昨天說的每日三省裡的第一點:「無住」嗎? 有時候我也和大家說,你去幫一個人,到底只是你想幫助他,還是你想讓他感謝你?還是你想從他身上得到利益?其實他感不感謝取決於他的認知和修養。那麼既然大家是五濁惡世里的眾生,你對他有那麼多期望幹什麼? 但是你選擇幫助還是不幫助,這是你的個人修養;你在意或者不在意,與你會不會受到輪回法則的影響有關係。如果你在意了,按照道德經上來說,你也是屬於「下德」,還是會在意輪回和人間的一些法則。 那麼人間有一些法則(禮節)啊,它是會讓我們有慣性的。就像我們幫了別人以後,別人得感謝一聲,要是別人不說,好像就會覺得很鬱悶,很奇怪,怎麼不按流程來呢?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上德就是「無為而無不為」,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個,是行動上的無為而無不為; 第二個,是精神上的無為而無不為。 行動上的「無為而無不為」,是你真的要做到了。但過程你真的確實啥也沒乾,但是很多事情又有人主動去乾,這個概念其實更偏向於像管理學,也確實真的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 而精神上的「無為而無不為」,是你做了但你不認為自己做了,或者不讓別人知道你做了。 所以「無為而無不為」,一定是做了,但關鍵是你自己在不在意,要不要讓人知道是你做的,這個就非常重要了。 說到這個,我們可以回看上面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這個「損」不是指損失,而是指減少的意思。 所以說要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我們要慢慢的去學會減少。所以學道德經,為什麼要先和大家講「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以及「知其雄,守其雌」呢? 其實就是因為你的認知「有多高」,你才能做到「有多損」。這個「損」一定要記住是減少的意思,絕不是現代的「損」,並不是缺德的意思。所以兩千年前和現在的詞彙,在認知就大有不同了。 我們能夠有多「損」,完全取決於我們有多豐富。道理其實很簡單,就像是今天總結的幾句話,取決於我這幾十年知識經驗的積累。 這背後我需要把人間道和天道的很多東西都弄清楚弄明白,然後才能夠去寫一些、說一些東西。包括我還需要通過兩三遍的精簡,才能看到這些話。 所以呢,也就是先要有一個積累學習的過程,當積累到足夠多,到達一個程度的時候,才能夠「簡」(少)。 比如說Fó教的核心是金剛經,它從浩如煙海的經文里總結出來金剛經的內容就有5000多字,而金剛經所有核心的內容精簡出來就是心經260字。而心經的260字,總結起來就只有幾十個字,而這也就是Fó教的核心。 而Fó祖要能總結出這個東西,首先自己得先經歷無量劫,其次經歷完無量劫,還得是講經說法49年之後,才得出一個總結,總結完了就是金剛經,再提煉才能是心經。 所以這就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要是你沒學到那個份上,就別想這個「為道日損」的事。 很多人都不明白「為道日損」,說白了只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認知和學識,所以什麼都精簡不了。包括上節課說的「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些東西一定是有其多才能顯示有其少的。 「損之又損」就是你一次一次地精簡,精簡到可能是一個字,或者幾個字的時候,然後你基本上就可以達到是「無為而無不為」的這個境界了。 也就是說,你在理解道德經時,一定是有極大的豐富之後,只有極大的「多」,最終才會體現出極大的「少」。「少」之所以能夠呈現,則是取決於你知道得有幾「多」,你能明白哪些才是核心,哪些才是精華。 其實細心觀察身邊,大家應該就能察覺到,越高級的人,話越少。像習大大,那絕對是惜字如金的;就像是Fó祖大púsà,也是惜字如金、很少說話的,永遠就那麼幾個字,這就是因為人家知道得足夠多。 只有越是底層的人,比如說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碰一起就一籮筐的說,那就是因為真的什麼都不知道。所以,當你知道的量和級別足夠高的時候,你才能夠做到精簡。 【行動上的無為】 比如實際上現在我就在做一種無為的事情,你看我在傳法,但是我卻沒有在傳法。其實我只是在做管理,但其實我也沒有在做管理。這個要怎麼理解呢?其實很簡單。 比如現在很多時候,並不是我直接去面對客戶,但實際上我乾的還是這個事,因為都是大家去面對客戶。這就是在行動上的「無為而無不為」,雖然我不是所有人都會親自去渡化,但卻有很多眾生因我的傳法而得到渡化。 包括我雖然沒有去管理每一個人,比如說我沒有規定大家今天要幾點上班?今天要做多少圖文?今天要拍多少短視頻。也沒有要求大家今天要去渡化多少人?要去幫助多少人? 但其實最後,大家會發現,幾乎有很多學生都在努力地乾這些事情,所以這個叫做「無為而無不為」。我並沒有去規定說張三李四你今天一定要怎麼樣,你這個月的KPI一定要怎麼樣。 完全沒有,大家都是隨心而做,而我只是把我的理念說給大家,然後大家會發現,確實都是大家自主努力地去乾。 所以,企業里也是一樣的,那些真正為公司帶來盈利,帶來生產力的員工,不論是高管,還是中層或者底層的員工。他們不需要規則,不需要法規去約束,自然能自主性地去完成他們想要完成的工作。而道德經里說的治理,也是這種模式。 所以大家自己再去理解,「無為而無不為」,其實就是這樣。包括管理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有稻盛和夫。 他其實也並沒有去管理,前期他是在研發一些東西,後期他沒有再去管企業,他只是一個精神領袖。這也是屬於行動上的「無為而無不為」。百度上講述的他,說的也是不要去干預、不要去直接管理,一切讓它按自然發展。 但是真正的「無為而無不為」,絕對不會讓它按自然的發展。就像我們,如果我不去說一些東西激發大家心中的善念,大家一出生就知道怎麼渡化眾生,利益眾生嗎?大家會願意渡化眾生嗎? 所以其實我也只是一直以來都是在堅持去做一個榜樣的力量,然後讓大家知道天下可能真的有一種人是不為錢財,只為大家好的,真有這種人存在,其實讓大家去做這個事情,是因為背後的這種東西影響了大家,而這就叫「無為而無不為」。 就像稻盛和夫,首先他必須要成為所有人的榜樣。而要做到這個,需要他幾十年來讓別人在行動上、心性上、信任上都挑不出他任何毛病,他能夠接受所有人的審查、公示、公證,然後幾十年如一日地做事。 當能做好自己的正,才能做到「無為而無不為」,大家才能以你為標桿,就沒有人願意去挑戰這個人的東西,所以這才是管理學上真正的「無為而無不為」。 但這個必須是先有領袖,也是你自己先做得正,然後再把一些理念往外說,讓大家願意照著你的東西主動地去做,最終才能做到管理上所謂的「無為而無不為」。而不是說什麼順其自然、放任不管。 所以為什麼道家很多東西都傳不下去,中途被理解歪了呢?其實也就是因為很多人自己都沒做到過,所以在理解這些內容的時候就一定是有問題的。 【精神上的無為】 我們再來說精神上的「無為」。這個很神奇,但是很簡單,就是:我做了,但是我當我沒做。 比如說:我賺了錢,但是我不在意我賺不賺錢;我傳法了,但是我不在意我傳不傳法。這裡面最典型的就是Fó陀了。比如Fó陀所乾的事。 「若有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Fó,不能解我所說故。」對吧?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既然這樣,Fó祖講經49年,你說他在那乾啥呢?你說他傳的這個東西不是法,閒聊?嘮嗑?那Fó祖為什麼要這麼說,這麼做呢? 這其實就是在精神層面的「無為而無不為」了。就是我做了,我當我沒做,我不在意,或者我根本就不去想這個東西。 這個東西,就是我們之前的課里經常說的「無漏功德」的核心做法。 正如《金剛經》上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Fó祖有沒有在講法?其實是有,但Fó祖並不認為他在講法。因為他不想被輪回法則牽絆住。因為輪回法則是很可怕的,你無念無想的做沒問題,只要你有念有想就中招。 這個東西,在目前很多宗教體系和大德高僧都沒有完全說透,也許是因為他們本身可能看不到這個層面,所以「暫時」不能理解。但是當他們真的能出輪回的時候,能從輪回之外去看一下這個法則,就會覺得輪回里最厲害的一招就是這個法則。 只要你有思有念,你認為你在做這個事情,那你肯定就是完蛋了。因為你做的這個事情所產生的所有的功德都將有漏,都把輪回外的黃金變成輪回內的津巴布韋幣了,所以這個還是挺嚴重的。 【天地有所補】 像稻盛和夫,我絕對相信他在精神層面上做到了「無為而無不為」。他幫助了很多人,利益了很多眾生,帶領了很多人,但他從來沒有覺得什麼是他應該要得到的。 大家要學習他,他只是想幫助別人,但他從不在意自己能得到什麼。當我們能這麼做時,我們所能產生的結果,絕對會比自己真想拿到的東西要多得多。 還有2021年,大家都經歷了鴻星爾克事件。像鴻星爾克這家企業的老闆,其實一看就是技術派IT男,就不是那種很靈活的人,可能就比較死板,這個其實從面相就能看出來。 我們從捐款記錄可以看出鴻星爾克從零幾年就開始捐款,連著捐十幾年,上天都沒有給他獎勵,那他可否認為這次他的捐款其實也是沒有任何獎勵和回報呢? 其實我想大概率也是會這樣想的。當你捐了十幾年的錢,但是上天都沒有幫助你的時候,你會不會有一種想法就是: 「我捐了這麼多錢,到底有沒有意義?」 包括其實03年的時候他的捐款遠超於這次的五千萬,但是也沒有任何的獎勵。也沒有任何被提及過他有為疫情捐款。 我們可以這麼說吧,人家的這種捐款可能最開始是真的有所想、有所得的。但當他持續了十幾年的時間後,也是什麼回響都沒有時,他的心中會不會出現一種不值得的想法呢?會不會有那種不願意捐款的想法呢? 但是你會發現他沒有,他只是想捐款,而沒有求任何的東西。所以當天地有所補的時候,那就真的是會很恐怖。 就是莫名其妙地火了,說實話,若不是這次的火,我都不知道有這個品牌。看是看過,但我只當成是美津濃的一個仿冒牌子⋯⋯ 所以這個其實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一個典範。在捐款上、在福報上,真的就是這種樣子。 就是說,當你要去捐款的時候,真的是要連天地都覺得你是沒有任何私心的,你只想捐款而去捐款的時候,上天對你的獎勵和回報絕對是很恐怖的,大家看看稻盛和夫的獎勵和回報就知道了。 然後像陳光標也是捐款,也捐了很多錢,但是他有所求也有所得,求名就給你名了,所以這就相當於是拿了津巴布韋幣了。 再對比下稻盛和夫和鴻星爾克拿的是什麼東西?那簡直太厲害了! 去年那個時候啊,在那一個月的時間里,只要是任何一個網紅,如果不提鴻星爾克,好像就都乾不下去似的。任何一個公司想要達到這種全國範圍內的集體轟炸宣傳,得花多少廣告費?換做任何一家公司也花不起這個錢,也請不起那麼多人去說。 而且,很多不為錢的主播你都得去說,沒辦法,因為人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 所以,當天地有所補的時候,當天地要獎勵給你點東西的時候,絕對不是人間能夠想象得到的。但這個獎勵在什麼時候、是獎勵什麼內容就不知道了。也許是這輩子,也許是下輩子,但是絕對是很恐怖得超乎你想象。 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很重要一點。你要想得到天地獎勵,必須要心存無漏。 【天道行業產生有漏功德的原因】 另一個驅使人不斷創造有漏功德的原因是什麼呢? 就是我們都認為做了,就能馬上以我們想要變好的方式變現。像鴻星爾克,也是捐了十多年才有一個獎勵。以提高收入為例。當我們看到自己的十年財運圖,明白到今年才只有10萬的年收入時,我們就不用掂記著11萬,更不用掂記著用天道的力量去實現那個多出來的1萬。 記住,做天道加持的事情,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累積的結果。也許是為了累積後自己能賺更多錢的結果。比如說,自己是5年後才賺大錢的,那麼此刻的累積,其實是為了5年之後的結果。 因此,在一些傳法的方法上,有些學生可能掌握到比較好的方法,然後他把方法教會了其他人,授人以漁了。但可能會想,我教會了別人,別人有了優勢,人家有客戶了,這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呢?又或者我的客戶都跑到對方哪裡了,對方還比我更青出於藍了,比我更厲害了,這不是損失了自己的利益了嗎? 若是只站在人間的利益上,這麼想沒問題。但如果,我的目的是傳法,我只是為了累積,我教會了你,而你用我的方法,我的傳承渡化了更多的人,那豈不是我這渡化的效率更大了嗎?我得到的功德更多了嗎? 而且,剛剛我說的,天地有所補,我們乾的事情,天道皆有所記錄。人間的利益,說白了也只是天道想給就給,想收回就收回。所以,如果真的是在做渡化眾生,利益眾生的事情,為了累積無漏功德的話。那就要做到「上德」,做到「無為而無不為」。 我不爭,我不算計,這並不代表我會失去。正如我那些學費,那些還陰債的分期錢,天地會用他的方式給回我,只要是我該拿到的,自然會拿到。 比如說,今個月我該拿10萬,我即使不收很多人的錢,也會有很多人把錢給回我,又或者莫名其妙從一些想都沒想過的渠道上拿回來。但大家別忘了,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我是因為做了很多事情(無不為),所以我原來就有足夠基礎。這樣的話,即使我在一個收入渠道的錢沒拿到,但我還能在別的收入渠道拿回來。 所以,也有一些學生問我,能不能拿我的東西往外講,有沒有版權之類。我都歡迎大家隨便用,這些都沒有權版。因為,我不以天道的東西有為去賺錢。我只管無為去累積。這樣的話,無漏功德我拿了,錢最後我也拿了。 【功德的獎勵的方向】 最後多說一句,就是別以為自己做了很多渡人助人的事,而收入沒變好就認為自己真的沒有變好。因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福報。 比如說,你要跳槽到一個好企業,只要天道想獎勵你,你就一定能去到。 比如說,你想要一個被你管得貼貼服服的老公,只要天道想獎勵你,你就一定能嫁到。 比如說,你想家裡和和氣氣,父母臨終之時是健健康康的,而不是臥床不起,每天倒屎刷尿的,只要天道想獎勵你,你就一定能實現。 這裡有太多太多了,不能一一列舉。但這些結果,都是需要福報的支撐。若是自己功德不足夠,或者全是有漏功德,這又怎麼能得到呢? 而且,如果天地要給你別的,你想再多,也是沒有意義。你唯一能做的,就只是累積。累積到天地給完你A,還能給你B的地步。 想參與完整課堂的話,可咨詢。

8會員
18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善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何為修行?為何要修行?修行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如何修行?修行哪些東西才算是真正的修行?怎麼確定自己修行是正確的?用什麼方法才能知道? 能夠回答出以上問題的,說明你真的在修行當中。但是你處於修行當中的什麼位置呢?那就得看你理解到有多深,有多廣,有多準確。 關於這個問題,接
從《金剛經》看佛法修行的根本原則(古文經典課 2022/05/18 知識點)。 若是拋開修行的次第(階段)來說,修行佛法最標準的要求(最終的要求),基本上還是來自於《金剛經》。因為《金剛經》畢竟是整個佛教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基本上就在《金剛經》。我們得按正規的東西去要求自己,具備按照這些修行
何為修行?為何要修行?修行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如何修行?修行哪些東西才算是真正的修行?怎麼確定自己修行是正確的?用什麼方法才能知道? 能夠回答出以上問題的,說明你真的在修行當中。但是你處於修行當中的什麼位置呢?那就得看你理解到有多深,有多廣,有多準確。 關於這個問題,接
【自在命運課堂】 「輪回污染法則」以及抵擋方法(修行課 2022/05/12 本課內容) 在這篇里,何謂修行?我們簡單說過修行要福慧雙修,修行時要沒有我念。這是修行上的概念,但具體要怎麼做?其實有的人還真沒有想明白。 具體怎麼做這事,其實佛祖在《金剛經》里就有一句:「以無我、無人、
【自在命運課堂】 入世修行,一世成佛(修行課 2022/04/22 知識點) 「脫去袈裟,入世修行,一世成佛!」是什麼意思?那是佛回應魔王的舉措。 魔王波旬說:「到 你 末 法 時 期,我 叫 我 的 徒 子 徒 孫 混 入 你 的 僧 寶 內,穿 你 的 袈 裟,破 壞你 的 佛 法。
何为修行?为何要修行?修行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如何修行?修行哪些东西才算是真正的修行?怎么确定自己修行是正确的?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 能够回答出以上问题的,说明你真的在修行当中。但是你处于修行当中的什么位置呢?那就得看你理解到有多深,有多广,有多准确。 关于这个问题,接
何為修行?為何要修行?修行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如何修行?修行哪些東西才算是真正的修行?怎麼確定自己修行是正確的?用什麼方法才能知道? 能夠回答出以上問題的,說明你真的在修行當中。但是你處於修行當中的什麼位置呢?那就得看你理解到有多深,有多廣,有多準確。 關於這個問題,接
從《金剛經》看佛法修行的根本原則(古文經典課 2022/05/18 知識點)。 若是拋開修行的次第(階段)來說,修行佛法最標準的要求(最終的要求),基本上還是來自於《金剛經》。因為《金剛經》畢竟是整個佛教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基本上就在《金剛經》。我們得按正規的東西去要求自己,具備按照這些修行
何為修行?為何要修行?修行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如何修行?修行哪些東西才算是真正的修行?怎麼確定自己修行是正確的?用什麼方法才能知道? 能夠回答出以上問題的,說明你真的在修行當中。但是你處於修行當中的什麼位置呢?那就得看你理解到有多深,有多廣,有多準確。 關於這個問題,接
【自在命運課堂】 「輪回污染法則」以及抵擋方法(修行課 2022/05/12 本課內容) 在這篇里,何謂修行?我們簡單說過修行要福慧雙修,修行時要沒有我念。這是修行上的概念,但具體要怎麼做?其實有的人還真沒有想明白。 具體怎麼做這事,其實佛祖在《金剛經》里就有一句:「以無我、無人、
【自在命運課堂】 入世修行,一世成佛(修行課 2022/04/22 知識點) 「脫去袈裟,入世修行,一世成佛!」是什麼意思?那是佛回應魔王的舉措。 魔王波旬說:「到 你 末 法 時 期,我 叫 我 的 徒 子 徒 孫 混 入 你 的 僧 寶 內,穿 你 的 袈 裟,破 壞你 的 佛 法。
何为修行?为何要修行?修行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如何修行?修行哪些东西才算是真正的修行?怎么确定自己修行是正确的?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 能够回答出以上问题的,说明你真的在修行当中。但是你处于修行当中的什么位置呢?那就得看你理解到有多深,有多广,有多准确。 关于这个问题,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道德經》智慧:真正的高人,往往具備這四個特徵   古人常說「靜水流深,大智若愚」,而《道德經》中的智慧更是揭示了真正高人的內在特質。他們看似平凡,但卻蘊含著深厚的智慧和力量。這樣的人,往往能在人生的波瀾中處變不驚,安然自得。以下四個特徵,就是他們成功的秘訣:    1. 靜水流深  
Thumbnail
原文:三十輻共一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一段講的是有是無,無是有;有與無,無與有;有跟無,相輔相成。今天有,明天無。今年有,明年無。所以要時時想著無,才會有。   這幾天和方格子格友討論:南懷瑾
Thumbnail
最近在研究老子的道德經,裡頭有關於經營事業、感情、還有人際關係的寶藏。 道德經裡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無為‘’,意思就是一個人能坦蕩心胸、無目的性、無私去做任何事,而這樣的內在境界,會自然散發出一股有魅力氣場。 擁有無為心態的人也會影響周遭環境,讓大家都願意把事情做好,或是也跟隨他的腳步成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尚賢 使民不爭 不崇尚賢德的名號,使人民不爭虛名   ●不貴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 不看重難得的財貨,使人民不生
Thumbnail
某一次與房仲大哥的意見歧異,讓我有再一次的機會,對於人際關係的溝通問題的反思。 生活中與對方發生爭執紛論,跟對方就事論事,對方卻氣呼呼回:「這是奇摩子問題!」 跟對方談他所謂的奇摩子問題,他又說「你不要玩文字遊戲!」並且開始三寸不爛之舌、歇斯底里模式。 這時,若爭執紛論的問題是芝麻綠豆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感到困惑,想找到一個更有意義的方向?或者你是否對於如何在現代社會中保持平靜和成功感到迷茫?如果是的話,讓我們一起開始閱讀《道德經》,這本來自中國古代的哲學經典,可能會為你的生活帶來一些啟發。 讓我們了解一下《道德經》的背景。這本經典由老子所著,它是一部韻文哲理詩體的作品
Thumbnail
你是否理性? 騷擾者長期拿「弱勢群體」設局,進行「道德綁架」,在留言中仿冒各種角色,編造被本蛙詐騙故事,但開始越來越無效。 改在現實世界中,找最弱勢的人當霸凌者,這個「人性陷阱」一定有效,到時號稱理性的你,一定不分是非支持弱勢,人性經不起考驗的。 他們設的局,本蛙不知道該不該說,七百愛心決定。
Thumbnail
這是一部非常悲傷的作品。劇中反覆《白鯨記》的閱讀心得:「『因為我知道作者只是想把我們從他的悲傷故事中拯救出來、讓我們短暫抽離,這本書讓我想起自己的人生...』」,卻沒有任何人成功從悲傷抽離。 但這部片的溫柔,卻讓我暫時跳脫了自己的悲苦。 願所有淪陷在泥淖中之人,都知道自己只是太溫柔。
Thumbnail
各位朋友好,我是Marco Bau,祝福大家從書中擷取智慧,安住於富足意識下自在生活。 書名: 傅佩榮講道德經 作者: 傅佩榮 教授 透過台大開放課程中的 “哲學與人生”, 初次了解到了精闢的道家哲學; 更幸運的從兩年前開始 傅教授開始在喜馬拉雅講授道德經, 透過音頻120篇與每週問答, 最終的總結
Thumbnail
不同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和立場對事物的評價是無法論對錯的。要在同一個價值體系的標準下才能論斷事物的對與錯。所以當面對基督徒和同性戀支持者友人所爭論的的議題時我通常不予置評。然後跟他們說這對與錯的爭論是不會有結果的!因為你們的價值標準立場不同。不要吵沒意義的架傷身啊!一起吃飯去!其實一方不了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道德經》智慧:真正的高人,往往具備這四個特徵   古人常說「靜水流深,大智若愚」,而《道德經》中的智慧更是揭示了真正高人的內在特質。他們看似平凡,但卻蘊含著深厚的智慧和力量。這樣的人,往往能在人生的波瀾中處變不驚,安然自得。以下四個特徵,就是他們成功的秘訣:    1. 靜水流深  
Thumbnail
原文:三十輻共一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一段講的是有是無,無是有;有與無,無與有;有跟無,相輔相成。今天有,明天無。今年有,明年無。所以要時時想著無,才會有。   這幾天和方格子格友討論:南懷瑾
Thumbnail
最近在研究老子的道德經,裡頭有關於經營事業、感情、還有人際關係的寶藏。 道德經裡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無為‘’,意思就是一個人能坦蕩心胸、無目的性、無私去做任何事,而這樣的內在境界,會自然散發出一股有魅力氣場。 擁有無為心態的人也會影響周遭環境,讓大家都願意把事情做好,或是也跟隨他的腳步成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尚賢 使民不爭 不崇尚賢德的名號,使人民不爭虛名   ●不貴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 不看重難得的財貨,使人民不生
Thumbnail
某一次與房仲大哥的意見歧異,讓我有再一次的機會,對於人際關係的溝通問題的反思。 生活中與對方發生爭執紛論,跟對方就事論事,對方卻氣呼呼回:「這是奇摩子問題!」 跟對方談他所謂的奇摩子問題,他又說「你不要玩文字遊戲!」並且開始三寸不爛之舌、歇斯底里模式。 這時,若爭執紛論的問題是芝麻綠豆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感到困惑,想找到一個更有意義的方向?或者你是否對於如何在現代社會中保持平靜和成功感到迷茫?如果是的話,讓我們一起開始閱讀《道德經》,這本來自中國古代的哲學經典,可能會為你的生活帶來一些啟發。 讓我們了解一下《道德經》的背景。這本經典由老子所著,它是一部韻文哲理詩體的作品
Thumbnail
你是否理性? 騷擾者長期拿「弱勢群體」設局,進行「道德綁架」,在留言中仿冒各種角色,編造被本蛙詐騙故事,但開始越來越無效。 改在現實世界中,找最弱勢的人當霸凌者,這個「人性陷阱」一定有效,到時號稱理性的你,一定不分是非支持弱勢,人性經不起考驗的。 他們設的局,本蛙不知道該不該說,七百愛心決定。
Thumbnail
這是一部非常悲傷的作品。劇中反覆《白鯨記》的閱讀心得:「『因為我知道作者只是想把我們從他的悲傷故事中拯救出來、讓我們短暫抽離,這本書讓我想起自己的人生...』」,卻沒有任何人成功從悲傷抽離。 但這部片的溫柔,卻讓我暫時跳脫了自己的悲苦。 願所有淪陷在泥淖中之人,都知道自己只是太溫柔。
Thumbnail
各位朋友好,我是Marco Bau,祝福大家從書中擷取智慧,安住於富足意識下自在生活。 書名: 傅佩榮講道德經 作者: 傅佩榮 教授 透過台大開放課程中的 “哲學與人生”, 初次了解到了精闢的道家哲學; 更幸運的從兩年前開始 傅教授開始在喜馬拉雅講授道德經, 透過音頻120篇與每週問答, 最終的總結
Thumbnail
不同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和立場對事物的評價是無法論對錯的。要在同一個價值體系的標準下才能論斷事物的對與錯。所以當面對基督徒和同性戀支持者友人所爭論的的議題時我通常不予置評。然後跟他們說這對與錯的爭論是不會有結果的!因為你們的價值標準立場不同。不要吵沒意義的架傷身啊!一起吃飯去!其實一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