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比亂亂忙|我們不是護理師,就只是個「小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門診人生滿兩週的這天,我碰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奧客。

在這之前,我唯一的臨床經驗是在兒科病房。在那裡,醫病的大家都是長期共同奮戰的隊友,家長們都很感謝醫護人員的努力,病人們也都是小孩,所以我從沒遇過對醫護人員大小聲、視為理所當然的病人或家屬。

而前五年的團購人生,上千筆訂單,只有過一筆跑單。我知道這個比率是奇蹟式地低,也很引以為傲。

所以昨天,當我第一次碰到指著護理師的鼻子罵你,進入診間後又對醫生畢恭畢敬、點頭稱是的病人,內心真的有些挫折。

這位病人前天打電話來,要求要與院長「通電話」,我們當然是委婉拒絕,他便對著櫃檯罵了半小時。最後我們破例給他預約隔天最前面的號碼,請他早點來,當場來給院長看診。

結果昨天他十點才到,因此排在前面一堆過號與檢查病人的後面。他看診過一次後,出來做檢查,因此必須等待第二次看診。十二點時,他走向櫃檯,指著我說:

小!姐!你們知不知道我在這裡等?我還要等多久?我等等要上班,我會遲到!

我回:「不好意思,因為我們昨天也有說,您需要早點到⋯⋯」

他:「我十點就來了!結果竟然還要看兩個小時,會不會太扯?!」

我很想回他:「你知道其他想要得到1號2號的病人,都是八點我們燈還沒開,就坐在大廳等了嗎?

(回想當初在大醫院工作時,白班6:45走進醫院大廳,也是一堆老杯杯老奶奶在等掛號)

真的就是這樣,天都還沒亮,就會有很多北北奶奶坐在椅子上等。

但我不行,我只能一直跟他道歉,耐心地問他上班地點在哪裡、車程需時多久,然後一直進診間委婉地請跟診學姊將這位病人的順序往前,只希望他能有時間吃飯。

十分鐘後,他終於被叫到了,我跟著進去,結果發現他瞬間從發威的獅子變成了小兔子,醫生說什麼都說好,拿著筆記本與筆將所有醫生說的話都筆記下來,還會說「請問院長」、「謝謝院長」,然後一轉頭對我們「小姐」又是那個冷淡的臭臉。

我終於懂了為何很多人都說,寧願去坐辦公室,也不要在診所被人看不起。當下心真的好酸,也很懊悔自己不努力多讀點書考醫科。(雖然再努力應該也考不上就是了XD)

從前天的電話裡,我就感受到,這個病人應該是個很寂寞的人。他對任何事情都吹毛求疵,嫌棄診所的筆髒、嫌棄診所的儀器髒,對例行的檢查表示「我會怕這台,我不要做。(翻白眼)」,等待的全程都是超級無敵臭臉。這讓我想到「怒嗆人生」裡,對任何事都有股莫名火的Amy,氣到要故意跟路人找架吵。

這種人生,看起來好累喔。

圖片來源:Netflix

圖片來源:Netflix

他就像我五歲的兒子一樣,想要求關注,卻不懂的正確的方式,只能用哭的鬧的,搞到人家受不了了,勉為其難的配合他,才能感受到自己「被重視」。

明明是你們對我很差,為何是我要被討厭?

他也讓我回想青春時期的我,不過那是另一個故事了,改天再寫吧。

前天我兒子為了要我抱他,在餐廳地板邊哭邊爬。對我來說,那位客人跟兒子沒有什麼不同。

事後我回想了一下,這件事我們診所有沒有責任呢?

有的。

跟診的學姊真的把他排得太後面了(淚)還有就是,院長真的太夯了,看不完就不該掛這麼多號。

但病人有沒有責任呢?

一定也是有的。

他期望自己能有其他人都沒有的特權。(which我們也真的給他了,前天打電話來就能預約2號?你是耶穌還是菩薩?)他期望看名醫可以不用等。(我也想要沒預約去吃RAW不用等)最後,他真的太晚來了。(中午要上班,然後十點來?)

他的內心就是個孩子,期望哭一下,他人就要滿足他所有的需求,不然就是這個世界辜負了自己。他不願承認,這是他自己的人生,必須由他自己負責。

以下這個談「認錯」的影片裡,12:15開始,應該是很多從事服務業的人都心有戚戚焉的經驗。面對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的客人,我們只能吞。

但不願認錯的人背後,其實都有個不自信、脆弱的心靈,害怕認錯後,自己就不好了、不會被愛了。殊不知,這樣的表現,卻一直在將他人推遠。


那位病人罵完,走回位子後,一個老病人悠悠地走向櫃檯,小聲地對我們說:「院長受歡迎,本來就要等啊。你看,我就知道要等,買個便當在這裡慢慢吃。但有人就是不懂。你們辛苦了。」他是前一天手術的病人,照理說是看診優先順位呢!但他比較晚來,他也知道,所以就耐心地邊吃飯邊等。我謝謝他的安慰,告訴自己明理的人還是佔大多數的。

下午,沒有院長的診,我跟著同事趁著空擋一起吃月餅、練習儀器,互相幫對方測量視力,享受互相安慰與關心的親密感。那位客人的事,就這樣被拋在腦後了。而他之後的人生要繼續這樣,還是會有個契機引導他長大,那就不關我的事了。(只求他之後回診的日子我都放假,那就好了)

我就巨蟹座,很愛小劇場,但老了以後,比較愛直接寫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第一天碰到月度開會,在所有事項報告完畢後,經理說:「最後一件事,請大家看著OOO,求她不要走好不好~」那一瞬間,我倒是認真的考慮是否明天就不要來了?(笑)我看著那位要離職的學姊面露難色,其他人也不敢發聲,經理就當著所有的人面開始情勒,說著這裡環境很好呀、工作內容不難呀、同事都很友善云云。 我坐在那,
睽違了八年半回到醫療現場,心情甚至比學生時期的實習還不緊張,一部分可能也是因為老了,失敗也不過就那樣嘛,nothing to loss,大不了離職(?) 雖然說得輕鬆,但這一天,我其實等了六年。 (這篇寫給與我一樣,在體制內與外的選擇中掙扎的人們) 生下兒子後,我當了五年的團媽。那是段快樂的
有一次,我六點起床準備去上白班,發現我正在發燒。那是當天早上六點,你怎麼忍心請他人來代班?要是我off,小鳥還在叫的清晨就接到電話要我去代班,我一定也會說我在外縣市沒辦法喔Sorry。 所以我就硬上了。拖著身體,從七點工作到下午五點,那天晚上甚至好死不死地還有病房聚餐。我記得我幫病人量體溫:37.2
第一天碰到月度開會,在所有事項報告完畢後,經理說:「最後一件事,請大家看著OOO,求她不要走好不好~」那一瞬間,我倒是認真的考慮是否明天就不要來了?(笑)我看著那位要離職的學姊面露難色,其他人也不敢發聲,經理就當著所有的人面開始情勒,說著這裡環境很好呀、工作內容不難呀、同事都很友善云云。 我坐在那,
睽違了八年半回到醫療現場,心情甚至比學生時期的實習還不緊張,一部分可能也是因為老了,失敗也不過就那樣嘛,nothing to loss,大不了離職(?) 雖然說得輕鬆,但這一天,我其實等了六年。 (這篇寫給與我一樣,在體制內與外的選擇中掙扎的人們) 生下兒子後,我當了五年的團媽。那是段快樂的
有一次,我六點起床準備去上白班,發現我正在發燒。那是當天早上六點,你怎麼忍心請他人來代班?要是我off,小鳥還在叫的清晨就接到電話要我去代班,我一定也會說我在外縣市沒辦法喔Sorry。 所以我就硬上了。拖著身體,從七點工作到下午五點,那天晚上甚至好死不死地還有病房聚餐。我記得我幫病人量體溫:37.2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與臨床最最接近的時刻… 應該很多人知道讀護理的必經之路就是實習,而且專科是兩次一小一大,此時此刻的我還沒成年就在經歷三個禮拜的小實習,第一次以實習護生的身份踏入臨床與病人、家屬、學姐互動
我也不知道,老是在急診內,看到老者是誰?裡頭擔任如工蟻般推床員,聽從醫師護理師,將病人運送至觀察室、檢查、病房,日復一日的工作。 中元普渡後、過年前後的寒冬,很奇妙,某些觀察床號會站著位老人,手比個數字,沒有人能發覺,也不會有人知道?知道方式,往往殘酷…… 一位年輕剛入職的小護理師
Thumbnail
最近的找托嬰之行程,其實我們真的很多心累了不少,而面對未來的生活,我突然覺得,護理師在這個育嬰的情況真的非常非常坎坷,從以前不曾體會過,直到結婚至生子後,這些問題才會不時的顯現出來。
Thumbnail
醫病關係很難在短時間建立,剛開始我的醫生病患不多,我們能聊得很多,後來他的名氣逐漸響亮,每次門診都上百人,我們能說話的時間大量壓縮,有時短到只能用一個眼神來表達那段時間的情緒。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是一看就知道,有時無聲勝有聲。 從我二十多歲發病,這十幾年的時間想起來也是不可思議。
那天,跟診到11:30,想說沒病人,醫生也準備要離開了,我便去上廁所,回來時,剛好看到一個病人正要進診間,我跟著病人一起進去,那個人正站在診間後面狠瞪著我,應該是醫生過去隔壁要她叫病人,醫生跟病人說怎麼那麼晚來,我都要走了,最後我們快速的幫病人換藥,結束看診 對於三天兩頭被狠瞪、被氣聲咒罵,已是家
Thumbnail
這是一個發生在520的真實故事 在那充滿消毒水味的醫院走廊裡,我的同伴,那位一直懷揣著熱忱與愛心的護理師,正經歷著一場難以言說的痛苦。 她每天早早地來到醫院,以最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對待每一位患者都如同親人一般。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一些同事開始對她露出不友善的態度。他們會在工作中無端地指責她
Thumbnail
近日的上班壓力過大,其實都會湧上心頭一些前塵往事,我覺得護理工作裡面,真的很留不住人的第二大主因因,除了太過廉價以外,就是護理師會為難護理師,這個真的是一個很兩難的職業。就讓我回憶一下這些年我們做了甚麼樣的人生吧!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固定跟某個醫生的診,該說是位高權重,還是過於威嚴,很多同事都不敢跟他的診,後來最多就是我跟另外兩個同事輪著跟,有一個跟他診很久的同事,之後也沒再跟他的診,醫生曾經問過我,為什麼她沒有再來跟,我不知道是那位同事有去跟排班者說她不跟他的診,或是有別的原因,沒有去細究,也不去問為什麼,只回答說我不知道,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與臨床最最接近的時刻… 應該很多人知道讀護理的必經之路就是實習,而且專科是兩次一小一大,此時此刻的我還沒成年就在經歷三個禮拜的小實習,第一次以實習護生的身份踏入臨床與病人、家屬、學姐互動
我也不知道,老是在急診內,看到老者是誰?裡頭擔任如工蟻般推床員,聽從醫師護理師,將病人運送至觀察室、檢查、病房,日復一日的工作。 中元普渡後、過年前後的寒冬,很奇妙,某些觀察床號會站著位老人,手比個數字,沒有人能發覺,也不會有人知道?知道方式,往往殘酷…… 一位年輕剛入職的小護理師
Thumbnail
最近的找托嬰之行程,其實我們真的很多心累了不少,而面對未來的生活,我突然覺得,護理師在這個育嬰的情況真的非常非常坎坷,從以前不曾體會過,直到結婚至生子後,這些問題才會不時的顯現出來。
Thumbnail
醫病關係很難在短時間建立,剛開始我的醫生病患不多,我們能聊得很多,後來他的名氣逐漸響亮,每次門診都上百人,我們能說話的時間大量壓縮,有時短到只能用一個眼神來表達那段時間的情緒。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是一看就知道,有時無聲勝有聲。 從我二十多歲發病,這十幾年的時間想起來也是不可思議。
那天,跟診到11:30,想說沒病人,醫生也準備要離開了,我便去上廁所,回來時,剛好看到一個病人正要進診間,我跟著病人一起進去,那個人正站在診間後面狠瞪著我,應該是醫生過去隔壁要她叫病人,醫生跟病人說怎麼那麼晚來,我都要走了,最後我們快速的幫病人換藥,結束看診 對於三天兩頭被狠瞪、被氣聲咒罵,已是家
Thumbnail
這是一個發生在520的真實故事 在那充滿消毒水味的醫院走廊裡,我的同伴,那位一直懷揣著熱忱與愛心的護理師,正經歷著一場難以言說的痛苦。 她每天早早地來到醫院,以最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對待每一位患者都如同親人一般。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一些同事開始對她露出不友善的態度。他們會在工作中無端地指責她
Thumbnail
近日的上班壓力過大,其實都會湧上心頭一些前塵往事,我覺得護理工作裡面,真的很留不住人的第二大主因因,除了太過廉價以外,就是護理師會為難護理師,這個真的是一個很兩難的職業。就讓我回憶一下這些年我們做了甚麼樣的人生吧!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固定跟某個醫生的診,該說是位高權重,還是過於威嚴,很多同事都不敢跟他的診,後來最多就是我跟另外兩個同事輪著跟,有一個跟他診很久的同事,之後也沒再跟他的診,醫生曾經問過我,為什麼她沒有再來跟,我不知道是那位同事有去跟排班者說她不跟他的診,或是有別的原因,沒有去細究,也不去問為什麼,只回答說我不知道,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