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位日本記者川上康介以觀察採訪者的視角,採訪紀錄一所位於日本滋賀縣瀧井研究農場附設園藝專門學校一年課程,作者實際參與部分課程,一同與學生共同生活、耕作並記錄不同學生在這所被譽為「日本農業界東大」一年課程中的心路歷程。
書中的內容與我預期的內容有蠻大的不同,本以為會更多的敘述學校的課程內容以及大量田間實作課程內容的描述,但本書視角主要還是以學校的學生背景與艱辛的訓練課程及一年中內心轉變為主要敘事文本。在閱讀中,作者主要著重於學校團體生活的互助合作關係與體力及心智上如同軍事化的鍛鍊以培養刻苦積極的情操描述。
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早上工作時,學生每天必須穿著雨鞋跑800公尺到圃場開始一天的工作,而工作時間則刻意在9點之後與吃完中餐後3、4點前太陽正熱時進行整地、定植、田間管理及採收等工作,其實一般農家工作都會在日出前提早下田,而在將近日落時才再度回到田間工作,因此學校刻意要安排這樣的工作時段來做所謂的心智鍛鍊著實令我有點不解,也許是因為學生年齡介於18-24歲,正處於一個充滿青春好動活力卻又對人生不安游移不定的階段,希望藉由這樣的鍛鍊,堅定他們進入農業工作的意志,在辛苦的勞動間,藉由同伴間的呼喊口令更加深團體互助合作的精神。而藉由田間培育植物及觀察植物生長狀態,也間接地改變學生待人接物的態度,慢慢地能去體察周圍人的想法、心情等 。
人在田地種植作物,與此同時,田地也在培育人類。
20歲左右的青少年煩惱總是很相似,在作者與眾多學生地對談紀錄中,可以看到不同背景的學生,不管是高中畢業或是大學畢業學生,其實對人生未來的發展都還在摸索階段,然而大多數的學生都是農家子弟,或許對他們而言,迷惘地時間比較短暫,畢竟從小也接觸過,而家中又有很好的資源,因此訪談間透露出藉由在學校的學習後回到家鄉去改善農業環境或是家裡農場經營,其中令我共鳴最深的是家裡沒有農業背景資源,並視學校為就業敲門磚的-吉永真同學,原本是畢業於升學高中並在京大農學院就讀,畢業前夕休學一年來此,也曾報考報社的工作卻未錄取,將來學校的這一年的課程體驗視為一種探索自己的方式,對未來要做什麼並沒有很確定的想法,而在一年課程的尾聲,仍顯得不是非常確定的感覺,或許是去加入青年海外協力隊幫助開發中國家發展農業,或是去政府相關的農業單位工作,但在作者的追問下,他其實對於自己的定位或是到底想做什麼還是感到模糊不安,因此說著自己並不一定確切想做這些看似正確的答案的工作,而作者也提到其實他剛到出版社時也是有相同的想法,不確定是否現在的工作真的適合自己或是有更適合的工作,但在抱持著煩惱的情況下走著,不知不覺間煩惱逐漸消失,轉而浮現出真慶幸能從事這份工作的成就感。
與其說是找到,應該說是發現比較貼切,我們都在為數不多的選項中,硬是選擇一個方向走去,並在努力過程裡開始出現,還好我選擇了這條路,或是這不是我想要的之類的體悟。
作者告訴他總是在往前走的過程為自己留後路,人生有時候必須破釜沉舟,不顧一切往前衝,才能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就算內心不安擔心失敗,但失敗只要重新振作就好。在第七章獵兔活動沒抓到一隻的情況下作者說出了下段話,
農耕與獵兔都同樣是以大自然為對象,不可能凡事得償所願。失敗了就承認失敗、好好反省,然後一笑置之,再度往前走。只要有這股進取力,人生之路就沒什麼好怕的了。
本書的末尾提到「社會園藝學」在研究植物、園藝與人類以及教育的關係,一直以來園藝與農耕都被定位為帶有經濟收益的生產行為,但其實植物、園藝與農作行為所擁有的力量非常廣泛,人類可從植物的成長與培育植物中學習到兩種經驗,一種是透過五感的「感覺體驗」,以及藉由活動身體體會到的「動作體驗」。藉由讓人在這過程重複學習觀察及感受植物的狀態並採取行動的方式,觸發人類的「培育」本能與「關懷力」,並誘發人類天生的創造力,譬如希望傑出更大的果實、開出更美麗的花朵或是製作這類的加工品以利用,並從中得到收穫的成就感,進而產生信心,建立自我評價,惕勵自己邁入下一個階段。
而在瀧井學校的集體種植作物做法,可以創造多重溝通效果,建構共同價值觀,產生彼此之間的連帶感,同伴的存在讓人確信自己並不孤單,能幫助他人及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並往下一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