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何謂空性?修持《金剛經》的經中奧義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何謂空性?修持《金剛經》的經中奧義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何謂空性?修持《金剛經》的經中奧義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何謂空性?修持《金剛經》的經中奧義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avatar-img
25會員
2.3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觀音山 極樂家族成員歡喜相聚,遠在加拿大、瑞士、新加坡、香港等全球法友,特別排除萬難辦理簽證,親自到臺灣參加「月來月慈悲」與上師三寶共度最美好、最圓滿的中秋節。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建寺、印經、辦法會共修的原因 免費加入觀音山會員 即可聆聽完整長篇開示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每逢藏曆二十三「大日如來節日」,當日行善惡業,都將增長1億倍!《百論》云:「福報滅時,離所樂事。」這說的是什麼呢?言簡意賅地說就是沒有福報,一切安樂就都將離你遠去。慈悲的 龍德上師開示:「所以我們要懂得培福、惜福之法,重視累積福報資糧,只有福報具足才能改變命運。」歡迎深植福田!
慈悲 龍德上師在《佛王誓約》中開示:「修薈供是金剛乘最無上、殊勝的法門之一,能得到共與不共的成就,可以積聚廣大的六度波羅蜜資糧。尤其特別的是,薈供乃金剛乘維繫三昧耶的主要修法,故薈供修法於金剛乘行者而言,重要性無可言喻。 在進行薈供儀軌修法時,行者應該盡力備辦各種豐盛的供品,要避免任何慳吝等不清淨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念誦空性的經典為何能去除魔障? 免費加入觀音山會員 即可聆聽完整長篇開示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10月7日「慈悲 龍德上師佛法開示暨三寶總集薈供法會」,讓我們以恭敬、虔誠心於佛前廣修供養,修善因、積福德,必能招感閤家平安吉祥,透過全球直播共修,千人齊心祈福迴向,願臺灣與世界疫情與災難早日平息,眾生皆能離苦得樂! 只要您在10月7日(六)晚上7:30-9:30全球直播法會, # 當天 於家中佛
觀音山 極樂家族成員歡喜相聚,遠在加拿大、瑞士、新加坡、香港等全球法友,特別排除萬難辦理簽證,親自到臺灣參加「月來月慈悲」與上師三寶共度最美好、最圓滿的中秋節。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建寺、印經、辦法會共修的原因 免費加入觀音山會員 即可聆聽完整長篇開示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每逢藏曆二十三「大日如來節日」,當日行善惡業,都將增長1億倍!《百論》云:「福報滅時,離所樂事。」這說的是什麼呢?言簡意賅地說就是沒有福報,一切安樂就都將離你遠去。慈悲的 龍德上師開示:「所以我們要懂得培福、惜福之法,重視累積福報資糧,只有福報具足才能改變命運。」歡迎深植福田!
慈悲 龍德上師在《佛王誓約》中開示:「修薈供是金剛乘最無上、殊勝的法門之一,能得到共與不共的成就,可以積聚廣大的六度波羅蜜資糧。尤其特別的是,薈供乃金剛乘維繫三昧耶的主要修法,故薈供修法於金剛乘行者而言,重要性無可言喻。 在進行薈供儀軌修法時,行者應該盡力備辦各種豐盛的供品,要避免任何慳吝等不清淨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念誦空性的經典為何能去除魔障? 免費加入觀音山會員 即可聆聽完整長篇開示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10月7日「慈悲 龍德上師佛法開示暨三寶總集薈供法會」,讓我們以恭敬、虔誠心於佛前廣修供養,修善因、積福德,必能招感閤家平安吉祥,透過全球直播共修,千人齊心祈福迴向,願臺灣與世界疫情與災難早日平息,眾生皆能離苦得樂! 只要您在10月7日(六)晚上7:30-9:30全球直播法會, # 當天 於家中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能不因對象感受不到美麗境界時,不會陷入慈悲而忘記歡喜,能保持在給予之心中的歡喜,那至高無上的層次,能金剛。 遠離高處不勝寒而覺得孤獨,因為寫出金剛經的大師,是人外有人的存在,讓自己感受到金剛,所以擁抱天外有天,層次再高,自己還是被照顧著,而更堅韌強健。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目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導讀: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導讀:   【如來所得法】:如來於法實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悟真空無相之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法無實無虛】:真空無相之理,不可取及說,唯假以文字之方便,以心傳心,傳佛心印。如來所得法,此法即此心,心外更無別法
Thumbnail
※經文: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導讀: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淨信眾生,聞佛教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悲心度生以添油,智心離相照法界,不墮諸有,不落斷滅,前念清淨,付囑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金剛經.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導讀講到「隨說是經」,提到了「三輪體空說般若」。什麼意思?茲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自見自性三身佛」,以及《金剛經》佛陀的教示,整理如下:   若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則是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自見自性三身佛。自性如來善付囑,轉相開示,傳佛心印,隨說是經,「無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Thumbnail
能不因對象感受不到美麗境界時,不會陷入慈悲而忘記歡喜,能保持在給予之心中的歡喜,那至高無上的層次,能金剛。 遠離高處不勝寒而覺得孤獨,因為寫出金剛經的大師,是人外有人的存在,讓自己感受到金剛,所以擁抱天外有天,層次再高,自己還是被照顧著,而更堅韌強健。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目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導讀: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導讀:   【如來所得法】:如來於法實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悟真空無相之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法無實無虛】:真空無相之理,不可取及說,唯假以文字之方便,以心傳心,傳佛心印。如來所得法,此法即此心,心外更無別法
Thumbnail
※經文: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導讀: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淨信眾生,聞佛教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悲心度生以添油,智心離相照法界,不墮諸有,不落斷滅,前念清淨,付囑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金剛經.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導讀講到「隨說是經」,提到了「三輪體空說般若」。什麼意思?茲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自見自性三身佛」,以及《金剛經》佛陀的教示,整理如下:   若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則是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自見自性三身佛。自性如來善付囑,轉相開示,傳佛心印,隨說是經,「無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