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照護90歲母親到離世的學習經驗(6/6)_回顧”離世前2位+在世中1位”長輩調理脈診的結果+應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家好,我是吳照麟,68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科技養生"路上的好友。

最近,度過歡樂春節三代團聚的時光,沒料到自己竟在無感之間,成為了二個直屬血緣家庭的最高長輩+擁有了四個孫子女;同時,回顧整理過去五年間,2位自己的長輩在離世前三天之調理/脈診的結果,期待幫助更多邁向老後的老人們,能夠擁有一個更加健康喜樂+平安豐盛的人生最後階段:

1)經過連續約ㄧ年半+每週二次調理,年齡93歲女性,其離世三天前脈診的健康年齡最高是90歲+脈像是壓力發炎型, 其離世前二週的脈診健康年齡是介於79~84歲之間+全部都是壓力發炎型脈像+陰盛(+20%)陽衰(-46%)+腎經C1/肺經C4/膀胱經C7正紅旺與脾經C3負紅虛。


2)經過連續約二年10個月+幾乎每週一次調理,年齡92歲女性,其離世三天前的脈診健康年齡最高是79歲+脈像是慢性初老型+血氧94%,其離世前ㄧ週的脈診健康年齡是介於57~78歲。腎經C2/脾經C3/肺經C4是負紅虛與小腸經正紅旺。

另外,92歲女士進入全身上中下三部分都屬於陰陽兩虛型(陽:-41%/陰:-54%)

上週經過春節一週的連假休息後,恢復提供平衡整復調理的公益服務給一位在世97歲的女士,其在調理前後的健康年齡/脈像/全身上中下的陰陽盛虛分佈:

調理前:健康年齡72歲,脈像:慢性初老,陰陽兩虛:(-36%/-51%)

調理後:健康年齡65歲,脈像:精氣不足,陰陽兩虛:(-37%/-43%)

說明97歲在世女士經過調理前後的比較,健康年齡降低7歲(比較平常的健康年齡調理前初次發現變得最老+調理後健康年齡改善很多),同時,導致陰陽兩虛的改善後狀況(-37%/-43%)與之前92歲女士離世前三天(-41%/-54%)的比較,已經有更進一步的改善了喔!最後,在又過一週第三次的連續調理後,她的脈診健康年齡已經降到59歲+陰陽盛虛降到(陽:-6%/陰:-14%)喔。

結語:

平衡整復的調理,在改善脈診健康年齡+改善身體上中下的陰陽分佈=是具有同步改善的效果,同時,對預測老人的離世日程,可能具有一些參考價值;有助於讓其後代子孫與老人之間,擁有“道別+道愛+道歉=重新和好+彼此饒恕+關係重建”的機會喔!

注:"感謝您的閱覽,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請幫我點紅愛心+回應(尤其,如果你有任何健康恢復的問題),讓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更多朋友,同時,也歡迎追蹤我,一起走上"全衡養生"之路喔!謝謝你!"

人體很奇妙!具有隨時受傷(含生理+心理的傷害)+隨時神奇的自我修復功能。舉例,自一天勞累+一夜好眠後,就恢復精神了;到眼中風,經過脈診儀測+自我調理=也是幾天就全部恢復。我希望能夠收集個人體驗自癒的案例,以方便整理+分享,得以幫助更多人;尤其,那些類獨居老人或弱勢族群的人,可消除病痛不適+降低醫療開銷+有效恢復健康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妻子想挑戰自己的肌耐力+心肺功能,所以,報名參加今112年11月將在新竹舉辦的馬拉松比賽+第一次成立的“超慢跑組”(搭配許棟英老師的領跑約3.5公里+約需35~45分鐘)活動。經過在景美溪的試跑幾次後,昨天發現第一次她超慢跑後健康年齡74歲+脈像是循環不足。 所以 為了預防可能的意外風險,她決
在上篇:"給我在取捨中的親/友,你那讓人不捨之:"人生的難"(5/7-1):心梗對應-1"的結語:"1.上篇林同學的健康年齡是44歲,而本篇是40歲,與上述"心臟效率不良"1.~3.的原因與12經絡氣血分佈比較,說明他與心梗的距離,越來越遠。現在,發現雙耳垂的下垂痕跡也都不見了,說明健康恢復的許多好
回顧上篇:"給我在取捨中的親/友,你那讓人不捨之:"人生的難"(5/5):心梗對應" ,比較本篇:林同學健康年齡自44降到40歲+血液生化檢驗/加強版的結果與相應40歲的12個經絡氣血分佈結果,說明他距離心梗是越來越遠的。
最近一位大學的林同學分享,他人生現階段最新+最難的選擇:在安裝心臟支架+吃降(血壓/血脂)的西藥8年後,透過"科學脈診與科學養生"的實驗,決定拋棄一切的存藥,嘗試走出一條又新又活的路:"條條大路通羅馬",或許可以實現健康快樂的新型人生+遠離醫藥副作用/抗藥性喔!
我是67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在科學養生路上的好友。 以下是今年3月18日一天,經過"出外助人科學平衡+上半天下肢課程+景美溪來回4公里慢跑"後=40歲健康身體年齡+脈診結果,說明離開心梗脉象還有一段大距離喔!
最近,妻子想挑戰自己的肌耐力+心肺功能,所以,報名參加今112年11月將在新竹舉辦的馬拉松比賽+第一次成立的“超慢跑組”(搭配許棟英老師的領跑約3.5公里+約需35~45分鐘)活動。經過在景美溪的試跑幾次後,昨天發現第一次她超慢跑後健康年齡74歲+脈像是循環不足。 所以 為了預防可能的意外風險,她決
在上篇:"給我在取捨中的親/友,你那讓人不捨之:"人生的難"(5/7-1):心梗對應-1"的結語:"1.上篇林同學的健康年齡是44歲,而本篇是40歲,與上述"心臟效率不良"1.~3.的原因與12經絡氣血分佈比較,說明他與心梗的距離,越來越遠。現在,發現雙耳垂的下垂痕跡也都不見了,說明健康恢復的許多好
回顧上篇:"給我在取捨中的親/友,你那讓人不捨之:"人生的難"(5/5):心梗對應" ,比較本篇:林同學健康年齡自44降到40歲+血液生化檢驗/加強版的結果與相應40歲的12個經絡氣血分佈結果,說明他距離心梗是越來越遠的。
最近一位大學的林同學分享,他人生現階段最新+最難的選擇:在安裝心臟支架+吃降(血壓/血脂)的西藥8年後,透過"科學脈診與科學養生"的實驗,決定拋棄一切的存藥,嘗試走出一條又新又活的路:"條條大路通羅馬",或許可以實現健康快樂的新型人生+遠離醫藥副作用/抗藥性喔!
我是67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在科學養生路上的好友。 以下是今年3月18日一天,經過"出外助人科學平衡+上半天下肢課程+景美溪來回4公里慢跑"後=40歲健康身體年齡+脈診結果,說明離開心梗脉象還有一段大距離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06.12 - 07.23 我的老爸於 2024.05.27(一) 清晨03:22 壽終正寢 (八十有二齡)。 也在2024.06.11(二) 於宜蘭福園羽化~ 一切都來的好快...5/13(一)下午, 因為呼吸急促不順送進宜蘭陽明大學醫院急診室, 治療兩天後進入健保病房(4人房),
Thumbnail
我們常說交由老天爺決定,是嗎?醫學進步,人的壽命愈來愈長,台灣110年女性平均年齡84.7歲,意思指的除意外及青壯年生病外,大部份老人都能活超過84.7歲。只要有機器及醫學幫忙,都可以維持活著的狀態。現在更多是人的決定。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與父親一同度過的過去十五個月,從父親生病到康復出院的過程,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感受到生活的起起伏伏。在這過程中,作者也經歷了身心的狀況變化,打破了對照顧病人的既定觀念,反思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感謝了身邊所有給予過幫助的人。這是一篇充滿情感與真摯故事的文章。
2024年4月4日凌晨,伴我人生40年的奶奶,以高齡93的歲數,離開了人世。越漸失去聯繫的親人們,卻在治喪這段期間,難得的再次有機會相處;只是那種感覺很奇妙,有些熟悉但卻又感覺陌生 ......
Thumbnail
昨晚,媽媽打來說外婆得了小中風,人在醫院住院觀察,希望周末我能提早回家。 可是怎麼會? 外婆大概是我見過最健康的老年人之一,不僅皮膚淨白透亮、聲音相當宏亮、非常注重養身之道、飲食也相當乾淨。 所以怎麼會?
Thumbnail
長期陪伴父母的作者,分享如何處理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情緒管理、學習如何與疾病共處的智慧與善用醫療資源。
Thumbnail
人,終究要步入中年的,終究面對老, 瞿欣怡49歲這年,踏入初老門內,心臟出現小問題, 開始定期跑醫院,檢查、回診拿藥,服用心血管藥, 讓身體好好運轉,可以如期參加鐵人三項。 她的伴侶(後來的太太,臉書所寫的老爺),笑說:歡迎來到老人俱樂部。 她在心裡啐道:靠,人,原來真的會老。 來到人生
Thumbnail
剛過晚上七點,才有機會喘息~~但心中一直浮現中午為老伴而來的奶奶~~ 王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她的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但她的眼睛裡依然閃爍著堅定和溫柔的光芒。今天,她來到養老院,為她九十多歲的老伴辦理入住手續。 我們一直鼓勵奶奶和爺爺一起入住,一享受天倫,但奶奶告訴我,捨不得一對子女呀!要不
Thumbnail
95 歲以上老人家,能夠聊的話題是什麼?別再談醫療照護資源、養生健康議題了!許多百歲長者比三十歲的人活得更充實、更快樂…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06.12 - 07.23 我的老爸於 2024.05.27(一) 清晨03:22 壽終正寢 (八十有二齡)。 也在2024.06.11(二) 於宜蘭福園羽化~ 一切都來的好快...5/13(一)下午, 因為呼吸急促不順送進宜蘭陽明大學醫院急診室, 治療兩天後進入健保病房(4人房),
Thumbnail
我們常說交由老天爺決定,是嗎?醫學進步,人的壽命愈來愈長,台灣110年女性平均年齡84.7歲,意思指的除意外及青壯年生病外,大部份老人都能活超過84.7歲。只要有機器及醫學幫忙,都可以維持活著的狀態。現在更多是人的決定。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與父親一同度過的過去十五個月,從父親生病到康復出院的過程,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感受到生活的起起伏伏。在這過程中,作者也經歷了身心的狀況變化,打破了對照顧病人的既定觀念,反思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感謝了身邊所有給予過幫助的人。這是一篇充滿情感與真摯故事的文章。
2024年4月4日凌晨,伴我人生40年的奶奶,以高齡93的歲數,離開了人世。越漸失去聯繫的親人們,卻在治喪這段期間,難得的再次有機會相處;只是那種感覺很奇妙,有些熟悉但卻又感覺陌生 ......
Thumbnail
昨晚,媽媽打來說外婆得了小中風,人在醫院住院觀察,希望周末我能提早回家。 可是怎麼會? 外婆大概是我見過最健康的老年人之一,不僅皮膚淨白透亮、聲音相當宏亮、非常注重養身之道、飲食也相當乾淨。 所以怎麼會?
Thumbnail
長期陪伴父母的作者,分享如何處理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情緒管理、學習如何與疾病共處的智慧與善用醫療資源。
Thumbnail
人,終究要步入中年的,終究面對老, 瞿欣怡49歲這年,踏入初老門內,心臟出現小問題, 開始定期跑醫院,檢查、回診拿藥,服用心血管藥, 讓身體好好運轉,可以如期參加鐵人三項。 她的伴侶(後來的太太,臉書所寫的老爺),笑說:歡迎來到老人俱樂部。 她在心裡啐道:靠,人,原來真的會老。 來到人生
Thumbnail
剛過晚上七點,才有機會喘息~~但心中一直浮現中午為老伴而來的奶奶~~ 王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她的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痕跡,但她的眼睛裡依然閃爍著堅定和溫柔的光芒。今天,她來到養老院,為她九十多歲的老伴辦理入住手續。 我們一直鼓勵奶奶和爺爺一起入住,一享受天倫,但奶奶告訴我,捨不得一對子女呀!要不
Thumbnail
95 歲以上老人家,能夠聊的話題是什麼?別再談醫療照護資源、養生健康議題了!許多百歲長者比三十歲的人活得更充實、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