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中的自由、無意義、孤獨、死亡:人在做選擇的時候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選擇不成為自己,第二種是選擇成為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存在主義治療

存在主義治療

在典型的華人文化中,人們畏懼談論死亡、孤獨,但其實死亡只是生命的過程。

對於存在主義,四大的核心理念: 「自由、無意義、孤 獨、死亡」

自由給予人們絕對的空間,卻也相對地個體需要承擔因為自行選擇而應負起的責任,至於無意義,人身在世要明白自己是為了什麼而活,所要追求的生活動機又是什麼,可以是工作的成就感、照顧家庭的使命感……。孤獨則說明從生命開始到結束本就為孤獨的一個人,自己才是生命的主角,要接受總有一日生命會到達終點,必須接受死亡,也要明白死亡是隨時都 有可能發生的,學習如何調適並祝福重要他人的離別。

對於孤獨:生命中的很多時候,人是孤獨的,因為與自己相處的時間比與 他人的時間還要多。若不能體認孤獨與認識何謂孤獨,將會讓自己陷入負面的 迴旋之中無法自拔。存在主主義: 「我們必須獨自賦予自己生命的意義,必須獨自決定自己應該如何過活。」旨在帶領人們學習如何賦予自己生命的意義,並理解為了什麼目標努力的追求著。

對於自由: 自由會喚來焦慮,我們無論是在個人或社會的層面,都狂熱地 逃避自由。」觀察社會發展的脈絡可以發現,人沒有自由時會極盡的追求,但擁有了自由以後便會開始退縮、害怕。存在主義認為人類的本質是自由的,我們有所選擇,包含面對困境也有所選擇。

對於無意義: 「人需要意義讓自己活著,但活著卻沒有意義。」對於我來說明白何謂意義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但很多時候若執著於意義究竟是什麼,會讓我更加焦慮不安。很擔心自己認為的意義是否真的是有意義的,最好的時光、珍惜當下便是每一個有意義的時刻。

對於死亡: 向死而生的意義是,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生的意 義。」對於死亡我不畏懼,而害怕是如何死亡的這個過程。若能深刻理解何謂孤獨、找尋意義的目的,享受當下的自由,死亡其實並不可怕,不過是生命之 花到了該凋謝的時候而已。面對死亡總會感到焦虑,這種焦慮來自於對不確定 與不安。我們要破除恐懼,直視死亡,與焦慮共存。要洞察自身的處境後,以 底線地活著」,進而把握機會盡可能活出沒有遺憾的人生。

存在主義治療在未來的發展上,可以應用於「臨終關懷」或 「老年諮商」,應用存在主義深度探討的內容,協助個案理解死亡焦慮,或孤獨的意義。由於此年齡區間的人大多已有許多生命歷程的經驗,在最後這些僅剩的時光希望能協助人們不留遺憾、更輕鬆自由的享受活著的美好。


推薦書單:

●存在主義之父齊克果

●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那些關於自由、哲學家與存在主義的故事

●異鄉人

●Yalom (2021)。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 85 則備忘錄

●Yalom 系列書籍(愛情劊子手、凝視太陽、叔本華的眼淚、一日浮生、診療 椅上的謊言)

【心靈成長/電影心得/自我探索】 目前是一名實習心理師,喜歡文字,感受語言的力量! 無論是想尋求靈感,還是希望深入了解自己的內心,這裡都會有你想要的答案。 讓我們一起開始這段心靈成長的旅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篇文章探討阿德勒學派對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的看法,強調個人與社會間相互影響的重要性。包括對阿德勒學派核心概念的討論,以及相關推薦書籍。透過該學派的觀點,我們能更好理解個體心理學,並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與他人的互動。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要相信人生的意義是每個人賦予給自己的。
商商來遲到諮商大道,分享如何從行銷行業轉換到心理諮商專業領域,以及諮商所考試用書書單分享與讀書方式和計畫。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的悲觀思考與自卑的心路歷程,面對種種考試挑戰的不安感。作者分享了從高中遺憾到復原力的成長過程,並強調接納自己、誠實面對的價值。文章內容豐富,深受許多讀者的共鳴。
這篇文章探討阿德勒學派對人際關係及心理健康的看法,強調個人與社會間相互影響的重要性。包括對阿德勒學派核心概念的討論,以及相關推薦書籍。透過該學派的觀點,我們能更好理解個體心理學,並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與他人的互動。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要相信人生的意義是每個人賦予給自己的。
商商來遲到諮商大道,分享如何從行銷行業轉換到心理諮商專業領域,以及諮商所考試用書書單分享與讀書方式和計畫。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的悲觀思考與自卑的心路歷程,面對種種考試挑戰的不安感。作者分享了從高中遺憾到復原力的成長過程,並強調接納自己、誠實面對的價值。文章內容豐富,深受許多讀者的共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存在主義是諮商領域中一種形而上學的取向,強調死亡、孤獨、意義與自由等議題。文章探討了這些概念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中的重要性,並引用海德格、沙特及Frankl等學者的觀點,提出了我們對生命的覺察能力是追求意義的關鍵。透過正視死亡與孤獨,並承擔自由的責任,個體可以在痛苦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從而實現真實的活著
Thumbnail
活著是持續地死亡與重生,因熟稔死去,知道該如何前行,每一天都湧出泉源般的勇氣。
一個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世界,在面對精神世界時,我們會心虛,人是否真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繼續前行,現在越來越多意見不同的聲音出現了,其中虛無主義、又或者是反出生主義,算是最大宗,既然人類的出生與死亡毫無意義,那又為甚麼會在這世界上呢? 這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但告訴有這樣經歷的朋友們,事實上你們只是需要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普遍存在的無意義感,是當代異化和疏離的症狀之一。許多病人前來尋求心理治療,並不是因為有任何確切的疾病,而是感覺生活失去意義。體貼的心理治療師通常的印象是:這些病人正在經驗的困擾,並不僅僅是導因於不愉快的童年經歷,也來自於文化的重大變遷所帶來的動盪。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藉由回顧自己原生家庭和學校的兩個階段,我再次看見自己很喜歡追求"意義"。一旦當下眼前的事被我判為沒有意義,那我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是兩個哲學派別,通常被視為對人類生活和宇宙本質的不同觀點。由於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在20世紀的西方哲學中佔有重要地位,並深刻影響了文學、藝術、政治和心理學等領域,因此瞭解這兩者的差異和相似之處尤為重要。
Thumbnail
所謂厭離輪迴,說直白點就是「厭離持續存在的狀態」,解脫就是「存在狀態的止息」。這也參照到存在主義治療的「存在焦慮」。
Thumbnail
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從最基本的意義上來說,生命的目的是存在──而不是不存在。 在你的三維現實係統中,你正在學習精神能量(也稱為思想能量或心靈能量)以及如何使用它。 關於精神能量及其用途的知識是透過不斷地將你的思想和情感轉化為物理形式(你的物理現實),然後感知和處理所形成的物質和事件來學習的。透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存在主義是諮商領域中一種形而上學的取向,強調死亡、孤獨、意義與自由等議題。文章探討了這些概念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中的重要性,並引用海德格、沙特及Frankl等學者的觀點,提出了我們對生命的覺察能力是追求意義的關鍵。透過正視死亡與孤獨,並承擔自由的責任,個體可以在痛苦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從而實現真實的活著
Thumbnail
活著是持續地死亡與重生,因熟稔死去,知道該如何前行,每一天都湧出泉源般的勇氣。
一個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世界,在面對精神世界時,我們會心虛,人是否真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繼續前行,現在越來越多意見不同的聲音出現了,其中虛無主義、又或者是反出生主義,算是最大宗,既然人類的出生與死亡毫無意義,那又為甚麼會在這世界上呢? 這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但告訴有這樣經歷的朋友們,事實上你們只是需要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普遍存在的無意義感,是當代異化和疏離的症狀之一。許多病人前來尋求心理治療,並不是因為有任何確切的疾病,而是感覺生活失去意義。體貼的心理治療師通常的印象是:這些病人正在經驗的困擾,並不僅僅是導因於不愉快的童年經歷,也來自於文化的重大變遷所帶來的動盪。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藉由回顧自己原生家庭和學校的兩個階段,我再次看見自己很喜歡追求"意義"。一旦當下眼前的事被我判為沒有意義,那我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是兩個哲學派別,通常被視為對人類生活和宇宙本質的不同觀點。由於存在主義和虛無主義在20世紀的西方哲學中佔有重要地位,並深刻影響了文學、藝術、政治和心理學等領域,因此瞭解這兩者的差異和相似之處尤為重要。
Thumbnail
所謂厭離輪迴,說直白點就是「厭離持續存在的狀態」,解脫就是「存在狀態的止息」。這也參照到存在主義治療的「存在焦慮」。
Thumbnail
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從最基本的意義上來說,生命的目的是存在──而不是不存在。 在你的三維現實係統中,你正在學習精神能量(也稱為思想能量或心靈能量)以及如何使用它。 關於精神能量及其用途的知識是透過不斷地將你的思想和情感轉化為物理形式(你的物理現實),然後感知和處理所形成的物質和事件來學習的。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