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指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仙仔很熟練的拿了一張紙,翻開一本像是農民曆的本子。一一詢問我們所有人的資料。像是出生年月日,生肖,住址,包含很多的親戚的名字等等。還好爸爸在場,解決了很多我們這些小孩,永遠不知道的名字。再加上前年才辦完大伯的喪事,訃文上記載著大多親戚的資料,讓這個身家調查生了不少事。

        大伯的過世也是來得相當突然,早上想要叫醒他,才發現已經一覺長眠了。過世前幾天。他騎著電動助行器,來到我家門口餵食那隻年紀很大的狗。放了飼料後,摸摸狗兒的頭,並說了一句這隻狗老了呀。隨即就說要離開去餵另外一隻狗了。後來想想到底是在說狗還是在暗示自己也可能到了人生的盡頭。而這隻狗在隔了一年多後,也跟著離開了。

        媽媽的大體到了殯儀館後,我和哥哥一起將媽媽從架上挪到冰櫃裡。那一動也不動的姿態,像是睡覺,但是卻是沒有生氣,沒有起伏。媽媽真的離開了嗎? 明明就在我們的眼前,卻要將她放進冰櫃,擔心會不會等下就起來了呢?平常的她應該會罵我們為什麼將她放到這麼窄的櫃子裡。

        幾位師姑點了幾炷香,口中念念有詞,並唸出仙仔剛才寫的資料,希望媽媽可以在這裡得到安息。我們拿著香半跪在旁,我的眼淚仍不時竄了出來,戴著口罩,裡面滿是汗水跟鼻涕。剎那間有個念頭,師姐們的朗讀的經文,真的是給往生者聽的嗎? 這些點著的香,真的是為了傳遞訊息到另外一個世界嗎?或許這些都是為了在旁等待的家屬,希望我們能夠靜下心來,好好整理思緒,不要讓傷心影響到往後的日子。但經文告了一個段落,思緒又再次亂了起來,眼淚也繼續宣洩著。

        一下子就到了晚上,我們各自回家整理行李,以及互相交待必須要處理的各種事項,這一刻大家似乎很鎮定,但我想大家的心情應該都一樣,無助又傷心,無法接受這來得又快又重的結果。

        後來的每天來了不同的朋友,爸爸的,哥哥的,我公司上的同事等等,前幾天大家都還算平靜,原本以為爸爸將心情也整理好了。因為有天晚上,他曾跟我說,媽媽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人終歸會走,這個喪事該怎麼辦就怎麼辦。的確。這句話很輕,但我們都知道這個平凡的人替我們這個家付出過很多,就只有我們知道這不平凡。

        但是就在媽媽的兄弟姊妹來給祝福的時候,爸爸的眼淚還是止不住,哽咽地說「我也不知道最後怎麼會變這樣,只是希望治好這個病而已。」我才意會到,在我們這群孩子面前,他是長輩,必須堅強。但長輩來了,他終於可以放下原本的身分,嶄露他脆落的那一面。我心中看著他,心中也十分不捨。回想起前幾年,他們還會一起去搭車到南部看醫生,順便旅遊的感覺。另一半走了以後誰來和他商量呀。

        舅媽把我帶到旁邊,小聲地跟我說外婆很生氣,說是哪個傭醫害死他的女兒,生氣為什麼大家都沒跟她說媽媽生病的情況,最後知道的時候,人已經回天乏術了。大家現在都不趕跟她提這件事。「舅媽,妳放心,等喪事結束後,我們會回去看她,讓她罵一罵就好了」。沒想到舅媽說現在也沒人敢跟阿公說這件事。因為他剛好狀況不好住進了醫院,有點不醒人事,怕說了會影響他。

        我心中頓時甚是無奈,想跟老天爺比個大大的中指。為什麼要給我們這麼多的考驗。陰錯陽差的新冠肺炎、手術失敗、外公身體狀況不佳。這些打擊讓這兩個老人家要如何承受! 白髮人送黑髮人情何以堪,外婆後來都沒來看過媽媽了,不論是靈堂,火化、靈骨塔,都不願意在勾起傷心往事了。這也好,讓媽媽在她心中永遠是那個愛傻笑,愛跟她裝傻的好女兒。我永遠記得辦完喪事後去找外婆時,她跟我們說的第一句話以及表情。那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感覺,卻又好像是想跟我們興師問罪但又忍下來的窒息感。

 

「外婆,媽媽的後事都處理好了,也把她安放到塔裡了」我小心翼翼的開場。

「恩,醫生怎麼那麼爛,人怎麼會弄到走了。本來不是說病情穩定了嗎?到底怎麼會這樣」外婆的語調逐漸激昂。我一五一十地向外婆交待過程,媽媽在ICU待了超過一個月,曾經醒來,也曾在ICU生氣。外婆聽得兩眼有神,想要知道她的女兒在人生最後一段路,到底過得如何。是誰這麼狠心把她的女兒帶走了。爸爸那天也在旁邊,說著說著他又再次落淚了。外婆見狀便緩和許多,畢竟我們都是她的孩子以及孫子。

「弟弟知道媽媽離開了嗎? 」外婆突然想起還有這位可憐的小孩。

「知道,我們有去醫院跟弟弟說了」

「弟弟知道後有什麼樣的反應嗎?他知道人過世了是什麼意思嗎」舅媽好奇的問。

「他確實沒有太大的反應,只是說了一聲蛤」或許他知道人過世是什麼,但是他沒有辦法像正常人一樣去表達這些悲傷。但他確實知道了,再也看不到媽媽了。這是悲哀嗎? 或許是,但是這就是這樣發生了。

「人走了很正常,你們也不必要太沉溺在悲傷之中,要想想媽媽讓妳們學到什麼? 要及時行樂、要注重身體健康才不會跑醫院。還在世的人才是最重要,繼續生活記取教訓。」阿姨眼睛瞇瞇的說,就好像小時候她對著媽媽訓話一樣。想要為她好,但是總是說不聽,事與願違。

        過了一個禮拜後,外公又住進醫院了。這次的狀況比起之前還嚴重。我心裡的中指又再次比向天空。到底…

 

avatar-img
0會員
15內容數
透過個人生活的想像與經驗,將其撰寫成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或許與你的生活非常雷同。也希望能引起共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ary1111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請問是阿因的家屬嗎? 」醫院撥了手機給我。聽到第一句就覺得大事不妙。 「媽媽的狀況很不好,要請你們先來加護病房一趟」 我跟爸爸急急忙忙趕緊過去ICU,此時哥哥也剛到。哥哥一臉驚慌失措的樣子,一句話也沒說。
        狀況似乎沒有好轉,每一次的探望,都再也沒有看到媽媽醒來過,躺在床上,胸腔起伏伴隨著人工呼吸器的聲音,一下又一下。         「目前的身體以及心臟的狀況,仍然沒有起色,因此排水的能力也變得很差,接下來會幫媽媽洗腎,減少身體的負擔」主治醫生眉頭皺得很緊。
        這天是星期天,早上帶著小薇去街上購買保養品,中午便挑了一家港式料理吃了燒臘飯、蘿蔔糕、以及凍檸茶。東西簡單,口味也還算合口味。只是彼此之間都放上了隔板,座位也稍微隔開,減少染疫的風險。當然每次的實名制QR CODE掃描也是必須的,嚴格來說這是在洩漏個人隱私,但你能不做嗎?     
        護理師拿出一組呼吸練習器,上面有三顆小球,說是要讓媽媽練習,要練到可以一口氣同時將三顆小球抬升上來。我看著媽媽練個兩次,就不想練了。但護理師說「剛剛請妳練習,吹了一下就不想吹了,現在兒子來了,連粥都變好吃,吃得乾乾淨淨的。」媽媽沒什麼表情,但是明顯感受到氣氛變輕鬆了。
        晚上仍然還是悶熱,畢竟是端午節過後沒多久。光從停車場走到ICU,就開始流汗了。看著ICU外面無聲的電視新聞,大部分的新聞還是都在報導新冠肺炎,提醒大家去登記打疫苗,但離我這年齡的區間還都沒有明確的時間點。所以也不是很在意。
     當天晚上快到探視的時間,我趕緊將東西收好,準備過去醫院。這種準時的感覺,好像在當完學生之後,就再也沒有了。就好像每天的最後一堂課,一下課,就趕快將書包收好,直奔籃球場。就好像打完球,趕緊回家吃飯。
「請問是阿因的家屬嗎? 」醫院撥了手機給我。聽到第一句就覺得大事不妙。 「媽媽的狀況很不好,要請你們先來加護病房一趟」 我跟爸爸急急忙忙趕緊過去ICU,此時哥哥也剛到。哥哥一臉驚慌失措的樣子,一句話也沒說。
        狀況似乎沒有好轉,每一次的探望,都再也沒有看到媽媽醒來過,躺在床上,胸腔起伏伴隨著人工呼吸器的聲音,一下又一下。         「目前的身體以及心臟的狀況,仍然沒有起色,因此排水的能力也變得很差,接下來會幫媽媽洗腎,減少身體的負擔」主治醫生眉頭皺得很緊。
        這天是星期天,早上帶著小薇去街上購買保養品,中午便挑了一家港式料理吃了燒臘飯、蘿蔔糕、以及凍檸茶。東西簡單,口味也還算合口味。只是彼此之間都放上了隔板,座位也稍微隔開,減少染疫的風險。當然每次的實名制QR CODE掃描也是必須的,嚴格來說這是在洩漏個人隱私,但你能不做嗎?     
        護理師拿出一組呼吸練習器,上面有三顆小球,說是要讓媽媽練習,要練到可以一口氣同時將三顆小球抬升上來。我看著媽媽練個兩次,就不想練了。但護理師說「剛剛請妳練習,吹了一下就不想吹了,現在兒子來了,連粥都變好吃,吃得乾乾淨淨的。」媽媽沒什麼表情,但是明顯感受到氣氛變輕鬆了。
        晚上仍然還是悶熱,畢竟是端午節過後沒多久。光從停車場走到ICU,就開始流汗了。看著ICU外面無聲的電視新聞,大部分的新聞還是都在報導新冠肺炎,提醒大家去登記打疫苗,但離我這年齡的區間還都沒有明確的時間點。所以也不是很在意。
     當天晚上快到探視的時間,我趕緊將東西收好,準備過去醫院。這種準時的感覺,好像在當完學生之後,就再也沒有了。就好像每天的最後一堂課,一下課,就趕快將書包收好,直奔籃球場。就好像打完球,趕緊回家吃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
Thumbnail
當最親愛的外公已失智並且慢慢惡化,直到他完全不認識我時,他的過世對我而言,是否只是一種形式上的離去?
Thumbnail
我想我阿嬤她無法面對她自己將要死掉這件事,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這世界跟子女親友好好告別;而我們活著的這些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她告別,不知道往後沒有她的日子,我們會怎麼活下去? 這晚,母親陪阿嬤好長一段時間。雖然我們對將逝者悲傷,但我也期待家族的人往後活出新氣象。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上個禮拜天本來想說在家補眠,老媽突然丟了個任務給我,要我拿護膝回老家給奶奶。回到內埔就聽到奶奶摔倒的消息。第一個發現的,當然還是伯父。 自從爺爺走後,我感覺得出奶奶的寂寞;她的身體,也在最近這陣子,頻出狀況。雖然大多都是老人症狀,但還是不容忽視。
我的外婆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病痛的肉體到自由自在的地方去旅行了。 外婆活了75歲,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是在2022年9月,那一次我要去小琉球學潛水但遇到颱風天船都停了,所以殺去高雄外婆家打算借宿一晚,可是外婆本人和他家的狀況都讓我心碎。
「嗯,不是我。」園丁哥哥說。「你知道乾洗店家的女兒吧?沒事喜歡提著籃子裡的狗在市場晃來晃去的那個?」園丁哥哥沒好氣地問。「嗯,白天有跟香芸姊姊聊了一下,我有恢復一些兒時記憶,她念幼兒園時坐我旁邊。」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
Thumbnail
當最親愛的外公已失智並且慢慢惡化,直到他完全不認識我時,他的過世對我而言,是否只是一種形式上的離去?
Thumbnail
我想我阿嬤她無法面對她自己將要死掉這件事,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這世界跟子女親友好好告別;而我們活著的這些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她告別,不知道往後沒有她的日子,我們會怎麼活下去? 這晚,母親陪阿嬤好長一段時間。雖然我們對將逝者悲傷,但我也期待家族的人往後活出新氣象。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上個禮拜天本來想說在家補眠,老媽突然丟了個任務給我,要我拿護膝回老家給奶奶。回到內埔就聽到奶奶摔倒的消息。第一個發現的,當然還是伯父。 自從爺爺走後,我感覺得出奶奶的寂寞;她的身體,也在最近這陣子,頻出狀況。雖然大多都是老人症狀,但還是不容忽視。
我的外婆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病痛的肉體到自由自在的地方去旅行了。 外婆活了75歲,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是在2022年9月,那一次我要去小琉球學潛水但遇到颱風天船都停了,所以殺去高雄外婆家打算借宿一晚,可是外婆本人和他家的狀況都讓我心碎。
「嗯,不是我。」園丁哥哥說。「你知道乾洗店家的女兒吧?沒事喜歡提著籃子裡的狗在市場晃來晃去的那個?」園丁哥哥沒好氣地問。「嗯,白天有跟香芸姊姊聊了一下,我有恢復一些兒時記憶,她念幼兒園時坐我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