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的人生觀-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筆者近日有許多感慨事務,決定寫下這篇文章,希望給讀者能擁有一篇對於現在教育的近況,可以去思考,或者給父母們一個引領小孩的方式。

進入主題:

現在的教育課綱為所謂的108課綱,這個課綱有著什麼樣的瑕疵?

學生對於學習,愈來愈沒有連貫性,導致東拼西湊的學,學無所精,更無所知

過去的十年教改過去多年,這批學生已經畢業,對於過去跟這批學生,真的專業度有上升嗎?我想這是要思考的點之一

那來到所謂的108課綱裡,影響最深的我想又以技職教育為大,理由很簡單

以筆者最熟悉的類群為例,「商管群」過去這類群學習很多的電腦技術,但新課綱上來的學生,對於使用文書工具上是接近無所知,相信讀者若有行政工作,最基本的excel處理大量文件,我想是基礎所具備,且省時省力的工具了吧!但過去在高職(商管群)有許多學習excel的機會,來到大學這高等教育的地方,卻連基礎的計算函數、篩選工具等使用上,都有極大的狀況,現代社會是以大量資訊為主,那這樣的情況下,是不是就落後了一截?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去查新課綱是不是刪除了,答案為否,課綱內依舊有,那為啥學生使用狀況下降許多?這點要從教育方式及環境探討。


我相信讀者看到這裡,內心滿是問號,甚至已經看不下去,但若已讀到這裡,我想請您耐心的看完後續。

最大的問號應該是,為什麼先講到課綱的問題,卻看不出問題所在?

若您是為人父母,請靜下來思考,家中小孩學習是不是出現以下情況。

若您是學生,也請靜下來思考,自己在學習上是不是有下面情況。

1.大量使用3C產品,而不再是閒情逸致的待在圖書館或書店看書(在家也可)。

2.對於事情判斷是非能力,已不在意,例如:新聞媒體的資訊,不會去使用工具查詢是否正確,而是一面的相信報導。

3.只為了應付考試,而不是熟悉這些原理,或是了解這觀念的由來(老師可能沒教,但可以透過工具去學習。)

以上這三點是最基本的第一個判斷點,若三點全中,我想也不是課綱的問題了,但若都沒中,卻發現學習上還是沒有顯著,課綱或許是影響因素之一,因為沒有連貫性。

若您是老師,我希望您仔細思考在教學上,是否犯了以下錯誤。

1.填鴨式教育,現在不論從小學到大專院校,都有多數的老師仍使用填鴨式教育,即使上一代的老師已退下,但新一代的老師,思維仍受上一代所影響。

2.不允許學生的批判式教育,這是現代人最大的感慨了吧?這甚至可以說是上上代的教育思維,但至今仍有這樣的老師存在,認為自己的觀念才是對的,抹滅他人的思維,導致學生思緒仍封閉。

說到這裡我想講個例子,一個excel的課程,裡面有一考題,計算BMI的考題並需要四捨五入到小數點第一位,我想學過的人想到的是round函數,但計算出BMI使用格式調整為數值,並取到小數後第一位,答案顯示出來的也是正確,背後當然有人說雖然數字都是18.1,但這數字看起來跟實際上不同,所以沒使用函數應給錯,我想留給讀者去思考,若是您會選擇給予怎麼樣的分數?

3.一昧的教學課內知識,卻忘了禮義廉恥,甚至忘了引領他學習的方式。

此篇先說到這邊,日後再繼續將文章連貫下去,為何選擇這樣,我想告訴讀者們,這就是新課綱的狀況,讓讀者們可以理解,筆者所提的課綱問題,是怎麼樣的存在。

avatar-img
5會員
8內容數
教育是一個百年大計,如何改變教育,為社會增添更多的人才?是教育人思考的點,也是教育人夢想的地方,教出一位能夠替社會貢獻的人,就是教育人開心一輩子的事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Thumbnail
傳統教育體系過於強調分數和學歷,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使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惘。 想跳脫迷惘,應尊重生命軌跡差異,培養多元學習習慣,才能在變遷快速的社會中找到定位。
【透過學習互動來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圖/全球教育機構提供)】 【李婉如/ 報導】2019年政府推動108課綱,讓台灣的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轉變成培養素養,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是我們熟悉的填鴨方式,現在的學生正面臨比過去更加複雜與動盪的世界,為因應政府推出108課綱教育
Thumbnail
前陣子聽了台大教授葉丙成在Podcast上,談到現在的教育制度已經遠遠跟不上世界變化的速度,其中的關鍵除了老師以外,更重要的是家長們 身為一個父親,對於葉教授所說的「轉換父母對教育的KPI」深有同感,很多爸媽總覺得人生的決勝點在孩子的18歲,只要讓孩子考上一間好的大學,當父母的KPI就達成了
Thumbnail
108課綱的實施對社會帶來了諸多挑戰與爭議。 是108課綱方向錯誤?還是其實他已經失敗了? 當傳統教育遇上新課綱,這些新的轉變對教育體制、學生和家長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南一教育集團董事長蘇偉銓提出對於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高度認同,並強調「適性揚才」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教育應該兼顧學生個別需求,創造終身學習,並提出數位與傳統教育融合的趨勢。文章深入探討「適性揚才」在未來教育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面對時代變遷所需的教育調整。
Thumbnail
我只是一位學生,不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不是公務員,當108課綱被推出時我看著電視上的教師和教授拿著教材發表長篇大論,我心裡毫無波瀾,當他人問起我對新制度的看法時,我當初的回答只有:「都差不多吧」,站在高中的終點準備啟程向大學教育進發往回一看時,只覺得當時略顯敷衍的答案一點錯都沒有,一成不變正是教育
Thumbnail
當前的教育體系,不論是在家庭還是學校,似乎都忽略了培養孩子基本能力的關鍵性。以文字語言能力為例,雖然許多人認識了許多字詞,卻難以流暢地撰寫最基本的文章;再者,邏輯思維能力方面,許多人的思緒總是紊亂不清。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Thumbnail
傳統教育體系過於強調分數和學歷,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使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惘。 想跳脫迷惘,應尊重生命軌跡差異,培養多元學習習慣,才能在變遷快速的社會中找到定位。
【透過學習互動來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圖/全球教育機構提供)】 【李婉如/ 報導】2019年政府推動108課綱,讓台灣的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轉變成培養素養,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是我們熟悉的填鴨方式,現在的學生正面臨比過去更加複雜與動盪的世界,為因應政府推出108課綱教育
Thumbnail
前陣子聽了台大教授葉丙成在Podcast上,談到現在的教育制度已經遠遠跟不上世界變化的速度,其中的關鍵除了老師以外,更重要的是家長們 身為一個父親,對於葉教授所說的「轉換父母對教育的KPI」深有同感,很多爸媽總覺得人生的決勝點在孩子的18歲,只要讓孩子考上一間好的大學,當父母的KPI就達成了
Thumbnail
108課綱的實施對社會帶來了諸多挑戰與爭議。 是108課綱方向錯誤?還是其實他已經失敗了? 當傳統教育遇上新課綱,這些新的轉變對教育體制、學生和家長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南一教育集團董事長蘇偉銓提出對於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高度認同,並強調「適性揚才」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教育應該兼顧學生個別需求,創造終身學習,並提出數位與傳統教育融合的趨勢。文章深入探討「適性揚才」在未來教育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面對時代變遷所需的教育調整。
Thumbnail
我只是一位學生,不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不是公務員,當108課綱被推出時我看著電視上的教師和教授拿著教材發表長篇大論,我心裡毫無波瀾,當他人問起我對新制度的看法時,我當初的回答只有:「都差不多吧」,站在高中的終點準備啟程向大學教育進發往回一看時,只覺得當時略顯敷衍的答案一點錯都沒有,一成不變正是教育
Thumbnail
當前的教育體系,不論是在家庭還是學校,似乎都忽略了培養孩子基本能力的關鍵性。以文字語言能力為例,雖然許多人認識了許多字詞,卻難以流暢地撰寫最基本的文章;再者,邏輯思維能力方面,許多人的思緒總是紊亂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