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也是我們──將人格分裂演繹出獨特風格的《消失的星期三》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中村倫也挑戰演出七個角色,可惜因為敘事角度,某些角色出鏡時間非常短。

中村倫也挑戰演出七個角色,可惜因為敘事角度,某些角色出鏡時間非常短。

每次睜開眼睛,都是星期二。星期二早上,永遠是巴哈的曲子,瓶罐類資源回收,以及貓貓節目,整週最無聊的一天,是我僅有的日常。對此,我無能為力。──(星期二的)齋藤數馬

如果你的一週,只有一天能有意識的過,你會怎麼過呢?是嚴守規律腳踏實地,還是放縱聲色盡情享受這24小時?

《消失的星期三》中,描述男子齋藤數馬因幼時車禍,醒來後分裂為七個人格,每一種人格固定會在週一到週日甦醒,因此雖然只有一個「人」住在房子裡,但卻像同時與六個室友共居,更頭痛的是,每個人格個性截然不同,「星期一」是樂團成員,菸酒不離身且生活髒亂;「星期二」個性謹慎內斂,愛乾淨且喜歡看書;「星期三」是運動愛好者、「星期四」是畫家、「星期五」是植物狂粉......每個人的個性差異之大,從使用的杯子款式風格各異就可見一班。

每個人格喜好的不同,透過杯子完全展現

每個人格喜好的不同,透過杯子完全展現

為了方便生活,他們訂下了同住的規則──提醒事項用便條紙,澆水、倒垃圾等固定家事彼此協助,衣櫃、冰箱、書桌等生活空間也平等分成七個。此外,因為人格共存的特殊性,他成為醫學界重要的觀察對象,必須在家中走廊安裝監視器、每天書寫日記並固定回診,雖然每週唯一醒著的日子總是沒有變化,無法遠行也沒甚麼深交的朋友,但日子還算過得去,直到某天「星期二」結束自己的一天後睡下,再次醒來,卻發現自己迎接的不是下個星期二,而是連續而來的星期三──不知道什麼原因,「星期三」消失了。

有關多重人格的文本,大多以人格最終合一為目標,當劇情走到「星期三」消失,我們大概就可猜到人格可能開始融合,但本片卻善用此過程,拍出了驚悚片的味道──「星期二」起初興高采烈,像是和天偷來了時間,他前往以往總是星期二休館的圖書館,並認識了可愛的圖書館員,但不久便發現圖書館員喜歡的是「星期三」,雖然是同一個身體,他卻覺得自己像個冒牌貨。直到「星期四」也消失,家中生活痕跡逐漸趨向單一,他變得容易暈眩、跌倒,某些時刻意識會突然不見,他才發現假冒其他人格繼續生活的,不只是身為「星期二」的他......

唯一知情且能夠和每個人格共處的,只有一之瀨(右)這個朋友

唯一知情且能夠和每個人格共處的,只有一之瀨(右)這個朋友

其中最精采的片段,莫過於「星期二」與另一個強勢人格搶奪身體主權,並透過手機自拍錄影溝通的片段。這段場景採用大量主觀鏡頭與跳躍的剪接,讓觀者同感「我」的意識斷裂,那種對身體失去掌控權、醒來發現自己在大街上,身上出現各種毫無記憶變化的感受,恐懼而無力,也讓本片的輕鬆調性在此大轉彎,具體地傳達出實際多重人格患者會經歷的痛苦。

我們都想變成一個人,一個正常人,一個普通人,希望明天還是自己,如此而已。──(星期X的)齋藤數馬

不同的人格消失了是好事或壞事?能夠融合為一個人格,擁有正常生活,顯然是最正確的道路,這也是主角強勢人格之一的主張,但「星期二」卻在假冒其他天的自己時意識到,經過這麼多年,每個人格已經長出自己的生活與人際關係,每個禮拜真實活過一天的「我」難道只是可以輕易抹除的存在嗎?進一步說,只有「意識」,不能被視為一個「人」嗎?電影中讓主角可以透過醫學手段做出抉擇的同時,也將這個難題拋出給觀眾。

面對特殊案例,醫生扮演了劇情轉折的重要角色

面對特殊案例,醫生扮演了劇情轉折的重要角色

另一個我喜歡的手法,是本片多次穿插主角小時候出車禍後躺在路上的畫面,明明是殘酷的車禍場景,卻用清透的色調、漫天飛揚的紙花與煙霧呈現出夢幻氛圍,並以照後鏡破裂程度呼應劇中人格數量變化,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小巧思。此外,用晨間電視週一到週日播出不同動物特輯來辨識時間的方式,也相當可愛且自然。

重點不是活的時間長短,而是能否在有限時間內活得精采──這樣的結論或許有些超譯,但數馬身上的七個人格,像是同一株樹苗上的七個分支,隨著時間成長茁壯,各自長出獨特的樣貌,儘管一星期只能自由活動24小時,它們選擇盡情活出自我;儘管多半時間只有自己「一個人」,但對彼此而言卻像是不同性格的朋友,就算永遠見不到面,卻能透過生活空間感受彼此的存在,說是最理想的友誼關係也不為過?

故事的最後,擁有掌握抹除或留下其他人格權力的數馬,會做出什麼樣的抉擇?在此留下這個小小懸念,待你親自解開。

PS.據說電影後續出了小說版本(未有中文版),諸多細節在小說中有較完整的舖陳與說明,且給出不同的結局,會日文的朋友不妨作為電影的延伸閱讀補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看完但還沒空寫的劇,想先用短評整理以免我金魚腦全忘光,可能不定期會長出長版感想。 《魔鬼的計謀》 繼《海妖的呼喚》後,又一亮眼韓國實境秀。集結不同領域的玩家,7天內必須依據製作組給出的謎題互相廝殺與合作,比起鬥智更好看的是人性。數學與邏輯不好的人(如我),很容易被規則說明的片段嚇退或催眠
【給只想知道大概劇情的人】 具散影和母親相依為命,過著經濟窘迫的生活,某天被母親帶去某大戶人家上香,才知道原來媽媽口中早已意外身亡的父親在前幾天才自縊而死,且身為民俗學教授的父親似乎迫切的追查某個惡鬼相關資料......因為觸碰父親遺物而被惡鬼纏身的散影,碰上同為民俗學教授的廉教授,兩人目的一致開
7月就開播的《驅魔麵館2》,我今天才看完,除了中途被《異能》吸走之外,主要原因還是可以吐嘈的地方太多,沒有看完的動力。 第一季受歡迎的原因,除了平凡人獲得特異能力懲奸除惡的英雄公式,不同集數出現的惡鬼帶出每個驅魔人的生命故事,讓劇情豐厚並且讓觀眾對角色共情,加上最大Boss的主線
這兩天登上Netflix電影台灣排行第一名的《芭蕾復仇曲》,講述曾任保鑣的女子受好友遺願所託,替她報仇,而好友留下的線索僅有一個社群帳號名稱,隨著她查探越深入,越發現她要面對的敵人超乎想像。 畢竟是新片,不談太多劇情細節,在此聊聊這部作品幾個我喜歡的點,以及整理相關的補充資訊。
在這個系列上線之前,只是聽說有魏斯安德森的短片要上串流,對於是什麼樣的內容與形式完全未知,一口氣看完後終於搞懂,在這裡簡單整理這整個系列。 此系列一共有4部短片,包含《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天鵝之翼》、《殺鼠之鼠》、《心腹之毒》,現已全部上線netflix可以一次觀看。
刑警張海俊(朴海日 飾)負責偵辦一名男子攀岩墜落山崖而死的案件,種種證據都指向意外或自殺,但死者的中國籍妻子瑞萊(湯唯 飾)對於丈夫的死似乎並不意外也不悲傷,警方對其產生疑心,調查過程中,張海俊逐漸被瑞萊的神秘魅力吸引,向來愛好理性與秩序的他,會為了這名女子背叛自己身為
最近看完但還沒空寫的劇,想先用短評整理以免我金魚腦全忘光,可能不定期會長出長版感想。 《魔鬼的計謀》 繼《海妖的呼喚》後,又一亮眼韓國實境秀。集結不同領域的玩家,7天內必須依據製作組給出的謎題互相廝殺與合作,比起鬥智更好看的是人性。數學與邏輯不好的人(如我),很容易被規則說明的片段嚇退或催眠
【給只想知道大概劇情的人】 具散影和母親相依為命,過著經濟窘迫的生活,某天被母親帶去某大戶人家上香,才知道原來媽媽口中早已意外身亡的父親在前幾天才自縊而死,且身為民俗學教授的父親似乎迫切的追查某個惡鬼相關資料......因為觸碰父親遺物而被惡鬼纏身的散影,碰上同為民俗學教授的廉教授,兩人目的一致開
7月就開播的《驅魔麵館2》,我今天才看完,除了中途被《異能》吸走之外,主要原因還是可以吐嘈的地方太多,沒有看完的動力。 第一季受歡迎的原因,除了平凡人獲得特異能力懲奸除惡的英雄公式,不同集數出現的惡鬼帶出每個驅魔人的生命故事,讓劇情豐厚並且讓觀眾對角色共情,加上最大Boss的主線
這兩天登上Netflix電影台灣排行第一名的《芭蕾復仇曲》,講述曾任保鑣的女子受好友遺願所託,替她報仇,而好友留下的線索僅有一個社群帳號名稱,隨著她查探越深入,越發現她要面對的敵人超乎想像。 畢竟是新片,不談太多劇情細節,在此聊聊這部作品幾個我喜歡的點,以及整理相關的補充資訊。
在這個系列上線之前,只是聽說有魏斯安德森的短片要上串流,對於是什麼樣的內容與形式完全未知,一口氣看完後終於搞懂,在這裡簡單整理這整個系列。 此系列一共有4部短片,包含《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天鵝之翼》、《殺鼠之鼠》、《心腹之毒》,現已全部上線netflix可以一次觀看。
刑警張海俊(朴海日 飾)負責偵辦一名男子攀岩墜落山崖而死的案件,種種證據都指向意外或自殺,但死者的中國籍妻子瑞萊(湯唯 飾)對於丈夫的死似乎並不意外也不悲傷,警方對其產生疑心,調查過程中,張海俊逐漸被瑞萊的神秘魅力吸引,向來愛好理性與秩序的他,會為了這名女子背叛自己身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來到日本後,我開始體會到什麼叫做「忙到昏天暗地」,由於現在是工廠的旺季,所以常常需要加班,每天早上5點多出門,可能傍晚5點多才到家,雖然我對這樣的生活感到煩躁,但確實少了很多胡思亂想的時間,也讓我的性格產生了變化。 我想有在關注心情小語的人都會發現,我最近常常很慢更新心情小語,因為我最近陷入了
Thumbnail
1. 第二天,周日。說不得和平常一樣時間起床,他不出門上班,卻另有任務要完成——把自己收拾得衣冠楚楚,頭髮上蠟,皮鞋上油,西褲筆挺,深色襯衫顯瘦。 他對著鏡子發呆,不知道何種心情才合適。因為——他又要去相親了。   他一百零一次地看了看這次小姨媽給的相親對象的照片,是個22歲馬上大學畢
決定事情的優先順序很重要。 我目前是把一天分成3個八小時,扮演三種角色。 角色一:統計機器學習研究員 (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 角色二:知識工作愛好者 (早上四點到早上八點&下午四點到晚上八點) 角色三:晨型人 (晚上八點到早上四點) 在扮演角色一的時段, 我全力做
27歲這年我突然發現自己身上有另一個人格,他總是在我睡著時跑出來, 在我的IG留下大量不明意義的創作。醫生說我是先天性的躁期發作,但我知道不是。 是我體內有另一個人格在控制我的生活,讓我的行為脫序,但我無從辯解。 我有很多很多的病症,但我很確定這應該不是天生的吧?
轉職生敗後的下場就是一場災難, 尤其是50歲時! 每天早上睜開眼睛都有一股為什麼我還要醒來的念頭, 可不可以就這樣長眠下去,永遠也不要有睜開眼看世界的一天 然後時間不會因為你而停留,照樣日復一日,黑夜永遠看不到白天的太陽。 我還是一樣偽裝上班的樣子, 只不過我的穿著愈來愈休閒,因為我對於西裝褲
昨天一直在思考星期一很多店家都休息, 圖書館也休館, 我還能去哪裡吹冷氣,看書,走動? 小7,真的是台灣人的好朋友,這裡有很多無聊的人,或者來接客和做生意的人, 或者來喘口氣的人,各式各樣的人都有, 但是真的很少看到像我這樣的人坐在這裡無所事事,我這樣的人? 是怎樣的人呢? 就是應該要上班工作的人
本週的一週生活記錄分享了作者從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日常生活。從上課到讀書到與朋友相處,作者描述了每天的活動和內心感受。文章內容包含豐富的詞語,是一篇關於成長成熟的個人故事。
這篇日記記錄了一個人一週的生活,從失落和被忽視的情感到尋求獨立和強大精神力。文章中描述了各種日常活動,以及對食物和音樂的感受。
02/28/2010 24個比利 這次出差,有個很大的收穫 和朋友聊天聊到了早上四點 講到我的人格傾向. 每個人多少都有人格分裂的傾向 最有名的當然就是24個比利了 一個人的人格可以分裂成24個 當然我沒有所謂的人格分裂 只是隨著工作性質不同,而有不同的面向 至少 我認為一般人
「這十年來,我特別將創作焦點放在自己與他者的身分認同,描寫孤獨現代人的實存樣貌。 然而『我是什麼?』這個問題,在現今急遽改變、多樣化的世界裡,有著更複雜的樣貌。」 ——平野啓一郎
Thumbnail
來到日本後,我開始體會到什麼叫做「忙到昏天暗地」,由於現在是工廠的旺季,所以常常需要加班,每天早上5點多出門,可能傍晚5點多才到家,雖然我對這樣的生活感到煩躁,但確實少了很多胡思亂想的時間,也讓我的性格產生了變化。 我想有在關注心情小語的人都會發現,我最近常常很慢更新心情小語,因為我最近陷入了
Thumbnail
1. 第二天,周日。說不得和平常一樣時間起床,他不出門上班,卻另有任務要完成——把自己收拾得衣冠楚楚,頭髮上蠟,皮鞋上油,西褲筆挺,深色襯衫顯瘦。 他對著鏡子發呆,不知道何種心情才合適。因為——他又要去相親了。   他一百零一次地看了看這次小姨媽給的相親對象的照片,是個22歲馬上大學畢
決定事情的優先順序很重要。 我目前是把一天分成3個八小時,扮演三種角色。 角色一:統計機器學習研究員 (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 角色二:知識工作愛好者 (早上四點到早上八點&下午四點到晚上八點) 角色三:晨型人 (晚上八點到早上四點) 在扮演角色一的時段, 我全力做
27歲這年我突然發現自己身上有另一個人格,他總是在我睡著時跑出來, 在我的IG留下大量不明意義的創作。醫生說我是先天性的躁期發作,但我知道不是。 是我體內有另一個人格在控制我的生活,讓我的行為脫序,但我無從辯解。 我有很多很多的病症,但我很確定這應該不是天生的吧?
轉職生敗後的下場就是一場災難, 尤其是50歲時! 每天早上睜開眼睛都有一股為什麼我還要醒來的念頭, 可不可以就這樣長眠下去,永遠也不要有睜開眼看世界的一天 然後時間不會因為你而停留,照樣日復一日,黑夜永遠看不到白天的太陽。 我還是一樣偽裝上班的樣子, 只不過我的穿著愈來愈休閒,因為我對於西裝褲
昨天一直在思考星期一很多店家都休息, 圖書館也休館, 我還能去哪裡吹冷氣,看書,走動? 小7,真的是台灣人的好朋友,這裡有很多無聊的人,或者來接客和做生意的人, 或者來喘口氣的人,各式各樣的人都有, 但是真的很少看到像我這樣的人坐在這裡無所事事,我這樣的人? 是怎樣的人呢? 就是應該要上班工作的人
本週的一週生活記錄分享了作者從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日常生活。從上課到讀書到與朋友相處,作者描述了每天的活動和內心感受。文章內容包含豐富的詞語,是一篇關於成長成熟的個人故事。
這篇日記記錄了一個人一週的生活,從失落和被忽視的情感到尋求獨立和強大精神力。文章中描述了各種日常活動,以及對食物和音樂的感受。
02/28/2010 24個比利 這次出差,有個很大的收穫 和朋友聊天聊到了早上四點 講到我的人格傾向. 每個人多少都有人格分裂的傾向 最有名的當然就是24個比利了 一個人的人格可以分裂成24個 當然我沒有所謂的人格分裂 只是隨著工作性質不同,而有不同的面向 至少 我認為一般人
「這十年來,我特別將創作焦點放在自己與他者的身分認同,描寫孤獨現代人的實存樣貌。 然而『我是什麼?』這個問題,在現今急遽改變、多樣化的世界裡,有著更複雜的樣貌。」 ——平野啓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