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親密連結和安全感—是為與孩子分離和獨立做準備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選擇讓孩子大班再入學的初心

每個家長對孩子教育安排,有著不同的考量與規劃,不少家長對我在孩子教育學習的選擇感到好奇想了解,以下整理家長的提問與回應:

Q1:多數孩子都在小班或中班上幼兒園,有的甚至是幼幼班,你選擇大班入學的原因是?

A1:我國小到研究所總共 20 年,經驗與觀察發現:「當一個人渴望讀書或學習是沒有年齡限制與年限的。」人一生中有一二十年的青春都在求學,然而珍貴童年就短短幾年。先生和我都認可不需要讓孩子提早就學,我也期待陪伴孩子成長與童年時光,在先生支持下我卸下工作回到家庭,帶領孩子從日常生活中體驗和學習。我們家從雙薪家庭轉為單薪生活,先生扛起家計並打理財務,節省開銷簡單生活,但我們的生活趣味與心靈體驗依然豐富滿足!

在快樂童年時光中自由嚐試與探索

Q2:未上學的日子,都怎麼安排?

A2:先請教幼兒園老師、園長,若孩子大班才上學,須具備什麼基礎能力?

幼兒園老師與園長的回覆:

(1)自理能力—自己會穿脫衣襪等。

(2)團體規範,能一次聽懂三個指令,依序完成。

(3)數學能從 1 數到 50。

(4)大肌肉運動,小肌肉運用。

(5)美術與音樂。

(6)人際與群體。

簡言之就是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

從日常生活培養承擔力與貢獻感

未上學的日子,孩子和我一起做家事,從簡單的倒垃圾、回收分類→逐漸升級廚餘桶清洗、吸地、拖地→再晉級收衣服與摺衣服。一開始孩子的掃把和抹布總是在天上飛,原本我獨自進行 1.5 小時即可完成的任務,再加入孩子的玩耍、打鬧、紛爭處理、善後,通常要多一倍的時間才能完成。這幾年下來我開始品嘗「花時間訓練」的甜美果實,在哥哥8歲與弟弟5歲,已能獨當一面完成一些家事任務,是有貢獻的小幫手,也培養孩子「承擔與付出的能力」。

從嘗試探索中發掘樂趣和興趣

哥哥早起做早餐

哥哥早起做早餐


我們也很喜歡看 YouTube 學做菜,幼兒期的兩兄弟還是文盲,就採用圖畫來標註要採購的食材,我們一起到市場、烘焙材料行採購,有時市場人多不好停車,我和弟弟停在路旁,讓哥哥下車去選購、付錢與找錢,市場的阿桑看見年幼的哥哥能自己選菜、買菜都覺得稱奇!



弟弟擠檸檬

弟弟擠檸檬



回到家,就是孩子最喜歡的「親子廚房時光」,孩子可以嚐試洗、切、壓、揉、搓食材,孩子把搓湯圓芋圓當作玩黏土,自由調色、做出不同造型的湯圓芋圓!上學後的哥哥,只要一放學或放假,就規劃著「親子廚房時光」,有次「親子愛的存款」,哥哥向我說:「我很謝謝媽咪讓我嘗試做鬆餅、做許多我想做的食物。」因著對美食的興趣和練習,在媽咪的輔助下,哥哥在8歲時已能做出簡單的一桌菜,堪稱兒童界的總鋪師!

另外,先生在家中預備一個塗鴉牆,孩子可以自由創作與介紹,孩子也很喜歡玩水彩、自製黏土、剪貼手作、玩桌遊、撲克牌、騎車、到公園或大學校園玩耍、撿樹枝和石頭、種植物、躺在床上分享夢、枕頭大戰、相撲遊戲、故事接龍、回外婆家耕種、溪邊戲水……。



滿足孩子親密連結&安全感需求

孩子的童年我選擇給予大量時間的陪伴和相處,滿足了孩子親密連結與安全感的需求。研究指出具有安全感的孩子,較能安心向外探索。我也觀察孩子漸漸渴望結交朋友和同儕玩,期待上學的日子來臨,因孩子的身心發展與自理能力都較成熟,且心理有準備和期待下入學,孩子上學後的分離焦慮感受也大幅的減低。

Q3:大班才上學,能適應嗎?學習會不會落後?

A3:我們選擇公立幼兒園,依據老師定期觀察評估與期末回饋,哥哥與弟弟在各方面的自理能力、發展學習、團體生活適應都是 OK 的,沒有落後的困難。唯哥哥在幼兒園大班上學期,有遭遇被同學拒絕和傷害,經過我與老師的協助與引導,老師於下學期回應哥哥能結交幾位好友,人際關係有成長與進步。

排行老二的弟弟,從小有哥哥作伴,也和哥哥的朋友玩在一起,開始上學後,在人際與交友上展現友善與活耀。每天早晨我會先和小二的哥哥在校門口道別祝福,再陪著大班的弟弟坐在走廊上的椅子等老師來開門,看著弟弟熱情地跟路過的老師打招呼:「A 老師早」、「B 老師早」、「C 老師早」、「D 老師早」……。我好奇地問弟弟:「你怎麼都知道這些老師的名字啊?」弟弟:「因為我有聽我們老師介紹過。」

接著同學陸續來到,無論男女同學,也都熱情地呼叫弟弟的名字。這下我更好奇了:「愷愷,你好像人緣蠻好的,我常看到不同的同學跑來跟你玩,請問是什麼讓別人喜歡跟你玩呢?」弟弟認真的回答:「因為我很善良可愛,且別人不小心用到我,我會給別人無限次的機會」。我:「哇!你好友善喔!愷愷是什麼讓你這麼友善和熱情呢?」愷愷想了想:「是因我爸比媽咪好愛我,我很滿足,我才有對人的熱情和友善。」聽著弟的回應,我心裡有滿滿的欣慰和感動,也看見弟弟的熱情與友善真的是青出於藍!

秋天的清晨,弟弟除了和好朋友牽手散步逛校園外,最近加入跑操場!在孩子年幼需要我照顧與陪伴的時候,我選擇放下工作,好好陪伴他們,現在他們開始奔向朋友與同儕,我也樂意成全,退到旁邊看著、陪著孩子結交朋友,給予孩子充分的時間玩耍和等待,讓孩子能安心、盡情地與同儕玩耍,建立堅固的友誼。

讓孩子在童年享受充分的連結與親密,建立安全感,應該是我和先生給孩子最珍貴與重要的禮物!孩子也正帶著這份禮物,發展獨立,安心地與我們分離,結交朋友,建立屬於他未來的親密關係!

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學習享受當下

在我選擇以家庭和育兒為主,兼職工作為輔的歷程中,當遇到喜歡的專業訓練、工作邀約或發展機會,若影響育兒或家庭時間,幾經衡量,我得做出無數次的「取捨」、「暫緩」和「放下」,選定現階段我的「先後順序」,以前的我會覺得這是延緩了我在職涯與專業工作的發展和渴望,但如今回首,這也幫助我在有限的精力和時間下,更聚焦在情緒教養和陪伴家長成長的耕耘和發展!

我也學習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幫助我更能體驗享受在育兒或工作當下的滿足、快樂與欣慰,我告訴自己在當下我盡力了,也做了我可以做的,就少了遺憾或可惜之感!

隨著孩子生命的成長,看見因著在孩子童年時期我選擇付上心力陪伴與花時間刻意培養,孩子逐漸長出自己的能力,聽著孩子分享、回應與展現,孩子從一個受照顧者,成為一個有能力的幫助者,能堅固扶持別人的軟弱,做出服務和貢獻,能與人連結,並有獨立的能力,能品味生活、享受樂趣與創意,這都讓選擇回家育兒的我感到欣慰、滿足、感動和盼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協助孩子的「學習輔導」父母先穩住自己的情緒,才能協助孩子調節挫折、擔心與不安的情緒逐漸平穩下來!也才能進入專注有效能的學習!不僅減少孩子上學的壓力源,也重建孩子學習的成就感與信心。
男孩:「媽咪,我這週要改善的是,跟媽咪吵架的時候,我一直在強辯!亅、「「我要用大腦控制亅,「還有,媽咪,我這週對你的欣賞是,在我跟你吵架、爭辯的時候,你都沒有跟我爭辯亅、「我看到你的忍耐」。
孩子:「媽咪妳不要管我的社會科、自然科,我自己可以搞定。」 回想,我求學時代讀歷史的印象只有背起來,沒有像孩子那麼興致勃勃的述說!孩子讀的歷史,有畫面、有情感、有交會的經驗。
同住一個屋簷下的手足,生活緊密,難免因雞毛蒜皮就擦槍走火,父母若能在戰事持續、煙硝密布中看見微光──手足間正向的行為,即時反應,肯定手足對彼此在意、關心、善意的舉動,都能增進手足情誼與合作的氛圍。
不少家長反應:「每次去商店,孩子就會吵著要買東西,就算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或文具了,他還是吵著要買!每次帶他去商店,都讓我好困擾」。看似令父母困擾的行為,可能也反應孩子只習得用吵、哭鬧的方式來獲取想要的東西,或是缺乏「延宕滿足」的練習。
我邀請恩哥跟我配搭帶領烘焙+親職支持團體,愷弟跟我配搭帶領編織+紓壓團體,兩兄弟都很願意,恩哥已經在構思第一次團體,可以帶媽媽們做什麼,我們在家試做時,他要拍片輔助教學。
在協助孩子的「學習輔導」父母先穩住自己的情緒,才能協助孩子調節挫折、擔心與不安的情緒逐漸平穩下來!也才能進入專注有效能的學習!不僅減少孩子上學的壓力源,也重建孩子學習的成就感與信心。
男孩:「媽咪,我這週要改善的是,跟媽咪吵架的時候,我一直在強辯!亅、「「我要用大腦控制亅,「還有,媽咪,我這週對你的欣賞是,在我跟你吵架、爭辯的時候,你都沒有跟我爭辯亅、「我看到你的忍耐」。
孩子:「媽咪妳不要管我的社會科、自然科,我自己可以搞定。」 回想,我求學時代讀歷史的印象只有背起來,沒有像孩子那麼興致勃勃的述說!孩子讀的歷史,有畫面、有情感、有交會的經驗。
同住一個屋簷下的手足,生活緊密,難免因雞毛蒜皮就擦槍走火,父母若能在戰事持續、煙硝密布中看見微光──手足間正向的行為,即時反應,肯定手足對彼此在意、關心、善意的舉動,都能增進手足情誼與合作的氛圍。
不少家長反應:「每次去商店,孩子就會吵著要買東西,就算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或文具了,他還是吵著要買!每次帶他去商店,都讓我好困擾」。看似令父母困擾的行為,可能也反應孩子只習得用吵、哭鬧的方式來獲取想要的東西,或是缺乏「延宕滿足」的練習。
我邀請恩哥跟我配搭帶領烘焙+親職支持團體,愷弟跟我配搭帶領編織+紓壓團體,兩兄弟都很願意,恩哥已經在構思第一次團體,可以帶媽媽們做什麼,我們在家試做時,他要拍片輔助教學。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進入幼兒園生活的幼幼班孩子,在學校裡慢慢累積各項生活自理的能力。 舉凡吃飯、午休等等生理需求的獨立完成, 還有刷牙、穿鞋、上廁所這類的基本能力, 都是孩子們要在幼兒園階段學會的生活自理項目。 我們幼幼班多數的孩子目前已能獨立完成用餐,以及無須奶嘴、奶瓶就能自行入睡, 可以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Thumbnail
到底孩子要到幾歲,才不會耍賴呢? 我和弟弟同進校園時,我會順路陪他走到一年級教室,因為班上有其他家長,跟書僮一般,提著書包陪孩子進教室,甚至替孩子整理座位,把東西掛好,所以,我一直以為自己與他同行一段,不至於太過突兀。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Thumbnail
你有想過讓家務成為孩子的快樂源泉嗎?家務不只是日常的必須,也是孩子學習責任、合作與家庭價值觀的絕佳機會。 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從「命令」轉變為「邀請」,透過具體的指示與正面鼓勵,激發孩子的參與感與成就感,讓家庭生活充滿歡樂與學習。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培養孩子成為家中的小幫手,共創溫馨的家庭氛圍吧
Thumbnail
早晨匆忙,孩子堅持要自己穿衣穿鞋,父母焦急卻又躊躇:是搶過來快速處理,還是耐心等待? 這不僅是孩子對自我能力的探索,也是自信心的萌芽。當他們成功後,那句「看,我自己做到了!」是多麼讓人驕傲,對吧? 本文探討父母如何在孩子學習自己穿衣穿鞋時,適時給予引導與支持,促進親子間的深層連結。 閱讀全文,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
Thumbnail
一同讓孩子參與家事有多重好處:促進動作協調、建立責任感、提高自主性、學習合作、培養整潔習慣、尊重環境...等。這不僅是學習過程,更是全面發展許多做家事的良好途徑,同時促進家庭成員間更緊密的聯繫喔!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成為每位家長的共同期望。透過以下關鍵步驟,我們能夠引導孩子走向更為獨立、堅強的人生。 條列式內容: 實用技能訓練: 提供實用技能培訓,如基本烹飪、洗衣等,讓孩子能夠自如應對日常生活。 時間管理教育: 教導孩子有效利用時間的方法,讓他們學會制訂計畫
Thumbnail
進入幼兒園生活的幼幼班孩子,在學校裡慢慢累積各項生活自理的能力。 舉凡吃飯、午休等等生理需求的獨立完成, 還有刷牙、穿鞋、上廁所這類的基本能力, 都是孩子們要在幼兒園階段學會的生活自理項目。 我們幼幼班多數的孩子目前已能獨立完成用餐,以及無須奶嘴、奶瓶就能自行入睡, 可以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Thumbnail
到底孩子要到幾歲,才不會耍賴呢? 我和弟弟同進校園時,我會順路陪他走到一年級教室,因為班上有其他家長,跟書僮一般,提著書包陪孩子進教室,甚至替孩子整理座位,把東西掛好,所以,我一直以為自己與他同行一段,不至於太過突兀。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Thumbnail
你有想過讓家務成為孩子的快樂源泉嗎?家務不只是日常的必須,也是孩子學習責任、合作與家庭價值觀的絕佳機會。 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從「命令」轉變為「邀請」,透過具體的指示與正面鼓勵,激發孩子的參與感與成就感,讓家庭生活充滿歡樂與學習。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培養孩子成為家中的小幫手,共創溫馨的家庭氛圍吧
Thumbnail
早晨匆忙,孩子堅持要自己穿衣穿鞋,父母焦急卻又躊躇:是搶過來快速處理,還是耐心等待? 這不僅是孩子對自我能力的探索,也是自信心的萌芽。當他們成功後,那句「看,我自己做到了!」是多麼讓人驕傲,對吧? 本文探討父母如何在孩子學習自己穿衣穿鞋時,適時給予引導與支持,促進親子間的深層連結。 閱讀全文,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
Thumbnail
一同讓孩子參與家事有多重好處:促進動作協調、建立責任感、提高自主性、學習合作、培養整潔習慣、尊重環境...等。這不僅是學習過程,更是全面發展許多做家事的良好途徑,同時促進家庭成員間更緊密的聯繫喔!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成為每位家長的共同期望。透過以下關鍵步驟,我們能夠引導孩子走向更為獨立、堅強的人生。 條列式內容: 實用技能訓練: 提供實用技能培訓,如基本烹飪、洗衣等,讓孩子能夠自如應對日常生活。 時間管理教育: 教導孩子有效利用時間的方法,讓他們學會制訂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