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電影《舌尖上的禪》觀後感—吃一口感恩的飯,給生命一個輕輕地擁抱

來源:電影宣傳新聞畫面

來源:電影宣傳新聞畫面

電影「舌尖上的禪」改編自日本小說家水上勉的同名散文集,日文原名是「土を喰う日々: わが精進十二ヵ月」。

之所以對這部電影產生興趣,一方面是因為沢田研二及松隆子兩位主角的名氣,另一方面則是其中文譯名的「禪」字。「禪」是一種佛教的修行方式,那食物和禪有甚麼關係呢?引發我的好奇。

此外日文原名的「土を喰う」也是別有趣味。
這詞中文直譯是吃土,想當然和現代流行語的吃土意思大不相同。根據原作者的解釋,精進料理因為「菜單得要跟菜園商量才能決定」,因此說吃土。那麼土會為我們開出甚麼樣的菜單呢?得待時候到了一一揭曉。這就是引人入勝之處。

一年十二個月,我從一無所有的廚房『榨』出菜餚來,品嚐四季的味道。

電影的故事很簡單,就是一位喪偶的中年作家,在山中隱居自給自足的一年生活。和一般電影不同的是,這個一年是用節氣計時的,比起數字更加添濃厚的季節感。隨著四季更迭,端出一道道質樸的精進料理,用緩慢的步調述說一年分細膩且溫暖的故事。

所謂的精進料理是以蔬果為主、不添加辛香料,做工細緻的日本傳統料理。最初是為佛教僧侶所準備的餐點,現在則進入日常生活中,在餐廳也能吃到精進料理。它的精髓就是使用當令食材,並且在烹煮時要物盡其用,追求食材原味的最大化。例如電影中提到菠菜的根部,因為難以清洗一般人都直接切除,但根部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丟掉其實很可惜。另外白蘿蔔、芋頭等下鍋前也不削皮,既保留營養也能減少廚餘。

回到故事的中心「禪」。
「禪」的根本在靜思。「靜思」顧名思義,就是要先靜下心來,才能好好思考。現代人身處紛雜的社會,無時無刻都在耗損自己的注意力。像主角那樣遠離人群,在山中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從栽種、澆灌、鋤草、收成、做菜全都得親自動手。這才有機會領悟為了每天吃下肚的幾口飯菜,必須投入多少心血。也才有機會回顧,年幼時在禪寺度過的日子,為自己帶來了多少幫助。

古語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在沒有設身處地的經驗下,只淪為口號一句。
飲食是為了延續生命不可或缺之事。但在處處有超市、動動手指就能叫外賣,甚至微波食品充斥的現代,做料理的輕鬆反讓人失去了精進的態度,飽食被視為理所當然。看著主角日復一日費心烹煮三餐,反覆提醒我們,得來不易這句話所承載的重量。

然而,正當觀眾默默享受著深幽畫面所傳達的寧靜美好時,主角那千篇一律的日子,突然起了波瀾。疾病的突襲,帶他到鬼門關前走一遭。和死神擦身而過,才發現生命之美好可貴;但存活下來,又為生活瑣碎而煩惱,頓時陷入迷惘,腦內充滿雜念。

經過幾番掙扎,主角決定和死神做朋友,以平常心看待。
這意念一轉,讓他想起小時候在禪寺所學到的概念:「日常生活的一切皆為修行」,「禪」其實就在生活裡。採收、調理與烹煮都是禪,吃飯睡覺也是禪。認真過生活,活在當下,讓自己的心保持平靜自在,就是一種禪。為了讓自己心態平衡,首要就是維持身體健康,而健康之本源就在於飲食。

飲食的重要在於滋養身體、延續生命,忽略本質一昧追求口腹之慾的滿足,只會給自己憑添煩惱、後患無窮。飲食也提供我們心靈的養分;當你不辭勞苦的備料、烹煮,並懷著感恩的心情用餐時,不只精進了自我,也讓同桌的人得以與你共享平和喜樂的時光。

好好吃飯,就是好好修行。每天修行,讓自己每天都進步一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卯吉的音樂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