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裡的食味】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幾年前,所長看過一部電影《小森林》。電影中,女主從都市回到故鄉,開始在那裡生活。她的故鄉是一座山村,樸實自然,小時候她與媽媽生活在那裡,直到念大學時她才離開。

      電影開始,女主在一個雪天中離開都市回到家,她利用家裡僅存的一點食材,為自己做了一頓暖呼呼的晚餐。

      故事從雪白的冬天開展下去。

raw-image

      電影中,山村四季的景色,跟著影片前進著,女主跟著季節的腳步,在家前的小院種植一些當季的蔬果,除此之外,還有她到附近森林中,採集一些野菜、果子。看著電影,可以「聞」到女主運用季節食材,烹煮出來的料理氣味,「吃」到了女主用這些食材製作出的各種餐點,也「喝」了女主釀的的酒。好樸素的小品,但是好好吃!

      像這種以季節為軸,以食材為點的創作,不管是電影也好,書籍也罷,所長都好喜歡。不知為何,每每看到這樣的作品,心不自覺會被觸動覺得好療癒。

      這次,所長要介紹的這本書,也是這種很療癒的書,書名是《時光裡的醍醐味:日本文學大師的飲食手記,寫下最富禪意的人生百味》,作者水上勉,譯者:詹慕如,劉姿君。

      作者水上勉,是日本的文學大師,與松本清張、司馬遼太郎齊名,是昭和時代的社會寫實派作家,這本書是他所寫的飲食手札。

      作者小時候曾經在禪寺修行,並學會了所謂「精進料理」。後來也擔任寺院住持的「隱侍」。所謂的「隱侍」就是負責照料禪師飲食起居的負責人,所以每天除了要為禪師灑掃庭除外,還要烹煮三餐。

      什麼是「精進料理」呢?所長只知道「懷石料理」,第一次看到「精進料裡」。

      關於「精進料理」,做者是這樣寫的:『所謂「精進」,就是從一無所有的廚房中擠出菜色。不同於現在,是走進店裡,樣樣都有的時代,凡事都得先跟田裡的東西商量後才能決定。我之所以覺得精進料理好比吃土,正是因為使用的是現從土裡鑽出來的菜,精進料理會有如此豐沛的生命力。品嚐當令食材,就等於吃土。」

raw-image

      閱讀完這本書後,所長理解的「精進料理」應該是這樣的。料理的時候,手邊有什麼食材,就用什麼食材,要將食材物盡其用,不能有任何的浪費,哪怕是一滴水也不能浪費。此外,即便每天的食材都一樣,也要想辦法做出不同的變化。所以在精進料理的精神中,所有的食材都是平等的,只要用心烹煮,都能成為令人回味的佳餚。

      在這本書中,作者以月為單位,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中,大自然都有特定盛產的瓜果時蔬。作者除了寫出與這些瓜果時蔬的回憶外,也寫出與這自己是如何透過它們,精進自己的料理。

      年少的時候,所長嚮往繁華熱鬧的城市,喜歡快節奏的生活步調,穿梭在水泥森林中,沿著車流不息的街道,看著五光十色的燈光,覺著一切都充滿朝氣。都市,是年輕時自己喜愛且嚮往的地方。

raw-image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開始慢慢懷念起鄉村的緩慢,想放慢腳步,近看在時間的流轉中,大自然是如何週而復始地改變,而這些看似相近的改變中,又隱藏著哪些細微的不同。兩年的學校生活,每天浸泡在樹林草間,逐漸找回了與土地、與自然的連結。

      在作者溫潤、樸實的筆下,每一種植物都有自己的亮點,每一道料理都有獨特的風味,再加上書中一幀幀的照片,讓閱讀的同時就是在品嚐,美味且值得回味。尤其是看到六月的時候,更是完全被梅子的酸甜味給征服了。

      這是因為所長喜歡「梅」,一直想學釀梅酒、醃梅子、做梅醋。每年到了黃梅時節,都告訴自己,總有一年一定要來學做,一年一年過去,心中還是對這個期盼感到興奮且美好。

      作者在六月的篇章中,細細地寫出在梅子季節,他如何醃梅乾,釀梅醋,做脆梅,不只如此,他也寫出了梅乾中的歲月與情緣。

      與酒、與老菜脯一樣,梅乾在時間的陪伴下,味道也會變得更有韻味。陳年的梅乾,嚐起來是什麼樣的味道呢?作者將一顆五十多年的梅乾放進口中時,這樣描寫:「梅乾在舌頭上滾動,一開始嚐到的是外層結晶言的濃重鹹味,漸漸地,舌頭上分泌的口水讓枚乾變得圓潤飽滿,之後便是甘露般的甜味。」

      五十多年的梅乾?時間帶走梅子中的水,留下了梅子的酸與鹽的鹹,酸與鹹在時間磨合後,讓人們吃進口中後,藉由口水的調和,竟成為甘露的甜。原來,不同的味道,會融合與轉化。作家中村幸平先生在《日本料理的奧義》將料理分為六味,除了甘、鹹、酸、苦、澀五味外還有「後味」,這是食用後還意猶未盡的餘味。那甘露般的甜味,讓後味悠遠綿長。

      雖然現在外食很方便,外送很即時,但是所長還是喜歡自己上市場買菜,在燠熱的廚房中烹煮。雖然做出來的飯菜並不出色,但是每一道都是經驗的成果,自己也吃得有滋有味,飽腹後的滿足也不是外食或外送可以比美的。為什麼會這樣呢?以前不懂,現在想明白了,生活的滿足,來自於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到的喜悅中。所以,吃著親手做的一飯一菜時,就是讓自己沈浸在這份喜悅中,因此在吃完了一頓飯之後,身心便都得到了滋養。

      作者最後寫道:『原來,有些事要做了才會懂。於是我明白了,不精進便不可能明白何謂「精進」,這是蘿蔔和菜葉教會我的。』這就是食物傳遞給我們,關於生活的簡單道理。

#書寫療癒
#人類圖
「搞懂孩子的人生設計圖,搞定孩子的等一下!為什麼?我不要」

課程聚焦:

從「人類圖」認識孩子的獨特設計,透過自由書寫的釋放教養孩子的壓力。

歡迎報名:https://forms.gle/QrFxfxF7G3D69xj69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寧閱療癒工作坊
26會員
334內容數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寧閱療癒工作坊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現代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人生真的只有4000個禮拜而已,《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遊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告訴我們,時間有限的事實,與其逃避,不如直視。學習放下掌控,專注於重要的事情,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23
現代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人生真的只有4000個禮拜而已,《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遊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告訴我們,時間有限的事實,與其逃避,不如直視。學習放下掌控,專注於重要的事情,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6
《宙的暖心料理》是一本以料理為媒介,透過主角宙的生命故事,探索食物如何成為支撐生命的力量。故事以五道料理為主線,從宙的成長經歷,以及她如何以食物與他人連結、面對人生挑戰。食物不僅能滿足生理需求,也能喚起深藏的記憶與內心力量,提供情感支持。透過宙的視角,展現了食物作為陪伴與安慰的媒介。
Thumbnail
2025/04/16
《宙的暖心料理》是一本以料理為媒介,透過主角宙的生命故事,探索食物如何成為支撐生命的力量。故事以五道料理為主線,從宙的成長經歷,以及她如何以食物與他人連結、面對人生挑戰。食物不僅能滿足生理需求,也能喚起深藏的記憶與內心力量,提供情感支持。透過宙的視角,展現了食物作為陪伴與安慰的媒介。
Thumbnail
2025/04/09
這本《親愛的女兒,假如媽媽明天死去:給孩子的30封未來信》的作者姜聲花透過寫信向孩子傳達愛與生活智慧,分享如何面對悲傷、追求幸福、享受平凡的日常。作為高齡母親,她因健康的警示而下定決心,寫下所有想對孩子說的話,希望孩子在她不在的日子裡依然能勇敢且快樂地活著,既安慰心靈又帶來力量。
Thumbnail
2025/04/09
這本《親愛的女兒,假如媽媽明天死去:給孩子的30封未來信》的作者姜聲花透過寫信向孩子傳達愛與生活智慧,分享如何面對悲傷、追求幸福、享受平凡的日常。作為高齡母親,她因健康的警示而下定決心,寫下所有想對孩子說的話,希望孩子在她不在的日子裡依然能勇敢且快樂地活著,既安慰心靈又帶來力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電影「舌尖上的禪」改編自日本小說家水上勉的同名散文集,日文原名是「土を喰う日々: わが精進十二ヵ月」。 之所以對這部電影產生興趣,一方面是因為沢田研二及松隆子兩位主角的名氣,另一方面則是其中文譯名的「禪」字。「禪」是一種佛教的修行方式,那食物和禪有甚麼關係呢?引發我的好奇。
Thumbnail
電影「舌尖上的禪」改編自日本小說家水上勉的同名散文集,日文原名是「土を喰う日々: わが精進十二ヵ月」。 之所以對這部電影產生興趣,一方面是因為沢田研二及松隆子兩位主角的名氣,另一方面則是其中文譯名的「禪」字。「禪」是一種佛教的修行方式,那食物和禪有甚麼關係呢?引發我的好奇。
Thumbnail
故事是從冬天開始... 一棟日式建築物和一片皚皚白雪, 鄉下獨自一人在傳統日式建築物生活, 雖說是傳統但還是可以看到一些現代產物, 例如 : 電熱水器、瓦斯爐、暖氣...   簡單介紹故事主要人物, 阿勉是一位山中獨居的作者, 小時候曾到寺廟當過小和尚, 還有一位真知子是阿勉的編輯
Thumbnail
故事是從冬天開始... 一棟日式建築物和一片皚皚白雪, 鄉下獨自一人在傳統日式建築物生活, 雖說是傳統但還是可以看到一些現代產物, 例如 : 電熱水器、瓦斯爐、暖氣...   簡單介紹故事主要人物, 阿勉是一位山中獨居的作者, 小時候曾到寺廟當過小和尚, 還有一位真知子是阿勉的編輯
Thumbnail
到底什麼是醍醐味呢?反覆咀嚼水上勉的文字後,我想,是蘊藏在當令揀選的食材中、燉煮於料理人的用心裡、完熟在記憶細摺處的那些,或溫潤或刻骨或想起來會潸然淚下卻又嘴角上揚的韻味吧。一種必須嚐/嘗到,才知其一二的滋味。食物,不僅僅是食物,更體現了我們對土地的認識
Thumbnail
到底什麼是醍醐味呢?反覆咀嚼水上勉的文字後,我想,是蘊藏在當令揀選的食材中、燉煮於料理人的用心裡、完熟在記憶細摺處的那些,或溫潤或刻骨或想起來會潸然淚下卻又嘴角上揚的韻味吧。一種必須嚐/嘗到,才知其一二的滋味。食物,不僅僅是食物,更體現了我們對土地的認識
Thumbnail
日本文學大師水上勉所著的《時光裡的醍醐味》,既是寫料理、寫烹飪、寫食材,亦是寫人生光景與為人處世之道。作者的文字平實而率真,不使用華麗的詞藻包裝料理的味道,僅以真心、惜物心、無分別心細筆描繪,帶出每一項食材本身獨具的特色與風味……
Thumbnail
日本文學大師水上勉所著的《時光裡的醍醐味》,既是寫料理、寫烹飪、寫食材,亦是寫人生光景與為人處世之道。作者的文字平實而率真,不使用華麗的詞藻包裝料理的味道,僅以真心、惜物心、無分別心細筆描繪,帶出每一項食材本身獨具的特色與風味……
Thumbnail
一切從立春開始,烤著小芋頭,喝著溫熱的日本酒,搭配爽脆的泡菜,男主是住在信州山區的作家阿勉,女主是他的編輯真知子,為了催稿而來。稿子內容是吃土的十二個月,土,即土壤,要如何將大地賜予人們的食材,成就每一口好滋味。 阿勉喜歡看真知子享受美食的模樣,每次總在女主來訪特意做些她愛的口味。立夏時,筍子湯正是
Thumbnail
一切從立春開始,烤著小芋頭,喝著溫熱的日本酒,搭配爽脆的泡菜,男主是住在信州山區的作家阿勉,女主是他的編輯真知子,為了催稿而來。稿子內容是吃土的十二個月,土,即土壤,要如何將大地賜予人們的食材,成就每一口好滋味。 阿勉喜歡看真知子享受美食的模樣,每次總在女主來訪特意做些她愛的口味。立夏時,筍子湯正是
Thumbnail
如果你覺得生活苦悶到極點、又不想花時間用《我的出走日記》(這部真的極推)刷洗一下身心靈的話,那就用《小森林》中的美景和料理,緩解一下麻痺已久的心吧。金泰梨、柳俊烈以及秦基周將會用真摯的演技和美景與料理,療癒你沉寂已久的嚮往心房!
Thumbnail
如果你覺得生活苦悶到極點、又不想花時間用《我的出走日記》(這部真的極推)刷洗一下身心靈的話,那就用《小森林》中的美景和料理,緩解一下麻痺已久的心吧。金泰梨、柳俊烈以及秦基周將會用真摯的演技和美景與料理,療癒你沉寂已久的嚮往心房!
Thumbnail
有一種作品是你看過之後覺得沒有留下什麼,但其實早已在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時不時地想起它,然後去回味當初觀賞時的那種感覺,然而想了想好像也無法明言當初究竟看了些什麼,好奇之下又去點開來看了一遍,記憶的川流瞬間衝擊而來,帶出的靜謐與安逸,雲淡風輕毫無痕跡的感受原來就是有關這個作品的最深印象。
Thumbnail
有一種作品是你看過之後覺得沒有留下什麼,但其實早已在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時不時地想起它,然後去回味當初觀賞時的那種感覺,然而想了想好像也無法明言當初究竟看了些什麼,好奇之下又去點開來看了一遍,記憶的川流瞬間衝擊而來,帶出的靜謐與安逸,雲淡風輕毫無痕跡的感受原來就是有關這個作品的最深印象。
Thumbnail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課本裡讀過的詩詞,也是我看小森食光夏秋冬春各篇心頭屢屢浮現的字句。當電影裡一列雁雀從空中飛翔而過,我心想這不正是後面那兩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實際寫照?小森食光這部電影讓我聯想到的實在太多,天與地、人與自然、人與人的相處……很多很多,難以言盡。
Thumbnail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課本裡讀過的詩詞,也是我看小森食光夏秋冬春各篇心頭屢屢浮現的字句。當電影裡一列雁雀從空中飛翔而過,我心想這不正是後面那兩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實際寫照?小森食光這部電影讓我聯想到的實在太多,天與地、人與自然、人與人的相處……很多很多,難以言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