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2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菜雞黑兔年的三本選書:你以為的局外人可能錯了

年末是適合回顧的時節,今年你讀了哪些好書,因此有了改變、或深受啟發呢?歡迎與格友們分享你的愛書和心得,也讓書本的力量更無遠弗屆! 徵文無期限,發佈內容設有「年度書單」關鍵字即可參加,投稿成功作品,將顯示於主題徵文頁面中。

個人不是博覽群書的人,相反地數據攤開離尖峰差距甚遠,但我相信我是「自己」這個容器的掌舵者,我想在此前提下開啟這個活動,上這艘閱讀的大船,希望自己的閱歷能點綴或凸顯這艘船上風景的廣度與深度,以下就是今年我特有感的三本書。

不當世界的局外人

稱不上是什麼超級暢銷書,但本書就主題所傳達的信念和價值觀我很喜歡而且非常想推薦,作者敏迪以台灣囡仔自居,書如其人友善,在新聞領域頗有建樹(例如創辦「敏迪選讀」平台:【創作者說】當自媒體沒有了立場,就會變成內容農場--專訪《敏迪選讀》 )。國際新聞與國際觀講來可以簡單也可以複雜,本書可以帶給你一些好用的心法,像是建立國際觀三要點:國民外交、媒體識讀、國際識讀,國民外交生於一股熱誠,媒體識讀生於辨識製造端,國際識讀則是由各個媒體拼成的大拼圖。這其中我覺得很重要的觀念是「辨識立場,讓其為你所用」,畢竟沒有對象是沒有立場的,就世界的尺度看,每個對象(人與國家)都可區分為自己跟別人,知道自己的立場和別人的立場是什麼再做判斷是比較穩健的處世/事之道,認知到這點以後是不是按讚前可以冷靜一下呢?這些心法不只是平時可用,看世界整理資料時也大有幫助。正好適合台灣的處境,也協助我對近年來心中升起的國際問題,諸如伊斯蘭世界和俄烏戰爭等等梳理出一個明晰的輪廓,另外我想強調的是作者敏迪隱含在詞語間的思路,我感覺到她是真心傳遞自己也想要的東西,有種好東西不希望只有自己知道的意圖,讀來愉快又感動。書末列出幾個新聞群組與工具軟體(我其實覺得方格子也不少寶庫,透過專業的眼光協助自己做選擇),讓人直接更新一波濾鏡提升看世界的解析度,如此不只是能用來看台灣,拿來看看自己看看別人,珍惜現有資源之餘也朝更好的方向邁進。

補充,閱讀時若想思索立場及相關意義,也可以看看小弟對底層邏輯一書首集的心得:

底層邏輯:不要糜爛也不急於內卷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我是在新聞群組中看到有人推薦本書(感謝推薦),實是初版於2006年的哲學普及書,經得起多次閱讀。我們都會定期對身體健檢甚或心理醫檢,但卻少有對思想邏輯的檢驗,這本正好符合此項需要。隨著閱歷的不同與增廣,人們會益發意識到論述、脈絡等字眼,畢竟同一個事實或現象,伴隨著無數個觀點或反饋,在這無限可能又充滿訊息刺激的宇宙中遊走,維持一條健全禁得起挑戰的個人思路非常要緊,本書提供的情境測驗沒有最正確的答案,測驗的終端結果不是最優先要考慮的事項,更重要的是前言能否對得上後語確保自己能分辨不同場合及所持標準在更換場域後如何修繕才不至於輕易淪於雙標。當你對題目做出選擇,能否以同樣的決策依據應付隨之而來的關卡?這就是本書的風格,也不用擔心它會太嚴肅地指責爾等觀念,相反地,它能完善你的思路,閱讀時沒幾件事能比找出自己思考缺陷修繕之以往前邁進更令人滿足了。

神、信仰與道德

數理以外的這三道題目可謂哲學領域的大宗,亦是極其精彩的章節,在繼續以前,本書透過測驗釐清神在作者與讀者心中這股抽象概念,接著頗析你的「思想鎧甲」探討隨之而來的「問題子彈」是否也能如理應付,讀者可藉此檢驗自己當說了一個真話後,是不是還要說更多的真話來圓滿祂?過程頗具興味。

信仰與道德我想寫在一起,知名的電車問題(例如死一車或死一個)是這個段落多次觸及題材的縮影,我想重點也不在哪個選擇最好,而是如何「讓自己自在」並且不會「思想打架」,你若問「反社會人格」選擇很自在又很偏激怎麼辦?我認為這個問題是當事人的課題,究竟而言檢驗過都好過閉眼行事。藝術創作則關乎信仰,本書對其亦有著墨,我們所處時空可謂百花齊放,每個對象都可以是藝術頂流,值得詳解。


我可能錯了

我所說的都可以拋棄,無論現在或未來,畢竟我可能有錯,然而我們無從否定自己意識到自己一無所知的智慧,我認為這是本書的創作主要精神。作者比約恩為瑞典大企業財務長(號稱最年輕),前往森林寺院成為僧人修行至少十七年並還俗,這只是一個階段記錄,你我終究會意會到人生都是修行,即便皺褶一生或躺平度日都是,比約恩也不例外。

佛教僧人的修行派系可略分為大乘與小乘,用我最粗淺的理解將其表達為「度人」與「自度」,某方面來看是範疇不同(若我理解有誤還請包涵並歡迎補充)。像泰國是小乘佛教興盛的地方之一,比約恩就是在該地發跡,修行之路屬小乘的路線,以個人為主,藉由本書分享其修行的心路與體會,分享是佛陀每每令人歡喜的智慧之一,書中有個概念我很喜歡,用我的話說是:於其相信原罪,不如相信本淨,在我看,這同樣是方向與順序的差別,有時應對處境,自己其實才是掌握完整資訊的人,外界或推或拉、協助也好刺激也罷,最後採取行動的終端是什麼呢?端看視角處於內或外,這本書傳遞的智慧就是協助人處理視角做內觀,並相信任何有情皆可開悟成佛,我喜歡作者的論述,諸如佛陀對儀式會有的看法,以及參禪打坐對抗睡意或面對外務疲勞下的覺察等等,觀看時我不禁會想起網飛上的科普影集:冥想正念系列 Headspace Guide To Meditation,同樣是作者安迪分享自己僧人修行的體悟,佐以可愛友善的動畫,雖然他們傳遞的精神看似一種,但這些方式與境界無量無邊,自己每次看都會有收穫,正所謂:窮其道者,歸處亦同(出自漫畫鬼滅之刃中神人繼國緣壹之口)。最後要提的是,比約恩隨後被診斷出漸凍症(ALS),去年逝世,以本書特有的角度觀之,令人頗為感動。如果你看到這,我不免俗地感謝你,要我今年選三本出來就是這三本書,坦白說自己也是跟風看,重點還是在於過程中的趣味與雋永,希望往前精進之餘同時有娛樂到你。



參考資料:

網路與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