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邏輯:不要糜爛也不急於內卷

2023/10/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初探

年中讀的這本主要關於處世哲學的書我蠻喜歡的。書海浩瀚,有時經驗值剛好符合與一本書相應的範圍,再不同或許我就不會那麼欣賞它。

但總之它值得我這個不太內卷又不太糜爛的社畜一讀,也聽說有續集,因此我來寫寫看為什麼,用自己的方式凝結一次,複習書中一些概念。

精華感想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上面這篇是另一位大神的觀點,我基本上認同,尤其是書裡有涉及宣發黨和中共紅色文化的嫌疑,我對照時心有戚戚焉,吐槽看得也過癮。但書裡仍有些東西耐得起思考,我認為對決策助益不小。

首先平時可從四個面向去看事情:事實、觀點、立場 、信仰

事實是說來奧妙的一個概念,例如:台灣人就是健忘,這句話是不是事實?是也不是。就廣義的人性面而言,人類有劣根性,小則演講忘詞大則執行政策遺忘歷史教訓,人類本身確實健忘,所以台灣人自然也健忘(這個時候是肯定),但這樣一想,哪個人不健忘呢?從這個角度而言,你應該會回答「要看情況」(這個時候是否定)。

也因此,針對「台灣人就是健忘」這句引發的事實思考,衍生出至少一個以上的觀點。而當人混淆事實跟觀點時,處世(事)就容易失焦,也容易被似是而非的論述影響(洗腦)。

而立場跟信仰則被抽開來談,書中關於立場的例子挺有趣,當一個管理員要負責控制大樓空調時,即使他汗流浹背也會為了局勢跟你說不熱,這是由於立場不同。線內外的世界也是如此,既得利益者跟階下囚的論述有如天壤之別。

基於立場的價值觀再擴大一點則是信仰,信仰是一個邏輯自洽的概念,可以自圓其說,當與人討論到信仰時,其實無需也不要爭辯,因為愛情跟詛咒等信念是不需要太多理由的。

公理體系和邏輯推演這個比較的切入點也很有醍醐味,我覺得可以說是論及立場和信仰之前的切入點,文人相輕但數理家不相輕,他們直接幹架,就理論上可以比劃之處決定優劣,當範圍跨越理論界線時,就是公理之手介入的時機,但衍生問題其實正是本書無法不被質疑之處,誰的公理?哪些人的公理?適合嗎?

數學、經濟與坐禪

書中舉出一些平易卻不可忽略的案例和數值思維,轉變成類似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的話,只是用作者自己的角度闡述,禪意十足,經濟學確實是種人生哲學。我覺得全書心態健康讀起來是雞湯,如果狀態不好可能會演變成雞血(機率我個人認為不大)。除了心態致使的樣貌,時間粒度也可一提,每個人不同之處其一就是時間粒度,某人一秒幾十萬上下,小學生可能以暑假為單位看世界,無論如何,理解他人的時間粒度,縮小自己的時間粒度,是勢必奉行的方向。

其它是一些有趣的心法:

  • 無欲無求追求長遠的財富自由
  • 心態高過雲端,姿態埋入地底
  • 人脈,不是那些能幫你的人,而是你能幫到的人

…等等,都可以是有意義的價值觀,觀點之下作者特別的論述值得思索,雖然都能在歷史長河或人生經歷中扶拾,仍可當金句或幹話備忘。

最後我要點出一些東西,我覺得本書較著重在個人思惟,但大環境感覺有部份被掠去不提(例如作者身處的世界至今日已境遷)這可能是持其它觀點之人難以不挑戰的,但我認同以精進角度去論述,因為確實是改變與提升的途徑,差別在用什麼過程而已,所以才會下這個摘要:不要糜爛也不急於內卷。






32會員
17內容數
此分類以觀看影集感覺與觀點為主,希望能滿足一點看官的欣賞或吐槽欲,歡迎踩在矮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