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果瓜成佛記2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一章內藏記憶描述了模子國君發菩提心,建立彌陀村,提供人們一個念佛的道場。小彌沙和小芙蓉希望加入彌陀村,但在家師兄擔心他們年紀還小,養不起的情況下,建議他們在家發心念佛。最終,在家師兄決定讓他們進入彌陀村。

在家師兄說:人情就是一個碰詞,如桌子我們碰得到。我們會做人是否,人們都會感覺的到。要找到什麼是阿彌陀佛,就要在做人上好好學習。這是因為,佛來到人間就會好好屢行人的責任,好好做人就是關鍵所在,現在小彌沙和小芙蓉你們懂了嗎?

進入彌陀村後,他們遇到無界法師,並得知成立彌陀村的目的是提供凈宗同修一個真正的念佛道場,讓人能夠在這個安寧的環境中安心修行。小彌沙和小芙蓉表達了他們的心願和對阿彌陀佛的敬仰。

無界說:當你們發現了什麼是阿彌陀佛,你們會不會離開道場?因為你們發覺了離開了你們的真心實意,這樣你們就不是一個最好的人了。如果你們不離開,是因為什麼?你們將來真要做一個出家人嗎?無界就是一個出家人。小彌沙和小芙蓉聽了,沒有離開道場!

小芙蓉提及阿彌陀佛的第十九願,表達了一個人若發菩提心,修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即使是一瞬間的回向,也能生生世世投身佛國。接著,果瓜和小沙彌也提出了他們的第十九願,強調慈心、智慧、不執著的修持,表達對佛法的理解和信仰。

果瓜這時不高興了,他思考:要和佛一起生活,就要做一個出家人,為什麼不可以帶髮修行?這和我的真心相距遙遠,難道我和佛不能做朋友?佛的世界還說是覺悟的民族,這個我確不認同了!因此我離開了道場。

阿彌陀佛來了,他對果瓜說:我們心裡所求的就是一種真一種假,不是真實的就是一種假了。我們追求真實的東西,才能得到它。你追求的是友情,這不是虛假的東西,怎會不可能存在呢?

果瓜說:你不知道,人人都說你是慈魔,你不是阿彌陀佛。因為我心是魔,你就是魔,我心是佛就是佛,我心在佛魔之間,因此你就是慈魔了。

這時小彌沙、小芙蓉、小沙彌、建平師兄都來了,他們對阿彌陀佛說:阿彌陀佛,我們不願失去自己。

慈魔說:我們可以寫下我們的極樂世界,對世人說我們為什麼要失去自己,我在你們的心裡,我不是慈魔,我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說:當你們在追求中,你們可以演化夢想的慈悲。你們所想的都不是虛假,是可以追求到的東西。小心被欲望的驅使,這會讓你們看不見阿彌陀佛。欲望可以是一種上進心,無欲無求不是你們,因此你們可以有欲有求。但你們要看到阿彌陀佛,一定要以欲望建設我們的理想世界,就在我們的小說中。

無界來了,他點點了頭⋯

小芙蓉說:果瓜成佛記第十九願;我作佛時,所有同修,聞佛名號,生歡喜心,慈心不退,奉行大愛主義,堅固不退。復以智慧回向,一剎那間,投身佛國,不完成這願望,我不作佛。

小芙蓉說:小沙彌第十九願;我作佛時,所有同修,聞佛名號,生歡喜心。與分別心、執著心、妄想心,分道揚鑣,堅固不退。復以智慧回向,一剎那間,投身佛國,不完成這願望,我不作佛。

小芙蓉說:要了解第十九願可以細讀果瓜成佛記,哪裏都有了詳細的說明。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說: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是淨空法師的名句,小沙彌也用了,用得好。

無界問阿彌陀佛說:這部小說真的要這樣寫嗎?我的心就是佛,你顯出什麼給我看?

阿彌陀佛發光了,他說:無論我是不是阿彌陀佛,所有佛弟子都不願失去自己,如果有一人願意失去自己成佛,就是你無界了,你應該怎樣做阿彌陀佛!

無界雙手合十說:就是好好寫下我們的極樂園,我們即是果瓜、小彌沙、小芙蓉、小沙彌、建平師兄,當然還有我無界法師了,阿彌陀佛!

慈魔說:感謝慈悲,阿彌陀佛!

avatar-img
35會員
1.9K內容數
果瓜成佛記是說果瓜(人名),十歲絕命模子國。模子國是阿彌陀佛攝化的國土,果瓜命終十念阿彌陀佛,第十念之後動了一個念頭,就是要挑戰阿彌陀佛。心生嗔恚而到了極樂世界,果瓜對彌陀說:為何只讓我活到十歲年華?彌陀說:就是要讓你來挑戰我。果瓜開始挑戰阿彌陀佛和成就佛道之路,果瓜最後成了阿彌陀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一章的內藏記已敘述了蓮嬸的故事,強調了在人生中面對變故時,如何透過佛法的引導轉化心境。蓮嬸面對兒子的絕情,透過學習佛法,特別是翠麗的教導,理解了人間的緣聚緣散,學會看破、放下。 作者寫下說:我們人間真的是多事之秋,也因為這樣我們更有機會學習做人,可以分別對錯。我們不可能要求人,但我們肯定可以要求
這一章內藏記憶呈現了阿彌陀佛的教誨,強調包容與感恩的價值觀。他提倡容忍不同意見,避免痛苦,並強調學習忍受和包容他人的重要性。對於政治體制的討論,阿彌陀佛以幽默的方式回應,表示讓觀世音和大勢至共同領導,自己去幫助其他眾生。 作者思考:我們的政治從最高層到最低層都為了權力和供養而來,毫無低線的攻擊敵眾
這一章內藏記憶描述了在阿彌陀佛的引導下,建平師兄遇到了一場考驗,成功救助了小尼姑守月。這個故事反映了信仰、善行和宿命的元素。 建平師兄來了,他思考:對於一個佛弟子而言,不敢對女子有非想非非想。作者想透過我表演人間的模式,在男女共建的社會,男人一生為女人努力,女人一生為男人付責。但我只是個和尚,我自
這一章的內藏記憶充滿對於生命、理想、與修行的思考。阿彌陀佛和四位角色之間的對話,呈現出深厚的佛學教義和生命哲理。 果瓜在極樂園裏內心非常安詳,他知道自己在極樂園裏有了精神的寄託,就是一心看我們的世界。果瓜的心就是作者的心,果瓜的心在極樂園,作者的心在現實世界! 在早上的問候中,每個人都表達了對於
從前有四個好朋友,他們來自大千世界的一個國度,有兩個男子和兩個女子,他們自小一起成長,長大後各成一對佳偶。 但是因為高中畢業後,被分成只有思遠和茜菲出國留學,而良平和亦真留在國內,遇見無常索命而命良平和亦真彼此相愛了。 良平的愛人本是茜菲,而思遠的愛人本是亦真,他們從此就錯愛了。 良平:小隬沙
水良在一次夢中,被阿彌陀佛帶到阿鼻地獄了,眼前的人就是阿彌陀佛嗎?不確定,據說阿彌陀佛是千百億化身,這是在有可能和不可能之間。 果瓜心裡有了內藏記憶,滾滾黃沙,天空暗淡的色調,有風,果瓜心裡生鬼了,想到自己從前做過的一些錯事,就是嫉妒人。 圓心公主看到果瓜,跟著一個赤腳黃袍僧人背後,圓心公主思考
這一章的內藏記已敘述了蓮嬸的故事,強調了在人生中面對變故時,如何透過佛法的引導轉化心境。蓮嬸面對兒子的絕情,透過學習佛法,特別是翠麗的教導,理解了人間的緣聚緣散,學會看破、放下。 作者寫下說:我們人間真的是多事之秋,也因為這樣我們更有機會學習做人,可以分別對錯。我們不可能要求人,但我們肯定可以要求
這一章內藏記憶呈現了阿彌陀佛的教誨,強調包容與感恩的價值觀。他提倡容忍不同意見,避免痛苦,並強調學習忍受和包容他人的重要性。對於政治體制的討論,阿彌陀佛以幽默的方式回應,表示讓觀世音和大勢至共同領導,自己去幫助其他眾生。 作者思考:我們的政治從最高層到最低層都為了權力和供養而來,毫無低線的攻擊敵眾
這一章內藏記憶描述了在阿彌陀佛的引導下,建平師兄遇到了一場考驗,成功救助了小尼姑守月。這個故事反映了信仰、善行和宿命的元素。 建平師兄來了,他思考:對於一個佛弟子而言,不敢對女子有非想非非想。作者想透過我表演人間的模式,在男女共建的社會,男人一生為女人努力,女人一生為男人付責。但我只是個和尚,我自
這一章的內藏記憶充滿對於生命、理想、與修行的思考。阿彌陀佛和四位角色之間的對話,呈現出深厚的佛學教義和生命哲理。 果瓜在極樂園裏內心非常安詳,他知道自己在極樂園裏有了精神的寄託,就是一心看我們的世界。果瓜的心就是作者的心,果瓜的心在極樂園,作者的心在現實世界! 在早上的問候中,每個人都表達了對於
從前有四個好朋友,他們來自大千世界的一個國度,有兩個男子和兩個女子,他們自小一起成長,長大後各成一對佳偶。 但是因為高中畢業後,被分成只有思遠和茜菲出國留學,而良平和亦真留在國內,遇見無常索命而命良平和亦真彼此相愛了。 良平的愛人本是茜菲,而思遠的愛人本是亦真,他們從此就錯愛了。 良平:小隬沙
水良在一次夢中,被阿彌陀佛帶到阿鼻地獄了,眼前的人就是阿彌陀佛嗎?不確定,據說阿彌陀佛是千百億化身,這是在有可能和不可能之間。 果瓜心裡有了內藏記憶,滾滾黃沙,天空暗淡的色調,有風,果瓜心裡生鬼了,想到自己從前做過的一些錯事,就是嫉妒人。 圓心公主看到果瓜,跟著一個赤腳黃袍僧人背後,圓心公主思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這四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自性本體的音聲,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天親菩薩造的這部《往生論》,是要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念佛有所成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Thumbnail
沒有佛法的地方,眾生苦,愚痴,造業重,沒有覺悟的時候。菩薩慈悲,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去教化眾生,為眾生做佛法的增上緣,這個了不起!好像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發這樣的心。雖然看到眾生一個也度不了,但給他種下了種子,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是一切大願裡面第一大願,就是四弘誓願的眾生無邊誓願度。
改變世界的到底是什麼?是讓人津津樂道的豐功偉業嗎?還是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呢?我想不管是哪一種,他們都給世界各地的人一種希望,讓每個人用他們的方式詮釋這個希望,長出自己的力量只為了成為他們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第四十一大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于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祂說:「祂成佛的時候,他方國土中所有的菩薩,不是極樂世界而已,他方國土所有菩薩聽聞我的名號,一直到成佛......」「諸根沒有任何的缺陷。」就是諸根如果有缺陷,或者醜陋,或者不具足,祂就不成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這四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自性本體的音聲,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天親菩薩造的這部《往生論》,是要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念佛有所成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Thumbnail
沒有佛法的地方,眾生苦,愚痴,造業重,沒有覺悟的時候。菩薩慈悲,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去教化眾生,為眾生做佛法的增上緣,這個了不起!好像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發這樣的心。雖然看到眾生一個也度不了,但給他種下了種子,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是一切大願裡面第一大願,就是四弘誓願的眾生無邊誓願度。
改變世界的到底是什麼?是讓人津津樂道的豐功偉業嗎?還是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呢?我想不管是哪一種,他們都給世界各地的人一種希望,讓每個人用他們的方式詮釋這個希望,長出自己的力量只為了成為他們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第四十一大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于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祂說:「祂成佛的時候,他方國土中所有的菩薩,不是極樂世界而已,他方國土所有菩薩聽聞我的名號,一直到成佛......」「諸根沒有任何的缺陷。」就是諸根如果有缺陷,或者醜陋,或者不具足,祂就不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