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ke Check - Cinelli Mash Parallax 2015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單速車組裝的樂趣,在於車主的個性及對車子用途的想法,展現出多樣的組合。

本次介紹:Cinelli Mash Parallax 2015

MASH早期一直是引領單速車潮流的一個指標品牌,在他們與義大利經典品牌Cinelli合作的十年間,每年推出的車架都讓人趨之若鶩。本次介紹的是在2015年推出的Parallax,很難念,但是塗裝帥到爆,同款分為黑色及白色,錯縱的條紋酷似超商購買商品時的條碼,因此車友間都簡稱它為黑條碼及白條碼。


raw-image


這位車主在單速車熱潮時擁有一台LEADER721,但因生活上的轉變而塵封多時,最近想重新培養單車休閒的樂趣,重新整理了一番。為了找尋一些想要的零件,開始上網作功課。不看還好,一看不得了,完全開啟了男人改車的樂趣!最後鎖定了黑條碼成為最後的目標,也成功在網路上找到適合的尺寸並購入。

取得車子的時候車況並不好,也是被前車主長期擱置導致許多配件生鏽,車架也覆蓋厚厚的灰塵。在幾經清潔之後復原良好,最重要的烤漆都還很完整,沒有大問題。車主便開始考慮原有零件的去留,在各種預算的考量與調配下重新組立這台車。

原車就配置的Cinelli MASH聯名龍頭是亮點,搭配近年流行的寬把展現街頭風格。全車最在意的就是輪組,全黑控的車主想要3-4公分高框,最好是連銀色剎車邊都不要有。前前後後拿了兩三組輪組來試裝都不滿意,最後找來了一組DT SWISS T1800輪組才總算安心。DT SWISS的場地花鼓也算一時之選,好看又耐用。剩餘的配件大致就採用原有的重新整理一番,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風格。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配置:

車架:Cinelli Mash Parallax 2015|black|52cm

龍頭:Cinelli Mash|10cm

把手:FSA

座管:Cinelli| 27.2| 30cm

椅墊:VELO

齒盤:Lasco|46T

曲柄:Lasco|165mm

踏板:MKS Urban Platform

鏈條:KMC

後齒:DIA-COMPE|17T

輪組:DT SWISS T1800|700C



raw-image




單車,是每個人的第一台交通工具,它伴隨了我們的童年時光。曾幾何時因為工作與環境,我們開始駕駛汽機車忙碌地穿梭在街道之間,卻忘了沿途美好的風景。騎上單車,找回生活的熱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然經過一個公園,看到場地當下靈光乍現,馬上拍照傳給車友這個有趣的場所,而對方馬上心領神會......「要不要來場繞圈賽?」
踏入禾木咖啡館的庭院可以看到落地窗與行道樹的樹蔭相映,同時有一個提供單車停放的駐車架,店主也非常用心的貼上日文標示,在細節上展現整體感。恰巧這次我們兩台單車也是日系鋼管競輪,經典的鋼管車才剛停靠上去彷彿一秒飛到日本,想起在日本騎著單車旅行時的快樂回憶。
對我來說,復活的精神在於能夠更換越少的零件越好,一來節省開銷,二來也能讓他維持原樣。
以自烘咖啡豆搭配多元的手沖手法,提供豐富的單品咖啡體驗。不僅如此,本身也是單車騎士的店主對於單車的了解也是很有喔!
如果你要一個很chill的單車輕旅行,就chill山茶,去丘山茶。 丘山茶最大的特色並不是泡好茶給你,而是從茶葉、茶具到沖泡法都有一套簡單易懂的方法,幫助泡茶小白也可以無痛享受品茶的樂趣。
「主業」與「副業」已經是過時的語彙了,現在人應該用「投資組合」來更準確地追求個人生活的樣貌。幫自己做好規畫並取得成果,主業與副業的界線一旦消失,就不存在不務正業,有的只會是讓自己無法被複製的志業。
偶然經過一個公園,看到場地當下靈光乍現,馬上拍照傳給車友這個有趣的場所,而對方馬上心領神會......「要不要來場繞圈賽?」
踏入禾木咖啡館的庭院可以看到落地窗與行道樹的樹蔭相映,同時有一個提供單車停放的駐車架,店主也非常用心的貼上日文標示,在細節上展現整體感。恰巧這次我們兩台單車也是日系鋼管競輪,經典的鋼管車才剛停靠上去彷彿一秒飛到日本,想起在日本騎著單車旅行時的快樂回憶。
對我來說,復活的精神在於能夠更換越少的零件越好,一來節省開銷,二來也能讓他維持原樣。
以自烘咖啡豆搭配多元的手沖手法,提供豐富的單品咖啡體驗。不僅如此,本身也是單車騎士的店主對於單車的了解也是很有喔!
如果你要一個很chill的單車輕旅行,就chill山茶,去丘山茶。 丘山茶最大的特色並不是泡好茶給你,而是從茶葉、茶具到沖泡法都有一套簡單易懂的方法,幫助泡茶小白也可以無痛享受品茶的樂趣。
「主業」與「副業」已經是過時的語彙了,現在人應該用「投資組合」來更準確地追求個人生活的樣貌。幫自己做好規畫並取得成果,主業與副業的界線一旦消失,就不存在不務正業,有的只會是讓自己無法被複製的志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有關歐洲自行車展場的觀察,內容包括電動輔助自行車系統、變速套件與其他零件、IoT、攤位設計概念、人身部分與趣味產品。文章內容充滿豐富圖片和詳細說明。
Thumbnail
自行車產業的景氣回春,對供應鏈和市場都產生了影響。該產業前景樂觀,但需要從品牌、車種和市場三個面向來進行分析。自行車產業的回溫與全球市場趨勢密不可分。此篇文章從多個角度對自行車產業進行了深入分析,提供了寶貴的前景洞察。
Thumbnail
當前的工業設計傾向於圓滑和曲線,這種趨勢雖然為眾多產品賦予了一種美感,但卻可能使每個品牌的設計失去獨特性和個性。 車廠仿佛只是在為了跟隨所謂的時尚潮流而努力,只能保留一兩個所謂的經典元素,仿佛是在追求某種形式的前進,而非真正展現品牌的獨特文化和語言。 或許值得思考的是,過去那些在壓抑時期誕生的設
Thumbnail
這議題比較特別,之前筆者只是隱隱約約有這種感受,後來看到討論區上也有這種需求;碰巧近期跟廠商協議未來合作關係時,對方也提出希望筆者能提供一種代為客製化的服務模式。其實這客製化的服務,筆者原本就在執行了,只是僅針對廠商的各別車款做客製化設計,但要擴展至每一個騎乘者的車,顯然還有待摸索。 而廠商提
Thumbnail
  單車旅行哲學不是討論單車,而是討論單車旅行,即為何單車旅行(why)、何謂單車旅行(what)及如何單車旅行(how)。事實上,在騎單車時是很少思考的,非指往哪騎、吃什麼、哪裡有便利商店等Google得到的思考,而是一種體驗過後,回到家靜下心來重新細細品味回憶的思考。   首先,為
Thumbnail
我一直很喜歡體育,也樂於學習新的運動。 這次的兩個展覽,讓我看到臺灣與國際的各項運動,也看到他們如何與新科技結合,令人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會陸續出現全新的運動和器材。 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台灣人對自行車肯定不陌生,不管是共享經濟的自行車、各地邊的自行車租借站,或是選擇用自行車上班上課的人,自行車已
02/16/2009 前言 買了公路車,朋友都說新車要寫個開箱文.沒寫過開箱文.不過今天第一次騎大 稻程發生件事,分享出來,我想應該也算是另類的開箱文吧. ---------------------------------- 登山車騎了四五年了.換公路車的想法一直在心理打轉. 當初騎車的
Thumbnail
用車輪去丈量一個地方,不管是在稻田裡飛馳,還是在花海裡徜徉,又或是穿梭在公路與海同行,沿路的風景就在車輪下徐徐展開,這一路靠自己踩出來的風景,絕對讓人難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有關歐洲自行車展場的觀察,內容包括電動輔助自行車系統、變速套件與其他零件、IoT、攤位設計概念、人身部分與趣味產品。文章內容充滿豐富圖片和詳細說明。
Thumbnail
自行車產業的景氣回春,對供應鏈和市場都產生了影響。該產業前景樂觀,但需要從品牌、車種和市場三個面向來進行分析。自行車產業的回溫與全球市場趨勢密不可分。此篇文章從多個角度對自行車產業進行了深入分析,提供了寶貴的前景洞察。
Thumbnail
當前的工業設計傾向於圓滑和曲線,這種趨勢雖然為眾多產品賦予了一種美感,但卻可能使每個品牌的設計失去獨特性和個性。 車廠仿佛只是在為了跟隨所謂的時尚潮流而努力,只能保留一兩個所謂的經典元素,仿佛是在追求某種形式的前進,而非真正展現品牌的獨特文化和語言。 或許值得思考的是,過去那些在壓抑時期誕生的設
Thumbnail
這議題比較特別,之前筆者只是隱隱約約有這種感受,後來看到討論區上也有這種需求;碰巧近期跟廠商協議未來合作關係時,對方也提出希望筆者能提供一種代為客製化的服務模式。其實這客製化的服務,筆者原本就在執行了,只是僅針對廠商的各別車款做客製化設計,但要擴展至每一個騎乘者的車,顯然還有待摸索。 而廠商提
Thumbnail
  單車旅行哲學不是討論單車,而是討論單車旅行,即為何單車旅行(why)、何謂單車旅行(what)及如何單車旅行(how)。事實上,在騎單車時是很少思考的,非指往哪騎、吃什麼、哪裡有便利商店等Google得到的思考,而是一種體驗過後,回到家靜下心來重新細細品味回憶的思考。   首先,為
Thumbnail
我一直很喜歡體育,也樂於學習新的運動。 這次的兩個展覽,讓我看到臺灣與國際的各項運動,也看到他們如何與新科技結合,令人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會陸續出現全新的運動和器材。 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台灣人對自行車肯定不陌生,不管是共享經濟的自行車、各地邊的自行車租借站,或是選擇用自行車上班上課的人,自行車已
02/16/2009 前言 買了公路車,朋友都說新車要寫個開箱文.沒寫過開箱文.不過今天第一次騎大 稻程發生件事,分享出來,我想應該也算是另類的開箱文吧. ---------------------------------- 登山車騎了四五年了.換公路車的想法一直在心理打轉. 當初騎車的
Thumbnail
用車輪去丈量一個地方,不管是在稻田裡飛馳,還是在花海裡徜徉,又或是穿梭在公路與海同行,沿路的風景就在車輪下徐徐展開,這一路靠自己踩出來的風景,絕對讓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