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0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raw-image



    我佛於本分,再次強調傳授此經的無量功德。

    世間多苦難,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

    人生在世,多半只有在童年無知的孩提時光,因為天真無知對世界充滿好奇,覺得這世界新鮮有趣,樂在觀察學習,生活因而充滿樂趣。這是我們多數人,尤其是老年人,都對童年時光念念不忘,經常回憶嚮往的原因。

    也有少數的孩子,出生在苦難的家庭,從小沒有受到好好的對待,飽受飢寒傷害之苦,或者生來帶有特殊疾病,來不及長大,就早夭離去,令人惋惜。

    黃泉路上無老少!

    即使如你我有幸平安長大,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總是要承受許多的責任壓力,還有經濟上或者人際關係的磨難。直到年老,還要受病痛死亡之苦。

    所以很多人說: 人生是來受苦的!

    我佛本為印度劫比羅城淨飯王之子,悉達多太子。祂出生在王族,過著無憂無慮的舒適生活,原本以為世界就是如此。後來祂出城巡遊,看到老人、病人、死人、跟修行者,觸發祂與生俱來的慈悲心,苦思脫苦得樂之道而不可得。

    悉達多太子29歲出家,四處苦修尋覓解脫之道,經過多年的苦行,最後在一個黎明時刻,於我們都聽說過的菩提樹下,仰望天上星光而悟道,成就了後來無數人受惠的佛法。維基百科上,對釋迦摩尼佛的身分註解是:

哲學家!

    我佛駐世時廣傳佛法,希望眾生都能離苦得樂。

    誠如我佛在依法出生分第八所說: 「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所以,我佛才會在此經裡,一再強調傳授此經的重要性。

    佛法的因明(邏輯)講因果輪迴。所以即使在人間受苦,也不能因為痛苦難受,而輕生了斷生命。如果因緣不除執念仍在,死了之後還是要再來輪迴,繼續受苦。就好比欠了人家的債,要等到把債還完,才能解脫。

    人生之苦,多半不是因為外境折磨,多數都是因為自己內心的執著執念,跟隨外境煎熬自己, 隨之不斷結緣結怨,因而苦難不絕煩惱不斷。

    佛法的終極境界是空。修習佛法,必須不斷放下執著執念,才能悟空。

    在證得涅槃悟道解脫,可以不必再在六道輪迴之前。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而受惠,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

    以上,是在下拜讀本分的心得。

    敬請各位先覺指教。



以下是我另外書寫,關於職場的專題,歡迎參考>>>

1.管理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managersmind/home

2.法蘭克管理語錄: https://vocus.cc/frankworktalk/home

3.職場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workandlife/hom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