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投資紀錄及2024年展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

幸好美國後續的經濟數據顯示終端消費力道還是依然強勁,大多數企業開出的財報獲利也都優於預期,通膨大幅下降但經濟維持穩定的軟著陸目標似乎已經達到了,也因此雖然聯準會鷹派鴿派兩種言論都有,但還是從2023年中就開始暫緩升息,甚至年底就開始討論降息的可能。這樣的金融環境也讓股市在2023年轉變為震盪走高的行情。

以台股來看,大盤指數從14100漲到17900,全年大漲3800點,漲幅約27%,0050也從110塊漲到135塊,含息報酬率約27.5%,如果以台股增加的市值去計算,平均下來今年每位股民可以賺到百萬,2023年對大多數投資朋友來說絕對是豐收的一年。

raw-image


一.2023年個股買賣紀錄

紀錄已實現損益中金額及報酬率比較大的個股買賣記錄,報酬率為正的清單如下:

  • 華孚:93%
  • 敦泰:40%
  • 雄獅:20%
  • 茂達:10%
  • 四維航:7%

下面為報酬率為負的清單:

  • 興勤:-17%
  • 鈺邦:-12%
  • 聯嘉:-12%
  • 盛達:-11%
  • 毅嘉:-9%
  • 鼎基:-9%
  • 佳必琪:-8%
  • 松瑞藥:-8%
  • 穎崴:-8%
  • 中航:-7%

未實現損益的部分,目前持有力智、華孚及巨有科技,未實現報酬率約持平沒賺沒賠。


二.2023年操作檢討

在檢討之前先公布2023年我的投資報酬率,關於投報率我想先說明一下,2023年接近年底時我借貸了一筆不算小的資金,匯入帳戶後我還未使用這筆資金作投資,但資金就是資金,入帳時間點就是2023年,所以計算整年報酬率時我還是會計入此筆款項。

2023年如果不計入年底入帳金額,整體投資報酬率約為74%,如計入此筆資金,則整體投資報酬率約為31.3%。

1.逆風時的選股及進場時機需加強

從上面的個股買賣清單來看,很明顯2023年主要的獲利來源都集中在上半年買入的華孚,上半年其實算是非常好選股及操作的,大盤這半年間就從14000點漲到了17000點,因此很容易就選到報酬率不錯的股票,但從七月開始投資難度就提高了。

台股從七月的17300點開始跌到十月底的16000點,之後才在兩個月內漲到17900點左右,這段時間我只有買入敦泰有獲利,其他買進的標的基本上都是虧損的,這就表示我在大盤盤整或下跌時的選股及進出時機掌握度不佳,今年在這一點必須要多思考及改善。

2.熱門題材及事件交易進場不夠果斷迅速

2023年最熱門的題材就是AI,但我完全沒有買進AI的相關類股,另外像重電、光通訊或是半導體IP類股我也都漏掉,這些題材其實不少我有觀察到但都眼睜睜地看著漲上去,沒賺到其實是必須檢討的。

另外一些事件交易譬如下半年的中國呼吸道疫情加重或是BDI短期大漲我都太晚進場導致虧損產生,這些額外損失也都要儘量避免。

3.嚴格執行停損

其實比起過去幾年,今年在停損這一塊我個人算是做得還不錯,很多次失敗的操作我都能果斷停損止血,從個股紀錄來看大多持股虧損幅度都能壓在10%內,話雖如此還是有幾支股票當下想再凹看看,但其實回頭看反而產生更多的虧損,如果停損能再確實點,報酬率肯定能更好些。


三.2024年投資展望

1.2024年景氣循環階段

「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充滿希望中毀滅。」-約翰坦伯頓

回頭看過去兩年,2022年底到2023年這一年多可以算是行情在絕望中誕生,因此2024年我認為股市行情會是在半信半疑中持續成長,如果以下圖經濟循環六階段來看的話,2022~2023算是第二階段的谷底期,如果經濟成長能夠維持,2024應該會是第三階段復甦期到第四階段成長期。

2024年經濟成長能否維持下去,目前看來最大的因素取決於Fed對於降息幅度與時間點的拿捏了,當然從歷史上看來,降息並不就表示經濟一定會維持成長或開始衰退,也不代表股市一定漲或跌。景氣及股市在降息後會如何發展,還是要探究降息的原因並追蹤未來政經情勢的變化來判斷,限於篇幅,關於降息的影響可能要再找時間寫一篇文章說明,只是以目前這個時機點,金融市場對這次的降息應該是給予正面的看法。


景氣循環六階段

景氣循環六階段

2.2024年投資策略

股票現金比

既然判斷2024年會是復甦及成長期,而這階段又是股市成長幅度最大的時候,那麼理論上投資策略就是all in股市了,但是基於風險考量,實務上還是不建議這麼做。

先撇除判斷錯誤景氣階段這個因素,即使是判斷正確了,未來政治或經濟上也可能碰上黑天鵝或是灰犀牛,導致市場趨勢突然一百八十度的轉向,這時候如果資金全進場,除了操作彈性低之外,還可能會蒙受很大的損失。

所以實務上不管對未來多有把握,我都不太建議all in,至於要用多少資金進場,我自己股票現金比最多大概就是放到8:2,這個比例多寡就看個人對風險及虧損能接受到什麼程度了。

產業及選股

在產業及選股方面,之前有提過沒意外的話,2024年會是半導體及消費性電子的復甦年,因此產業部份我會優先往這方面選股,然後長期趨勢如電動車、AI等族群也是我另一個選股方向。

至於個股基本面部分,月營收年增率從去年第四季或今年開始轉正是重點,如果月增率趨勢是逐月增加的會更好;已公布的去年Q2、Q3財報不一定要漂亮,但要儘量尋找去年Q4及今年Q1開出EPS增加幅度最大者,當然如何挑就看個人功力了,我認為可以從月營收趨勢去判斷挑選。

綜合上面的產業及個股標準,目前我比較著眼於IC設計類股,這類股是半導體中對景氣好壞的反應比較靈敏的族群,未來消費性電子逐漸復甦,許多公司去庫存化也接近尾聲,在這兩個利多因素之下,IC設計族群的營收及毛利率在2024年應該會逐步提升,股價也應該會有所表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股2023年上半年從14000點一路上漲到17000點,相信不少朋友這一段時間都是操作順利、獲利滿頗豐。但是盤勢從六、七月開始有了變化,大盤不僅上漲無力,甚至八月份開始跌破季線,十月份更是跌到16000點展開萬六保衛戰,雖然十一月開盤兩三天就反彈大漲500點,但中短期看起來台股仍然是上檔有壓力,
2023年年初一月到七月份,台股從14000點漲到了17000點左右,大漲了將近3000點,不少投資朋友在今年上半年都收入頗豐,如果買到主流股如AI概念股,那報酬率甚至可能達到三位數。
這兩三年經濟環境相較過去幾年有許多的差異,供應鏈緊縮、運費上漲及烏俄戰爭造成了40年來最大的通膨危機,經過了Fed急速的升息,雖然通膨還是顯得過高,但也已經有了顯著的下降
華孚成立於1950年代,原本是台灣第一家塑膠射出成型廠,1997年開始投入鋁鎂合金機構的設計與生產,以往主要是生產筆電、遊戲機機殼等消費性的產品,但由於機殼產業早已是紅海產業,華孚規模相對小,缺乏競爭優勢,因此過去幾年獲利一直不佳。
2022年因高通膨及戰爭造成全球性的景氣下滑影響,幾乎所有的專家媒體都認為2023年經濟衰退是無可避免的,但就在一片看衰聲中,股市卻反而逆向大漲。
相信2022年對大多數投資人來說,都是非常難熬的一年,2021年疫情解封後的報復性消費雖然帶給企業豐厚的獲利,讓投資者享受到高額的報酬,但也埋下了高通膨及overbooking的未爆彈,到了2022年初烏俄戰爭爆發的這條導火線,終於引爆了這個未爆彈,也引發了惡性通膨這個苦果。
台股2023年上半年從14000點一路上漲到17000點,相信不少朋友這一段時間都是操作順利、獲利滿頗豐。但是盤勢從六、七月開始有了變化,大盤不僅上漲無力,甚至八月份開始跌破季線,十月份更是跌到16000點展開萬六保衛戰,雖然十一月開盤兩三天就反彈大漲500點,但中短期看起來台股仍然是上檔有壓力,
2023年年初一月到七月份,台股從14000點漲到了17000點左右,大漲了將近3000點,不少投資朋友在今年上半年都收入頗豐,如果買到主流股如AI概念股,那報酬率甚至可能達到三位數。
這兩三年經濟環境相較過去幾年有許多的差異,供應鏈緊縮、運費上漲及烏俄戰爭造成了40年來最大的通膨危機,經過了Fed急速的升息,雖然通膨還是顯得過高,但也已經有了顯著的下降
華孚成立於1950年代,原本是台灣第一家塑膠射出成型廠,1997年開始投入鋁鎂合金機構的設計與生產,以往主要是生產筆電、遊戲機機殼等消費性的產品,但由於機殼產業早已是紅海產業,華孚規模相對小,缺乏競爭優勢,因此過去幾年獲利一直不佳。
2022年因高通膨及戰爭造成全球性的景氣下滑影響,幾乎所有的專家媒體都認為2023年經濟衰退是無可避免的,但就在一片看衰聲中,股市卻反而逆向大漲。
相信2022年對大多數投資人來說,都是非常難熬的一年,2021年疫情解封後的報復性消費雖然帶給企業豐厚的獲利,讓投資者享受到高額的報酬,但也埋下了高通膨及overbooking的未爆彈,到了2022年初烏俄戰爭爆發的這條導火線,終於引爆了這個未爆彈,也引發了惡性通膨這個苦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2023年的投資心路歷程,探討從期貨操作到指數化投資的各種挑戰與策略。分享瞭如何在不斷波動的市場中,利用合約風險管理及控制資金,並且強調閱讀優質投資書籍的重要性。最終鼓勵投資者在市場中保持韌性,持續前行。
Thumbnail
2024Q2結束了。六月的利率點陣圖顯示的今年年底利率中位數是5.1%,也就是說只可能降息一碼,相較於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預測,差異真的是頗大的。
Thumbnail
美國民眾對未來通膨走勢存在不同預期,長期通膨預期升温現象值得關注,這將直接影響聯準會的利率決策走向。最新紐約聯準銀行5月調查數據顯示,雖然受訪者平均預測未來一年通膨率為3.2%,較4月略有下降;但未來5年通膨預期卻從2.8%攀升至3%,反映出民眾對長期通膨仍存在擔憂。
【重點前瞻】週四重點關注美國第一季度GDP修正值,初值顯示第一季度實際GDP意外爆冷,增速大幅不及預期放緩至1.6%,顯示聯儲局加息進一步對經濟起到降溫的作用,同時也強化9月降息的預期,但留意最新的數據是否向上修正再次給市場帶來波動。
美股目前的狀況似乎處於觀望期,市場資金並沒有太大的進一步做多企圖心。雖然前些日子聯準會重申不可能在短期內升息,也再度燃起市場對於未來降息的期待。
Thumbnail
隨著小孩的年齡增長,需要的陪伴時間也越來越多,因此作者暫時放下寫作的興趣。然而,作者對於投資仍持續進行,淨資產突破三千萬,總資產接近五千萬。然而,作者對於今年的投資報酬率仍持保留態度。此外,作者分享了在興櫃市場的投資情況以及複利的故事。
Thumbnail
2022 年的經歷讓我對自己的投資方式進行了反思。 經過檢查交易紀錄和和一些同好的討論...
Thumbnail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2023年的投資心路歷程,探討從期貨操作到指數化投資的各種挑戰與策略。分享瞭如何在不斷波動的市場中,利用合約風險管理及控制資金,並且強調閱讀優質投資書籍的重要性。最終鼓勵投資者在市場中保持韌性,持續前行。
Thumbnail
2024Q2結束了。六月的利率點陣圖顯示的今年年底利率中位數是5.1%,也就是說只可能降息一碼,相較於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的預測,差異真的是頗大的。
Thumbnail
美國民眾對未來通膨走勢存在不同預期,長期通膨預期升温現象值得關注,這將直接影響聯準會的利率決策走向。最新紐約聯準銀行5月調查數據顯示,雖然受訪者平均預測未來一年通膨率為3.2%,較4月略有下降;但未來5年通膨預期卻從2.8%攀升至3%,反映出民眾對長期通膨仍存在擔憂。
【重點前瞻】週四重點關注美國第一季度GDP修正值,初值顯示第一季度實際GDP意外爆冷,增速大幅不及預期放緩至1.6%,顯示聯儲局加息進一步對經濟起到降溫的作用,同時也強化9月降息的預期,但留意最新的數據是否向上修正再次給市場帶來波動。
美股目前的狀況似乎處於觀望期,市場資金並沒有太大的進一步做多企圖心。雖然前些日子聯準會重申不可能在短期內升息,也再度燃起市場對於未來降息的期待。
Thumbnail
隨著小孩的年齡增長,需要的陪伴時間也越來越多,因此作者暫時放下寫作的興趣。然而,作者對於投資仍持續進行,淨資產突破三千萬,總資產接近五千萬。然而,作者對於今年的投資報酬率仍持保留態度。此外,作者分享了在興櫃市場的投資情況以及複利的故事。
Thumbnail
2022 年的經歷讓我對自己的投資方式進行了反思。 經過檢查交易紀錄和和一些同好的討論...
Thumbnail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