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學習古文的個人觀點(五)(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理想的語言學習環境,應該是給予學生文字優美、文法有邏輯的閱讀材料,讓他們自由且大量地閱讀,揀選適合自己的思想,並學會對尚不能理解或接受的思想保持開放態度,培養一輩子的學習能力。如果國高中的古文教育者無法用成績以外的誘因讓學生理解古文和閱讀能力的關聯,不容許對於古文蘊含的思想的質疑,個人認為那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以上的理想簡直美好到是幻想、空想,每個學生資質不同,遇到的學校、師長和同學也不一樣,況且閱讀材料無窮無盡,我們要用什麼標準來決定先後順序?這就是課綱的政治議題,也是本文筆者必須恪守界線,不多加評論的議題。

========

  前文提到的 Reading Minds 一書中引述一份研究,研究者比較住在北京說中文的兒童發展心智理論的五個階段時,比起住在美國和澳洲說英文的兒童,會先發展出「有知與無知 (Knowledge – Ignorance) 」再發展出「不同的信念(Diverse Beliefs) 」。兩群孩子的父母對幼兒說話時,說中文的父母傾向評論誰有較多正確的知識,而說英文的父母傾向評論不同個體之間想法的差異,這也表現出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差異。重要的是,兩群兒童雖然發展階段順序不一樣,但是在抵達「隱藏心智」的時間點無異。人類有為了理解他人而發展心智理論的本能,而理論建構於經驗之上,不同的經驗會產生不同的順序(以英文─中文為例)和時間(一般人的口語─聽障者的手語)。

Fig. 6.4 北京說中文的幼兒與美國、澳洲說英文的幼兒發展順序不同, Wellman, H. M. (2020). Reading Minds: How Childhood Teaches Us to Understand People, 61.

Fig. 6.4 北京說中文的幼兒與美國、澳洲說英文的幼兒發展順序不同, Wellman, H. M. (2020). Reading Minds: How Childhood Teaches Us to Understand People, 61.


  我幾乎可以想見有人讀到這裡會跳起來說:為了促進獨立思考,多學英文比多學古文重要!先等一下,這些實驗的研究對象都是五六歲以下的學齡前兒童,在那個階段的孩子光是能好好用母語講出自己的需求就很棒了。家有兩歲幼兒的我,目前對他最大的期望就是他能學會察覺自己的生理需求,在想上廁所前先跟我說一聲啊啊啊(抱頭)假使不是因為幼兒主要照顧者的母語超過一種,讓他能在生活中自然地接觸多語,那麼在幼兒掌握好一種語言之前,外語還是先等等吧。

========

  去年 (2022) 我和一位久未聊天的學姐用線上訊息聊天,她得知我有了孩子,問我:「那你在紐約工作嗎,還是相夫教子?」

  用文法解析,學姐這麼問的意思是「工作」和「相夫教子」是邏輯上相悖且不可共存的兩個狀態,但是我一時之間不能確定相夫教子是否等同於「不工作」,於是在回答前趕緊去查了台灣教育部線上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裡「相夫教子」的定義:

輔助丈夫,教養子女。明.倪謙〈陳孺人質素說〉:「孝奉姑嫜,相夫教子,咸盡其道,淑行確實,不事華靡,宗族賢之,皆稱之曰質素。」《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這婦德須孝敬翁姑,相夫教子,調理媳婦,作養女兒,以至和睦親戚,約束僕婢,都是天性人情的勾當。」

  確定這句成語的意思之後,我很有自信地回答學姐:「我有相夫教子,我先生也有相妻教子。」

  即使離開中文環境多年,我還是記得怎麼查字典,不會因為我曾經很會使用中文,或是某些詞語聽起來很熟悉,就不懂裝懂。我希望能一直維持這樣的精神,不要隨便開口,為說而說。孩子開始說話後,在他掌握語言以前,也要好好聽他說話,陪他說話,讓他與在他人互動不順心時提供安全的討論環境,陪他一起發現閱讀能讓一個人超越時空、體會各種可能性的美妙。

  在台灣教過我的國文老師和英文老師,應該會為了以前的學生有這樣的心願感到欣慰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
《玫瑰的名字》的寫作慢工出細活,就連閱讀也要慢工出細活。
這是一本慢工出細活的小說。這股緩慢與細緻來自三個層次……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
《玫瑰的名字》的寫作慢工出細活,就連閱讀也要慢工出細活。
這是一本慢工出細活的小說。這股緩慢與細緻來自三個層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文化存則國存;文化亡則國亡   我們教出來的是那國的 在師院待了二十年,任職期間,因為擔任<教育實習>課程的關係,經常會帶學生到國小去參觀、見習、試教、實習,參觀過的班級算起來應該有六百班以上,坐在後面觀察老師們認真的教,學生用心的學,教的學的都是為國家的未來在打根基,喜悅之外又有著一份驕傲和
Thumbnail
畫坊裡先生和頑童互懟,先生打算用對子對死他,卻……
Thumbnail
過去也曾對於一段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失落不已,直到現在才知道那些都是我學習課題的必要經歷,而那些曾有短暫緣份的人們,都是來教導我課題的老師,若不是,就反而是我有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我才是來教導他們課題的老師,而我能教的大概就是無條件的愛。
Thumbnail
真正的「精讀」,應是教學者能帶孩子進行既深且廣的文本分析,從形式分析到內容理解,最終轉回應用端,讓孩子可以在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技能。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古文新讀:國文課堂之外的文學魅力】     傳統的國文課堂中,我們一定惠要求學生背誦和理解經典古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有不可取代性,並且所有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可得的智慧和箴言,但是現實情況,通常在學習的當下,我們可以得到一群更不喜歡國文的孩子。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文化存則國存;文化亡則國亡   我們教出來的是那國的 在師院待了二十年,任職期間,因為擔任<教育實習>課程的關係,經常會帶學生到國小去參觀、見習、試教、實習,參觀過的班級算起來應該有六百班以上,坐在後面觀察老師們認真的教,學生用心的學,教的學的都是為國家的未來在打根基,喜悅之外又有著一份驕傲和
Thumbnail
畫坊裡先生和頑童互懟,先生打算用對子對死他,卻……
Thumbnail
過去也曾對於一段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失落不已,直到現在才知道那些都是我學習課題的必要經歷,而那些曾有短暫緣份的人們,都是來教導我課題的老師,若不是,就反而是我有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我才是來教導他們課題的老師,而我能教的大概就是無條件的愛。
Thumbnail
真正的「精讀」,應是教學者能帶孩子進行既深且廣的文本分析,從形式分析到內容理解,最終轉回應用端,讓孩子可以在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技能。
Thumbnail
論語,一本劃時代文學鉅作,由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們編寫的一本語錄,記載了孔子對他們的日常教誨等言行舉止,堪稱表現儒家思想的文學作品中的經典,明明只是一本語錄,為何如此的重要?國文課上過了那麼多篇,這次,試著用學生的角度看論語 這本書: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