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7|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苦難當前,跟西藏上師學習直面傷痛

raw-image

2024伊始,日本就發生了兩件令人心痛的災難。同時,新聞天天追蹤的,或非洲一隅沒有報導過的戰爭,正天天上演。即使活於安穩和平之地,無以名狀之痛亦存在於我們心裏。

我常記起在大學通識修過佛學與人生課程時,陶國璋老師談及「五蘊熾盛苦 」生起的人生七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與所愛之人事分離)、怨憎會(心生憤怒)、求不得

縱使年輕得未需面對前四者,我們也較少機會面對死人塌樓之天災人禍,但但求不得、愛別離,應該是每個人或大或小有過的傷口。尤其是,我們無力改變狀況,只能任由心如刀割。

我們來看藏傳佛教的上師——索甲仁波切,如何談痛苦。他在論哀傷時,是以陪伴臨終者為切入點,但我覺得當中觀點,也可以幫助我們面對人生各種傷痛。

1. 承認痛苦,接受自己有軟弱的一面。 「不管你做甚麼,都不要逃避你的痛苦;接受痛苦,保持脆弱。」

2. 直面哀傷,不藏於心。 「悲傷是需要關注才能治癒的傷口... ...沒有表達出來的悲傷,才會是永遠持續的悲傷。」

3. 沒有不會淡的疤,沒有不會好的傷。 「當你傷心時,要有勇氣對自己說:『不管我 正在經歷甚麼感覺,它們都會過去的;即使它們回來,也不能持久。』」

4. 轉化悲痛,關懷他人。 「憂傷是慈悲的花園。如果你受苦,你就可以知道別人受苦的情形;如果你是在幫助別人,受苦可以讓你體諒他人,產生慈悲心。」

寫這個題材,腦內自然奏起蘇打綠的歌:

沒有不會謝的花,
沒有不會退的浪,
沒有不會暗的光... ...

讀《西藏生死書》,我會想:
沒有不會開花的春天,
沒有不會拍岸的海潮,
沒有不會日出的白晝。

願各遇難者安息,在生的人得安慰。願面對苦難的眾生,都找到離苦得樂之路。

歡迎追蹤:

陳星晴Facebook

陳星晴Instagra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