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不想癌症找上你,除了養生之外,也別忽略你的心》(下﹚-學習覺察自己的情緒


     



平常很注重養生,也有定期的運動。但是累積太多情緒,還是有可能會生病的。因此學著觀照情緒,不讓它累積在心裡,才能真正活出健康!

 那麼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是去發現自己當下的情緒。 

美麗和先生是對感情不睦的老夫妻,吵架吵了幾十年,早己成了怨偶。平常除了在餐桌上一起吃飯之外,彼此各過各的,很少有交集。

有天美麗在廚房踩到一坨黏黏的東西,便去拿拖把來拖。拖著拖著這坨黏黏的東西竟然起了泡泡,美麗心想這應該是沙拉脫,可是沙拉脫為什麼會滴在地上呢?由於平常只有先生和自己在家,美麗心裡想,一定是先生弄的。但他為什麼要把沙拉脫倒在地上呢?是不是因為昨天駡他忘了倒垃圾,所以他心生怨恨,想報復我,就在地上倒沙拉脫,想害我滑倒?一定是這樣的!是的!一定是這樣的!他就是想害我滑倒!

美麗愈想愈生氣,於是憤怒地打電話跟女兒哭訴,說自己為這個家盡心盡力,沒想到丈夫竟然想害她!

女兒聽到美麗生失去理智的言論,只幽幽地問了美麗一句:事情真的是你想的這樣嗎?

被女兒潑了一桶冷水的美麗,這才冷靜下來。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沒有察覺,只是任由情緒的風暴,席捲自己和周圍的人。尤其是憤怒的情緒,常常會讓人失去理智。只要沒有覺察到自己「正在」有情緒,往往就會被情緒給淹沒。

所以我們必須在生活中,學習去「發現」自己的情緒。也就是當你覺得委屈而哭泣的時候,要學著去發現自己「正在哭」;而有人把你惹惱的時候,你要發現自己「正在氣頭上」。

當你能夠覺察到自己「正在哭、好委屈、好傷心、氣死人了」時,情緒往往也不會再繼續擴散下去,心可以獲得短暫的休息。 

讓心靜下來之後,接下來可以試著去問問自己,「為什麼會有情緒?」 

我們會陷入情緒風暴,常常是因為自己狹隘和偏頗的認知,認為事情一定就是自己以為的這樣。覺得自己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頭腦想到的就是真相,而忽略了「可能有其他的角度」。

所以不管遇到任何事情,先別急著下定論,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事情真的是我想的這樣嗎?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呢?」給自己一點空間,試著去了解事情的全貌,往往會有出乎意料的答案! 

後來美麗終於搞清楚,原來是先生發現沙拉脫用完了,便去陽台拿補充包來加,只是笨手笨腳的把沙拉脫滴到地上,就讓美麗給踩到了。可是讓人失去理智的憤怒情緒,卻讓美麗想像出「先生想害她」的荒謬劇本,足見憤怒情緒的毀滅性有多大(日劇《逃跑的女人》當中的警官,因為憤怒的情緒引發的蝴蝶效應,造成許多無法挽回的遺憾)! 

把事情弄清楚了,常常會發現,自己生氣的理由,其實很可笑。 

我們會有情緒,還有一個常見的原因是,事情的進行「不如我們的預期」,心裡「無法或抗拒接受」事情的改變,便產生了情緒! 

例如原本計劃全家人假日出遊,卻突然接到公婆要來的消息,心裡既失望又生氣。失望美好的假日泡湯了,生氣公婆破壞了計劃。於是臭著一張臉來接待公婆,讓所有人都知道你不開心,於是一個美好的假日就真的被你自己給毀了!公婆不喜歡你!先生不體諒你!連孩子都想遠離你! 

無法接受事情有變化,「執著」著應該要按照自己心裡的期望發展,就可能產生情緒風暴,席捲周圍的一切。 

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有很多事情的發展,超出我們的預期。如果總是抗拒接受改變,就會常常陷入情緒之中,然後怪家人、怪同事、怪朋友,成天苦著一張臉,好像別人都欠你錢似的,全身充滿負能量,連寵物都離你遠遠的!

所以要試著去看自己的問題,看看自己是不是在遇到事情有變化時,首先產生的是「情緒」,而不是思考著變化之後的因應之道。

學會接受世事變化無常,並且學習創造「雙贏」的解決之道,讓自己逐漸成為一個很能變通的人,才能時時擁有好心情,才是真的活出健康!

 

# 學習智慧,生命不浪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