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整理觀念:二諦、無念、即心即佛、無得無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二諦指的是世俗諦(俗諦),以及勝義諦(真諦、第一義諦)。諦是道理的意思。

  世俗諦是世間法,是凡夫見,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緣六塵境相,來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現象以及原理,是「有」見。有是如幻假有,因緣生法,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無一真實,非恆常不變,是「緣生」、「緣起」的概念,說的是「事」法。  

勝義諦是出世間法,是聖者見,了悟五蘊本空,六塵非有,四大分離如昨夢,追尋無有處所,人空,法亦空,見諸法空相,是「性空」的概念,說的是「理」法。  

性空方能緣起,緣起即顯性空,亦即「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不起凡聖見,不偏有無,理事無礙,悲智雙運,空有不二,離是二邊,是為般若波羅蜜,三世諸佛皆從般若出,是大乘之正宗,即言「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於念而無念也。  

於念者,世俗諦緣生,念念慈悲喜捨,眾生無邊誓願度;無念者,勝義諦性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四相俱遣,不作有眾生得滅度之念想,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於念而無念,無念為宗也。  諸菩薩摩訶薩,無念為宗,自在觀心觀自在,於念而無念,得作相、離相之自由,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即心即佛,無住於相,自見自身佛性,自性如來善護念,自性如來善付囑,應如是降伏妄心,應如是安住其心。  

二諦是佛教基本的理論原則,以空破有,以有破空,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是入不二法門。

raw-image

《金剛經.無得無說分第七》:【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俗諦緣生,偉哉世尊,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菩提樹下證悟成佛。勝義諦性空,阿耨多羅非從外得,眾生本具,自心如來,自悟自覺,人法雙亡,心無能所,無生滅心,無所得心,如來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作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可得之念想,實「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可得。

【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世俗諦緣生,法本離言,應機故有說,如來說法,利樂群生,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勝義諦性空,萬法空寂,言說假立,實相無相,無有一法可說,如來無法可說。以是義故,如來說法,轉無上法輪,普施法雨,度無量眾生,擊於大法鼓,如響應聲,任用無心,不作有定法如來可說之念想,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母娘慈悲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avatar-img
16會員
14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oeln Walke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金剛經.無得無說分第七》,佛問須菩提:「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金剛經》裡的每一分都是緊密相連的,佛作是問,是延續〈正信希有分第六〉而來。那麼佛陀為何這麼問呢?探討這個問題,可以讓我們更加契入《金剛經》,而不是單純誦念,單純的依文解義。   筆者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前言:   「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前言:   昔惠能三更夜裡入祖師室,五
〈正信希有分第六〉是承先啟後之篇章,茲就其篇章架構整理如下,希望幫助大家理解,溫故知新。 〈大乘正宗分第三〉: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不作有眾生得滅度者之念想,於念而無念,是無念為宗之金剛般若心。行菩薩乘者,體解大乘正宗,應離四相,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妙行無住分第四〉:善男子善女
【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此岸名娑婆,眾生輪轉生死陷火宅;彼岸名涅槃,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佛陀普為十方演說無上甚深微妙法,法者,筏也,能截愛流超彼岸。如筏喻者,種種苦口,譬喻言詞,應機度化假方便。不應取法,如來標月指,開佛知見示眾生,明月本在,非指所生,著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初解: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如是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淨信眾生,生實想,外離一切相,「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是諸眾生,持戒修福,戒定具足,能發慧覺,得人無我、法無我之慧,人法俱空
《金剛經.無得無說分第七》,佛問須菩提:「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金剛經》裡的每一分都是緊密相連的,佛作是問,是延續〈正信希有分第六〉而來。那麼佛陀為何這麼問呢?探討這個問題,可以讓我們更加契入《金剛經》,而不是單純誦念,單純的依文解義。   筆者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前言:   「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前言:   昔惠能三更夜裡入祖師室,五
〈正信希有分第六〉是承先啟後之篇章,茲就其篇章架構整理如下,希望幫助大家理解,溫故知新。 〈大乘正宗分第三〉: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不作有眾生得滅度者之念想,於念而無念,是無念為宗之金剛般若心。行菩薩乘者,體解大乘正宗,應離四相,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妙行無住分第四〉:善男子善女
【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此岸名娑婆,眾生輪轉生死陷火宅;彼岸名涅槃,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佛陀普為十方演說無上甚深微妙法,法者,筏也,能截愛流超彼岸。如筏喻者,種種苦口,譬喻言詞,應機度化假方便。不應取法,如來標月指,開佛知見示眾生,明月本在,非指所生,著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初解: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一切善惡都莫思量,如是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淨信眾生,生實想,外離一切相,「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是諸眾生,持戒修福,戒定具足,能發慧覺,得人無我、法無我之慧,人法俱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佛法中的四種關係:同義、相違、三句和四句。簡單來說,就是在辯論中,我們如何用這些關係來更清楚地理解概念。例如,三句和四句關係幫助我們看出兩個法相名詞的範圍重疊程度,同分和俱非則讓我們知道它們是否有共同點。總之,這些關係讓我們辯論時思路更清晰!
Thumbnail
在我現在(至少現階段)了解的 "真理"來說, 他是可以用很多文字去包裝、去詮釋的。 但,文字中的核心脫離不了的是 「對多元的尊重、尊重多元存在」 這個概念 佛陀說的「萬物平等 」最初的意思便是指 :一切的存在,任何「存在」本身 甚至連抽象的 觀點的存在本身 、性情的存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Thumbnail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
Thumbnail
不要執著在我思我想,以為那都是真理,都是實相。    
Thumbnail
假如一個人永遠保持清醒,世間無罪惡事,因為人無法永遠清醒,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法存在,這個法叫做世間法,由於有世間法的存在讓人與人之間有了約束,彼此互相尊重,合作,生活下去。一旦這個世間法不存在或者被破壞,人就像畜生一樣,自相殺戮,彼此之間不懂得尊重,依我行我素的行為讓這個世間變得人人自危。  
Thumbnail
未知為「玄」,「道」與「名」乃一體兩面。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佛法中的四種關係:同義、相違、三句和四句。簡單來說,就是在辯論中,我們如何用這些關係來更清楚地理解概念。例如,三句和四句關係幫助我們看出兩個法相名詞的範圍重疊程度,同分和俱非則讓我們知道它們是否有共同點。總之,這些關係讓我們辯論時思路更清晰!
Thumbnail
在我現在(至少現階段)了解的 "真理"來說, 他是可以用很多文字去包裝、去詮釋的。 但,文字中的核心脫離不了的是 「對多元的尊重、尊重多元存在」 這個概念 佛陀說的「萬物平等 」最初的意思便是指 :一切的存在,任何「存在」本身 甚至連抽象的 觀點的存在本身 、性情的存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Thumbnail
第二章的主旨則接續首章「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朝往目標奮鬥時,如何回歸於道、保持在道中前進的竅門。
Thumbnail
不要執著在我思我想,以為那都是真理,都是實相。    
Thumbnail
假如一個人永遠保持清醒,世間無罪惡事,因為人無法永遠清醒,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法存在,這個法叫做世間法,由於有世間法的存在讓人與人之間有了約束,彼此互相尊重,合作,生活下去。一旦這個世間法不存在或者被破壞,人就像畜生一樣,自相殺戮,彼此之間不懂得尊重,依我行我素的行為讓這個世間變得人人自危。  
Thumbnail
未知為「玄」,「道」與「名」乃一體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