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過程的步驟自動省略&身體作為一平衡機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

其實多多少少都會省略決定的階段

那些片刻分秒的抉擇與選定

其實都在一瞬之間就已經毫無意識的過去了

因為受社會化、教育及家庭的影響

我們不知不覺會被周遭的社會環境、人事物所洗染

浸潤在情境中而不覺得自己身在何處(亦即沒有意識、無法察覺到自己正在位於何方

是在若干環境之下才有這樣的思想與行為)

並且習慣於當下所擁有的事物

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因此在做任何事情時

只要不是太陌生、不熟悉、沒有接觸過的新奇事務

其實都會自動性的省略許多進程或步驟

但這並不是忽略它們

因為這些過程還是有做

只是在非常快的時間內就被解決、就已經度過

甚至內化於心、與身體合而為一

這些動作行為除了能被稱為習慣之外

也能歸究於個人處在一個環境之內活得夠久就愈加熟悉、愈能掌握全局、讓自己如意得水的能力

大家都曾經有這麼一個經驗

剛開始入職、在一間公司上班

起初一定會感到陌生、不順遂

因為環境與人事物都不甚熟稔

就像嬰兒學走路一樣

什麼事情都是新鮮、遙遠的

必須慢慢接觸

透過訓練、學習一步一步提升自我能力

剛踏入一個新的環境

初來乍到必定會面臨許多不順利

因為沒有接觸過所以顯得生硬

大腦必須不斷介入身體的動作、操控行為

同時有意識的觀察自己身體每分每秒在做什麼

因此極度耗費心神與精力

但隨著與周遭的人混熟了、工作做久了

逐漸找到訣竅或已經適應了這樣的上班模式

自身除了做事的效率會更快速、實際操作時更柔和優雅之外

可能連本身都沒注意到

自己會進而自動性的省卻許多中途的過程與做事時可能出現的瑣碎接點事物

這些事物可能是可以快速帶過、不需要特別琢磨、吃力或花時間處理的

但在一開始投身於環境中甫接觸時

總是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處理這些瑣碎事物

所以就讓整體做事的樣貌形態上看起來非常生疏僵硬、卡卡又沒效率

自己做完又很疲累沉重、無力感盡顯

其實那些非必要的動作行為是可以省去的

使獨立的事務和事務之間更完整緊密的黏貼、合在一起

一氣呵成的一口氣處理完畢

減少途中的斷點與雜碎煩事

讓整體的動作看起來更流利順暢

讓做事更有效率

能拿到更多自我時間掌控與操制的能力

將事務處理的主導權逐漸放置於自己身上

然而

因為每個人一出生什麼都不會

任何事物都要重新從零開始奠基打底、學習訓練

最後才能達至嫻熟、甚至內化於心、身體跟外界合一

無我的境界與心流狀態

我們會走路、吃東西是因為從嬰兒時期開始

我們就不斷的接觸

久了就會習慣

並成為不假思索、不需要大腦干預監控就能自行操作的事

我們如今能流暢無阻的進行許多在我們現在看來正常簡單、囊中取物的事

是由於以往的努力與不斷頻繁的接觸所導致的

可以將新入一個環境學習當作是嬰兒學走路或吞嚥

什麼都是陌生新穎的

什麼都需要花很長的時間

但久而久之

自己慢慢熟悉之後

身體就會因為適應於每次執行事務時所要承受的負荷

而漸漸省略許多不必要的過程

或將這些過程以非常快速的方式處理

就當作是有做過

我們會覺得理所當然

那都是因為我們身體已經自動省略

並簡化那些一開始概念與基礎理論上的繁瑣算式

就如同數學算式算久了

就會毋庸置疑的直接兩三行就算出答案

但是對於剛學的人來說

需要花好幾十行

一步步緩慢推導算出來

因此我們必須「飲水思源」的珍惜我們如今對於某事物操作進行的順遂與高效率

這些都是過去自己曾經經歷的生硬、因不熟該事物而造成整體動作慢而不自然

或多了許多「空氣步驟」與浪費掉的時間與精神所換來的


人的身體真是一個魔術師般的存在

非常奇妙

當個體的狀態隨著時間不斷趨向光譜的某一個極端

或朝向非良性循環(自身狀態的不穩定性隨著等速的時間流動而指數增長)時

身體就會自動朝相反的另一端前進

或阻斷循環的圓繞、阻止自己陷入漩渦之中(如掉入無底深淵中沉陷愈久愈救不起來)

而且不需要自己想到、有意識的採取行動作為去預防避免或阻擋其發生

也不需要大腦操控主宰

自己的身體就會像是一個自體平衡機器

除了保護機制之外

也會時刻緊盯、追蹤監視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及身心靈狀態

以便即時調整、拉回平衡穩定的位置

房間1 - 文明思維:探討現代都市人的思維邏輯、生活方式,內含主觀評論、犀利批判的成分,請斟酌吸收思量。 房間2 - 命運說:自我對人生的體悟,隨筆記事、心情實錄。 房間3 - Kentzeur 文章選集 (2022/4/25~ ):集結Kenteur 2022/4/25至今的詩、評論、札記選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個人所累積形成的個人習慣必須要經過頻繁不斷的接觸、甚至訓練至嫻熟境界
那些為了安撫、慰勞人所說的「一切都是簡單的」、「不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那些話語
人都是念舊的、重過去曾經的感情的
人性永遠是矛盾的
每當自己歷經一陣子的無聊之後
我不會「形容」每個人
一個人所累積形成的個人習慣必須要經過頻繁不斷的接觸、甚至訓練至嫻熟境界
那些為了安撫、慰勞人所說的「一切都是簡單的」、「不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那些話語
人都是念舊的、重過去曾經的感情的
人性永遠是矛盾的
每當自己歷經一陣子的無聊之後
我不會「形容」每個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呼吸和眨眼之間,在代辦清單和日常行程之間。在醒來和起床之間,在躺下和入睡之間,在思緒和文字之間,在循環扇的風聲和寂靜無聲之間,在按下手機側面開關和指紋解鎖螢幕之間。在需要做的事和想要做的事之間,在應該做的事和最後真正去做的事之間。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生活實驗 七七六     因外力  把自己 從堅定日常挪開以後, 緣份的升起和消退 雖像際遇一樣緩慢: 但在慢動作中, 可以看見的是, 誰都    可能是 誰的階段性任務, 陪伴    再怎麼長 也是有期。 我開始可以因為沒什麼變化,由衷地喜悅。 因
做能做的,別在乎不能做的。 慢慢地,將心思收回,專注於日常的規律,逐漸重拾合宜的節奏,即使再瑣碎、再無趣,沒有關係,沈浸於做事就好。別太去在乎外在的變化,不管多麽驟然,多麽不堪。 即便烏雲籠罩天空,請邁開步伐,走出自己的姿態,放鬆如昔。 這種專注於當下的態度
社會計量用在個別諮商的行動操作歷程 光譜式社會計量與焦點解決量尺概念的結合與比較 光譜式社會計量舉例 光譜式社會計量操作程序參考步驟
Thumbnail
最近,處於一個思緒很混亂、跳躍的狀態,明明在做一件事,會突然想到,去做另一件事,又或是思考著這件事,想到其他的點,思緒被拉走後,就一去不復返了~~ 最後,該做的事情,很容易沒做完做好,想的事情,沒一件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框架
先動腦再努力,別只用體力和努力克服問題。
Thumbnail
這個概念提醒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是由過去的經歷、決定和行為所形成的。每一個選擇,無論多麼微不足道,都對我們的當下有所影響。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時間是連續的,每一個瞬間都連接著下一個。在生活中的每一個決策,不論是學習一門新語言、與某人建立友誼,或是選擇一份職業,都會為我們的未來鋪路。這些選擇可能看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呼吸和眨眼之間,在代辦清單和日常行程之間。在醒來和起床之間,在躺下和入睡之間,在思緒和文字之間,在循環扇的風聲和寂靜無聲之間,在按下手機側面開關和指紋解鎖螢幕之間。在需要做的事和想要做的事之間,在應該做的事和最後真正去做的事之間。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生活實驗 七七六     因外力  把自己 從堅定日常挪開以後, 緣份的升起和消退 雖像際遇一樣緩慢: 但在慢動作中, 可以看見的是, 誰都    可能是 誰的階段性任務, 陪伴    再怎麼長 也是有期。 我開始可以因為沒什麼變化,由衷地喜悅。 因
做能做的,別在乎不能做的。 慢慢地,將心思收回,專注於日常的規律,逐漸重拾合宜的節奏,即使再瑣碎、再無趣,沒有關係,沈浸於做事就好。別太去在乎外在的變化,不管多麽驟然,多麽不堪。 即便烏雲籠罩天空,請邁開步伐,走出自己的姿態,放鬆如昔。 這種專注於當下的態度
社會計量用在個別諮商的行動操作歷程 光譜式社會計量與焦點解決量尺概念的結合與比較 光譜式社會計量舉例 光譜式社會計量操作程序參考步驟
Thumbnail
最近,處於一個思緒很混亂、跳躍的狀態,明明在做一件事,會突然想到,去做另一件事,又或是思考著這件事,想到其他的點,思緒被拉走後,就一去不復返了~~ 最後,該做的事情,很容易沒做完做好,想的事情,沒一件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框架
先動腦再努力,別只用體力和努力克服問題。
Thumbnail
這個概念提醒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是由過去的經歷、決定和行為所形成的。每一個選擇,無論多麼微不足道,都對我們的當下有所影響。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時間是連續的,每一個瞬間都連接著下一個。在生活中的每一個決策,不論是學習一門新語言、與某人建立友誼,或是選擇一份職業,都會為我們的未來鋪路。這些選擇可能看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