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作一小時 | 時間管理的4個簡單步驟 | 閱讀心得 | 紅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大家好這裡是紅說,紅說是一個分享書的地方,專門分享一些不一定實用,但一定有趣的書籍。

如果想直接聽我說故事歡迎到Podcast收聽哦!傳送門:紅說|RedmanTalk



前言

最近因為工作,覺得身體很累,整個人回到家後就沒什麼生產力,有想法但沒動力的日子越來越多。


不過又有點不甘心晚上的時間就這樣過去,錢不能亂花,時間自然也不想浪費,所以在這矛盾之下,看到了這本書,《每天工作一小時》,希望能得到什麼救贖。


自我成長這類型的書,像是時間管理、養成習慣、增加生產力的書,不論在什麼年代都一定很暢銷,因為人只要活著,就一定會面臨到時間有限,但想做或不得不做的事情越來越多的問題。


所以,如何有效率去利用有限的時間,成了一項人生必修課題,不管是對正要考試的考生、準備比賽的選手、交稿日期在即的漫畫家,總之,時間就是那麼公平,公平開始公平結束。


時間不等於金錢

有人說Time is money,但,錢可以再賺,但時間不可逆,沒了就是沒了,嚴格說起來時間要比錢珍貴更多,財富能累積,時間只有不停減少。


光想到就覺得很驚悚,年輕時候可能沒有感覺,但人生確實一出生就開始往死亡在倒數計時,難得能活一次的人生,不論好或爛,能盡量做更多想做的事情的想法大家都有,所以時間的利用不是特定人士的事,而是每個人學會都只有好處沒壞處的技巧。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這本,《每天工作一小時》,是2008年出版的書,在家裡隨手翻到的,本來是不抱什麼期待,因為時代不同有些觀念並不總是適用。結果意外地,裡面的概念放到現代依然還是蠻通用,所以分享給大家。


老闆更有效率了

隨科技進步,人照理要更輕鬆才對,因為很多事情都有了機器的代勞。


但實際上有嗎,還在苦哈哈工作的你我都知道,並沒有,因為對於生產者來說,利用機器省下的時間拿來增加產量才是更大的效益,並不會轉變成員工的休息時間。


假設本來一個人一天可以手工做10件衣服,利用機器操作一天可以做100件,老闆怎麼可能做好10件就讓你走了,因此老闆的產量增加了,員工的時間還是在那,老闆買的是你的時間。


所以科技進步對有些人來說更輕鬆了,對有些人來說則是更累了,在社會上打滾就很明顯。既然工作的時間就是固定不變,不能調整,不得以好像就還是得認命了。


你有尊重你的時間嗎?

不過,一天有24小時,扣除工作和睡覺各8小時後,人能夠獨立控制與運用的剩下八小時呢?有因為科技的進步而被更適當的運用了嗎?


運用時間四步驟

這本書在架構上,作者將概念分門別類分得非常細,所以認真看一個晚上就能看完了。而關於大家對於利用時間的渴望,更是不需要我的說明,所以我想就直接說明操作,以及可能會遇上的問題。在講時間利用的書,結果我還冗言贅字一堆不就太不給面子了?


我將書中分成四個最主要的大概念以及實施步驟步驟,分別是:

1.設定目標

2.事前計畫

3.行動實踐

4.破解內外干擾


本書所言大致上的方向就是如此,設定目標,有了努力的方向,試著想出達成所需要的步驟後,一一實踐,實踐的同時面對可能影響計畫的事情,再設法化解,以達成最初設想的目標,有條理的理性架構就是效率利用的最佳示範。


》步驟一:設定目標

再來將這四個步驟詳細說明,首先是設立目標。這邊指的「目標」是指終極目標,不一定是多麼偉大或難以達成目標,就是一件想達成事情的最終結果。


以健身來說,目標可能是肌肉量增加多少,以工程來說,可能是完成一小區域的自來水管線埋設,以學音樂來說,就是學會彈奏某一首歌曲,諸如此類。


》步驟二:目標切割

有了確定的目標後,再來的下一步,就是將完成目標的行動細節化。很多人忽略這一點,導致想做的事很多,但在待辦清單上永遠劃不掉,主要原因就是——目標太遠。


目標可以遠,但行動必須近,否則一時之間根本不知從何開始,想變成肌肉人,但一到健身房也不曉得該練什麼,也不知道怎麼練,當然只有挫折。


所以將行動細節化,也就是說將目標分割的意思,以考多益990分來說,就是多少時間內要背哪些單字,做多少題目,花多少時間練習聽力;


以完成自來水管線的埋設舉例的話,就包含切割路面,破碎,刨除原有路面,廢棄柏油混凝土清運等等,要完成這些事項又需要哪些機具,挖士機、破碎機、山貓、吊車等等,需要多少技術或雜工,水電人員,交管人員等等。


這些就是在大目標確定後進行的目標分割以及所需要的資源盤點,有了這些分割後,就能照著一步一腳印的方式前進,一次一小步且能夠想像的進度前進,就是有勇有謀。


》步驟三:行動實踐

假如目標是單車環島,有每天騎50公里的計畫,在完成上就會容易許多,而不是中間哪裡停靠,在哪裡住宿,要帶什麼,這些東西都一頭霧水的狀態下,環島這件事感覺就非常遙不可及,但如果把大目標變成小計畫後,只要做完小計畫,大目標就是完成了。


所以這個步驟,其實就是延續上一步驟,將目標分割成的小計畫一個一個實踐,簡單來說,每天讀一頁,讀到最後一頁,這本書就看完了。一樓要走到三樓,靠的就是把每個階梯走完,其實聽起來也不難,是吧?


除了上述,這邊還有一個小訣竅,就是「設定期限」


在工作上,許多專案都設有期限,但我們在設立自己的進度時,卻不太有設定最後期限的習慣,沒有時間壓力就容易拖延,而設立了最終期限,才能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間,該如何分配運用,也才能檢視自己目前進度以及成果現在是完成多少了,就能每天照著進度前進,有數據的量化成果,比較好知道目前是否有按照計畫在進步。


一年內考到多益金色證書跟人生一定要考一次金色證書,這兩者的差異是非常大的。


》破解內外干擾

以上是三點從設定目標到實踐的說明。但!如果人都能輕易按照這個步驟實行,那怎麼會每年時間管理的書都還是那麼暢銷呢?


原因在於實踐方面很常遇到一些阻礙,以及一些心理障礙,像是當天的情緒、突如其來的拖延心、臨時說要拜訪的朋友、老闆額外增加的交辦事項等等,一大堆!不管是自己搞自己或是被被人搞,對於完成目標時會遇上的阻力有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


沒關係,書也幫大家整理了實踐目標時,可能會產生或遇到的問題。有就是第四項——「破解內外干擾」。


✓攘外先平內

面對外在干預之前,我們要先把自己能做的事情搞定。


一天當中,重要的事情先做,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但如果早起卻沒馬上去吃,那也沒用。


行程表上的事情很多,但我們常常會選擇輕鬆的先做,因為這樣會有種完成很多事情感覺,充滿快感,今天完成好多事情阿,我真是個高效率人士阿!一些具有滿足感的想法開始外漏。


不過,當做完這些簡單的瑣事,其實還是耗費了不少專注力。當在這種有點累到狀態下才要做大的、真正重要的目標時,通常已經沒有力氣了,「阿,今天做那麼多事了,明天吧!」腦中開始就會被這種想法所佔據了。所以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在最有精力的時候先做。


這跟動漫不一樣,每次都打到筋疲力盡才在放大絕招,黑崎要就一開始就直接卍解再虛化,魯夫直接就開五檔,省時省力阿!


再來,一次做一件事情就好


想做的事情很多我知道,時間有限我也知道。但如果貪心想同時做兩件事,一邊練習彈吉他又一邊練習英聽,那結果可能就是兩邊都不討好,日常大家一定都有類似顧此失彼的經驗,以為節省了時間卻只是浪費了。所以,一次做一件事情其實反而更有效率。


接著,在這些前提之下,心平氣和的做


情緒有時候會影響我們做事,應該不是有時候,而是彼此充滿相關性。


想要急著完成,在做事的路上一直出錯,導致越來越暴躁也就越做越糟,產生一個惡性循環。


我很喜歡一句話:思考像個藝術家一樣感性,行動像個會計師一樣理性。慢慢的一步步走沒關係,最後就是會完成。


在破解內外干預中,我們這個部分提到了如何先把自己整頓好,這邊為大家做個小結,就是

重要的事情先做,一次做一件事就好,心平氣和的做


有了內在的基礎後,接著就能開始破解外在干預了。


✓齊心抗外

過去我們都學過基本的物理,在許多算式中,都是以忽略阻力的狀態下去計算,也就是在理想的狀態下,答案會跟理論上一樣。


但實際上,現實中會成為阻力的事情太多了,我們可以滿懷希望的規劃,理性去計畫每個步驟的行動,但現實不盡如人意。有時候剛坐下,公司電話又來了;好不容易下決心要完成一件事,做沒五分鐘又分心去滑手機了。


會成為外在的阻力,最主要的兩項,第一就是分心,比較常見的分心突然想到某件好像非做不可的事情,不管是否非做不可,還是只是一個逃避式的分心,總之就迫使自己放下手邊工作;第二個就是日常瑣事太多,壓縮到自己做大目標的時間。


書中在分心這方面的建議較一般,就是想到某件要做的事情時,寫下來,等等再做,這樣腦袋就不需要一直惦記著,反而能更專心於手邊的事情。雖然一般,但在實際運上個人覺得是用起來很順手的方法。


另一個阻力則是日常瑣事太多的問題。


在《深度工作力》這本書在這個部分就有趣多了。我將他整理成三個詞彙以供大家記憶。

逃避,拖延,放棄

奇怪,這三個不是負面詞彙嗎?廣義來說確實是,但詞的好壞,在於人如何運用。你講話很酸哦!酸本來只是形容一種味覺,不過此處則成了形容話語的狀態,酸則變成了負面意義。


事有輕重緩急,所以努力程度以及順序就要差別對待。


有句話說「如果你對每個人都一樣友善,那你就是你自己的敵人」


對待事情也是一樣,對每件事都付出同等精力,不只不尊重重自己,也不尊重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所以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


因為一開始就說過,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沒做很好也沒差,適時利用逃避,拖延,放棄這三個錦囊,對待那些別人可能很重視,但對你並不重要,甚至在完成目標上只會成為阻礙的事情。


這是關於瑣事太多耗掉太多時間的建議。


總結

時間管理,是一輩子的事情。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有不同目標、背負不同包袱,同時環境背景也不停改變,太多的變數都會影響時間管理自己想側重的重點,而以上是筆者認為大部分人都常遇到的狀況,以及較通用的觀念。


幫大家再做一次總複習:

設定大目標,再來將目標分成小細項、小計畫了,最後就是去實踐這些小計畫,當小計畫完成時,大目標也就完成了。


行動的時候,重要事情先做,一次做一件事並且心平氣和的做,面對外在干擾或瑣事,先寫下來,那些感覺不那麼重要的,能過就好,不必執著。


時間管理方法太多了,能做到這些大方向應該可以完成80%以上的目標了,一起加油!


這裡是紅說,下次見!


內容總結
每天工作一小時
4
/5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記得你是誰》,這本哈佛的老師們分享自身經驗並給的核心觀念,雖然分成好幾個篇章說明不同老師的分享,但大方向的綜觀下來,其實講的都是同樣的概念,是的,就是做自己。而他們所謂的「做自己」,如果不是放縱,那實際上到底怎麼個做法呢↓↓↓↓↓
5/5記得你是誰
《記得你是誰》,這本哈佛的老師們分享自身經驗並給的核心觀念,雖然分成好幾個篇章說明不同老師的分享,但大方向的綜觀下來,其實講的都是同樣的概念,是的,就是做自己。而他們所謂的「做自己」,如果不是放縱,那實際上到底怎麼個做法呢↓↓↓↓↓
5/5記得你是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文章建議每天僅安排四小時專注工作。每週五下午不安排會議,讓大腦休息,類似洗澡時靈感迸發的效果。持續反思與改進,尋找更有效率的方法。透過提前規劃、減少干擾和不分心,優化時間管理以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文章鼓勵讀者學會這些技巧後能更高效完成工作,享受更多生活時間。
Thumbnail
你是不是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教你成為工作與生活的雙贏高手!記得安排休閒時間,避免健檢報告紅字一堆。保持健康習慣,告別胃食道逆流。尋找導師,不懂就問,別當潛水王。快來看看這些實用的時間管理秘訣,讓你人生開掛!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Thumbnail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我們需要有目標的時間規劃。
Thumbnail
做事情,有時候並不具有目的,而意義的生成可能也不急於一時。總是有一些時間到了就該做的事情,可以的話就進行,不行的話時間過了也就過了,不必太在意。因為在意也沒有用。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文章建議每天僅安排四小時專注工作。每週五下午不安排會議,讓大腦休息,類似洗澡時靈感迸發的效果。持續反思與改進,尋找更有效率的方法。透過提前規劃、減少干擾和不分心,優化時間管理以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文章鼓勵讀者學會這些技巧後能更高效完成工作,享受更多生活時間。
Thumbnail
你是不是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教你成為工作與生活的雙贏高手!記得安排休閒時間,避免健檢報告紅字一堆。保持健康習慣,告別胃食道逆流。尋找導師,不懂就問,別當潛水王。快來看看這些實用的時間管理秘訣,讓你人生開掛!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Thumbnail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我們需要有目標的時間規劃。
Thumbnail
做事情,有時候並不具有目的,而意義的生成可能也不急於一時。總是有一些時間到了就該做的事情,可以的話就進行,不行的話時間過了也就過了,不必太在意。因為在意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