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的人生,有意識的生活 EP3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有沒有這樣子的經驗? 早上起床睜開眼睛後,開始無意識的展開一天的生活,

進入公司或是學校之後,就開始自動導航的開會,開始無意識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從古至今,我們的大腦為了生存,本能性就會保護身體的能量,減少不必要的耗損,

而專注力也會盡量保持在重要的事情上面,讓自己的感官消耗降到最低,以利生存。


可是,這種無意識的自動導航,會讓我們錯失錯過很多值得留意的人、事、物

這種無識的自動導航,會讓我們誤以為可以保留專注力,但其實恰好相反,

時間久了,你會開始慢慢對很多事情無感,對於身邊的景色無感,甚至嚴重一點,

你會整個人變的非常空洞無神,把所有的事情當成例行公事一般,只求完成,

大夢初醒時,你才赫然發現,你到底錯過了多少好的機會、姻緣、親情友情的連結....


英文諺語有句話是這麼說的「Still waters run deep」靜水深流


身為內向者的我,非常珍惜自己的專注力(能量)的使用,習慣安靜、無聲的表現出自己的影響能力,避免不必要外在影響所造成的內耗,所以很多時候就要刻意的安排自己的時間,有意識的生活,才能讓自己得到充份的釋放。
  • 刻意的陪伴孩子玩樂,有意識的儲存與孩子們的感情存款。
  • 刻意的擁抱父母,與父母話家常,有意識的順著父母,因為年紀大的父母,其實就跟小孩一樣,需要你的時常陪伴。
  • 刻意的讚美感謝老婆,有意識的珍惜你的老婆,因為對方的愛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
  • 刻意的留意身邊的機會,有意識的判斷那些人、事、物是對你的未來有幫助。
  • 刻意的培養好的習慣 ( 運動、冥想、睡眠 ),有意識的掌握好自己的身體健康。
  • 刻意的練習新的技能,有意識的讓自己永遠都保持在學習的階段。
  • 刻意的觀察身邊的所有事務、現象,有意識的讓自己保有好奇心。
  • 刻意的分配自己的時間,有意識的平衡學習、工作、休閒及娛樂的時間。
  • 刻意的覺察自己的情緒,有意識的接受當下的喜、怒、哀、樂,都是自己的一部份。


當你開始刻意的開始,有意識的覺察情緒,並好好安排留意一切時,感官打開了,不要再讓所有的事、情緒,牽著你無腦的生活下去,讓人生刻意有意識的存在吧。

avatar-img
2會員
3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天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4年新的一年剛開始,很想重新開始,重新開機一次,希望能從低潮中慢慢走出, 如果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也正在面臨低潮或困境,我們試著一起來做做看吧。 轉變生命變好三部曲:嘗試改變,開始行動,有意願的相信
很多人喜歡把這一句話掛在嘴上,我們很常說:「唉! 我的英文不好耶!」 包括我自己在內也是一樣,通常會說自己英文不好的人,有二種人, 第一種人,是從小到大的英文學的很苦很吃力,聽說能力很爛,讀寫勉強可以過關 第二種人,也許家境環境不錯,父母也很努力的栽培,甚至出國唸過書
回顧2023年,最是橙黃橘時綠,就算不好也是最好的安排。 展望2024年,握緊雙拳開雙臂,重新開機加定位絕不放棄。 我信天命,我也相信人生的任務早就安排好了,所以照著自己的人生劇本就好啦!!
有一個很有趣又有哲理的說法,每個人,生而來到人世間,其實都有自己的任務, 而這個任務都是自己設計好給自己的,有一點像是事先自創好的闖關遊戲, 每個任務及使命,都在自己設定好的人生劇本裡面,透過人生的階段一一實現,
曾經在很低潮的時候,聽過一句話非常的打動及激勵我, 「你不用等到很厲害才開始做,而是開始做之後,就會變得很厲害。」 其實阻礙你前進的最大的怪獸,就是你的腦袋, 因為「大腦」會為了讓你活在舒適圈中,會一直告訴你未知的可怕及失敗的可能, 讓你困在沒有發生的事情中,所有的恐懼來源都是這個怪獸。
還記得之前冥想的時候,書上教我們要從呼吸開始專注,一切回到自己的身體上, 從頭到腳由上往下的開始,慢慢的透過呼吸,慢慢的找回對身體的所有感支, 但是剛開始冥想時,完全沒有辦法如書上所說的一樣,從頭到腳由上而下的專注, 尤其是腦子早就開始胡思亂想的時候,怎麼可能還有辦法顧到呼吸呢? 所有
2024年新的一年剛開始,很想重新開始,重新開機一次,希望能從低潮中慢慢走出, 如果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也正在面臨低潮或困境,我們試著一起來做做看吧。 轉變生命變好三部曲:嘗試改變,開始行動,有意願的相信
很多人喜歡把這一句話掛在嘴上,我們很常說:「唉! 我的英文不好耶!」 包括我自己在內也是一樣,通常會說自己英文不好的人,有二種人, 第一種人,是從小到大的英文學的很苦很吃力,聽說能力很爛,讀寫勉強可以過關 第二種人,也許家境環境不錯,父母也很努力的栽培,甚至出國唸過書
回顧2023年,最是橙黃橘時綠,就算不好也是最好的安排。 展望2024年,握緊雙拳開雙臂,重新開機加定位絕不放棄。 我信天命,我也相信人生的任務早就安排好了,所以照著自己的人生劇本就好啦!!
有一個很有趣又有哲理的說法,每個人,生而來到人世間,其實都有自己的任務, 而這個任務都是自己設計好給自己的,有一點像是事先自創好的闖關遊戲, 每個任務及使命,都在自己設定好的人生劇本裡面,透過人生的階段一一實現,
曾經在很低潮的時候,聽過一句話非常的打動及激勵我, 「你不用等到很厲害才開始做,而是開始做之後,就會變得很厲害。」 其實阻礙你前進的最大的怪獸,就是你的腦袋, 因為「大腦」會為了讓你活在舒適圈中,會一直告訴你未知的可怕及失敗的可能, 讓你困在沒有發生的事情中,所有的恐懼來源都是這個怪獸。
還記得之前冥想的時候,書上教我們要從呼吸開始專注,一切回到自己的身體上, 從頭到腳由上往下的開始,慢慢的透過呼吸,慢慢的找回對身體的所有感支, 但是剛開始冥想時,完全沒有辦法如書上所說的一樣,從頭到腳由上而下的專注, 尤其是腦子早就開始胡思亂想的時候,怎麼可能還有辦法顧到呼吸呢? 所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夜晚的燭光,是刻意的心序。 心頭有序,就能知道心的順序,不讓臨近下班接近夜晚那一刻, 有著類似好晚了要快點做下一件事的衝動,像是趕著吃晚餐、洗澡, ⋯或好多的其他事。 總之像這樣的夜晚,也可以是個美好的開始, 而且希望是養好習慣之後的每一天。 我喜歡刻意的心序,因為那會讓我把時間放大、垃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io_lzaOev4 《小茶樹班,小草班/羅勒班,小茴香班/晴天家,水晶家/愛黛兒班,泰勒絲班》 一次五支影片,看見美麗與用心。 學習區,是逐步完成的,從開學開始, 展開的是一個與方案、日生活學習的接力賽。 新增資
Thumbnail
所謂有意識的生活,是在他人的決定影響我們之前,為自己做主的本事。釐清超載思緒,化想法為行動,專注最重要的事,設計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因為需要能夠快速地辨識危險好產生後續行為 (例如: 為了要能夠保護自己遠離危險, 針對眼前的狀況是否足以威脅生命做出快速的判斷),所以即便每次對事情的完整全貌並不一定都透徹了解…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每天起床後的狀態都不一樣 某天起來後 雖然感覺沒有什麼疲累感 很快就進入清醒並維持住的狀態 但是有一種 怎麼說 就像是開啟了定速巡航模式 沒真正的在"看" 或 "感覺" 一直無意識的在做什麼 無意識的點了點信箱看 點開LINE看 還有大多類型半放置手遊 打開來進入戰局之後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雖然我們絕大多數人總是忙忙碌碌,但我覺得人生適時地放慢腳步也很重要,就如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我近期閱讀的一本書:「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不刻意去做,反而過得更好、更強大的亂世生存指南」。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美劇,《宿敵》第二季(Feud: Capote vs. The Swans Season 2)。描寫作家卡波特與紐約上流社會貴婦之間的恩怨。卡波特不僅文筆好,而且極為洞悉人心,能說會道。在貴婦們需要安慰時體貼入微,為她們排憂解惑;八卦起來又毒舌刻薄,舌綻蓮花;俏皮、冷血和小丑般的做作。
Thumbnail
你有沒有這樣子的經驗? 早上起床睜開眼睛後,開始無意識的展開一天的生活, 進入公司或是學校之後,就開始自動導航的開會,開始無意識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大腦為了生存,本能性就會保護身體的能量,減少不必要的耗損, 而專注力也會盡量保持在重要的事情上面,讓自己的感官消耗降到最低,以利生存。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夜晚的燭光,是刻意的心序。 心頭有序,就能知道心的順序,不讓臨近下班接近夜晚那一刻, 有著類似好晚了要快點做下一件事的衝動,像是趕著吃晚餐、洗澡, ⋯或好多的其他事。 總之像這樣的夜晚,也可以是個美好的開始, 而且希望是養好習慣之後的每一天。 我喜歡刻意的心序,因為那會讓我把時間放大、垃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io_lzaOev4 《小茶樹班,小草班/羅勒班,小茴香班/晴天家,水晶家/愛黛兒班,泰勒絲班》 一次五支影片,看見美麗與用心。 學習區,是逐步完成的,從開學開始, 展開的是一個與方案、日生活學習的接力賽。 新增資
Thumbnail
所謂有意識的生活,是在他人的決定影響我們之前,為自己做主的本事。釐清超載思緒,化想法為行動,專注最重要的事,設計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因為需要能夠快速地辨識危險好產生後續行為 (例如: 為了要能夠保護自己遠離危險, 針對眼前的狀況是否足以威脅生命做出快速的判斷),所以即便每次對事情的完整全貌並不一定都透徹了解…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每天起床後的狀態都不一樣 某天起來後 雖然感覺沒有什麼疲累感 很快就進入清醒並維持住的狀態 但是有一種 怎麼說 就像是開啟了定速巡航模式 沒真正的在"看" 或 "感覺" 一直無意識的在做什麼 無意識的點了點信箱看 點開LINE看 還有大多類型半放置手遊 打開來進入戰局之後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雖然我們絕大多數人總是忙忙碌碌,但我覺得人生適時地放慢腳步也很重要,就如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我近期閱讀的一本書:「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不刻意去做,反而過得更好、更強大的亂世生存指南」。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部美劇,《宿敵》第二季(Feud: Capote vs. The Swans Season 2)。描寫作家卡波特與紐約上流社會貴婦之間的恩怨。卡波特不僅文筆好,而且極為洞悉人心,能說會道。在貴婦們需要安慰時體貼入微,為她們排憂解惑;八卦起來又毒舌刻薄,舌綻蓮花;俏皮、冷血和小丑般的做作。
Thumbnail
你有沒有這樣子的經驗? 早上起床睜開眼睛後,開始無意識的展開一天的生活, 進入公司或是學校之後,就開始自動導航的開會,開始無意識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大腦為了生存,本能性就會保護身體的能量,減少不必要的耗損, 而專注力也會盡量保持在重要的事情上面,讓自己的感官消耗降到最低,以利生存。